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分子遗传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植物分子遗传学
  • (英)休斯(Hughes,M.A.)著;胡新文,郭建春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469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分子遗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植物基因组结构2

第1章 核基因组2

1.1 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的独立基因组2

1.2 核基因组DNA的类别3

1.3 染色质结构和染色体组织4

1.4 DNA甲基化作用9

1.5 核基因的结构9

1.6 基因表达的调控13

第2章 核基因遗传18

2.1 核基因遗传18

2.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连锁图20

2.3 RFLP图谱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23

2.4 核型进化24

2.5 植物基因组的遗传操作25

第3章 叶绿体基因组29

3.1 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29

3.2 叶绿体基因组的组织结构30

3.3 叶绿体基因的遗传34

3.4 叶绿体基因表达的调控35

3.5 叶绿体与细胞核之间的相互作用37

第4章 线粒体43

4.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组织结构43

4.2 线粒体基因的表达46

4.3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48

第5章 转座元件53

5.1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和玉米转座子的发现53

5.2 玉米中的Ac和Ds转座元件54

5.3 转座子标签57

5.4 反转座子61

第2篇 根癌农杆菌64

第6章 根癌农杆菌64

6.1 冠瘿病64

6.2 Ti质粒的遗传结构65

6.3 植物创伤信号和vir基因的表达调控69

6.4 T-DNA转移的分子机制70

第7章 植物转化载体Ti质粒73

7.1 植物转化73

7.2 双元载体系统73

7.3 植物转化:植物细胞和外植体的操作76

7.4 转基因植物中基因表达的优化77

7.5 转基因植物在植物基因研究中的应用80

7.6 共抑制85

第3篇 植物分子生物学88

第8章 共生固氮88

8.1 固氮生物学88

8.2 豆科根瘤的发育88

8.3 豆血红蛋白与固氮酶复合体90

8.4 自生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固氮91

8.5 根瘤菌的共生固氮基因与结瘤基因93

8.6 细菌(根瘤菌)和植物(豆科)之间的相互作用94

第9章 植物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种子贮藏蛋白基因98

9.1 种子贮藏蛋白98

9.2 玉米醇溶蛋白99

9.3 控制玉米醇溶蛋白合成的反式作用因子101

9.4 豌豆中的豆球蛋白和豌豆球蛋白/伴豌豆球蛋白102

9.5 控制豌豆豆球蛋白生物合成的顺式调控序列104

第10章 光对植物发育的影响108

10.1 光对植物发育的影响108

10.2 光敏色素反应的鉴定标准109

10.3 光敏色素蛋白的生物化学110

10.4 拟南芥光形态建成突变体的研究112

10.5 光对基因表达的调控115

第11章 开花118

11.1 高等植物(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118

11.2 拟南芥和金鱼草花发育的调控基因119

11.3 花发育的内稳态124

11.4 花发育期基因表达的时序调控124

11.5 花发育期基因表达的空间调控125

第12章 繁殖系统127

12.1 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控制127

12.2 配子体和孢子体不亲和性机制128

12.3 甘蓝孢子体不亲和性的分子研究130

12.4 烟草和矮牵牛配子体不亲和性分子研究133

12.5 罂粟配子体不亲和性分子研究135

12.6 关于自交不亲和性有待研究的问题135

12.7 自交不亲和性的进化135

第13章 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138

13.1 信号感受和传导概述138

13.2 乙烯反应途径143

13.3 脱落酸调控网络147

13.4 热激反应151

第14章 植物病虫害抗性的分子生物学156

14.1 植物与病原之间的相互作用156

14.2 亚麻与病原相互作用的经典遗传学研究158

14.3 植物抗病的分子遗传学:HR161

14.4 已克隆的植物HR抗性基因的分析163

14.5 其它植物的抗性基因164

14.6 植物对害虫的抗性:生氰作用164

第4篇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170

第15章 转基因植物170

15.1 植物生物技术的商业地位170

15.2 植物转化方法171

15.3 植物抗除草剂工程172

15.4 通过植物转化改良品质性状176

15.5 抗病毒的工程植株178

15.6 抗虫工程植株179

第16章 植物生物技术的前景182

16.1 植物生物技术的前景和忧虑182

16.2 分子农业182

16.3 植物生物技术的争论:弗兰肯(Frankenstein)因子184

附录 专业名词术语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