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气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气候
  • 李克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2804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4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气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海洋对气候的影响1

第一章海洋在气候形成和变化中的作用1

第一节气候系统及其物理本质1

第二节具有气候意义的海洋特性3

第三节海-气系统中的辐射收支7

第四节 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理量交换11

第五节海洋在地-气系统热收支中的作用18

第六节海洋在地-气系统水分循环中的作用30

第七节海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4

第八节海冰及其对气候的影响42

第九节不同气候带海洋对气候影响的主要事实49

第二章世界大洋气候的时空特征80

第一节海洋气候的基本特征80

第二节海温和气温的时空特征84

第三节大气水分诸要素的时空特征95

第四节气压和风的时空特征105

第五节世界大洋的气候分区110

第一节海区概况115

第二篇 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气候的形成因子115

第三章地理环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15

第二节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121

第三节东亚地形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26

第四节海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36

第四章辐射及热量收支142

第一节计算方法和资料142

第二节海面辐射收支各分量的时空特征144

第三节海面热量收支各分量的时空特征152

第四节海面总热量收支差额的时空特征157

第五节海面蒸发和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160

第六节 大气对海-气热交换的影响及海洋的反馈167

第五章大气环流173

第一节平均水平环流和纬向环流173

第二节高空风186

第三节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高空温度195

第六章极锋200

第一节地面极锋位置200

第三节高空极锋位置和季节变化202

第二节地面极锋的季节变化202

第四节极锋和急流204

第五节极锋与天气206

第六节卫星云图中的极锋云带209

第七节极锋和海面热交换的关系209

第八节大气锋和海洋锋的相互作用210

第七章温带气旋、反气旋和冷空气215

第一节温带气旋215

第二节温带反气旋和冷空气226

第三节海洋的影响及卫星云图特征230

第八章副热带高压237

第一节副热带高压的结构237

第二节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化和短期变化241

第三节副热带高压与天气246

第四节海洋对副热带高压的影响247

第九章台风259

第一节台风的发生259

第二节台风的移动266

第三节 台风的空间结构和天气分布276

第四节台风的发生、发展和卫星云图特征280

第五节海洋对台风的影响287

第六节台风的避离288

第十章热带辐合带291

第一节热带辐合带的季节变化291

第二节热带辐合带的结构297

第三节热带辐合带的云和天气分布298

第四节赤道西风及其天气305

第五节海洋对热带辐合带的影响309

第一节气温312

第十一章气温、海温和海冰312

第三篇 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的气候要素312

第二节海面温度329

第三节海冰341

第十二章气压和风348

第一节气压的时空特征348

第二节气压分型357

第三节气团361

第四节风系365

第五节主要风向及风速370

第六节海陆风及地方风376

第十三章波浪383

第一节海浪要素和特性383

第二节波浪时空分布384

第三节各种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波浪分布397

第四节风与浪的关系407

第五节海岸附近的波浪及风暴潮411

第十四章海雾418

第一节雾的种类及其特征418

第二节海雾的结构423

第三节海雾的时空分布431

第四节平流雾的形成条件443

第五节海雾出现时的天气型451

第六节海雾生消预报458

第十五章云和降水463

第一节云量464

第二节云状477

第三节降水486

第一节能见度的时空特征494

第十六章能见度和视程障碍494

第二节能见度与其他气候要素的关系502

第三节视程障碍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506

第四篇 中国近海及西北太平洋的海区气候509

第十七章渤海、黄海及东海的气候509

第一节概况509

第二节主要天气系统510

第三节气压和风515

第四节风浪和涌518

第五节雾和能见度520

第六节云、降水和湿度524

第七节气温、水温和海冰530

第八节近岸海区及海峡气候533

第十八章南海气候537

第一节概况537

第二节主要天气系统538

第三节气压和风545

第四节波浪551

第五节雾和能见度556

第六节云、降水、雷暴和飑557

第七节温度和湿度559

第八节近岸海区及海峡气候560

第十九章 日本海气候564

第一节概况564

第二节气压565

第三节气旋和台风568

第四节风570

第五节波浪572

第六节雾574

第七节能见度580

第八节降水581

第九节冰况583

第十节沿岸海区及海峡气候586

第二十章西北太平洋大洋海区的气候589

第一节概况589

第二节主要天气系统589

第三节气压和风591

第四节波浪593

第五节雾、霾及能见度594

第六节云、降水及雷暴596

第七节水温、气温及海冰598

第八节近岸及群岛海区气候600

第二十一章菲律宾群岛周围海域气候607

第一节概况607

第二节主要天气系统607

第三节气压和风610

第四节风浪和涌浪613

第五节雾和能见度614

第六节云、降水和雷雨614

第八节近岸海区及海峡气候615

第七节温度和湿度615

第二十二章马六甲海峡及其邻近水域气候619

第一节概况619

第二节气压和风619

第三节局池环流623

第四节海浪625

第五节云、降水和雷暴627

第六节雾、霾和能见度630

第七节温度和湿度630

附录求算辐射和热量交换的基本表6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