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家庭经营组织形式创新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梁丽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5626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农户-家庭经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家庭经营组织形式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1
二、重要文献综述及学术研究动态6
(一)重要文献综述6
(二)学术研究动态14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9
四、研究的价值21
五、概念的界定22
第二章 家庭经营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存在的问题24
一、传统家庭经营方式与土地制度24
二、家庭经营改造与理想化的探索27
(一)土地改革——深刻的社会变革27
(二)合作化运动:传统经营方式变革的尝试30
(三)人民公社化:激进改造的失败35
三、家庭承包经营——历史的继承与现实存在的问题39
(一)家庭承包经营——历史的继承39
(二)家庭承包经营——现实存在的问题45
第三章 以完善土地家庭承包关系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54
一、农地产权制度实践中的完善与创新54
(一)“两田制”54
(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改革56
(三)土地的市场流转模式57
(四)“反租倒包”与“承租反包”57
(五)土地经营权的入股(股份合作制)58
(六)长期租佃制与“四荒”拍卖制61
二、农村生产经营组织的实践创新63
(一)家庭雇工经营63
(二)集体经营66
(三)股份经营67
(四)合作经营67
(五)股份合作经营67
(六)农业投资公司68
(七)庄园制经济71
(八)专业市场加农户74
第四章 土地产权制度——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76
一、土地产权制度理论探讨与改革的基本思路76
(一)土地产权制度理论探讨76
(二)现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的比较79
(三)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土地国有永佃制86
二、土地规模经营94
(一)土地规模经营理论的讨论94
(二)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95
第五章 农村家庭经营组织形式内涵创新——发展家庭农场104
一、我国未来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主体——家庭农场104
(一)家庭农场的定义105
(二)农户与家庭农场的联系与区别106
(三)家庭农场的规模109
(四)家庭农场的特点109
(五)家庭农场的优势110
(六)家庭农场组织形式的类型112
(七)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效应113
二、家庭农场将成为我国未来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主体的原因115
三、其他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形式118
四、美国、加拿大、日本家庭农场的发展与特点119
(一)美国家庭农场发展与特点119
(二)加拿大家庭农场发展与特点121
(三)日本家庭农场发展与特点124
第六章 制约发展家庭农场的因素及采取的对策128
一、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地权流转机制128
(一)目前的农地制度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128
(二)当前农地流转现实存在的问题129
(三)健全地权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家庭农场133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35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135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138
三、培育公平竞争的农村市场体系145
四、发展家庭农场需要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151
(一)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152
(二)借鉴美国合作社、日本农协、加拿大农协的经验152
五、政府的引导157
(一)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157
(二)加拿大政府对家庭农场的服务经验159
六、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161
第七章 家庭经营组织形式外延创新——建立各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165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各种经济合作组织168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现状168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80
二、大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186
(一)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186
(二)大力促进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189
第八章 构建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体系196
一、选择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主体模式196
(一)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主体模式的讨论196
(二)选择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主体模式199
二、构建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体系203
(一)建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体系的必要性203
(二)建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体系的总体设想204
三、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体系的对策205
(一)发挥政府在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作用205
(二)加快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207
(三)培养农业企业家和农民207
第九章 结论211
附录 农业产业化含义的综述213
参考文献217
后记226
热门推荐
- 942818.html
- 681627.html
- 1192015.html
- 50399.html
- 1767437.html
- 2217677.html
- 1529011.html
- 1066155.html
- 1257266.html
- 832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9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3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5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8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1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5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9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