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果树生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果树生理学
  • 曾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02327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3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果树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种子和芽的休眠1

一、种子的休眠1

(一)果树种子休眠的类型1

(二)胚休眠的开始3

(三)胚在后熟期内的变化4

(四)后熟期的不同阶段7

(五)环境条件对生理休眠的胚脱离休眠的作用8

(六)其它因素对生理休眠的胚脱离休眠的作用11

(七)诱导次生休眠的条件12

(八)胚生理休眠的机理13

二、芽的休眠20

(一)果树芽休眠的阶段20

(二)芽真休眠期的开始和结束的鉴定方法22

(三)诱导芽进入休眠的条件24

(四)温度在打破真休眠中的作用24

(五)影响芽低温需要量的因素34

(六)控制芽休眠的内因39

第二章 根的生长51

一、果树根先端的形态和单根的生长过程51

(一)果树根先端的形态51

(二)单根生长过程53

二、果树根的吸收功能54

(一)不同类型根的吸收能力54

(二)木栓化根保有一定吸收力的原因55

三、影响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57

(一)土壤紧实度57

(二)温度58

(三)水分和湿度62

(四)土壤通气状况64

(五)矿质营养64

(六)光照66

(七)其它因素66

四、根系在年周期内的生长动态66

(一)根系在年周期内的生长动态66

(二)生长期内吸收根和叶面积的比率70

五、果树根系的分布密度和影响分布的因素71

(一)果树根系的密度71

(二)影响根量和根系分布的田间因子72

六、根际问题73

第三章 枝条生长77

一、顶端优势77

(一)影响顶端优势表现的因素77

(二)顶端优势的机理78

二、新梢生长86

(一)影响新梢生长的因素86

(二)新梢生长的调节因素91

三、萌蘖枝的发生96

四、修剪对枝梢内源激素的影响97

(一)冬剪97

(二)夏季反复短剪99

(三)摘心100

(四)环剥与环割100

(五)拉枝和曲枝101

五、果树枝条生长的化学调节101

第四章 树体矮化108

一、矮生品种108

(一)影响树体高矮的一些生物学特性108

(二)基因控制110

(三)内源激素的调节111

(四)矮生树解剖结构上的特点116

(五)病毒致矮118

二、嫁接树的矮化118

(一)解剖结构上的影响119

(二)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120

(三)养分和激素的输导能力121

(四)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124

三、人工矮化和化学控制127

(一)高负载量127

(二)控水128

(三)修剪129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129

第五章 花的形成134

一、果树的童期134

(一)童期的特点134

(二)影响童期长短的因子135

(三)控制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机理136

(四)成年期有稳定性状的原因138

(五)缩短童期的方法139

二、成年期树花的形成140

(一)花的形成过程和生长点内的变化140

(二)植株各器官的相互作用和花的分化143

(三)营养条件148

(四)激素152

(五)非激素调节物质166

(六)环境条件167

(七)影响果树花的发端的机制小结170

三、花的继续发育172

(一)营养条件172

(二)激素平衡173

(三)环境条件175

(四)开始分化后可否逆转175

四、花的性别控制176

第六章 座果与果实发育成熟186

一、授粉受精186

(一)自交与异交的亲和性186

(二)受精的影响因子189

二、座果192

(一)授粉受精在座果中的生理作用192

(二)果实脱落的规律与机理194

(三)器官之间的竞争在座果中的作用199

三、无籽果、单性果和细籽果201

四、果实的生长207

(一)生长型与发育时期207

(二)果实生长的昼夜节奏213

(三)果实生长的要素214

(四)相关现象219

(五)叶片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221

(六)激素在果实生长中的作用222

(七)双S型果实生长的机理231

五、果实的成熟234

(一)果实的成长、成熟与衰老234

(二)跃变型与非跃变型果实237

(三)果实成熟的机理241

(四)果实成熟的激素调节244

六、果实成熟期间的物理与生理生化变化249

第七章 矿质营养274

一、矿质营养元素与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关系274

(一)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一些基本定律和概念274

(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83

(三)果树的矿质营养特点285

(四)果树对矿物营养的需要——元素的年吸收量及在各器官中的浓度288

(五)元素的短缺或过量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91

二、果树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291

(一)根对养分的吸收291

(二)元素由根向地上部的运输307

(三)养分吸收的季节周期性及其在树体内的分配309

三、果树营养诊断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312

(一)树体生长发育的外观诊断312

(二)叶分析的原理314

(三)叶分析的主要技术环节325

(四)营养诊断中其它植物器官的分析326

(五)生理、生化及组织化学分析327

(六)土壤分析在果园营养诊断中的意义331

第八章 碳素营养336

一、果树的种与品种间光合速率的差异336

二、光合作用的日变化338

三、光合作用的季节变化340

四、阳生叶与阴生叶343

五、果实存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45

六、环境因子及栽培技术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47

(一)光照347

(二)温度352

(三)水分354

(四)CO2359

(五)空气污染物359

(六)农药361

七、果树群体对光能的利用362

八、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和贮藏365

(一)利用、分配的模式与动态365

(二)光合产物的运输367

(三)“库”与“源”关系在光合产物运输、分配中的作用368

(四)光合产物分配的区域性和分带性371

第九章 氮化物的代谢、运贮和循环377

一、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分布和季相变化377

(一)氮化物的种类377

(二)氮素在树体内的分布和季相变化378

二、树体中几种含氮化合物的代谢变化378

(一)硝酸的还原378

(二)铵的同化381

(三)尿素的吸收代谢383

(四)氨基酸的代谢384

三、氮素在树体内的向上运输及分配389

(一)运输的途径389

(二)向上运输的氮化物的形态391

(三)向上运输的N的分配392

四、氮素在树体内的贮藏394

(一)秋季叶衰老时氮的去向394

(二)秋冬时期N素贮藏部位396

(三)贮藏N的形态397

五、贮藏N素的再利用399

(一)贮藏N早春的动员399

(二)贮藏N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402

(三)贮藏N素利用的时效410

第十章 次生物质和果树的生长发育418

一、次生物质的意义及形成途径418

二、次生物质和天然的非激素调节物420

(一)脂肪酸的衍生物420

(二)多胺421

(三)酚类(包括酚、香豆素类、类黄酮及其它近似的化合物)429

(四)甾类化合物434

(五)其它434

(六)非激素调节物质小结436

三、次生物质和异株克生437

(一)异株克生的意义和异株相克物的产生途径437

(二)果树连作问题437

(三)果园覆盖和间作441

(四)果树对杂草和其它作物的抑制作用441

(五)果树病原致病和果树抗病性442

四、次生物质和果树的矿质营养443

(一)矿质营养对形成次生物质的影响443

(二)次生物质对矿质营养的影响443

五、次生物质与果实的品质444

六、次生物质的其它生态作用444

第十一章 果树的水分关系451

一、作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果树451

二、根的吸水453

三、枝干的水分运输456

四、蒸腾作用457

五、果树水分关系的动态与规律462

(一)叶水势(?1)与叶导度(g1)的昼夜与季节变化462

(二)果树的水分平衡469

(三)渗透调节471

(四)器官或组织之间的水分竞争474

六、水分胁迫的生理学效应476

(一)果树的生理学响应476

(二)对生长与结果的影响479

第十二章 果树抗寒性488

一、寒害和抗寒性488

二、冻害机理490

三、果树抗寒性和体内水分适应性变化492

(一)过冷492

(二)细胞外结冰505

(三)积累亲水蛋白质,提高束缚水含量505

(四)冰的玻璃态化506

(五)降低冰点506

四、抗寒锻炼507

(一)抗寒锻炼的阶段507

(二)抗寒锻炼过程中细胞结构的适应性变化510

(三)抗寒锻炼过程中细胞生理生化的变化514

(四)影响抗寒锻炼的因素520

五、激素和抗寒力525

六、果树的越冬抽条527

七、果树植物的冷害528

(一)冷害胁迫下植物的原发和继发反应528

(二)影响植物对冷温胁迫反应的生理因素530

(三)减轻冷害的处理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