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学概论
  • 许桂良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0082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41页
  • 主题词:几何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第 一 编1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1

第一节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

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

二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4

第二节文学是对社会生活创造性的反映12

一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创造12

二文学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15

第三节文学的社会作用17

一文学社会作用的具体表现18

二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26

第一节文学形象31

一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31

第二章文学的特征34

二文学形象的涵义35

三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36

第二节文学典型形象44

一典型形象的涵义和重要性45

二典型形象的基本特征47

三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53

第三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57

一语言是文学塑造形象的手段57

二语言艺术的特点62

第三章文学的社会性质67

第一节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67

一文学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67

二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69

三文学与政治的关系74

第二节文学的阶级性78

一 阶级社会里的文学具有阶级性78

二文学阶级性的复杂表现81

三造成文学阶级性的原因89

第三节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文96

学的方向96

一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96

二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99

第二编110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110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容110

一文学作品内容的涵义110

二题材112

三主题119

四 情节125

五人物132

六环境140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形式143

一文学作品形式的涵义143

二结构144

三语言150

第三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58

一内容决定形式159

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161

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164

第五章文学的体裁168

第一节文学体裁的划分168

一文学体裁划分的历史性168

二如何划分文学的体裁170

第二节诗歌172

一诗歌的特点172

二诗歌的分类176

第三节小说185

一小说的特点185

二小说的分类188

第四节散文193

一散文的特点194

二散文的分类196

第五节戏剧文学205

一戏剧文学的特点206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209

第六章文学的风格和流派215

第一节文学的风格215

一风格的形成和发展215

二风格的表现226

三 时代风格、阶级风格、民族风格230

四风格的一致性和多样性236

第二节文学的流派239

一文学流派的概念239

二文学流派的形成241

三文学流派的发展244

四 文学流派的作用245

第 三 编250

第七章文学的创作过程250

第一节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250

一创作过程是对生活的艺术的认识250

并表现的过程250

二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252

一 “合成”法259

第二节典型化的方法259

二 “原型杂糅”法261

三 “真人加工”法262

第三节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活动263

一什么是形象思维266

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271

三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277

四 灵感及其特征281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283

第四节作家的修养288

二渊博的知识291

三进步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文艺观293

四熟练的艺术技巧296

第八章文学的创作方法302

第一节创作方法和世界观302

一创作方法303

二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308

第二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313

一现实主义313

二浪漫主义319

第三节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327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328

二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331

第 四 编340

第九章文学欣赏340

第一节文学欣赏的特点340

一文学欣赏伴随着情感体验341

二文学欣赏伴随着想象活动348

三文学欣赏是积极的再创造351

第二节文学欣赏的规律356

一文学欣赏的过程357

二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365

三文学欣赏的多样性和一致性368

第三节文学欣赏的意义371

一文学欣赏的社会意义371

二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374

三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379

第十章文学批评383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383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383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388

一批评标准是文学批评的中心395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395

二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的思想政治标准和401

艺术标准401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和任务415

一文学批评的一般方法415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418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任务425

第四节文学批评家的修养432

第十一章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441

第一节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441

第五 编441

一文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442

二文学随社会发展而发展445

第二节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450

一社会意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450

二外民族文学的影响455

三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重大作用456

四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458

第十二章文学的继承与创新464

第一节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464

一继承文学遗产的意义464

二文学的继承性是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467

第二节批判地继承文学遗产477

一继承文学遗产的原则478

二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学遗产480

三继承和借鉴不能代替创新484

第十三章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道路491

第一节坚持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91

的根本方向491

一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492

根本保证492

二为人民服务是人类文学发展历史的必然492

要求492

是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495

三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95

第二节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97

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正确方针497

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505

三认真实行“双百”方针,发展社会主义509

文学艺术509

第三节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513

一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继承借鉴中外文学遗产的关系513

二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515

的方针519

三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