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文学研究 第12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唐代文学研究 第12辑
  •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7792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86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794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代文学研究 第12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微型自然、私人天地与唐代文学诠释的空间——对宇文所安园林论题的推展&李浩1

唐代“射策”与“对策”辨略&陈飞17

梁玙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陈铁民27

唐代科场弊病略论——以中晚唐数次科场案为例&吴在庆36

从唐人墓碑文看士女风尚及社会教化&兰翠48

唐代两京驿路——真正的“唐诗之路”(摘要)&李德辉58

歌行诗体论&薛天纬62

赠献挽诗之程式化——解读唐代挽歌&赵睿才 刘冰莉 王静78

唐诗中的红豆考原&张安祖89

唐代释僧小说刍议&崔际银96

读唐五代笔记札记三题&陶敏103

论唐五代山水词&李亮伟114

《花间集》中咏物词刍议&房开江127

长安为花间词始地探论&王辉斌138

刘生、王昌考&刘航149

唐代文学家新考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补略&陈耀东 陈思群157

《金缕衣》在宋代的歌唱与寿词《贺新郎》(摘要)&杨晓霭169

御选唐诗与清代文治(摘要)&贺严175

论初唐诗人对元嘉体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钱志熙179

许敬宗文系年考&陈冠明193

《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说在诗学史上的意义&萧晓阳210

审美距离中的田园之乐——从王绩《野望》、王维《渭川田家》谈起&刘明华218

张九龄《曲江集》敕书的文史价值——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突骑施苏禄侵犯四镇个案探究&陈建森227

孟浩然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探微——以诗人情怀为核心&孙学堂239

天下文宗 名高希代——唐代宗“期待视野”中的王维诗歌&孙明君250

王维的生态观及其诗的生态形质&王志清262

唐诗中的“诗人”与“画家”——以王维的诗歌为线索&[日本]绀野达也275

宋人论王维述评&王祥286

李白诗原貌之考索&周勋初299

李白“采石捉月”考论&李子龙308

论《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李白诗歌的影响&谢建忠318

缠绵与超旷的交响——李白记忆身世的两种谱系&[中国台湾]廖美玉334

试论李白的武功意向及其尝试&卢燕平349

李白饮酒诗中的西域情结&海滨361

七言歌行的体式与李白歌行的特征&汤华泉378

李白“逸兴,,小考&[日本]渡部玲子391

一首被严重误读的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读&阮堂明400

李杜律诗之变及其原因&葛景春412

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十个创新之举&韩成武428

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含义辨析&吴相洲442

杜甫诗歌的诗兴与家庭和谐思想&黄震云450

杜甫叙事诗言语对话初探——兼论杜诗的新闻属性&沈文凡 周非非462

杜甫《北征》补笺&邓小军471

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句阐说&[中国香港]邝健行485

仇注杜诗《秋兴八首》四句分截说析论(摘要)&[中国香港]董就雄495

今存唐人选唐诗不选杜甫诗探源&吴河清511

论清代杜诗阐释的本义复原特征&张忠纲 董利伟520

《杜诗详注》中的“论世知人”——浙东鄞县的文化氛围&[日本]佐藤浩一著 朱刚译526

论前期五山文学对杜诗的接受和嬗变——以义堂周信对杜甫的受容为中心&尚永亮540

钱起与张姓人物的交游及其生年考辨——从《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之“张荆州”为张九龄说起&熊飞570

论岑参未入仕时期之贬谪作品及其与家世之关系&蔡阿聪579

关于皎然《诗式》与大历贞元文学的划分——以中唐苏州文坛为中心&[日本]土谷彰男588

韩愈贬潮行迹与三诗系年新论&[中国台湾]柯万成603

韩愈《与大颠和尚三书》真伪考&张清华616

心灵世界与人格风范的映现——韩愈书启文论略&李芳民627

韩诗、苏词议论之比较&蔡凌638

《元氏长庆集》版本源流考&周相录649

白居易的“中隐”观及其矛盾&[中国台湾]吕正惠658

从白居易的咏“裘”诗看其“共生思想”——兼论白居易“独善”的深层内涵&[日本]下定雅弘670

流动的生命经验与空间对话——从白居易、苏轼“历杭”作品看其南方意识的形成&[中国台湾]张蜀惠676

张王乐府与元白新乐府创作关系再考察&张煜696

两唐书《刘禹锡传》同传人选与载文异同的文史诠释&[马来西亚]余历雄703

传承柳宗元文化的主导者——历代柳州地方官员的柳宗元情结&谢汉强715

《本事诗》作者孟启家世生平考&陈尚君721

“赵倚楼”、“一笛风”与禅宗语言——由杜牧等人对语言艺术的追求看经典语汇的形成&查屏球736

李商隐与杜牧之比较——从李商隐赠杜牧的两首诗说起&董乃斌752

论李商隐诗的象征艺术&张明非761

论敦煌唐写本《秦妇吟》的传播学价值&吴淑玲772

编后记7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