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依法治国方略实施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3429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依法治国方略实施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依法治国的理论渊源1
第一节 西方法治理论溯源1
一、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法治思想1
前言1
二、近代西方的法治理论5
三、当代西方的法治理论14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重法思想与近代的法治主义17
一、中国古代的“隆礼”与“重法”18
二、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的法治观21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25
一、依法治国的种种解说32
第二章 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32
第一节 依法治国的概念32
二、依法治国的概念解析35
第二节 依法治国的外延37
一、依法治国是科学的治国理念的结晶37
二、依法治国是严谨的治国原则的升华41
三、依法治国是现实的治国制度的总结46
第三节 依法治国的内涵47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48
二、依法治国的对象51
二、依法治国的内容54
第一节 依法治国基本原则概说62
第三章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62
第二节 中国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内容67
一、民主与人权原则67
二、平等与自由原则71
三、法律至上原则73
四、依法行政原则76
五、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原则79
六、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原则81
七、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原则85
第三节 扎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实现86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87
二、提高认识,更新观念87
三、提高全体干部和人民的素质89
四、加快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步伐90
第四章 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92
第一节 法律权威溯源及内涵92
一、法律权威溯源92
二、法律权威的内涵95
第二节 法律权威的应然性99
一、法律权威的应然性99
二、法律权威的现实性105
第三节 法律权威实然状态形成的要件106
一、对法律权威现状的透析106
二、不同法律权威模式的比较108
三、法律权威实然状态形成的外在要件115
四、法律权威实然状态形成的内在要件117
第一节 法治的观念要件121
一、法治的观念要件概述121
第五章 依法治国的构成要件121
二、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127
第二节 法治的实体要件132
一、法治的实体要件概述132
二、关于法治实体要件的不同学说134
三、法治的实体要件的具体内容136
第三节 法治的形式要件140
一、法治的形式要件概述140
二、法学家们对法治形式要件的探讨142
三、法治的形式要件的具体内容144
一、法治的价值定位是构筑良法体系的前提148
第六章 依法治国的价值定位148
第一节 依法治国价值定位的必要性148
二、法治的价值定位是确立法治模式的基础149
三、法治的价值定位是实施法治方略的依据150
第二节 依法治国价值的含义与特征151
一、依法治国价值的含义151
二、依法治国价值的特征154
第三节 依法治国的价值体系156
一、依法治国的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156
二、依法治国的形式价值与实体价值158
三、依法治国的法律价值与社会价值162
一、依法治国旨在形成法治秩序状态166
第四节 依法治国的价值形态166
二、依法治国旨在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170
三、依法治国旨在保障人的自由权利174
第七章 依法治国的道路选择178
第一节 法治化问题理论回顾178
一、问题的提出178
二、法治化研究的现实意义181
三、法治化模式理论述评186
第二节 法治化基本模式述略194
一、自然演进:英国法治化道路寻踪194
二、多元综合:美国法治化模式特征197
三、社会革命:法国法治化的烙印200
四、引进消化:日本法治化的程式204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刍议207
一、法治化道路的多样与一般207
二、当代中国法治化道路的现实选择214
第八章 依法治国的实施与宪政建设218
第一节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依宪治国218
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基本内容的最高体现218
二、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内在精神的根本反映222
三、依宪治国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现实要求225
第二节 依宪治国内在地需要并依赖于宪政建设227
一、宪政是依宪治国的基本标志227
二、依宪治国的过程就是宪政建设的过程233
一、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模式特点236
第三节 大力加强宪政建设,全面推进依宪治国236
二、宪政建设的基本条件239
三、宪政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措施245
第九章 依法治国的实施与法律完善255
第一节 法律完善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意义255
一、法律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55
二、法律完善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257
三、法律完善是建设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258
四、法律完善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59
第二节 外国立法制度的比较研究260
一、立法体制和立法权限的划分问题260
二、委托立法问题266
三、立法监督问题27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的历史发展与现状27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的历史发展275
二、我国立法现状评价281
第四节 我国立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84
一、我国立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法理分析284
二、《立法法》的制定颁布和立法完善294
第十章 依法治国的实施与依法行政304
第一节 依法行政理论概述304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及构成要素304
二、现代社会的法治与依法行政306
第二节 西方各国行政法治理论概述311
一、英国行政法治理论312
二、美国行政法治的贡献313
三、法国行政法律制度创新315
四、德国法治国家与行政法治3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317
一、严格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317
二、改革开放以来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319
三、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对策思考321
第十一章 依法治国的实施与司法公正325
第一节 司法公正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意义325
一、司法公正是形成依法治国观念的关键因素和现实基础325
二、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国原则的重要保障327
三、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有力保障329
四、司法公正是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立的重要标志330
第二节 当代各国司法制度比较研究331
一、西方司法制度的总体特征332
二、法官制度的完备和健全构成法院制度的核心内容338
三、检察机关的职能呈扩大趋势343
四、司法行政机关职权十分广泛345
五、司法考试严格而系统348
第三节 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50
一、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351
二、我国司法改革的对策357
第十二章 依法治国与权力制约375
第一节 权力制约在依法治国中的意义375
一、权力与权力制约375
二、权力制约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意义376
第二节 各国权力制约制度比较研究382
一、西方发达国家权力制约制度382
二、我国权力制约制度392
第三节 我国权力制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95
一、我国权力制约制度存在的问题395
二、我国权力制约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398
第十三章 依法治国的实施与法律文化403
第一节 法律文化及其在依法治国中的意义403
一、法律文化概述403
二、法律文化在依法治国中的意义407
一、中西法律文化基本特征的比较411
第二节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411
二、中西法律文化的属性及根源比较417
三、中西法律文化的精神及作用比较419
四、结论与启迪421
第三节 我国当代法律文化的更新与完善423
一、我国当代法律文化的现状423
二、我国当代法律文化的更新与完善430
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的实施与法学教育436
第一节 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436
一、依法治国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436
二、科学技术大发展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438
三、经济全球化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440
四、可持续发展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442
五、知识经济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444
一、中国法学教育的回眸446
第二节 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446
二、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总结与反思450
第三节 中国法学教育的目标与模式454
一、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培养目标的确定455
二、中国法学教育的培训目标456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培养模式的设计458
第四节 中国法学教育的专业与课程463
一、拓宽专业口径463
二、科学确定课程结构465
第一节 政党政治与法治国家472
一、政党的产生和本质472
第十五章 依法治国的实施与政党政治472
二、政党的作用474
三、政党是法治国家的政治现象476
第二节 各国政党制度比较研究479
一、政党制度的含义479
二、美英等国的政党制度481
三、俄罗斯的多党制484
四、我国的政党制度48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489
一、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489
二、党的执政方式在依法治国中转变的必然性492
三、依法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的统一性494
四、党的执政方式的发展和进步498
热门推荐
- 853302.html
- 1684040.html
- 205042.html
- 1515903.html
- 1591732.html
- 1081803.html
- 1113253.html
- 1145632.html
- 1242917.html
- 2945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5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8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1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1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3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5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7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5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