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学报建设与管理及办刊质量创新全书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时期学报建设与管理及办刊质量创新全书 第1卷
  • 刘青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35907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55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期学报建设与管理及办刊质量创新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学报建设管理综述3

第一章 学报的历史与发展3

第一节 学报的定义3

一、期刊的定义3

二、科技期刊的定义5

三、学报的定义5

第二节 学报的历史发展6

一、期刊的历史发展6

二、科技期刊的历史发展7

三、学报的历史发展8

第二章 学报的特征与地位10

第一节 学报的特征10

一、期刊的特点10

二、科技期刊的特点11

三、学报的特点11

第二节 学报的作用与地位13

一、学报是宣传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13

二、学报是反映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13

三、学报是开展学术争鸣的舞台13

第三章 学报的可持续发展14

第一节 学报的功能14

一、理论教育的功能14

二、学术研究的功能14

三、人才培养的功能15

四、决策论证的功能15

第二节 学报创办的申报审批15

一、申报程序15

二、报送材料16

三、学报的变更16

四、申报时间16

第三节 学报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7

一、学报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17

二、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措施18

第二篇 学报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25

第一章 学报主编的责质要求与提高25

第一节 学报主编工作的特点25

一、服务性25

二、复杂性25

三、科学制26

四、高效性26

五、开拓性26

第二节 学报选拔主编的原则27

一、公道正派27

二、完全信任27

三、用其所长27

四、注重实绩28

五、奖罚严明28

第三节 学报总编基本素质要求28

一、道德素质的要求28

二、心理素质32

三、知识素质34

第四节 学报总编素质的体现37

一、责任意识体现37

二、超前意识体现37

三、创新意识体现37

四、专家意识体现38

五、开放意识体现38

第二章 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与管理39

第一节 编辑队伍的组建39

一、保证编辑人员数量39

二、编辑人员的素质要高39

三、优化编辑人员的结构44

第二节 编辑队伍的建设发展45

一、影响编辑队伍稳定的因素46

二、稳定编辑队伍的措施49

三、处理好稳定与流动的关系55

第三节 编辑队伍的管理56

一、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56

二、正确领会和执行管理原则57

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58

四、掌握和运用管理艺术59

第三章 学报作者与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与管理62

第一节 学报作者队伍建设62

一、学报作者62

二、学报作者群的保持与发展62

三、学报活跃作者群统计63

第二节 审稿专家队伍建设64

一、审稿人64

二、审稿人选择途径65

三、审稿专家遴选67

第三节 学报作者与审稿人档案微机管理68

一、档案内容68

二、应用软件设置档案69

第三篇 学报编辑策划73

第一章 学报编辑策划概述73

第一节 学报编辑策划的要求73

一、要真实地反映本校科研水平73

二、要有意识地引导本校的学术方向73

三、要创出自己的特色74

第二节 编辑策划的问题与对策74

一、编辑策划的问题及原因74

二、解决编辑策划问题对编辑的素质要求75

第二章 学报选题策划77

第一节 学报选题策划概述77

一、学报选题策划的意义77

二、选题策划的原则77

三、选题的依据81

四、选题性质的分类82

第二节 学报选题策划方式、程序及论证84

一、选题策划的方式84

二、选题的策划程序85

三、选题的论证86

第三章 学报标题策划87

第一节 报刊栏目标题的类型特点与功能87

一、报刊栏目标题的特点87

二、学报栏目标题的类型87

三、标题的作用90

第二节 学报栏目标题拟定与制作91

一、标题拟定的基本原则91

二、标题的语体模式92

三、标题拟定方法93

四、标题的常用修辞手法94

五、标题的形式美化94

第三节 学报栏目标题的制作方法95

一、态度层面95

二、修辞层面96

三、标题的制作技巧99

第四篇 学报栏目建设103

第一章 学报栏目建设概述103

第一节 学报栏目设置策划103

一、分清主次,各取所需103

二、质量为重的设置原则104

第二节 学报栏目设置的原则104

一、前后一致的平衡原则104

二、正确反映现状的原则106

第二章 学报栏目设置109

第一节 学报栏目的发展历程109

一、文字是学报版面产生的决定因素109

二、书报同源同根110

第二节 学报栏目的语法要求111

一、关于版面的内涵111

二、报刊栏目是版面的基础单位112

三、视觉优势114

四、版面是一项组配工程115

五、学报主要版式与栏目设置117

第三节 学报栏目的设置结构与类型121

一、学报栏目的设置121

二、学报栏目设置的类型131

第四节 学报栏目的设置的流程132

一、布局应合理132

二、篇幅调剂132

三、版样的画法技巧134

四、大样的审查136

第五节 学报头版栏目设置136

一、头版栏目的特殊性136

二、头版栏目设计运用的手段138

三、头版版面栏目的设计要点139

四、头版栏目视觉优势141

第三章 学报栏目设计144

第一节 学报栏目设计策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44

一、逻辑性要强144

二、便览性要活144

三、形态美要真144

四、形态美的辩证法则145

第二节 学报栏目设计策划的种类147

一、重点式编排策略147

二、集中式编排策略147

三、对比式编排策略147

四、对称式编排策略147

五、交叉式编排策略148

六、模块式编排策略148

七、冲击式编排策略148

第三节 学报栏目设计策划美化149

一、栏目的美化150

二、栏目的统一153

第四节 学报栏目设计策划流程156

一、计算稿件篇幅,安排稿件顺序156

二、设计栏目头条158

三、设计图片专栏158

四、设计标题形式和正文排列方式158

五、画版样159

第五节 学报栏目设计策划161

一、设计编辑素质161

二、栏目设计项目161

三、栏目设计原则162

四、栏目模块编排163

第四章 学报栏目风格与创新165

第一节 学报栏目风格形成因素与措施165

一、栏目风格及其形成的若干因素165

二、体现栏目风格的几条主要措施167

第二节 学报栏目风格创新173

一、必须正视栏目上存在的不足173

二、要把栏目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174

三、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75

第五章 快讯栏目的建设与提高178

第一节 学报快讯栏目的地位与功能178

一、学报快讯栏目的地位178

二、学报快讯栏目的功能178

第二节 快讯栏目的建设180

一、加大改革力度180

二、加快市场化180

第五篇 学报装帧建设183

第一章 学报装帧设计概述183

第一节 装帧设计183

一、装帧设计的意义183

二、装帧设计的原则184

第二节 装帧设计的内容184

一、工艺设计184

二、技术设计185

三、美术设计186

第二章 学报封面设计187

第一节 学报封面设计概述187

一、封面材料187

二、封面结构188

三、封面形式188

第二节 学报封面设计的特色与要求190

一、基本要求190

二、封面设计的特殊性190

三、封面设计的特色191

第三章 学报版式设计192

第一节 学报版式设计概述192

一、版式设计的原则192

二、版式设计的特色与要求192

三、开本和版式193

第二节 学报图表及标题设计195

一、图表设计195

二、标题设计196

第三节 学报装帧艺术与电脑平面设计197

一、电脑平面设计及其应用197

二、电脑平面设计的特色198

三、电脑插图199

第六篇 学报编辑建设203

第一章 学报编辑建设管理概述203

第一节 学报编辑概述203

一、编辑事业的诞生203

二、中国编辑史204

三、历代编辑工作的启示210

四、编辑素质基础的铸造211

五、编辑的知识与才能215

六、编辑思维的基本品质及培养222

第二节 学报编辑学231

一、学报的定义、特征和分类232

二、学报的兴起与发展234

三、学报的社会地位及功能237

三、学报编辑学定义251

四、学报编辑学研究现状与思考266

五、学报在知识创新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71

第三节 总体编辑设计275

一、总体编辑设计275

二、总体编辑设计的意义277

三、总体编辑设计的内容278

四、正位与读者对象282

五、基本结构与规范285

六、守常与创新290

第四节 组稿与审稿296

一、组稿296

二、审稿305

第五节 编辑加工324

一、编辑加工的必要性324

二、编辑流程326

三、编辑谋略与学报质量340

四、编辑加工的内容348

五、编辑加工的方式方法及原则403

第六节 编辑加工的程序415

一、准备工作415

二、粗读、精读、通读与复读416

三、文字加工418

四、校对440

五、装帧、印刷、出版453

第七节 编辑管理499

一、信息管理501

二、计划管理509

三、质量管理509

四、选题管理518

五、经营管理519

六、制度管理528

七、文稿档案管理544

八、人才管理546

九、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手段574

第二章 学报编辑的方针与规范586

第一节 概述586

一、目前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状况586

二、期刊国际化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586

三、执行标准、规范的体会587

四、建议588

第二节 科技论文编写格式规范589

一、科技论文589

二、科技论文结构层次590

三、章、条的编号590

四、题名590

五、作者署名591

六、文摘592

七、关键词和分类号592

八、引言593

九、正文593

十、结论594

十一、参考文献594

第三章 学报图表和辅文的编辑596

第一节 图表的规范化596

一、表的制作597

二、卡线表与坐标图598

三、图、表的规范化问题601

四、关于电气符号用法的意见607

第二节 辅文的编辑加工610

一、摘要的编写610

二、关键词和分类号的选择612

三、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613

四、注释与附录616

第七篇 学报印刷与发行管理621

第一章 学报印刷与发行管理概述621

第一节 学报的出版621

一、学报出版工作的性质与方针621

二、学报出版工作的任务622

三、学报出版工作流程623

四、学报出版基本概念625

第二节 学报印刷质量与发行量的扩大630

一、印刷质量管理630

二、学报发行的扩大632

第二章 学报印刷管理634

第一节 学报印刷纸张634

一、印刷基本常识634

二、期刊用纸637

第二节 学报装订640

一、骑马订640

二、胶订641

三、平订641

四、锁线订641

第三章 学报发行管理642

第一节 学报宣传工作642

一、编辑要了解市场642

二、密切期刊与读者的关系643

第二节 邮发与自办发行644

一、邮发644

二、自办发行645

第八篇 学报信息化建设与管理649

第一章 学报信息化系统建设649

第一节 学报信息网络设计649

一、学报信息网络接入649

二、学报信息网络综合布线768

第二节 学报信息网络系统建设862

一、学报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设置863

二、学报信息网络管理制度的建设868

三、学报信息网络法制化建设871

第三节 学报信息网络管理与维护874

一、学报信息网络管理874

二、学报信息网络维护915

第二章 学报网络新闻编辑1031

第一节 学报网络新闻稿件取舍1031

一、网络新闻价值指标1031

二、新闻价值判断的影响因素——时代与网络环境1032

第二节 学报网络新闻稿件的修改技巧1035

一、网络新闻稿件的校正1035

二、网络新闻稿件的优化配置艺术1040

三、网络新闻错误的事后纠正1047

第三节 学报网络新闻专题编辑1047

一、选题技巧1048

二、策划艺术1052

三、精品专题的制作技巧1067

第四节 学报网络新闻稿件的标题设计与创新1071

一、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原则1072

二、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1082

第三章 学报网络栏目设计1084

第一节 学报网络化1084

一、学报网络化的意义1084

二、国际期刊网络化现状1085

三、国内期刊网络化现状1085

四、学报网络化实现1085

五、网络版学报的特点1087

第二节 学报网络新闻栏目设计1087

一、新闻网站的导读页设计技巧1087

二、正文网页的设计艺术1094

三、导航系统的设计技巧1095

四、网页与编辑设想的表达方式1098

第九篇 学报质量创新与管理1103

第一章 学报质量管理概述1103

第一节 学报质量的内涵和重要性1103

一、学报质量的内涵1103

二、学报质量的重要性1104

第二节 学报质量决定因素及改造措施1104

一、学报质量的决定因素1104

二、改进措施1106

第三节 学报质量管理模式1106

一、学报专家督导制模式1106

二、集体决策支持系统模式1108

第二章 学报质量管理要素1111

第一节 编辑人员专业水平对学报质量的影响与提高1111

一、期刊学术质量对专业科技知识的依赖性1111

二、专业科技知识水平的提高1113

第二节 学报稿件质量管理1114

一、稿源面临的问题1114

二、开拓稿源的对策1115

第三节 学报审稿质量管理1117

一、学报审稿概述1117

二、审稿流程1120

三、审稿的方法1122

四、保证审稿质量应注意的事项1126

第四节 学报校对与校审质量管理1129

一、校对与校审的重要意义1129

二、校对与校审人员的职责1129

三、校对与校审工作的内容1130

四、校对与校审工作的程序与要求1132

五、校对方法和校对符号1133

六、英文部分的校对与校审1134

七、提高校对与校审质量的途径1136

第五节 学报质量管理创新1143

一、学报创新的意义1143

二、学报创新的途径1144

三、学报创新的条件1155

第三章 学报质量评估1158

第一节 学报质量评估标准1158

一、学报评估的标准1158

二、学报评估的标准的制定1159

第二节 学报质量评估的原则、方法和要点1166

一、学报评估的原则1166

二、学报评估的方法1168

三、学报评估的注意事项1170

第四章 学报标准化与规范化1175

第一节 学报标准化与规范化概述1175

一、学报标准化与规范化基本概念1175

二、学报编辑出版标准1176

第二节 学报编排格式1176

一、刊名1177

二、标识刊号1177

三、封页1180

四、版面编排1182

五、目次页1183

六、正文部分1183

七、参考文献1184

八、总目次和索引1184

九、增刊和特刊1184

十、分刊和合刊1184

第二节 量和单位1185

一、我国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况1185

二、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国际单位制1186

三、量1187

四、单位1193

五、SI词头1197

六、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或已废弃单位1199

第三节 外文符号1210

一、正体的使用范围1211

二、斜体适用范围1215

三、大写字母的使用范围1217

四、小写字母的适用范围1217

五、下角标1218

六、关于生物学名的命名法及对字体的要求1218

七、如何掌握外文符号字体的用法1222

第四节 数理公式1225

一、数理公式编排应注意的一些事项1225

二、执行GB3102.11—93要点1230

第五节 数字的用法与修约1232

一、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的一般使用规则1232

二、使用阿拉伯数字应注意的事项1235

三、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1238

四、数值修约的规则1239

第五章 学报质量精品建设1380

第一节 学报的精品建设1380

一、精选特色栏目1380

二、健全管理体制1380

三、改善评估机制1381

四、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1381

第二节 学报精品的建设途经1381

一、形成学报的特色和个性1381

二、不断提高学报的学术品味1382

三、加强编辑规范和现代化的编辑手段1383

四、建设高素质的编审队伍1384

第十篇 学报制度建设与管理1387

第一章 学报人事管理制度1387

主编职责1387

编辑职责1387

编务职责1388

微机管理员职责1388

学报编辑委员会工作条例1389

编辑部人员工作守则1390

员工激励措施表1391

员工奖惩建议申请表1392

员工奖惩申请表1393

员工奖惩呈报表1394

员工奖惩公告表1395

第二章 学校办公管理制度1396

稿件审查办法1396

稿件处理程序1397

稿件规范化程序化处理暂行办法1398

稿酬暂行规定1400

编辑部工作职责1401

学报工作例会制度1401

学报编辑部管理制度1402

学报编审校对制度1402

学报清样校对制度1403

文具用品一览表1404

办公用品需求计划表1405

办公物品请购单1406

重要办公用品登记卡1407

领物卡1408

办公用品领用卡1409

办公用品领用单1410

办公用品耗用统计表1411

办公用品盘存报告表1412

个人领用文具用品统计表1413

长途电话使用登记簿1414

长途电话申请单1415

第三章 学报信息管理制度1416

学报数据资料管理制度1416

保密细则1416

档案借阅利用制度1417

网上信息发布制度1418

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的方法和质量要求1419

保密工作制度1421

第四章 学报其他管理制度1423

财务工作管理制度1423

原始凭证管理制度1424

财务稽核制度1424

财务微机室工作制度1425

债权债务结算制度1426

财产管理制度1427

财产赔偿制度1428

资产控制制度1428

固定资产管理规定1429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431

不动产管理规定1436

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438

大型精密设备管理办法1444

低值耐用品管理制度1446

危险品和精贵物品管理制度1447

仪器设备的申购、审批制度1447

仪器设备的购置制度1448

仪器设备的验收制度1448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制度1449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条例1450

仪器设备的调拨报废制度1451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条例1452

附录 学报相关政策法规145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1457

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459

科学技术期刊审读办法1465

《期刊管理暂行规定》行政处罚实施办法1466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1470

新闻出版署关于对新办期刊实行试办期制度的通知1474

关于调整科技期刊申报程序和审批办法的通知1475

财政部关于印发《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1477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1506

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1509

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废止的第二批规章、规范性文件目录1513

出版管理条例1517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1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536

出版管理条例1540

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155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1557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1567

关于发布《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1578

关于规范期刊合订本制作的通知1581

关于规范期刊刊名标识的通知1582

关于进一步加强期刊刊期变更审批管理的通知1583

关于目前期刊出版有关问题的通知1585

关于期刊业治理工作的通知1587

关于严格期刊刊号管理问题的通知1590

关于印发《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的通知1591

关于颁发《期刊年度核验暂行办法》的通知159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建设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159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15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