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
  • 马薇,马维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710302105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总论1

内容概要3

第一章 原始民族与原始舞蹈(石器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10

引言11

第一节 原始劳动与审美意识的萌生12

第二节 原始舞蹈的起源17

舞目提示:环舞19

第三节 原始舞蹈的功能与类型19

舞目提示:仿生舞、狩猎舞、原始祭祀舞、部落战事舞34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34

引言35

第一节 古文字中有关舞蹈的记述37

第二节 西周四夷乐辨析42

舞目提示:离、兜、禁、昧46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公元前770—公元前221)46

引言47

第一节 古代的巫师与巫舞51

舞目提示:萨满舞、傩舞60

第二节 铜鼓的发明与古代南方民族的铜鼓舞60

舞目提示:铜鼓舞70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公元前221—公元220)70

引言71

第一节 角抵戏舞蹈76

舞目提示:角抵79

第二节 南方少数民族的乐舞艺术79

第三节 古滇乐舞艺术85

舞目提示:猴儿鼓舞、祭槃王歌舞、蚂?舞、跳丧舞、刀舞、巴渝舞85

习俗舞类——葫芦笙舞、盘舞、圈舞、弓箭舞、竞渡舞、狩猎舞110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220—589)110

舞目提示:祭祀舞类——羽舞、干舞、万舞、文舞、铜鼓舞、巫舞、猎头舞、剽牛舞110

引言111

第一节 北方胡舞之风115

舞目提示:拍胸舞(五椎锻)121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121

舞目提示:画脸刀舞(阿托权)、安昭舞123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123

高丽乐舞128

第四节 西域乐舞的东渐128

僚人乐舞——祀鬼鼓舞128

北周乐舞——城舞128

北齐乐舞——兰陵王入阵曲128

舞目提示:北魏乐舞——力士舞、皇始舞、回波乐128

舞目提示:民族民间舞——胡腾舞、胡旋舞、狮子舞、悦般鼓舞136

佛曲、乐舞——天竺乐、康国乐、安国乐、于阗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文康乐136

西域歌舞戏——泼寒胡戏(乞寒舞、苏幕遮)、钵头(拨头)136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589—960)136

引言137

第一节 隋、唐宫廷宴乐中的少数民族舞蹈141

舞目提示:隋、唐乐部——高丽乐、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安乐、太平乐、破阵乐164

唐代大曲——醉浑脱、突厥三台、穿心蛮、胡僧破、相驼逼、凉州、甘州、伊州、霓裳羽衣舞164

健舞——剑器浑脱、柘枝舞、胡旋舞、胡腾舞164

软舞——屈柘枝、春莺啭、兰陵王、回波乐、凉州舞、甘州舞164

献乐——南诏奉圣乐、骠国乐164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164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舞蹈169

舞目提示:琉球歌舞、附国歌舞、摆手舞、於菟舞、莲花、北鋋、拉手舞169

舞目提示:原始祭祀舞、卓、谐、羌姆182

第七章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907—1234)182

引言183

第一节 辽、金、西夏的宫廷乐舞186

舞目提示:祭山仪、拜日仪、岁除仪、大乐、君臣乐、渤海乐、铜镜舞、散乐、院本舞蹈、鼓吹乐196

第二节 宋代队舞中的少数民族乐舞196

舞目提示:柘枝队舞、醉胡腾队舞、玉兔浑脱队舞、异域朝天队舞、射雕回鹘队舞、菩萨蛮队舞198

第三节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198

舞目提示:踏锤、契丹假面舞、契丹秧歌、宁安秧歌、舞鹧鸪、臻蓬蓬、醉回回、踏摇、兴郎铁玖舞、长鼓203

舞、跳鸡模、舞锨、杵歌、水曲、蛮牌、舞番乐、扑旗子203

第四节 纳西族与东巴舞蹈203

第八章 元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1206—1368)214

舞目提示:东巴舞蹈214

引言215

第一节 元代宫廷乐舞217

舞目提示:泰定十室乐舞、乐音王队乐舞、说法队乐舞、寿星队乐舞、十六天魔舞229

第二节 元代少数民族歌舞229

舞目提示:可汗继位舞、联盟缔约舞、庆功舞、誓师舞、招魂舞、鞭鼓舞、倒喇、海青拿天鹅、黑山鸡舞、骆驼舞、萨玛舞、恰甫苏孜、团乐、白沙细乐、窝热热、绕馘舞、木脑纵戈、哦罗蹬嘎、车里乐、井即梨、阿剌剌、窝默达236

第九章 明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1368—1644)236

引言237

第一节 乐舞套曲木卡姆239

第二节 明代宫廷少数民族乐舞242

舞目提示:抚安四夷之舞、九夷进宝队舞、四夷舞、诸国来朝舞、高丽舞、佳人剪牡丹队舞、抛球乐队舞、北番舞、回回舞248

第三节 明代少数民族风俗舞蹈248

第四节 寺院舞蹈查玛257

寺院舞蹈——贡嘎尔鼓舞、蜡条舞257

丧葬舞蹈——娱尸舞(丧舞)、簸宋(棕扇舞)257

宴客舞蹈——大百夷乐、金钱鼓(八角鼓、紧急鼓)、舞干(舞牌)257

仿生舞蹈——孔雀舞、鸲鹆舞257

挫渥、奶娘催罡、龟舞、手拍舞257

舞目提示:民俗舞蹈——跳岭头、苗族鼓舞(筒子鼓舞、略高斗、铜鼓舞等)、略当(板凳舞)、出寮舞、纳顿、火把节舞蹈、耍白象、勒乌(转场舞)、花包舞(糠包舞)、裸弄(粑棒舞)、象脚鼓舞、且吾且(牵吾牵)、央艽嘎儿巴、莫合则、257

第十章 清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1616—1911)260

引言261

第一节 清廷宴享乐舞264

舞目提示:庆隆舞(包括扬烈舞、喜起舞)、世德舞、德胜舞、五魁舞、清宫四夷乐(包括瓦尔喀部乐舞、朝鲜国俳、蒙古乐、回部乐、番子乐、廓尔喀乐舞、粗缅甸乐、细缅甸乐、安南国乐)272

第二节 清代少数民族民间舞蹈272

舞目提示:萨满舞、单鼓腰铃舞、满族秧歌、拍水舞、野人舞、笊篱姑姑、落莲花、跳荷花、木卡姆、赛乃姆、夏地亚纳、多朗、口琴舞、堕左脚、阿细跳月、多耶、踩隋俄、神节庙会舞、混沌舞、铜鼓舞、猴儿鼓、摆手舞、木鼓舞、芦笙舞、台湾原住民舞蹈、背阁、二贵摔跤、摆字龙、280

第三节 清代壁画碑刻中的少数民族舞蹈280

舞目提示:布达拉宫维修图中的乐舞、死神架舞、喜金刚、毛南族碑刻中的舞蹈、笛子舞285

第四节 晚清宫廷舞蹈的演变与少数民族戏曲舞蹈285

舞目提示:戏曲舞蹈——藏戏舞蹈、傣剧舞蹈、壮戏舞蹈、布依地戏舞蹈292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1912—1949)292

引言293

第一节 民国时期历史传承的少数民族舞蹈294

舞目提示:皮鼓舞、铜鼓舞、哈库麦、赛乃姆、多耶舞、芦笙舞、口琴舞、傩面舞、草龙舞302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中的少数民族舞蹈302

舞目提示:蒙古之路、瑶人之鼓、嘉戎酒会、阿细跳月、篝火秧歌310

第十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少数民族舞蹈(1949—1999)310

引言311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蹈遗产的整理与舞蹈创作的繁荣314

舞目提示: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民族大团结歌舞、剑舞(刀舞)、鄂尔多斯舞、孔雀舞、挤奶员舞、维吾尔族古典舞、解放了的时代、黎明、草原上的热巴、草笠舞、盅碗舞、东方红大歌舞、塔瓦克乌索勒(大盘子舞)338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蹈团体与舞蹈研究机构338

第三节 新时期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概况384

舞目提示:羊角花开、叉草球、对花屐、左脚舞、罕伯舞、雀之灵、羌姆、仙女舞、木脑纵戈、摆手舞、穆斯林礼赞、母亲、水、棕树魂、板鞋舞、台湾原住民舞409

插图索引409

参考书目425

后记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