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饲草生产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饲草生产学
  • 董宽虎,沈益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346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牧草-栽培-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饲草生产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饲草的概念1

二、牧草和饲料作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三、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4

四、饲草生产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7

第一章 牧草与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态学基础8

第一节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8

一、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8

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3

第二节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17

一、光照17

二、温度19

三、水分19

四、空气20

五、矿质营养元素21

第三节 牧草和饲料作物与土壤的关系23

一、土壤23

二、土壤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4

第二章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27

第一节 土壤耕作27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27

二、土壤耕作措施28

三、我国主要生态类型地区和耕作制度29

第二节 种子与播种31

一、种子的品质要求31

二、种子的处理32

三、播种33

第三节 水肥管理35

一、肥料与施肥35

二、灌溉39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40

一、病虫害的类型与发生40

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42

第五节 收获44

一、收获对象44

二、收获方法45

第三章 饲草良种繁育与种子生产46

第一节 良种繁育体系46

一、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任务46

二、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措施47

三、良种繁育49

第二节 种子生产的栽培要点51

一、土壤选择51

二、轮作52

三、播种52

四、施肥与灌溉53

五、人工辅助授粉54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运用54

七、牧草种子的收获55

第三节 种子贮藏56

一、影响种子贮藏的环境条件56

二、饲草种子的贮藏方法57

三、种子入库前的准备58

四、种子入库后管理58

第四章 田间试验技术61

第一节 田间试验的任务和要求61

一、田间试验的任务61

二、田间试验的种类61

三、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62

第二节 田间试验设计62

一、试验小区的设置63

二、田间试验设计64

第三节 田间试验的方法和步骤70

一、制定田间试验计划书70

二、田间试验的方法和步骤71

第五章 豆科牧草73

第一节 苜蓿属牧草73

一、紫花苜蓿73

二、金花菜77

第二节 三叶草属牧草78

一、白三叶78

二、红三叶81

第三节 草木犀属牧草84

一、白花草木犀84

二、黄花草木犀86

第四节 黄芪属牧草86

一、沙打旺86

二、鹰嘴紫云英89

三、紫云英90

第五节 小冠花92

第六节 野豌豆属牧草94

一、毛苕子94

二、箭筈豌豆97

第七节 柱花草属牧草98

一、圭亚那柱花草98

二、矮柱花草100

第八节 其他豆科牧草101

一、银合欢101

二、绿叶山蚂蝗103

三、红豆草104

四、百脉根106

五、胡枝子107

六、柠条锦鸡儿109

七、塔落岩黄芪110

第六章 禾本科牧草113

第一节 黑麦草属牧草113

一、多年生黑麦草113

二、多花黑麦草115

第二节 鸭茅属牧草117

鸭茅117

第三节 雀麦属牧草119

无芒雀麦120

第四节 赖草属牧草122

一、羊草122

二、赖草126

第五节 披碱草属牧草127

一、老芒麦127

二、披碱草128

第六节 冰草属牧草131

一、冰草131

二、蒙古冰草133

三、沙生冰草134

四、西伯利亚冰草135

第七节 虉草属牧草136

一、虉草136

二、球茎虉草137

第八节 羊茅属牧草138

一、苇状羊茅138

二、草地羊茅140

第九节 苏丹草141

第十节 狼尾草属牧草144

一、象草144

二、御谷145

三、杂交狼尾草146

四、东非狼尾草147

第十一节 狗牙根属牧草147

一、狗牙根147

二、岸杂1号狗牙根149

第十二节 其他禾本科牧草151

一、猫尾草151

二、扁穗牛鞭草152

三、狗尾草属牧草155

四、大黍156

五、巴哈雀稗157

第七章 禾谷类饲料作物158

第一节 玉米158

第二节 高粱165

第三节 黑麦167

第四节 大麦169

第五节 燕麦172

第六节 粟174

第八章 豆类饲料作物176

第一节 大豆176

第二节 豌豆179

第三节 大绿豆181

第九章 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作物183

第一节 甘薯183

第二节 木薯188

第三节 胡萝卜192

第四节 饲用甜菜195

第五节 芜菁甘蓝197

第六节 南瓜199

第十章 叶菜类饲料作物202

第一节 苦荬菜202

第二节 串叶松香草204

第三节 菊苣207

第四节 子粒苋209

第五节 甘蓝211

第六节 其他叶菜类饲料作物213

一、小白菜213

二、叶用甜菜214

三、聚合草215

第十一章 水生饲料作物217

第一节 水葫芦217

第二节 绿萍220

第三节 水竹叶223

第十二章 牧草混播技术226

第一节 牧草混播的原理226

一、形态学互补原理226

二、生长发育特性原理227

三、营养互补原理227

四、生态学原理227

第二节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227

一、产量高而稳定227

二、改善牧草品质228

三、便于收获和调制228

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28

五、减轻杂草的危害228

第三节 混播牧草的组合229

一、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229

二、混播牧草组合比例230

第四节 混播牧草的栽培管理231

一、播种231

二、混播草地的管理232

第十三章 青贮饲料及其调制235

第一节 青贮的意义235

一、青贮种类235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236

第二节 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238

一、青贮发酵过程238

二、青贮发酵和微生物240

第三节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242

一、青贮原料243

二、调制技术方面的因素244

三、影响发酵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45

第四节 青贮饲料调制技术246

一、青贮设施246

二、常规青贮248

三、半干青贮技术250

四、草捆青贮253

第五节 添加剂青贮255

一、发酵促进剂255

二、发酵抑制剂256

三、好气性变质抑制剂257

四、营养性添加剂257

第六节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257

一、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法257

二、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技术259

第十四章 干草调制及草产品加工261

第一节 干草调制的意义261

第二节 牧草的收割262

一、牧草的收割时期262

二、刈割高度264

三、收割方法265

第三节 牧草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266

一、牧草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散失266

二、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267

三、干草调制过程中养分的损失267

第四节 干草的调制方法269

一、地面干燥法269

二、人工干燥法270

三、其他加速牧草干燥的方法271

第五节 干草贮藏272

一、干草水分含量的判断272

二、干草贮藏过程中的变化273

三、散干草的堆藏273

四、干草捆的贮藏274

五、半干草的贮藏274

第六节 干草的品质鉴定275

第七节 草产品加工技术277

一、草捆277

二、草粉279

三、草颗粒281

四、草块281

第十五章 粗饲料加工调制282

第一节 限制秸秆利用的因素282

一、茎叶表皮角质层和硅细胞的阻抑283

二、胞间木质素的障碍283

三、结壳物质的阻隔283

四、纤维素链分子结晶结构的高抗蚀性284

第二节 秸秆饲料的物理处理284

一、切碎与粉碎284

二、浸泡285

三、蒸煮285

四、碾青285

五、热喷处理285

第三节 秸秆饲料的化学处理287

一、碱化处理287

二、氨处理——秸秆氨化289

第四节 秸秆饲料的生物处理291

一、干粗饲料的发酵292

二、仿生饲料292

第十六章 饲草生产计划的制定295

第一节 饲草生产计划的制定295

一、饲草需要计划的制定295

二、饲草供应计划的制定296

三、饲草种植计划的制定297

四、饲草平衡供应计划298

第二节 青饲轮供制299

一、青饲轮供制的类型299

二、青饲轮供的组织技术300

第十七章 草地经营302

第一节 国内外草地资源概况302

一、草地与草业的概念302

二、中国草地资源概况303

三、世界草地资源概况308

第二节 草地植物生物学基础310

一、草地植物的类别及生物学特性310

二、多年生牧草贮藏营养物质积累动态315

三、牧草的再生性316

四、草地植物的饲用评价316

第三节 草地的培育与改良318

一、草地封育319

二、延迟放牧320

三、草地松土320

四、草地补播321

第四节 草地的放牧利用323

一、放牧对草地的影响323

二、草地放牧利用的基本要求324

三、放牧制度327

四、划区轮牧的实施328

附录 牧草与饲料作物拉丁学名、中文名、英文名对照332

主要参考文献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