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颐和园生态美营建解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大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332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颐和园-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颐和园生态美营建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依托湿地创建山水园林的中国传统造园思想5
1.1 城市发展与湿地的开发5
1.1.1 湿地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意义5
1.1.2 中国传统城市湿地生态作用分析9
1.2 湿地与中国大型皇家园林建设12
1.2.1 以湿地为依托的早期皇家园林12
1.2.2 一个实例——北京西郊皇家园林集群15
1.3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国外园林的生态营建思想对比——以江南私家园林、凡尔赛宫为例24
1.3.1 江南私家园林24
1.3.2 凡尔赛宫25
第2章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清漪园鼎建前的生态环境研究29
2.1 北京小平原生态系统的复原性研究29
2.1.1 “天地中好个风水”——北京小平原的地形地貌30
2.1.2 “历史上的水乡泽国”——独特的地貌及丰沛的水资源30
2.2 西北郊生态系统的复原性研究36
2.2.1 “山下平湖水接天”——西北郊的水资源情况36
2.2.2 “一带西山秀莫穷”——峰峦叠嶂的西山山林环境44
2.2.3 “霁景名山翠滴螺”——丰富的山林湿地植被45
2.2.4 “堤下连云粳稻熟”——宛若江南的稻作景观46
2.3 西湖瓮山湿地生态环境的复原性研究47
2.3.1 “西北郊最大的天然湖泊”——古昆明湖的生态演变47
2.3.2 “西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瓮山的形成及生态环境52
2.3.3 西湖水系的利用及人文景观的形成53
2.4 北京小平原、西北郊湿地和西湖瓮山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60
2.4.1 北京小平原生态系统与西北郊湿地生态系统的关系60
2.4.2 西北郊的山地森林与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与西湖瓮山湿地生态系统的关系60
第3章 玉泉一脉溯源头,湖辟昆明潴众流——水利与昆明湖生态环境的优化62
3.1 从生态角度解读乾隆改造西湖瓮山湿地的动机62
3.1.1 乾隆皇帝对自然生态观的融合和继承62
3.1.2 “水利诚以国计民生所关”——帝王对水利的重视64
3.2 基于湿地保护思想进行的西湖水利环境改善65
3.2.1 “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增大蓄水量66
3.2.2 “湖辟昆明潴众流”——增加水源68
3.2.3 “宜晴镜碧漾澄鲜”——改善水质70
3.2.4 “为闸为坝为涵洞”——昆明湖的水利枢纽地位71
3.2.5 “今则水田日辟矣”——强化稻田水乡景色79
3.3 昆明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营建81
3.3.1 “六桥西畔藕花多”——湿地植物景观81
3.3.2 “野鹭迷群伫绿蒲”——湿地动物景观99
第4章 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画图中——清漪园生态美学的营建100
4.1 诗情画意和造园技艺——清漪园的创作机构100
4.2 诗画意境在清漪园造园中的体现103
4.3 以清漪园为核心的西北郊三山五园整体构图之美106
4.3.1 清漪园的兴建使西北郊的园林构图更加完整106
4.3.2 清漪园与西北郊的景观联系108
4.4 “山称万寿水清漪,便以名园颇觉宜”——清漪园山水改造的美学基因109
4.4.1 “山环水抱”——对山水关系的美化109
4.4.2 “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对杭州西湖的写仿111
4.4.3 “山名扬万寿,峰势压千岚”——万寿山的改造114
4.4.4 “花浮香锦绣,楼隐画蓬瀛”——昆明湖的改造120
4.5 “意在笔先”——清漪园景观的建造次序研究123
4.5.1 匾额楹联对工程的指导123
4.5.2 重点建筑营建的先后次序124
4.6 工程与造景的结合实例——颐和园的排水系统128
4.6.1 万寿山前山的排水系统128
4.6.2 万寿山后山的排水系统133
4.6.3 院落排水136
4.7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清漪园空间布局之美140
4.7.1 宜人的建筑尺度140
4.7.2 外部空间布局141
4.8 “寻云遂至云深处,云与亭浑不可分”——清漪园中的虚景营建之美144
4.8.1 云烟雾霭145
4.8.2 雨雪146
4.8.3 晨曦落日147
4.8.4 月色149
第5章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漪园生态环境下的儒学基因151
5.1 乾隆的儒学思想151
5.2 古典园林与生态意境审美152
5.3 儒学思想指导下的清漪园生态意境的营建153
5.3.1 “乐之道归焉”——清漪园礼乐复合的构图美153
5.3.2 “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清漪园帝王心斋的作用154
5.3.3 儒家生命精神对造园的影响170
第6章 稻田蓄水资明岁,酌剂常筹虚与盈——清漪园的生态管理方式和方法研究188
6.1 对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188
6.1.1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189
6.1.2 整体化的生态经营观念189
6.1.3 顺应自然规律的适时干预原则192
6.2 清漪园的生态管理机构193
6.3 清漪园的生态管理技术方法194
6.3.1 水体的管理技术与方法196
6.3.2 土壤的管理技术与方法197
6.3.3 植物的管理技术与方法198
第7章 岳阳记语当前景,吾亦同之廑先忧——颐和园的生态变迁203
7.1 光绪以前的变化203
7.2 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对清漪园生态系统的破坏203
7.3 光绪时期对颐和园生态系统的改建和恢复204
7.3.1 河湖水系完整保留204
7.3.2 植物景观的变迁204
7.3.3 建筑景观的变化205
7.4 清朝末期和民国期间的生态破坏206
7.5 建国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迅速变化208
7.5.1 湿地水资源的减少209
7.5.2 湿地水质的恶化210
7.5.3 稻田景观的消失211
7.5.4 周边景观环境的改变212
7.5.5 植物生态景观的变化212
7.5.6 动物生态景观的变化212
7.5.7 土壤生态环境的变化213
7.5.8 游客增多对颐和园生态的影响214
第8章 假如借作天孙杼,绣出应饶泉客绡——历史湿地园林的生态保护策略及生态评价指标体系215
8.1 历史湿地园林的生态保护策略215
8.1.1 城市化对湿地园林的生态保护提出新的挑战215
8.1.2 传统生态保护方式的局限性215
8.1.3 现代生态技术的发展与运用215
8.1.4 历史湿地园林生态保护策略215
8.2 历史湿地园林生态评价指标216
8.2.1 生态环境216
8.2.2 生态意境235
8.2.3 环境服务功能241
附件1 《颐和园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中根据孢粉得出的昆明湖地区的植物种类248
附件2 清代皇帝御制诗中描写清漪园植物景观的诗句249
附件3 清代皇帝御制诗中描写清漪园动物景观的诗句263
参考文献267
后记271
热门推荐
- 1521554.html
- 2455501.html
- 159866.html
- 2404436.html
- 1387637.html
- 432504.html
- 185502.html
- 1673022.html
- 3702595.html
- 3296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1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3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4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3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2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3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7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