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史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史教程
  • 李天石,王建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510240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1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2

一、从原始群向血缘家族的演进2

二、血缘家族公社时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3

三、血缘家族的生活和经济活动4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5

一、母系氏族制度5

二、主要智人化石及母系氏族文化遗址6

三、母系氏族公社的生产和经济9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11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兴衰11

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址13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15

第四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活和原始文化16

一、社会生活16

二、原始文化18

第二章 夏、商、西周23

第一节 夏、商、周的兴替23

一、夏朝的建立和巩固23

二、夏朝的衰亡和商朝的建立25

三、商朝的发展26

四、商朝的衰亡和周朝的建立27

五、西周统治的巩固29

六、西周的衰亡30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政治31

一、王位继承法和宗法制的形成31

二、分封制的演进32

三、官制、兵制、刑罚的演进33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经济35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牧业手工业的兴盛35

二、井田制和“工商食官”37

第四节 夏、商、西周和各部族的关系39

一、夏和东夷的关系39

二、商和诸方国的关系39

三、西周和各部族的关系40

第五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41

一、思想观念41

二、甲骨文和金文42

三、天文和历法42

第六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43

一、服饰和饮食43

二、居住和交通44

三、婚姻和丧葬45

四、时尚风俗47

第三章 春秋战国49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政治50

一、春秋初年的形势50

二、大国争霸51

三、“私家”与“公室”的斗争56

四、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59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政治62

一、战国初年的变法运动62

二、中央集权政体的初步形成65

三、战国七雄的封建兼并战争69

四、秦的统一76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78

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78

二、生产关系的变革82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86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部族关系89

一、春秋时期各部族的斗争与融合90

二、战国时期的部族融合91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93

一、学术下移与思想解放94

二、道家、儒家和墨家的产生95

三、百家争鸣的展开99

四、诸子百家的融合与总结103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06

一、文学艺术106

二、史学和地理学107

三、科学技术108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111

一、服饰和饮食111

二、居住和交通113

三、婚姻和丧葬113

四、时尚风俗115

五、文化娱乐116

第四章 秦汉118

第一节 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18

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18

二、封建经济制度与社会阶级结构121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23

四、秦末农民大起义124

第二节 西汉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27

一、楚汉之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127

二、汉初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128

三、文帝、景帝时期的经济与政治130

四、西汉中期的政治131

五、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136

六、西汉的民族关系138

七、王莽的新朝与绿林、赤眉起义141

第三节 东汉豪强地主的统治144

一、东汉封建统治的加强144

二、东汉初年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147

三、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148

四、东汉的民族关系151

五、东汉后期的政治与黄巾起义154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157

一、哲学和宗教157

二、史学、经学和文学艺术160

三、科学技术162

四、秦汉时期的中外交流163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165

一、服饰和饮食165

二、居住和交通166

三、婚姻丧葬167

四、岁时节日168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70

第一节 三国鼎立171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71

二、曹魏的政治与经济175

三、蜀国的政治与经济179

四、吴国的政治与经济182

第二节 西晋184

一、西晋的政治184

二、西晋的经济187

三、各族的反晋斗争和西晋的灭亡189

第三节 十六国与东晋时期的南北形势193

一、淝水之战前的割据混战和前秦统一北方193

二、淝水之战后北方的再分裂198

三、东晋的统治和南北战争200

四、东晋的灭亡204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的更替与对立207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207

二、南朝的阶级关系210

三、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213

四、北魏前期的社会与孝文帝改革215

五、北魏的社会经济与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220

六、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223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225

一、玄学与经学225

二、道教与佛教227

三、文学与艺术229

四、史学与地理学231

五、科学技术232

第六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233

一、服饰和饮食233

二、居住和交通234

三、婚姻和丧葬236

四、时尚风俗237

五、文化娱乐239

第六章 隋唐241

第一节 隋朝的政治和经济242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242

二、隋朝的政治243

三、隋朝的经济245

四、隋朝的民族关系248

第二节 隋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农民大起义249

一、隋炀帝的暴政249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251

第三节 唐前期的政治254

一、唐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254

二、各项政治措施和制度的建立256

三、高宗、武则天到玄宗时的统治259

第四节 唐前期的经济263

一、均田制和租庸调法263

二、经济的繁荣264

第五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267

一、唐朝的民族关系267

二、唐朝的对外关系272

第六节 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276

一、安史之乱276

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280

三、各项措施和制度的变化284

四、地主田庄的兴起和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286

五、唐末农民大起义289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文化295

一、哲学295

二、宗教298

三、经学、史学和地理学301

四、文学、音韵学和艺术303

五、科学技术307

第八节 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310

一、服饰和饮食310

二、居住和交通311

三、婚姻和丧葬312

四、时尚风俗313

五、文化娱乐314

第七章 五代宋辽夏金元317

第一节 五代十国318

一、五代更替和十国分立318

二、契丹的兴起和南侵320

三、割据政治下人民的痛苦321

四、南方经济的发展323

五、周世宗的改革和南征北战324

第二节 北宋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325

一、北宋的建立和统一325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27

第三节 北宋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332

一、北宋的阶级关系332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336

三、手工业生产的发展337

四、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扩大340

第四节 北宋的社会危机和变法运动342

一、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加深342

二、庆历新政344

三、王安石变法345

四、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和方腊宋江起义348

第五节 北宋和辽、夏的关系350

一、辽的政治经济和北宋与辽的和战350

二、西夏的建立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353

第六节 宋金和战355

一、女真族的兴起和建国355

二、辽和北宋的灭亡356

三、南宋的建立与宋金和战358

四、南宋抗金斗争的发展与“绍兴和议”360

第七节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政治和经济362

一、南宋的腐朽统治和农民的反抗斗争362

二、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364

三、金朝的政治和经济367

第八节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369

一、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汗国的建立369

二、蒙古贵族的南进与西夏、金的灭亡370

三、蒙古汗国的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371

四、元朝的建立与中国的统一372

第九节 元朝的政治376

一、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376

二、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378

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380

第十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381

一、元朝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状况381

二、手工业的发展383

三、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85

第十一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388

一、元朝的腐朽统治388

二、红巾军反元大起义390

三、朱元璋起义与明王朝的建立392

第十二节 五代宋辽夏金元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95

一、频繁的海外贸易395

二、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396

第十三节 五代宋辽夏金元时期的文化401

一、哲学401

二、史学405

三、文学艺术406

四、科学技术409

第十四节 五代宋辽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生活413

一、服饰和饮食413

二、居住和交通417

三、婚姻和丧葬419

四、时尚风俗421

五、文化娱乐424

第八章 明清429

第一节 明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430

一、明朝前期君主集权的强化430

二、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34

第二节 明朝中期的政治438

一、明朝中期社会矛盾的激化438

二、张居正改革443

第三节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445

一、明朝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445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49

三、城市人民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452

第四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453

一、明和蒙古族的关系453

二、明和藏族的关系455

三、明和满族的关系458

四、明和其他民族的关系462

第五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465

一、郑和下西洋465

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466

三、明朝和安南、真腊、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的交往467

四、倭寇的骚扰和抗倭斗争470

五、明朝军民反对葡、西、荷殖民势力的斗争471

第六节 明末农民大起义472

一、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472

二、明末农民大起义476

三、农民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的灭亡479

四、农民大起义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480

第七节 清军入关和统一全国482

一、清军入关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482

二、清朝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486

三、清朝的疆域493

第八节 清朝前期的政治494

一、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494

二、阶级矛盾的激化497

三、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500

第九节 清朝前期的经济504

一、清朝前期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504

二、农业的恢复和发展507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509

第十节 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514

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514

二、反对西方侵略者的斗争517

第十一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522

一、哲学522

二、史学和考据学526

三、图书的整理和编纂528

四、小说和戏剧529

五、科学技术531

第十二节 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533

一、服饰和饮食533

二、居住和交通536

三、婚姻和丧葬538

四、时尚风俗539

五、文化娱乐540

附录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中国古代史部分)5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