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心律失常中西药与离子通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抗心律失常中西药与离子通道
  • 郭继鸿,崔长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0223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抗心律失常药-离子通道-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抗心律失常中西药与离子通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念2

第一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2

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2

二、生物利用度3

三、半衰期4

四、稳态血药浓度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4

五、表观分布容积5

六、总体清除率5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原理6

一、动力学模型6

二、非房室分析7

三、速率过程8

第三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10

一、药物的吸收10

二、药物的分布14

三、药物的生物转化16

四、药物的排泄18

第四节 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19

一、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19

二、肾脏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20

三、心力衰竭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21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概念22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22

一、兴奋作用22

二、抑制作用22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方式22

一、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22

二、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23

三、选择作用23

第三节 药物作用的二重性24

一、防治作用24

二、不良反应25

第四节 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30

一、受体30

二、离子通道31

三、酶32

四、载体34

五、其他34

第五节 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34

一、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34

二、药物和受体结合的定量关系35

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36

四、受体的调节37

第六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37

一、药物因素38

二、机体因素40

三、环境因素43

第三章 药物制剂简述44

一、固体剂型44

二、液体剂型46

三、半固体剂型46

四、注射剂47

五、口服长效制剂47

第四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总论49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离子机制49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51

一、VaughnWilliams分类51

二、西西里岛分类52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基本作用53

一、抑制作用53

二、兴奋作用54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方式54

一、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54

二、选择性作用55

第五节 急诊心律失常治疗的药物选择56

一、药物选择56

二、药物使用57

第六节 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选择58

一、室上性期前收缩58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8

三、自主性房性心动过速59

四、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59

五、心房颤动59

六、室性心律失常(不包括急诊室性心律失常)60

七、缓慢性心律失常60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61

一、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理论基础61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的适应证61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61

四、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间的联合应用62

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相互作用62

第八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特殊情况的应用63

一、心力衰竭63

二、肾功能衰竭64

三、妊娠和哺乳64

四、老年人65

第九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66

一、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率66

二、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形式66

三、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诱发因素67

四、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检测68

五、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诊断标准69

六、致心律失常作用的防治69

第五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各论71

第一节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71

一、Ia类药物71

奎尼丁71

丙吡胺72

二、Ib类药物73

利多卡因73

美西律74

苯妥英钠76

三、Ic类药物77

普罗帕酮77

氟卡尼78

莫雷西嗪79

四、β受体阻滞剂80

普萘洛尔86

阿替洛尔87

美托洛尔87

艾司洛尔88

五、Ⅲ类药物89

胺碘酮89

依布利特91

索他洛尔92

多非利特93

六、Ⅳ类药物94

维拉帕米94

地尔硫?96

七、其他药物97

门冬氨酸钾镁97

硫酸镁98

腺苷99

三磷腺苷101

甲氧明101

地高辛102

去乙酰毛花苷105

第二节 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107

阿托品107

山莨菪碱108

肾上腺素108

异丙肾上腺素109

第一章 概述112

第一节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11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12

二、治疗原则113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中药113

第二章 抗心律失常中药的作用机制115

第一节 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机制115

一、对Ca2+通道的影响115

二、对Na+通道的影响115

三、对K+通道的影响116

第二节 非离子通道机制116

一、对心肌细胞膜受体及酶类的影响116

二、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116

三、对心肌基础特性的影响116

四、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117

第三章 常用中药及其复方118

第一节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物质118

第二节 中药复方及其制剂125

第四章 稳心颗粒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优势128

第一节 稳心颗粒的研发128

第二节 稳心颗粒的组方与药理作用128

一、组方原则128

二、毒理学研究129

三、药效学研究129

第三节 稳心颗粒离子流机制的研究及临床进展130

第一章 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概论136

第一节 离子通道的基本概念136

第二节 心肌细胞离子流和离子通道研究的历史137

一、功能研究时期137

二、结构研究时期139

三、后基因组时期140

第三节 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活动规律与离子流141

第四节 离子流测定的基本原理142

一、电压钳制技术142

二、膜片钳制技术147

第二章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52

第一节 折返机制152

第二节 触发活动154

一、早后除极154

二、迟后除极155

第三章 心肌细胞的钠通道157

第一节 钠离子通道的分子结构157

第二节 钠离子流的电生理学特性159

第三节 心肌细胞钠通道的不完全失活与晚电流162

第四节 某些毒素和药物对钠通道的作用162

第五节 钠通道基因突变导致的活动异常163

一、LQT3164

二、Brugada综合征164

三、孤立性心脏传导障碍166

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67

第四章 心肌细胞的钙通道170

第一节 钙通道的分子结构170

第二节 钙离子流的电生理学特性172

第三节 ICa-L的钙依赖型失活174

第四节 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乙酰胆碱对ICa-L的调节作用174

第五节 钙通道与肌质网的关系175

第六节 L型钙通道的阻断剂及激动剂176

第七节 心肌细胞钙通道基因突变导致活动异常176

第五章 心肌细胞的几种钾离子通道179

第一节 钾通道的结构和电活动的基本特性179

第二节 延迟整流钾通道181

一、缓慢延迟整流钾电流181

二、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183

三、超速延迟整流钾电流186

第三节 瞬时外向电流188

第四节 心肌细胞的内向整流钾通道家族189

一、内向整流钾通道189

二、ATP敏感性钾通道191

第六章 心肌细胞的钠钙交换体和钠钾泵194

第一节 钠钙交换体和钠钙交换电流194

一、钠钙交换体的分子结构194

二、钠钙交换电流的电生理学特性195

三、锚蛋白B的作用及LQT4198

第二节 钠钾泵和泵电流199

一、钠钾泵的分子结构199

二、泵电流的电生理学特性201

第七章 几种病理情况时的离子通道重构203

第一节 心房颤动时的离子通道重构203

一、外向离子流的变化203

二、内向离子流的变化205

三、房颤时离子通道的重构205

第二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离子流重构207

一、起搏细胞的离子流变化207

二、与早后除极发生有关的离子流变化208

三、与迟后除极发生有关的离子流变化212

四、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214

第三节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时的离子流重构214

一、心肌缺血时的离子流变化214

二、心肌梗死时离子流的变化214

第一章 从离子通道到临床疾病概论220

第一节 离子通道知识的重要性220

一、离子通道和离子通道病的基本概念220

二、离子通道病的研究现状220

三、离子通道知识的重要性221

第二节 离子通道相关知识概述222

一、体内和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222

二、离子流和离子通道222

三、离子流和跨细胞膜动作电位224

第三节 心肌细胞离子流和跨膜动作电位的记录技术226

一、心肌细胞电生理和膜片钳记录技术226

二、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跨壁心电图记录技术227

第四节 离子通道与临床疾病228

第二章 离子通道与心电图231

第一节 窦性心律和慢反应细胞的离子流机制与心电图231

一、心电图波的形成与记录231

二、窦性心律发生的离子流机制与心电图231

三、房室起搏和传导功能的离子流机制与心电图233

第二节 P波和QRS波的离子流机制234

一、P波形成的离子流机制234

二、QRS波与0相形成的离子流机制235

第三节 心室复极波的离子流机制与心电图238

一、J波形成的离子流机制238

二、ST段改变的离子流机制240

三、T波形成的离子流机制240

四、决定QT间期长短的离子流机制241

第四节 心脏性猝死2相折返的离子流机制242

一、概述242

二、2相折返的离子流机制和心电图特点242

三、心脏性猝死的2相折返243

第三章 遗传性离子通道病246

第一节 长QT综合征的离子流机制与临床246

一、定义和概述246

二、长Q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分子遗传学特点246

三、长QT综合征临床及心电图表现和诊断249

四、长QT综合征的药物治疗252

第二节 短QT综合征的离子机制与临床255

一、定义和概述255

二、短Q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分子遗传学特点255

三、短QT综合征的临床及心电图表现和诊断258

四、短QT综合征的治疗260

第三节 Brugada综合征的离子机制与临床261

一、Brugada综合征的定义与概述261

二、分子遗传学特点和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机制262

三、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和诊断262

四、Brugada综合征的治疗265

第四节 进行性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的离子流机制与临床267

一、定义和概述267

二、分子遗传学特点和发病机制267

三、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诊断270

四、治疗271

第五节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274

一、概述274

二、遗传学特征274

三、临床表现275

四、心电图表现275

五、诊断依据与方法277

六、鉴别诊断278

七、治疗279

第四章 冠心病与离子通道281

第一节 急性心肌缺血与离子通道281

一、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281

二、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发J波的临床意义282

三、缺血性J波的离子流机制284

四、急性心肌缺血对动作电位时程和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284

五、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脏性猝死的防治286

第二节 慢性心肌缺血与离子通道290

一、慢性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学特征290

二、慢性心肌缺血与离子通道异常293

三、慢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294

第五章 心力衰竭与离子通道298

第一节 心脏电机械耦联和机械功能的离子通道基础和临床评估298

一、兴奋与收缩耦联过程中的Ca2+离子流298

二、Ca2+在心脏收缩和舒张中的作用300

三、Ca2+与心脏机械电反馈304

第二节 心力衰竭与离子通道305

一、心力衰竭时动作电位的变化特点306

二、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内Ca2+稳态特点306

三、心力衰竭时的钾电流特点308

四、心力衰竭时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特点310

五、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310

六、心力衰竭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311

第三节 特发性心肌病的离子通道基础和临床诊治应用315

一、扩张型心肌病及相关诊治的离子通道基础315

二、肥厚型心肌病及相关诊治的离子通道基础316

三、限制型心肌病的离子通道基础316

四、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及相关诊治的离子通道基础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