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干部自学高考辅导读物 中国近代史自学读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干部自学高考辅导读物 中国近代史自学读本
  • 尹世霖 赵贵玉编著 柯普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干部自学高考辅导读物 中国近代史自学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要了解祖国的昨天和前天1

一、人人都应学好祖国的历史1

二、当前要着重学好中国近代史2

1.什么是中国近代史?2

2.当前,着重学好中国近代史有什么现实意义呢?3

第一章 鸦片战争5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5

1.战前的中、英情况5

清朝 英国7

2.禁烟运动7

罪恶的鸦片贸易 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对鸦片的态度 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虎门销烟二、鸦片战争的经过11

1.英国发动侵略11

英国发动侵略 广州、厦门保卫战胜利 侵略军占定海、抵大沽 林则徐被割职、琦善卖国 关天培牺牲 奕山投降2.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4

3.英国扩大侵略16

三元里人民的爱国精神永存16

侵略强盗在广州郊区的暴行 牛栏岗之捷 汉奸解围16

英国扩大侵略 定海三总兵 奕经战败 吴淞炮台保卫战 镇江保卫战 可耻的南京城下之盟三、鸦片战争的影响19

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19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9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21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21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人民革命任务的变化四、鸦片战争的失败教训22

1.腐败22

2.落后22

第二章 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23

一、太平天国革命的背景23

1.风起云涌的农民反清斗争23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24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的教义 拜上帝会的特点 紫荆山传教和领导核心的形成二、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27

1.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27

2.太平军的胜利进军28

金田起义 东乡称王 永安建制28

3.太平军的北伐29

突围北上 定都天京29

偏师北伐 失败30

4.太平军的西征30

夺地保城、巩固天京 湖口大捷32

5.打败江南、江北两大营32

6.中国近代第一次革命高潮32

天地会起义 大成国 大明太平天国(小刀会起义)36

捻党——捻军 少数民族起义36

三、太平天国的政策36

1.《天朝田亩制度》36

目的 内容 评价39

2.国库制度(即圣库制度)39

3.妇女政策39

4.对外政策40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42

侵略者的态度 独立、自主、平等、友好 被宗教迷雾蒙蔽四、第二次鸦片战争42

根本原因 借口 俄国的野心44

2.英、法联军发动侵略44

第一次侵略 换约 第二次侵略48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48

4.沙俄乘机强占中国大片领土49

俄国和中国边界问题的由来 《中俄爱珲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5.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51

6.那拉氏“北京政变”(1861年)52

五、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53

1.天京事变(杨韦事件)53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转入战略防御55

2.洪仁玕和《资政新篇》55

3.杰出的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56

再次攻破江北大营 三河大捷 再次攻破江南大营 安庆保卫战 李秀成痛击中外反动派4.天京保卫战60

1.内因——农民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到胜利63

天京被围 太平军的离心 天京的陷落63

六、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63

革命纲领的不彻底性 不能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 领导集团的错误2.外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64

侵略者是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 封建势力是外国侵略者的走狗3.太平天国光辉的历史意义65

七、太平天国革命的余波65

1.捻军66

赖文光重整捻军 曹州之战、消灭僧格林沁67

2.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及失败67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9

一、洋务运动69

1.洋务运动的背景69

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中国各族人民 封建统治者“办洋务”的目的2.洋务运动的前一阶段——官办的近代军事工业71

第一个军事工业——安庆军械所 当时最大的军事工厂——江南制造总局 当时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福州船政局 三洋海军 新式学校3.洋务运动的后一阶段——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一些民用工业73

上海轮船招商局 天津开平矿务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74

汉阳铁厂74

4.洋务运动的性质74

半殖民地性 半封建性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制 一定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5.洋务运动的作用76

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77

6.洋务运动的破产77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77

1.早期中国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出现77

地主、商人、官僚投资近代工业 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2.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78

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早期的工人斗争81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和中法战争81

一、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81

1.边疆新危机的背景81

英、俄、美、法、日侵略势力的深入 表面的“强盛”、“平静”和危机四伏2.东南边疆的危机(台湾)83

美国侵略台湾的失败 日本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84

3.东北边疆的危机84

4.西北边疆的危机(新疆)84

阿古柏侵入新疆 沙俄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左宗棠西征 沙俄强占中国大片领土5.西南边疆的危机(云南、西藏)88

6.可耻的卖国的洋务外交(小结)90

马加理事件 《中英烟台条约》 英国侵略西藏90

1.法国侵略越南,企图以越南为通道侵入中国91

二、中法战争91

强占南越(南圻) 侵略北越(北圻)和黑旗军抗法93

《顺化条约》 山西之战93

2.海战93

法国侵略中国,中国避战求和 马尾之战 法军侵略台湾,在镇海被击退3.陆战95

奇怪的作战方针 东路战场——镇南关大捷 西路战场——临洮大捷 结局——不败而败,不胜而胜4.《中法新约》98

5.中法战争的教训98

洋务派的卖国本质 洋务运动开始破产100

第五章 甲午中日战争100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100

1.中国100

列强加紧侵略 帝党和后党 北洋海军和颐和园104

2.日本104

3.朝鲜107

倒幕运动明治维新 日本的侵略野心107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东学党起义 日本的阴谋109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109

1.爆发109

日本在朝鲜步步进逼 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 日军突袭牙山清军 清政府被迫宣战2.陆战111

平壤战役 日军侵入中国东北113

3.海战113

黄海大东沟海战 威海卫北洋海军覆没116

4.战败乞和116

投降外交 从张荫桓到李鸿章117

三、《中日马关条约》117

1.《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117

2.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118

沙俄的野心俄、法、德三国的联合干涉119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严重影响119

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120

四、反对日本侵占台湾省的斗争120

2.海峡两岸人民反对割让台湾121

人民的抗议 可耻的“交接”122

3.中国军民保卫台湾的英勇战斗122

义军和黑旗军 可歌可泣的战斗与光辉的业绩 投降派的破坏与保卫战的失败4.附:《开罗宣言》124

第六章 割地狂潮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25

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125

1.背景125

2.强占“租借地”125

德国:胶州湾 俄国:旅顺、大连 法国:广州湾英国:威海卫、九龙半岛、香港附近岛屿和港湾3.划分“势力范围”128

德国:山东 俄国:东北、长城以北 法国:两广、云南英国:长江流域 日本:福建4.“门户开放”政策129

美国——迟到的强盗 “门户开放”政策企图和后果130

5.资本输出之一:设银行、大借款130

设银行、发纸币 争先对华“贷款” 经济损失与主权损害6.资本输出之二:抢筑铁路132

铁路在中国出现 从马拉火车到“龙”号机车 芦汉铁路 津镇铁路 粤汉铁路 南满铁路7.资本输出之三:开矿山、建工厂134

1.反对宗教侵略的斗争135

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35

教士、教民的累累罪行 天津教案138

2.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138

四川余栋臣起义 广州湾人民的反法帝斗争139

3.资产阶级维新派打出“救亡”旗号139

第七章 戊戌变法140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40

1.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40

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 改良主义思想的发展141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初步发展141

商办企业的迅速增加 “设厂自救”、抵制“洋商洋厂”的呼声 民族资产阶级艰难成长3.挽救民族危亡的潮流142

二、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形成和发展143

1.维新派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143

康有为的思想 公车上书 强学会和《中外纪闻》146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146

3.维新派和顽固派、洋务派辩论的胜利147

康、梁 严复 谭嗣同147

变,还是不变 君权,还是民权 评价149

4.热心的维新派和无权的皇帝149

他们相互需要 大臣问话和皇帝召见 保国会151

三、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151

1.方法:是改良,不是革命151

《定国是诏》 自上而下、接连不断的诏书 各省督、抚在观望2.内容(性质):在保护清王朝前提下,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152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教方面 军事方面 不触动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3.失败153

1.历史意义156

慈禧早有准备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政变,戊戌六君子四、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宝贵教训156

政治上进步 思想上启蒙 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失败原因和教训157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脱离农民为主的广大群众159

不反帝,又不从根本上反封 小结159

第八章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159

一、义和团运动的背景159

1.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159

2.帝国主义的瓜分阴谋160

反教会斗争的汇合 山东人民的反帝情绪160

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61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61

从义和拳到义和团 清政府在山东的“剿”—“抚”—“剿”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63

直隶义和团的胜利发展 义和团进入北京、天津 慈禧的态度被迫变化3.义和团的性质:农民的反帝爱国运动166

对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 农民斗争的弱点167

三、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167

1.战争早已开始167

帝国主义的威胁 抗击八国联军先遣队 慈禧的“宣战”诏书 攻打东交民巷、西什库2.保卫天津、北京的战斗170

保卫天津 北仓之战 北京沦陷和强盗的暴行172

3.洋务派在战争中172

东南互保 李鸿章议和173

4.人民的反抗之火不灭173

阻止侵略军势力的发展 “扫清灭洋”的旗号175

5.沙俄出兵侵占东北175

2.《辛丑条约》的严重影响176

1.《辛丑条约》的内容176

两个大惨案 强占东三省176

四、《辛丑条约》176

政治、经济、军事的大叛卖和史无前例的严重损失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五、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177

1.历史意义177

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动摇封建统治、加速清朝灭亡2.失败原因和教训178

反帝必反封 农民需要中国先进阶级的领导180

第九章 辛亥革命180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180

1.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180

青少年时代 从改良转变为革命 兴中会 广州起义失败2.资产阶级的爱国群众运动182

收回利权运动 拒法运动 拒俄运动 反美爱国运动185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185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186

4.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186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189

1.中国同盟会189

2.革命派同君主立宪派的论战190

成立 纲领 意义190

关于民主 关于革命 关于土地192

3.资产阶级的革命活动192

湘赣边起义 孙中山领导的六次武装起义 秋瑾和徐锡麟起义 暗杀 熊成基发动的新军起义4.辛亥革命前的形势194

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 农民的自发斗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保路爱国运动三、辛亥革命198

1.武昌起义198

文学社和共进会 爆发 胜利200

2.各省响应200

十五省“独立” 隐藏的危机201

3.中华民国201

成立 两个果实202

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202

袁世凯的阴谋和帝国主义的态度 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清朝覆灭,袁世凯上台四、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和宝贵教训203

1.历史意义203

推翻专制,建立共和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人民获得一些民主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2.失败原因和教训204

2.孙中山从“拥袁”到“反袁”205

成功处与失败处 脱离群众是致命弱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彻底反帝反封第十章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一、反对袁世凯的斗争205

1.袁世凯和北洋军阀205

孙中山认为政治革命成功,准备投身社会事业 宋教仁醉心于议会斗争 从同盟会到国民党,资产阶级革命党的倒退 宋教仁被刺 袁世凯先发制人3.所谓“二次革命”207

“二次革命”及其迅速失败 教训208

4.袁世凯独裁、卖国、复辟208

独裁 卖国 复辟211

5.护国运动211

孙中山高举反袁旗帜 云南起兵 各省响应 袁世凯失去了面纱和实力二、反对段祺瑞的斗争213

1.军阀割据213

直系 皖系 奉系 各派小军阀214

2.张勋复辟214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段祺瑞重掌实权215

3.护法运动215

三、中国革命新时期的曙光216

1.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216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斗争 南北议和,护法失败216

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17

中国近代的文化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复习参考题一、重要时间220

二、重要人物221

三、重要名词222

四、重要问答题223

“标准答案”参考225

一、填充题225

二、选择题226

三、简要解释名词226

四、问答题227

复习历史要抓四个方面229

一、砸“基础”229

二、捋“线索”230

三、练“方法”232

四、抓“要点”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