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水泥制造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W.H.Duda原著;杨树人译述 著
- 出版社: 中外图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57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水泥制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原料1
1.1 石灰质成分1
1.1.1 石灰石1
1.1.2 白垩2
1.1.3 泥灰土2
1.2 黏土质成分4
1.3 矫正配料6
1.4 水泥原料之辅助成分6
1.4.1 氧化镁6
1.4.2 碱7
1.4.3 硫磺8
1.4.4 氯化物9
1.4.5 氟化物含量9
1.4.6 磷含量10
1.5 卜特兰水泥熟料之矿物相10
1.5.110
1.5.2 矽酸三钙晶体11
1.5.3 矽酸二钙晶体11
1.5.4 铝铁酸钙12
1.5.512
1.6 熟料之潜能组成13
1.7 水泥系数16
1.7.1 水硬系数16
1.7.2 矽氧系数16
1.7.3 铝氧系数17
1.8 石灰公式18
1.8.1 石灰饱和度18
1.8.2 石灰标准19
1.9 其他系数21
2.混合生料成分之计算23
2.1 十字计算法23
2.2 按水硬系数计算法24
2.3 按石灰饱和度为依据之计算法25
2.4 按石灰饱和度及矽氧系数之计算法28
2.5 按熟料吸收煤灰数量之计算法34
2.6 四种原料成分之计算41
2.7 计算混合生料以达到预定数量之潜能熟料化合(矿)物42
2.8 氧化物含量及潜能组成48
3.原料之粗(磨)碎51
3.1 粗碎(磨)机器及方法51
3.2 系统概观51
3.3 碎磨率53
3.4 面积之产生及动力需要54
3.5 粗(压)碎机大小之选择56
3.6 颚式压碎机57
3.7 锥形压碎机69
3.8 旋回压碎机71
3.9 锥形或西门氏压碎机77
3.10 辊式压碎机80
3.11 锤碎机84
3.12 (碰)撞(压)碎机91
3.13 复合碰撞压碎机94
4.原料之乾燥95
4.3 桶形乾燥机之选择96
4.1 逆流乾燥机96
4.2 并流乾燥机96
4.4 水分之种类97
4.5 热传递97
4.6 温度99
4.7 压力落差100
4.8 嵌入物100
4.9 充载程度101
4.10 比热消耗量101
4.11 桶式乾燥机之热量均衡102
4.13 桶式乾燥机之性能103
4.12 蒸发率103
4.14 燃料105
4.15 原料通过桶式乾燥机之历程106
4.16 且乾且研法107
4.16.1 球磨机且乾且研法108
4.16.2 机械风析机中乾燥法110
4.16.3 风扫磨之且乾且研法112
4.16.4 辊磨机之且乾且研法113
4.16.5 快速乾燥机116
4.16.6 堕碎机用作且乾且研之设备117
4.17 碰撞乾燥法121
4.18 串列式且乾且研机器设备122
4.19 双转磨机124
4.20 乾燥处理与集尘操作128
5.水泥制造与研磨131
5.1 临界旋转速率132
5.2 磨球之动态静止角133
5.3 磨机截面之磨介分布134
5.4 每周磨球碰撞次数134
5.5 磨球对磨机进料之碰撞次数135
5.6 磨球在磨机中之充载135
5.7 磨球充载总量136
5.8 磨机充载之提示137
5.9 磨球与熟料之充载138
5.10 使用磨介之磨机充载139
5.11 磨球大小之公式142
6.Bond氏研磨功指数145
6.1 Hardgrove氏可磨性指数(Mablbarheits-Index)146
6.2 Starke氏公式147
6.3 球磨机之动力需要148
6.5 开路研磨之换算151
6.4 比表面积与(Bond公式)粒子(大小)尺度151
6.6 球磨机产能152
6.6.1 Tovarov计算法152
6.6.2 Jacob计算法156
6.7 各种研磨系统之动力需要159
7.磨球数据160
7.1 磨球数据(美国习惯单位)160
7.2 磨球之化学组成161
7.3 锻合金钢磨球之硬度162
7.4 研磨与金属磨耗162
7.5 磨球之磨耗率163
7.4.1 机械化学性反应163
7.6 「镍坚」材料用於粉碎处理165
7.7 每研磨小时直线磨耗率166
7.7.1 比磨耗167
7.7.2 磨介比磨耗率之改善167
7.7.3 高度抗磨球之磨耗167
7.7.4 煤磨机之比磨耗168
7.7.5 高度抗磨球之比磨耗168
7.7.7 苏联水泥工业磨耗率169
7.7.8 瑞典水泥工业磨耗率169
7.7.6 磨耗率,g/kwh169
7.7.9 磨机直径与磨衬磨耗170
8.磨机传动172
8.1 中轴传动之变化形式172
8.2 齿环(轮)传动布置之变化173
8.2.1 磨机发动机大小之决定174
8.3 无齿轮球磨机之传动175
9.磨机圆筒——最适之尺度180
9.1 磨筒(殼)之厚度181
9.2 磨筒标准182
9.3 磨顶182
9.4 磨机轴承183
9.6 磨衬之表面形状185
9.5 管磨机轴承之冷却185
9.7 磨衬之扣栓186
9.8 磨仓间隔187
9.9 磨机栅板之有效表面积190
9.10 坝圈191
9.11 磨料在管磨机中停留之时间192
9.12 新装管磨机之起动(试车)192
10.水泥最後加工研磨194
10.1 Wagner氏及Blaine氏比表面积196
10.2 助磨剂197
10.3 磨介之(表面)结皮199
10.4 化学及潜能的复合物对於可磨性之影响200
10.5 水分对於研磨程序之影响202
10.6 研磨与热之发生204
10.7 水泥最後研磨之冷却程序205
10.7.1 磨机通风206
10.7.2 磨殼水淋冷却法206
10.7.3 磨内注水冷却法206
10.7.4 释例208
10.7.5 机械风析机之冷却210
10.7.6 Fuller水泥冷却器之冷却213
10.7.7 水泥冷却器之大小214
11.比磨机容积与动力需要216
11.1 管磨机L/D比率与动力需要217
11.2 管磨机直径及磨机传动马力需要217
11.3 管磨机之投资成本219
11.4 研磨工厂设备之技术数据219
11.5 (日本)管磨机尺度224
11.6 苏联及东德水泥所建数所水泥磨厂之技术数据224
12.闭路研磨226
12.1 研磨机产能之比较231
12.2 研磨设备之建筑面积231
12.3 复合磨机及闭路磨机概观232
13.辊磨机234
13.1 Loesche(娄歇)辊磨机234
13.2 球环磨机——Peters磨机238
13.3 Raymond碗型环磨机240
13.4 MPS(型)辊碗磨机242
13.5 Polysius辊磨机243
14.发展中之研磨方法247
14.1 行星式球磨机247
14.2 爆炸电花粉碎法251
15.风析机254
15.1 通用风析机之尺寸比率257
15.3 风析机之比能需要量258
15.2 风析机大小258
15.4 辅扇控制速率之风析机260
15.5 控制速率风析机之大小及产能261
15.6 循环导送载荷及水泥细度261
15.6.a 涡轮风析机262
15.7 风析机通过料量及水泥细度264
15.8 风析机公式264
15.8.1 闭路法No.1系统266
15.8.2 闭路法,No.2系统268
15.8.3 确定细料回收百分比269
15.8.4 闭路法,No.2系统,装置两架风析机270
15.9 风析机之风量271
16.闭路湿研法274
16.1 DSM筛操作效能之例276
16.2 DSM筛研磨流程图277
16.3 DSM筛之操作277
16.4 水泥生料浆279
16.a 水泥生料之预先匀和281
17.生料之气力匀和291
17.1 Fuller公司气和法292
17.3 VEB-ZAB条式搀和法296
17.2 Polysius匀和系统296
17.4 Geyser法297
17.5 M?ller剪流程序298
17.6 Wiba连续卸料搀和法298
18.水泥工业之燃料301
18.1 固体燃料—煤306
18.1.1 挥发物307
18.1.2 煤之分析308
18.1.3 热值308
18.1.5 热化学反应及气体体积309
18.1.4 热质与热消耗309
18.1.6 煤之点火温度312
18.1.7 燃烧时间313
18.1.8 煤粉火焰之热传递314
18.1.9 燃烧气体315
18.1.10 煤之预备处理317
18.1.11 煤之乾燥处理318
18.1.12 煤之研磨处理318
18.1.13 煤磨机之操作方式319
18.2 液体燃料—燃料油321
18.2.1 黏度322
18.2.2 比重323
18.2.3 热值326
18.2.4 火焰温度328
18.2.5 燃料油之预备处理329
18.2.6 燃料油之燃烧333
18.2.7 燃料油之雾化335
18.2.8 煤与燃料油之比较336
18.3 气体燃料—天然气338
18.3.1 热值339
18.3.2 火焰温度341
18.3.3 燃烧气体之体积342
18.3.4 天然气之燃烧343
18.3.5 煤、燃料油及天然气所产生燃烧气之体积347
19.旋窑349
19.1 旋窑之类型350
19.1.1 旋窑充载度352
19.1.2 窑斜度352
19.1.3 窑斜度之标称354
19.1.4 旋窑旋转次数356
19.1.5 窑中材料之通过时间357
19.1.6 旋窑动力需要量之计算358
19.1.7 旋窑之热膨胀363
19.1.8 旋窑之各带365
19.1.9 旋窑空气之密封366
19.2 旋窑之燃烧372
19.2.1 喷燃管之布置372
19.2.2 煤尘燃烧器374
19.2.3 燃料油燃烧器376
19.2.3.1 压力油料喷雾器——固定喷孔及变动压力376
19.2.3.2 压力油料喷雾器——变化喷孔及固定压力377
19.2.3.3 油料回流燃烧器378
19.2.3.4 压力油压缩空气燃烧器378
19.2.3.5 超音波燃烧器379
19.2.4 天然气燃烧器381
19.3 旋窑进料之准备法382
19.3.1 乾法与湿法之比较383
19.3.2 旋窑产能386
19.3.2.1 湿法旋窑——大小及产能数字389
19.3.2.2 苏联湿法长窑数据392
19.4 浆料脱水393
19.4.1 料浆化学脱水法——料浆稀释剂395
19.4.2 料浆机械脱水法397
19.4.2.1 链装置397
19.4.3 湿法长旋窑之内部装置402
19.4.3.1 浆料预热器402
19.4.3.2 浆料乾燥器404
19.4.4 湿法旋窑之外装热交换器406
19.5 乾法长旋窑408
19.5.1 陶质热交换器409
19.5.2 陶质提举砖,提举条411
19.5.3 一级悬浮预热器412
19.5.4 大小及产能(乾法长窑)412
19.6 旋窑殼之冷却415
19.7 旋窑出气之冷却417
19.8 雷坡窑421
20.1 最先旋风式热交换器之专利426
20.悬浮预热器426
20.2 Humboldt旋风式预热器427
20.2.1 料粒之大小与分离428
20.2.2 料粒大小及加热时间428
20.2.3 旋风预热器之大小430
20.2.4 旋风预热器之热传递431
20.2.5 气及材料之温度432
20.2.6 比窑产能——煅烧程度433
20.3 苏联旋风预热器433
20.4 比热消耗及能需要434
20.5 热量均衡435
20.6.1 水泥及混凝土搀和物中所含之碱436
20.6 预热器旁路系统436
20.6.2 烧成程序中之碱,碱循环437
20.6.3 碱之挥发性439
20.6.4 碱循环量之计算439
20.6.5 旁路设备之设计模型442
20.7 两级及五级旋风预热器444
20.8 (其他)各种预热系统446
20.8.1 Polysius公司双坡预热器446
20.8.2 Miag混合生料热交换器448
20.8.3 Wedag混合生料悬浮预热器449
20.8.4 克鲁伯逆流悬浮预热器451
20.8.5 捷克Prerov机器工厂之逆流悬浮预热器454
20.9 附预煅炉之悬浮预热器455
20.9.1 石川岛播磨SF悬浮预热器455
20.9.2 三菱MFC悬浮预热器462
20.9.3 RSP悬浮预热器464
20.9.4 Polysius预煅程序466
21.熟料冷却470
21.1 熟料冷却之速度470
21.2 固性与熟料冷却470
21.3 冷却与化学侵蚀抵抗力471
21.4 熟料冷却与可磨性472
22.熟料冷却器474
22.1 旋转冷却机475
22.2 行星冷却机——原先设计图案477
22.3 行星冷却机——新设计图样479
22.3.1 冷却机容量及窑产能480
22.3.2 旋窑直径与卫星冷却器481
22.3.3 卫星冷却器内之提举设备481
22.3.4 卫星冷却器之热量均衡483
22.3.5 卫星冷却器传动及能需要484
22.4.1 Fuller式栅格冷却机485
22.4.2 Fuller复合冷却机485
22.4 栅格冷却器485
22.4.3 二次热回路491
22.4.4 Fuller冷却机之尺码标示法491
22.4.5 Fuller冷却机之热量均衡492
22.4.6 冷却机效率492
22.5 其他熟料栅格冷却机492
22.5.1 Polysius Recupol冷却机494
22.6 竖立冷却机498
23.窑衬501
23.1 机械性强度502
23.2 耐火度502
23.3 温度变化抗力503
23.4 化学侵蚀之抗力504
23.5 热膨胀或容量安定性505
23.6 热传导性506
23.7 磨损抗力509
23.8 多孔性(孔隙度)511
23.9 旋窑耐火衬材之装置511
23.9.1 旋窑装衬之例515
24.集尘517
24.1 尘灰之种类518
24.2 集尘空气量之参照数据519
24.3 排出空气及气体之含尘量——集尘约数522
24.4 水泥工业尘粒大小分配之数据524
24.5 空气污染标准——美、西德、东德、瑞士、捷、苏526
24.6 集尘器之类别531
24.6.1 重力定尘仓532
24.6.2 旋风器533
24.6.3 复式旋风器535
24.6.4 织品过滤器536
24.6.5 玻璃袋集尘器540
24.6.6 砾石床过滤器543
24.6.7 电集尘器546
参考文献550
热门推荐
- 3813692.html
- 3462367.html
- 1358021.html
- 2257988.html
- 423170.html
- 2189363.html
- 719186.html
- 3336567.html
- 3342994.html
- 2826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1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5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5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4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8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5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6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