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版本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版本学
  • 徐国仟主编;郭君双,田思胜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1338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22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1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版本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 篇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版本学的概念1

一、版本的名义1

(一)何谓“版”1

(二)何谓“本”1

(三)何谓“版本”1

二、版本与版本学2

(一)何谓版本学2

(二)版本学的现状3

三、版本学与目录学的关系3

(一)史志目录3

(二)方志目录4

四、版本学与校勘学的关系4

五、版本学的意义4

(一)读书治学的需要4

(二)古籍整理的需要5

(三)图书收藏、收购的需要5

第二节版本与雕板印刷术5

一、隋以前的状况6

二、唐代雕板印刷的实例6

三、宋、金、元刻书状况7

(一)宋代的全面发展时期7

(二)金元时期的纵深发展8

四、明清刻书的继承与发扬8

(一)明代的繁荣8

(二)清代纵深发展10

第二章版本形制沿革与版本结构12

第一节古籍形制沿革12

一、概况12

二、骨签制度时期12

三、简策制度时期12

四、卷轴形制时期14

五、册叶形制时期15

第二节版本形制结构16

一、甲骨形制16

二、简牍形制16

三、金石形制17

四、卷子、帛书形制17

五、版刻类形制17

(一)版面结构18

(二)版面大小18

(三)书封与书体结构18

(四)装帧19

(五)书套、书匣19

第三章古籍历代版本类别称谓20

第一节非印刷类20

一、简策20

二、缣帛20

三、卷轴20

四、稿本21

五、抄本21

六、金石拓本22

第二节印刷类22

一、木刻22

(一)依时代分类22

(二)依地区分类24

(三)依出版机构分类25

(四)按刻工质量分类26

(五)依出版先后分类26

(六)依墨色分类26

(七)依刊本内容完整、破损程度分类27

(八)依内容增删分类27

二、活字印刷27

(一)泥活字27

(二)木活字27

(三)铜活字27

(四)铅活字27

(五)锡活字27

三、石印27

四、油印28

第四节其他印刷类28

一、静电复印28

二、照像28

三、激光照排28

第四章版本差异与体例29

第一节版本著录差异性29

一、版本因书名著录而异29

(一)同书异本29

(二)同书异名同板29

(三)同书异名异本29

二、版本因撰著方式而异29

三、版本因卷帙不同而异30

四、版本本身互补交叉30

五、版本与文字符号改变的差异31

第二节中医古籍体例与版本关系31

一、体例与版本关系31

二、经典类31

三、方书类32

(一)方书与版本关系32

四、类书33

五、丛书类33

六、全书类34

七、图谱类34

第五章版本的功用和利用35

第一节版本的功用35

一、它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积35

二、它是一种学术现象35

三、它有自身发展史36

(一)自身刊刻史36

(二)学术发展史36

第二节版本研究的几种表现形式37

一、版本综合研究的形式37

二、关于作者或整理者的学术倾向性问题38

第三节善本的概念39

一、善本的概念39

二、古医籍现状41

第四节版本的鉴定42

一、意义42

二、版本的鉴定42

(一)外观取证42

(二)内容取证43

下 篇:45

第一章经典医籍版本源流45

第一节《内经》系统45

一、《素问》传本46

(一)六朝、唐、宋间的素问注本46

(二)《素问》本的定型及其演变46

二、《灵枢》传本48

(一)宋以前《灵枢》传本48

(二)《灵枢》的定型及其演变49

第二节《内经》派生系统50

一、《黄帝内经太素》传本51

(一)日本古卷子传本51

(二)国内的刊本52

二、《甲乙经》传本52

(一)林亿校注前的《甲乙经》传本52

(二)《甲乙经》传本的定型及其演变52

第三节《伤寒杂病论》系统53

一、《伤寒论》传本53

(一)宋以前《伤寒论》传本53

(二)《伤寒论》传本的定型及其演变54

二、《金匮玉函经》传本57

(一)宋以前《金匮玉函经》传本57

(二)《金匮玉函经》传本的定型及其演变57

三、《金匮要略》传本58

(一)宋以前《金匮要略》传本58

(二)《金匮要略》传本的定型与演变58

第四节《难经》59

一、《难经》的早期传本59

二、《难经》注本59

第五节《脉经》系统64

一、《脉经》的早期传本64

二、《脉经》传本的两大系统65

(一)龙兴刊本系统65

(二)何氏刊本系统65

第六节《神农本草经》系统66

一、《神农本草经》的早期传本66

二、《神农本草经》的后世辑本67

第二章历代方书版本述要70

第一节晋唐方书70

一、肘后备急方八卷70

二、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71

三、千金翼方三十卷72

四、外台秘要四十卷74

第二节宋代方书75

一、太平圣惠方一百卷75

二、圣济总录二百卷75

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75

四、苏沈内翰良方十卷76

五、博济方五卷77

第三节金元时期方书78

一、御药院方十一卷78

二、永类钤方二十卷78

三、世医得效方二十卷78

四、饮膳正要三卷79

五、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79

第四节明清时期方书80

一、普济方四百二十六卷80

二、奇效良方六十九卷80

三、御纂医宗金鉴80

第三章临床常用文献版本述要83

第一节内科83

一、脾胃论三卷83

二、三消论83

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八卷84

四、温疫论二卷85

五、血证论八卷88

第二节外科、骨伤科89

一、刘涓子鬼遗方五卷89

(一)《刘涓子鬼遗方》五卷传本系统89

(二)《刘涓子神仙论》十卷传本系统90

二、卫济宝书二卷90

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90

四、外科精要三卷90

五、外科正宗四卷91

六、外科证治全生集93

七、疡医大全四十卷93

第三节妇科96

一、经效产宝四卷96

二、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97

三、产育保庆集二卷98

四、傅青主女科二卷98

第四节儿科100

一、颅囟经二卷100

二、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三卷101

三、幼幼新书四十卷102

四、仁斋直指小儿方论五卷102

五、活幼口议二十卷102

六、保婴撮要二十卷103

第五节五官科103

一、尤氏喉科秘书103

二、重楼玉钥二卷104

三、喉齿科玉钥全函104

四、原机启微二卷附录一卷105

五、眼科龙木论十卷、卷首一卷105

六、银海精微二卷106

第六节针灸、推拿107

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107

二、针灸资生经七卷107

三、铜人针灸经七卷108

四、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108

五、十四经发挥108

六、针灸聚英发挥四卷109

七、针灸大成十卷109

八、小儿推拿秘旨112

九、厘正按摩要术四卷112

第七节本草文献113

一、本草经集注七卷113

二、新修本草二十卷113

三、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三十一卷113

四、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114

五、新编证类图注本草四十二卷序例五卷115

六、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卷首一卷115

七、本草纲目拾遗十卷、卷首一卷118

附 录119

一、书名索引119

二、人名索引121

三、图谱1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