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仰止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646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6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刑法之概念1
第一节 刑法之意义1
第一、刑法之定义1
第二、刑法与刑事法2
第二节 刑法之本质4
第一、刑法之性质4
第二、刑法规范之性质6
第三节 刑法之机能8
第一、规律的机能8
第二、保障的机能9
第三、保护的机能9
第四、保全与教育的机能10
第四节 刑法之类别11
第一、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11
第二、恒久刑法与限时刑法12
第三、实质刑法与形式刑法12
第四、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13
第五、单一刑法与附属刑法13
第六、完备刑法与空白刑法14
第五节 刑法之沿革15
第一、西方刑法之沿革15
第二、我国刑法之沿革18
第二章 刑法学29
第一节 刑法学之意义29
第二节 刑法学之辅助科学33
第三章 刑法之理论37
第一节 概说-刑法之目的37
第二节 犯罪理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39
第一、客观主义39
第二、主观主义40
第三节 刑罚理论-应报主义与目的主义41
第一、应报主义41
第二、目的主义42
第四节 各种主义之相互关系45
第五节 我国现行刑法之立法主义47
第一、关于刑罚基础之理论47
第二、关于刑罚目的之理论50
第四章 刑法之学派53
第一节 旧派-古典学派53
第二节 新派-实证学派56
第三节 两派理论之比较62
第五章 刑法之制度与渊源65
第一节 罪刑法定主义65
第一、罚刑法定主义与罪刑擅断主义65
第二、罪刑法定主义之起源66
第三、罪刑法定主义之基本原则68
第四、我国刑法关于罪刑法定主义之规定71
第二节 刑法之法源74
第一、成文法74
第二、习惯法74
第三、紧急命令与紧急处分75
第四、判例75
第五、解释76
第六章 刑法之效力79
第一节 关于时之效力79
第一、刑法效力之发生与终止79
第二、刑法不溯既往之原则及其例外80
第三、刑法不后及之原则及其例外81
第四、刑法之变更82
第二节 关于地之效力90
第一、刑法关于地之效力之立法主义90
第二、我国刑法所采之主义92
第三、隔地犯96
第四、外国法院裁判之效力97
第三节 关于人之效力102
第一、刑法对人效力之原则102
第二、国内法上之例外103
第三、国际惯例上之例外104
第七章 刑法之解释108
第一节 刑法解释之种类108
第一、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108
第二、行政解释、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110
第三、类推解释与当然解释111
第四、学说解释与比较解释112
第二节 刑法用语之解释114
第一、以上、以下、以内114
第二、公务员114
第三、公文书116
第四、重伤117
第五、其他字义119
第八章 刑法与他法之关系121
第一、刑法与宪法之关系121
第二、刑法与行政法之关系123
第三、刑法与民法之关系124
第九章 刑法总则适用范围126
第十章 国际司法之互助129
第一、嘱托调查129
第二、引渡犯人130
第二编 犯罪论134
第一章 犯罪之概念134
第一节 犯罪之意义134
第一、犯罪之本质134
第二、犯罪之成立标准135
第三、犯罪之意义136
第二节 犯罪之分类139
第一、自然犯与法定犯139
第二、国事犯与常事犯141
第三、实质犯与形式犯142
第四、实害犯与危险犯143
第五、即时犯与继续犯144
第六、目的犯、倾向犯与表现犯146
第七、结合犯与结果加重犯147
第八、隔地犯与隔时犯148
第九、身分犯与非身分犯148
第十、现行犯与非现行犯149
第十一、亲告罪与非亲告罪149
第十二、其他有关犯罪之分类149
第三节 犯罪之要件151
第一、犯罪要件之意义151
第二、学者间对于犯罪要件之各种分类方法152
第三、本书关于犯罪要件所采分类方法153
第二章 构成要件该当性157
第一节 构成要件该当性之概念157
第一、构成要件该当性之意义157
第二、构成要件之分类160
第三、构成要件之要素161
第四、其他相似要件与构成要件之区别163
第二节 犯罪之主体167
第一、犯罪主体之意义167
第二、自然人167
第三 法人168
第三节 犯罪之客体171
第一、被害法益171
第二、被害人172
第三、犯罪客体与行为客体173
第四节 犯罪之行为175
第一、行为之概念175
第二、行为之阶段177
第三、行为之分类180
第五节 犯罪行为与因果关系184
第一、因果关系之概念184
第二、因果关系之学说185
第三、消极行为与因果关系190
第四、加重结果与因果关系194
第五、因果关系中断论与责任更新论196
第三章 行为之违法性201
第一节 违法性之概念201
第一、违法性之意义201
第二、违法性之本质203
第三、过失犯与不作为犯之违法性204
第二节 阻却违法之原理206
第一、阻却违法之意义206
第二、阻却违法之一般原理207
第三节 各个阻却违法之事由209
第一、正当防卫行为209
第二、紧急避难行为214
第三、依法令之行为219
第四、依上级命令之职务上行为221
第五、业务上之正当行为223
第六、其他原因224
第四章 行为之有责性233
第一节 有责性之概念233
第一、责任之意义233
第二、责任之本质234
第三、责任要素之种类238
第二节 责任能力239
第一、责任能力之意义239
第二、责任能力之分类240
第三、无责任能力人241
第四、减轻责任能力人245
第三节 责任意思251
第一、责任意思之意义251
第二、故意252
第三、过失261
第四、错误268
第四节 期待可能性281
第一、期待可能之概念281
第二、期待可能性理论之发展282
第三、期待可能性理论之批判288
第四、期待可能性之决定标准290
第五、期待可能性在刑法理论上之地位293
第六、期待可能性理论之适用范围294
第七、刑法上寓有期待可能性之规定297
第八、实务上寓有期待可能性之案例299
第五章 犯罪之状态306
第一节 犯罪行为既遂与未遂之状态306
第一、既遂犯之意义与要件306
第二、未遂犯之概念307
第三、障碍未遂309
第四、中止未遂312
第五、不能未遂318
第二节 犯罪行为单数与复数之状态329
第一、概说-罪数之概念329
第二、数罪并罚333
第三、想像竞合犯341
第四、牵连犯349
第五、连续犯356
第六、累犯368
第三节 犯罪行为人共犯之状态383
第一、概说383
第二、共犯之理论384
第三、共犯之种类391
第四、共犯之要件394
第五、共同正犯395
第六、教唆犯407
第七、从犯416
第八、共犯与身分之关系425
第三编 刑罚论441
第一章 刑罚之概念441
第一节 刑罚之意义441
第二节 刑罚之本质444
第二章 刑罚之种类447
第一节 概说447
第二节 主刑与从刑448
第一、生命刑448
第二、自由刑453
第三、财产刑461
第四、名誉刑471
第三节 主刑重轻之顺序480
第一、不同主刑之重轻480
第二、同种之刑之重轻481
第三、主刑重轻之补充规定482
第三章 刑罚之适用483
第一节 概说-法定刑、处断刑、宣告刑与执行刑483
第二节 科刑轻重之标准486
第一、科刑之意义486
第二、一般标准487
第三、补充标准489
第三节 刑罚之加重491
第一、法律上加重491
第二、裁判上酌加491
第四节 刑罚之减轻493
第一、法律上减轻493
第二、裁判上酌减495
第三、裁判上酌减与法律上加减之并用496
第四、自首减轻497
第五、老幼宥减503
第五节 刑罚之免除507
第一、法律上免除507
第二、裁判上免除508
第六节 刑之加减例513
第一、主刑加减之标准513
第二、加减之次序与方法514
第四章 刑罚之执行517
第一节 概说517
第二节 生命刑之执行519
第三节 自由刑之执行522
第四节 财产刑之执行524
第五节 名誉刑之执行525
第六节 易刑处分527
第一、易科罚金527
第二、易服劳役531
第三、易以训诫535
第七节 羁押折抵538
第五章 缓刑543
第一节 缓刑之意义543
第一、缓刑之定义与机能543
第二、缓刑制度之各种主义544
第二节 缓刑之要件546
第三节 缓刑之撤销549
第四节 缓刑之效力551
第六章 假释553
第一节 假释之意义553
第二节 假释之要件555
第三节 假释之撤销557
第四节 假释之效力559
第五节 假释与善时制度561
第七章 刑罚之消灭565
第一节 概说565
第一、刑罚消灭之意义565
第二、刑罚消灭事由之类别566
第二节 时效570
第一、时效之意义570
第二、刑事时效之立法例571
第三、追诉权时效572
第四、行刑权时效578
第三节 赦免584
第一、大赦584
第二、特赦585
第三、减刑585
第四、复权586
第四编 保安处分论589
第一章 保安处分之概念589
第一节 保安处分之意义589
第二节 保安处分之性质592
第一、旧派与新派之见解592
第二、我国刑法上保安处分之性质593
第三、保安处分与行政处分之异同595
第三节 保安处分之沿革598
第一、各国法制关于保安处分之沿革598
第二、我国刑法关于保安处分之沿革600
第三、我国现行法制关于保安处分之体系601
第二章 保安处分之立法主义605
第一、二元主义605
第二、一元主义606
第三章 保安处分之种类609
第一、感化教育处分609
第二、监护处分614
第三、禁戒处分616
第四、强制工作处分618
第五、强制治疗处分619
第六、保护管束处分621
第七、驱逐出境处分626
第四章 保安处分之宣告628
第一、裁判时并宣告者628
第二、经检察官声请宣告者629
第三、经法院之紧急宣告者630
第五章 保安处分之执行631
第一、保安处分执行之指挥631
第二、保安处分执行之延长632
第三、保安处分执行之免除633
第四、保安处分之代替与撤销634
第五、宣告多数保安处分之执行635
第六章 保安处分之消灭637
参考文献642
热门推荐
- 2953229.html
- 1359535.html
- 3396976.html
- 3037056.html
- 2293743.html
- 2698835.html
- 3257319.html
- 1253205.html
- 2190682.html
- 2520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1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5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3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2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3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1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1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3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