图书介绍
现代社区精神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澳大利亚)NeilPreston,王晓慧,张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2627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151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精神病学-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社区精神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1
第一节 构建步骤1
一、第一步:建立一个示范区域1
二、第二步:评估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功效1
三、第三步:对于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取得立法、政策和资金的支持。1
第二节 组织机构2
一、什么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为什么要使用它?2
二、病例管理和关键工作者2
三、为了防止病人住院使用短时支持性的社区膳宿照顾服务4
四、病例管理的工作负荷和治疗的信度5
第2章 有效的精神卫生服务组织机构的原则8
第一节 组织机构的明确定义和职位的名称8
第二节 不同水平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9
一、审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矛盾性的需求9
二、在所提供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中快速的识别各种矛盾的需要10
第三节 在各个组织模式中每个水平上的需要比例10
一、区域水平上的代表11
二、区域专业领导代表11
三、学科和年龄服务代表12
四、辅助性卫生工作者代表14
第四节 认识在区域中精神卫生服务临床管理和控制的范围,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16
一、临床管理的选择16
二、临床协调的选择16
三、住院服务与社区服务的界面17
第五节 有效组织机构的原则摘要18
第六节 组织变化和发展的原则19
一、领导阶层19
二、执行程序19
三、沟通策略20
四、停止变化的过程21
第3章 社区精神卫生治疗的评估22
第一节 什么是结果测量?22
第二节 结果测量的原则22
一、测量方法的改变22
二、测量什么22
三、如何测量23
四、什么时候测量23
五、花费23
六、结构或描述23
七、利用过程23
第四节 结果测量24
一、采用标准化的测查量表来评定结果24
二、结果测量25
三、满意度26
四、结果管理的方法27
五、社区精神卫生结果测量系统所采用的原则29
第4章 训练精神科医师和其他卫生工作者掌握精神卫生服务的原则30
第一节 理解精神疾病30
一、精神疾病的历史30
二、什么是精神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32
三、精神疾病的类型38
第二节 精神卫生管理和精神药物使用手册40
一、对精神障碍合并物质滥用者的照顾40
二、动机和有关动机的精神检查42
三、关于使用药物的个人目标44
四、远离伤害的方法44
五、帮助你减少你的药物的使用或者减少药物使用对你造成的危害的有益提示45
六、处理烦恼的感觉、想法和症状46
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如何能不使用药物47
八、不使用药物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更多47
第三节 什么是神经症?48
一、什么是焦虑障碍?49
二、什么是恐惧性障碍?49
三、什么是强迫性障碍?49
四、其他神经症性障碍50
五、什么是人格障碍50
六、精神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活动清单50
第四节 治疗与预防51
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简明历史51
二、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52
三、抗抑郁药物的特点52
四、苯二氮?类药物55
五、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56
六、双相情感性障碍精神药理学管理58
七、镇静和催眠作用药物的使用61
第五节 预防和管理攻击62
一、预防和管理攻击62
二、管理挑衅性事件和难题清单68
第六节 如何进行家庭访问69
一、进行家庭拜访69
二、如何处置家庭访问中的难题71
第七节 照顾病人的应激督导和精神病人家属及重要的其他照顾者如何参与对精神病人的照顾71
一、应激督导71
二、在高度应激状态下的症状观察74
三、缓解和督导的操作途径75
四、应激督导活动清单75
五、照顾病人时精神病人的家属和重要的照顾者的参与76
六、照顾精神病人的家属和其他的重要照顾者活动的清单76
第5章 病例结果测量78
第一节 病例结果测量工具—成人服务(18~65岁)78
一、生活技能测量78
二、抑郁症状量表80
三、中氏症状抑郁量表82
四、躁狂症状量表83
五、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84
六、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85
七、照顾者体验清单88
八、角色功能量表90
九、社会职业功能评估量表SOFAS91
十、大体评估量表92
十一、功能大体评估量表一修订版GAF-M92
十二、十二项一般健康问卷93
十三、家庭评估工具FAD94
十四、Kessler10十项量表94
第二节 病例结果测量工具—老年人服务(65岁以上)95
一、老年人的功能和症状95
二、与痴呆有关的行为症状96
三、抑郁障碍97
四、障碍98
第三节 病例结果测量工具一儿童和青少年服务5~18岁—病例测量根据99
第6章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101
第一节 精神卫生的概念101
一、精神卫生运动的发展101
二、健康的内涵101
三、精神卫生的概念102
第二节 增进精神卫生103
一、判断精神正常与否的几项原则103
二、心理卫生水平的评估104
三、心理卫生的维护105
第三节 增进和改善精神病人的精神卫生109
一、住院化给病人带来的影响109
二、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影响111
三、住院综合征及其改善112
四、针对精神病人所开展的精神卫生运动112
第四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发展引发不同的精神卫生模式114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114
二、医学模式转变的历史过程114
三、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原因117
四、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117
第五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目的118
一、社区精神卫生运动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影响118
二、目前中国社区中存在的问题118
三、社区精神医学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概念118
四、导致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的原因119
五、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目的119
六、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意义120
七、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支持系统120
第7章 社区精神卫生评估工具的使用121
第一节 诊断和临床功能的评估121
一、精神疾病的诊断量表121
二、临床功能的评估123
第二节 社会功能的评估127
一、社会功能缺陷筛量表(SDSS)127
二、康复状态评估129
第三节 群体特殊目标的评估130
一、症状自评量表(Scl—90)130
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133
三、心理应激源的群体评估134
第四节 精神健康评估135
一、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适用于4~16岁儿童)135
二、Connens父母用量表(父母症状问卷)142
三、Conners教师用量表144
第五节 社区常见痴呆的评估146
一、精神症状简易速查表(MMSE)146
二、长谷川痴呆量表147
三、老年人认知评价问卷(ECAQ)147
第六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评估148
一、精神症状的评估148
二、精神卫生康复的评估195
附7A:生活质量问卷(WHO QLD-100)197
第8章 社会因素与精神疾病201
第一节 容易测量的社会学特点201
一、生活事件201
二、社会阶层202
三、家庭环境203
第二节 很难测量的社会学特点203
一、灾难203
二、社会动乱204
三、人际关系204
四、工作紧张204
五、现代化城市生活204
六、丧失205
七、生活方式与健康205
八、都市化205
九、文化因素205
十、政治因素205
十一、社会支持205
第9章 精神疾病的治疗206
第一节 精神疾病治疗学简史206
一、早期的治疗尝试206
二、抗精神病药的出现和发展206
三、心理社会治疗的兴起207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治疗模式207
一、生物学治疗模式207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208
第三节 治疗的环境208
第四节 心理治疗209
一、精神分析治疗210
二、支持性心理治疗211
三、病人为中心的治疗211
四、暗示疗法211
五、催眠疗法211
六、行为治疗211
七、认知治疗213
八、婚姻治疗213
九、家庭治疗213
十、集体心理治疗214
十一、游戏疗法214
第五节 工疗和娱乐治疗214
一、工作治疗214
二、娱乐治疗215
三、生活技能训练216
四、艺术治疗216
五、音乐治疗216
第六节 健康教育216
第七节 社区治疗一治疗的向外扩展216
一、非住院化运动217
二、社区照料217
三、社会干预方法217
四、正常化217
第八节 药物治疗218
一、抗精神病药218
二、抗抑郁药226
三、安定药物244
四、抗躁狂药及心境德定剂244
五、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阶段及内容257
第九节 其他治疗257
一、电休克治疗257
二、胰岛素治疗258
三、躯体治疗258
第十节 急症处理及危机干预258
一、急症处理258
二、精神危机干预259
第十一节 精神外科治疗259
一、精神外科发展状况259
二、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260
三、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261
四、脑立体定向的术式和目的261
五、疗效和后遗症状的处理262
第十二节 生物反馈治疗262
一、生物反馈的概念和发展过程262
二、生物反馈治疗的理论基础依据263
三、生物反馈的种类264
四、生物反馈的临床应用265
五、生物反馈治疗中的几个问题266
第十三节 中医治疗267
一、精神疾病的辨证论治及其进展267
二、重要单方的临床应用270
三、电针及耳针疗法271
第十四节 家庭干预和治疗272
一、什么是家庭干预和治疗272
二、家庭危机干预279
第十五节 其他治疗的形式279
一、住院治疗279
二、会诊联络精神病学280
三、日间医院280
四、日间康复站28
五、补充设施280
六、门诊治疗281
七、私人诊所281
八、特殊设施281
第十六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理论的模式281
一、“医疗”或“治愈”模式281
二、精神残疾模式282
三、社会技能模式282
四、需求模式283
五、角色模式283
第10章 联络与沟通284
第一节 会谈的技巧284
一、评估会谈284
二、诊断会谈284
三、会谈技术285
第二节 会谈中的非语言因素291
一、目光注视291
二、面部表情291
三、身体语言291
四、声音292
五、空间距离292
六、衣着及步态292
第三节 精细的相互影响292
一、解释劝导技巧292
二、表达情感体验的技巧293
三、总结及概述的技巧293
四、复述293
五、澄清293
六、暗示的技巧293
七、移情及反移情的技巧294
第四节 发展性的会谈技巧294
一、发现病人自己的问题294
二、明确病人各种心理问题是否不正常294
三、探讨心理问题的类型294
四、探讨心理问题的各种原因295
五、发展性会谈的技巧295
第五节 会谈困难的问题295
一、病人没有改变的动机295
二、沉默的处理296
三、多话的处理296
四、依赖的处理296
五、移情的处理296
六、阻抗的克服297
第六节 书写技能对于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重要性297
一、记录工作297
二、治疗终结时或者中断时的总结297
第11章 个人的道德准绳298
第一节 一般的道德理论298
一、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道德要求298
二、精神卫生工作者的职业守则298
三、职业道德299
第二节 道德伦理影响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决定299
一、精神疾病的预防299
二、儿童精神疾病的住院治疗问题299
三、妇女精神病人的住院治疗问题299
四、封闭式的精神卫生机构300
五、精神疾病临床诊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和对策300
六、美国法律界对医生从医行为的要求300
第三节 国外专业机构的道德法规302
一、病人隐私权的保护302
二、美国人事与咨询协会提出心理治疗师应遵守的道德规则303
第四节 消除对精神病人的歧视303
一、歧视的后果303
二、如何消除歧视304
第五节 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的对精神病人保护的文件304
一、文件起草的目的304
二、保护精神病人的原则和保证304
三、赔偿307
四、履行307
附11A 刑事诉讼指南307
第12章 康复和精神疾病309
第一节 精神疾病康复的概论309
一、概念309
二、内容和范围310
三、康复步骤310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的康复治疗310
第三节 心理治疗、社会治疗及康复311
第四节 精神康复的评估313
一、精神康复评估的目标313
二、精神康复评估的资料收集313
三、评估的原则314
四、评估的主要内容314
第五节 病人康复的过程315
一、制定康复计划315
二、组成和训练各类专业人员316
三、制定康复干预措施316
四、促进病人技能发展316
五、康复治疗疗效的评估316
第六节 精神疾病的主要康复方法一理论上的建议316
一、社区精神疾病的康复方法与原则316
二、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在康复中的作用316
三、家庭照顾317
四、院内康复318
五、康复治疗疗效的评估318
六、社会支持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作用320
第七节 精神残疾的康复方法321
一、精神残疾的概念321
二、精神康复的目的321
三、精神疾病的康复方法321
第八节 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目的和原则326
一、精神疾病康复的目的326
二、精神疾病康复的原则326
三、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原则326
四、急性期抗精神病药的治疗原则327
五、慢性病人急性加重的治疗原则327
六、对预后较好病例的进一步处理327
七、对“预后较差”而当前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处理327
八、对慢性病人的处理328
九、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及社区康复328
十、对有暴力冲动病人的处理330
十一、对有自杀危险病人的处理330
十二、对难治或治疗不耐受病人的处理330
十三、康复的墓本原则331
第九节 一个病例的康复过程331
一、治疗前准备331
二、制定社区康复治疗计划332
三、社区康复医疗的实施332
第十节 康复中所需要的技术333
一、始动性的评估和训练333
二、社交技能的评估和训练333
三、职业技能的评估和训练333
四、学习技能训练334
五、家庭生活技能训练334
六、病人参加康复活动表现的评估334
第十一节 康复效果评估335
一、康复疗效评估的意义335
二、康复疗效的评估335
第十二节 康复中的问题336
一、精神残疾的定义336
二、精神疾病“痊愈”的概念336
三、关于持续病程337
四、精神残疾的评定337
五、精神疾病治疗依从性问题337
第十三节 社区精神疾病服务的资料管理338
一、资料工作的分类339
二、资料工作的要求339
三、资料工作的管理339
四、术语释义339
五、交换卡工作340
六、随访工作及一般资料340
附12A:精神疾病登记工作用编码清单341
第十四节 中国精神疾病康复状况341
第13章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形式342
第一节 国外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342
第二节 国外精神疾病社区照顾形式343
一、英国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43
二、美国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44
三、澳大利亚国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46
四、日本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46
五、印度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46
六、瑞典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46
第三节 中国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47
一、中国大陆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47
二、中国香港精神疾病的社区照顾363
第四节 社区病人的管理363
一、精神疾病的社区管理363
二、对家庭成员及主要照顾者的干预364
三、精神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367
四、集中病例管理和照顾368
第五节 主要健康照顾模式的选择369
一、住院服务369
二、介于住院与社区之间的精神卫生服务369
三、社区健康照顾369
四、恢复病人的职业功能370
五、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374
六、联合国大会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指导一解读《保护精神病人和改善精神保健原则》375
第六节 精神病人的社区管理375
一、社会收容376
二、社会、家庭加强对精神病人的防范措施376
三、社会福利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等应安排精神病人参加一定的劳动376
四、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和家庭应加强对精神病人的管理377
五、社区中专业卫生机构的作用377
第14章 社区精神疾病的护理378
第一节 社区精神疾病护理概论378
一、护理工作程序378
二、社区精神疾病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角色378
三、对精神病人的护理内容379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379
第三节 住院抑郁症病人的护理380
一、基础护理380
二、心理护理381
第四节 社区中抑郁病人的护理382
一、病人需要温馨及安全的修养环境疗养383
二、病人的治疗、护理应得到保证383
三、帮助病人适应正常的家庭、社会生活384
四、充分利用护理资源护理好病人384
第五节 社区三级预防中的抑郁病人的护理384
一、一级预防抑郁症状发生前期384
二、二级预防抑郁症状发生期385
三、三级预防抑郁症状发生后期386
第六节 抑郁症病人护理中心理健康教育387
第七节 抑郁症的预防和预防抑郁症复发388
一、抑郁症的预防388
二、预防抑郁症的复发388
第15章 精神疾病的预防390
第一节 预防的范围和价值390
第二节 创造综合性的预防措施390
一、一级预防390
二、二级预防391
三、三级预防391
第三节 其他392
一、预防精神残疾的措施392
四、精神疾病预防的评价392
五、康复是最好的预防392
第16章 应激与精神疾病393
第一节 应激的定义393
一、什么是应激393
二、刺激与反应393
三、心理应激状态393
四、个性在心理应激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394
五、应激障碍流行病学394
第二节 应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94
一、发病因素394
二、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394
第三节 具有应激障碍危险性的人口学特点395
一、应激障碍的易感人群395
二、导致应激的原因395
第四节 应激障碍的特点395
一、急性应激障碍395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396
三、适应障碍397
四、应激导致的心身疾病398
第五节 应激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和预后398
一、治疗原则398
二、预后399
第六节 在特别的一系列的环境中应激管理的项目399
一、心理应激机制399
二、社会支持400
第17章 暴力与精神疾病401
第一节 什么是精神病人的暴力401
一、暴力的定义401
二、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原因401
第二节 暴力与精神疾病的联系402
一、精神病人家庭暴力行为si402
二、酒精依赖与家庭暴力行为402
三、抑郁症与暴力行为403
四、导致病人暴力行为的原因403
第三节 暴力行为的预测405
一、预测因素405
二、应用MMPI人格测验来预测病人的暴力行为405
三、综合性的预测405
四、艾森克人格测验406
五、不同疾病导致暴力行为的概率406
六、应用精神病人护理观察评定量表NORS预测病人的冲动攻击行为406
第四节 暴力行为的管理406
一、精神疾病暴力行为的干预措施406
二、现场心理应激干预407
三、对病房中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干预策略407
第五节 暴力犯罪者的治疗408
一、刑事处罚408
二、强制住院408
三、药物治疗408
四、电休克治疗409
五、长期治疗409
六、心理治疗与干预409
第六节 暴力的预防411
一、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防范411
二、职业伤害的预防412
三、社区中暴力行为的干预措施416
第18章 自杀及自杀预防417
第一节 自杀的定义、流行病学及有关相关的研究417
一、自杀的定义417
二、自杀的分类417
三、自杀的流行病学418
四、自杀的危害419
五、与自杀有关的心理学研究419
六、有关自杀的神经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420
第二节 自杀的危险因素及评估420
一、自杀的危险因素420
二、自杀的保护因素422
三、自杀危险的临床评估422
四、自杀危险评估的心理测量量表423
第三节 自杀的高危人群425
一、精神障碍与自杀425
二、躯体疾病与自杀427
三、社会因素与自杀428
第四节 自杀的预防与治疗428
一、自杀的预防428
二、自杀的治疗432
第19章 文化与精神疾病435
第一节 文化对精神疾病的影响436
一、文化对精神疾病的影响436
二、文化环境对精神疾病的影响436
三、文化与精神症状436
四、文化与精神分裂症438
五、文化与神经症439
六、文化与抑郁症439
第二节 文化与人格440
第三节 文化对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440
一、文化对精神疾病的诊断的影响440
二、文化对精神疾病治疗的影响440
第四节 文化中迷信与精神疾病441
一、迷信影响人的精神异常状态441
二、迷信影响人们对疾病的治疗442
第五节 移民与精神障碍442
第六节 与文化密切地相关的综合症442
一、恐缩症442
二、冰神附体443
三、行凶杀人狂443
四、拉塔病443
五、附体443
六、伏都443
七、北极圈癔症443
八、练“气功”所致精神障碍443
第20章 精神卫生社会服务的实践444
第一节 如何获得社区服务444
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利用444
二、卫生服务与健康446
第二节 社区服务的种类447
一、住院服务447
二、门诊服务447
三、职业功能康复服务447
四、生活技能训练447
五、心理咨询与干预447
第三节 政府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448
一、社区康复设施和服务448
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其他形式448
第四节 特殊的政府服务机构一工疗站和福利工厂448
一、康复内容448
二、与国外相似机构的比较449
第五节 特殊的非政府服务机构449
一、家庭看护小组449
二、家庭联谊会450
三、家庭病床451
四、心理咨询电话热线451
五、特殊人群的精神卫生服务451
六、家庭健康教育451
第六节 其他452
一、急性病例可以利用的社区服务资源452
二、一般性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452
三、精神病人家庭的健康教育452
四、进一步服务性的发展453
第21章 精神卫生照顾的选择454
第一节 药物选择454
一、从病人的精神症状上选择药物454
二、从药理学特点上选择药物455
第二节 生活技能训练466
一、生活技能训练的基本概念466
二、生活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467
三、生活技能训练的对象467
四、生活技能训练的基本模式467
五、生活技能训练的实施举例470
第三节 催眠术471
第22章 灾难心理障碍472
第一节 心理障碍表现特点472
一、灾难时的心理反应472
二、灾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特点474
第二节 应付灾难的一般心理方法476
第三节 灾难引起的心理障碍的普查与应激处理477
一、基本措施477
二、灾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普查477
三、心态是否正常的判定与心理异常的分类477
四、普查中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478
第四节 灾难后应付失败的处理479
一、应付失败的处理常见的问题479
二、应付失败的处理应包括的内容480
第五节 灾难后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481
一、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481
二、心理治疗的步骤482
三、心理治疗的机制482
四、几种常用的心理疗法483
热门推荐
- 2780541.html
- 2367706.html
- 1866411.html
- 2752398.html
- 1995057.html
- 2498573.html
- 525528.html
- 3755224.html
- 234294.html
- 1268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2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5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9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2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4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5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6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6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