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洛阳社科文库 尧舜禹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国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 ISBN:780150689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洛阳社科文库 尧舜禹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尧舜禹的兴起和灭亡3
第一章 古猿人化石的证据3
第一节 中国古猿人化石的证据3
一、“北京猿人”3
二、“陕西蓝田猿人”3
三、“云南元谋猿人”3
四、“云南腊玛古猿”4
第二节 外国古猿人化石的证据5
一、“巴基斯坦猿人”5
二、“肯尼亚猿人”5
三、“肯尼亚猿人遗址”5
四、“肯尼亚原始人”5
第二章 尧舜禹的兴起和灭亡7
第一节 尧舜禹的兴起7
第二节 夏的灭亡14
第二编 尧舜禹文学21
第一章 概论21
第一节 尧舜禹文学系后人伪讬21
一、古代学者的论述21
二、伪讬的原因23
第二节 后人伪讬的价值和作用25
一、后人伪讬的价值25
二、精神产品的特殊作用25
第二章 神话27
第一节 保存神话的古书27
一、《山海经》27
(一)作者27
(二)内容29
二、《离骚》与《天问》29
(一)作者29
(二)内容29
三、《淮南子》30
(一)作者30
(二)内容30
第二节 古代神话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32
一、盘古开天辟地,槃瓠其后兹蔓——人类起源,宇宙形成,万物生长,十一种不同说法:32
(一)儵忽凿浑沌说32
(二)黄帝开天辟地说34
(三)大禹开天辟地说36
(四)女娲开天辟地说38
(五)朴父开天辟地说38
(六)巨灵(河神)开天辟地说39
(七)烛阴(烛龙)开天辟地说41
(八)石首开天辟地说42
(九)乾坤二神开天辟地说43
(十)盘古开天辟地说43
(十一)槃瓠开天辟地说45
二、三皇氏——原始人群的出现49
(一)三皇氏原始人群的出现49
(二)结胸国、羽民国等——各氏族人身的特点51
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母系氏族人群的出现和瓦解53
(一)女娲补天54
(二)精卫填海56
(三)嫦娥奔月57
四、五帝神话、黄帝战蚩尤、共工与颛顼争帝——父系氏族出现和父系氏族争夺战争61
(一)五帝神话61
(二)黄帝战蚩尤63
(三)共工与颛顼争帝66
五、大禹治水、羿射十日、夸父逐日——父系氏族末期原始人与水灾、旱灾、凶兽的斗争69
(一)大禹治水69
(二)羿射十日75
(三)夸父逐日89
第三节 古代神话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93
一、深刻的社会意义93
(一)记录中华民族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艰苦历程93
(二)反映古人类战胜自然、适应自然的自卫能力和改造自然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93
二、文学价值94
(一)古代神话本身的文学价值94
(二)古代神话在诗词创作中的再现和作用96
(三)古代神话是中国最古老的小说97
(四)古代神话丰富戏剧内容98
(五)古代神话再现于雕塑、绘画等作品99
第三章 诗歌100
第一节《文心雕龙》论述100
一、《原道篇》100
(一)“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100
(二)“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101
(三)“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101
(四)“夏后氏兴,业骏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101
二、《明诗篇》102
(一)“昔葛天乐辞,〈?〉在曲”102
(二)“黄帝〈云门〉,理不空弦”103
(三)“至尧有〈大章〉之辞”103
(四)“舜造《南风》之诗”104
(五)“太康败德,五子咸讽”105
三、《乐府篇》108
(一)“声依永,律和声;钧天九奏,既其上帝”108
(二)“葛天八阕,爰乃皇时”109
(三)“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109
(四)“涂山歌乎候人,始为南音”109
(五)“有戎淫乎飞燕,始为北声”111
(六)“夏甲叹于东阳,东音以发”112
(七)“殷整甲徒宅西河,西音以兴”113
四、《祝盟篇》114
(一)“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114
(二)“舜之祠田云”115
五、《通变篇》116
(一)“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别”116
(二)“黄歌〈断竹〉,质之至也”116
(三)“唐歌〈在昔〉,则广于黄世”119
(四)“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120
(五)“夏歌〈雕墙〉,缛于虞代”121
六、《章句篇》121
(一)“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122
(二)“三言兴于虞时,〈元首之歌〉是也”122
(三)“四言广于夏年,〈洛汭之歌〉是也”122
七、《时序篇》122
(一)“时云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何言乎?”123
(二)“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123
(三)“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詠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尽其美音何?乃心乐而声秦也”。127
(四)“大禹敷土,九序咏功”127
第二节 其它古书记载129
一、《拾遗记》129
(一)《帝子皇娥歌》129
(二)《帝子皇娥歌》是伪讬130
二、《庄子》131
(一)《炎氏颂歌》131
(二)《炎氏颂歌》是伪讬131
三、《淮南子》132
(一)《尧戒歌辞》132
(二)《尧戒歌辞》的社会意义132
四、《乐府诗集》133
(一)尧《神人畅》和舜《思亲操》133
(二)《神人畅》和《思亲操》是伪讬133
五、《古诗源》134
(一)《禹玉牒辞》和《夏后铸鼎谣》134
(二)《禹玉牒辞》和《夏后铸鼎谣》的社会意义134
六、《尚书》和《乐府诗集》载《夏人歌》136
(一)《尚书》载《夏人歌》136
(二)《乐府诗集》载《夏人歌》136
第四章 散文138
第一节《尚书》138
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所论之《书》138
(一)《论语》139
(二)《国语》140
(三)《春秋左氏传》140
(四)《墨子》141
(五)《孟子》141
(六)《庄子》141
(七)《荀子》141
(八)《战国策》142
(九)《韩非子》142
(十)《吕氏春秋》142
二、秦焚春秋战国时期的《书》142
(一)秦第一次焚《书》142
(二)秦第二次焚《书》143
(三)秦不可能焚尽当时流传的《书》143
三、两汉时期《尚书》的种类和学派及非訾145
(一)《今文尚书》的出现和学派145
1.出现145
2.学派146
(二)《古文尚书》的出现和学派148
1.出现148
2.学派152
(三)对《古文尚书》的非訾152
1.东汉许慎的非訾152
2.清段玉裁注152
四、三国时期《尚书》注153
(一)魏国153
1.王肃《尚书》解153
2.王粲《尚书》注153
(二)蜀国154
1.李譔著《古文〈尚书〉》154
2.李譔著《古文〈尚书〉》世人不重155
(三)吴国155
1.虞翻奏郑玄解《尚书》违失事目155
2.虞翻《尚书》解今已不传155
五、两晋时期《尚书》的出现和佚亡156
(一)伪《孔传古文尚书》的出现156
(二)两汉所传古今文《尚书》的佚亡157
六、南朝隋时期流传的《尚书》158
(一)南朝流传的《尚书》158
(二)隋崇《古文尚书》159
七、唐初期撰《五经正义》159
(一)唐初《五经正义》159
(二)伪《古文尚书》定为正统经书160
八、唐宋元明清人对《尚书》的怀疑和辩伪160
(一)中唐李南纪《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序》160
(二)南宋学者吴棫和朱熹161
(三)元吴澄《书纂言》162
(四)明梅鷟和杨慎162
1.梅鷟《尚书考异》、《尚书谱》162
2.清人袁枚《隋园诗话》卷二引明人杨慎诗句163
(五)清人的辨伪成就164
1.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164
2.惠栋《古文尚书考》等164
九、今日所见《尚书正义》165
(一)伪《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揉合而成165
(二)《尚书正义》的文学价值165
1.最早的正确诗论166
2.最早的诗歌166
3.音韵美166
4.成语典故168
(三)《尚书正义》的历史价值和文字艰深168
1.历史价值168
2.文字艰深169
第二节《论语》和《山海经》171
一、《论语》的著者和成书171
(一)论语的著者171
(二)《论语》的成书171
(三)《论语》里《尧曰》是伪讬172
二、《山海经》的著者和成书173
(一)《山海经》的著者173
(二)《山海经》的成书173
(三)《山海经》的内容复杂173
第三节《岣嵝碑》174
一、《岣嵝碑》的传说174
二、碑文的伪讬174
第四节《逸周书》176
一、关于《逸周书》176
(一)《逸周书》的名称、成书年代176
(二)《逸周书》的著者176
二、《逸周书》引《夏箴》177
(一)《夏箴》的内容177
(二)《夏箴》内容的社会意义178
第五节《汉书》180
一、《汉书》的著者和《汉书·艺文志》记180
(一)《汉书》的著者180
(二)《汉书·艺文志》记180
二、后人伪讬《黄帝铭》180
(一)《黄帝铭》的内容180
(二)《黄帝铭》的文学价值182
第六节《淮南子》和伪《鬻子》183
一、《淮南子·汜论训》记183
二、伪《鬻子》记183
第五章 歌舞184
第一节《周礼》184
一、《春官·大司乐》记184
二、东汉郑玄注184
第二节《管子》和《左传》186
一、《管子·轻重甲》记186
二、《左传·隐公》五年记186
第三节《吕氏春秋》188
一、《古乐篇》记188
二、《古乐篇》歌舞价值189
第四节《竹书纪年》和《礼记》190
一、《竹书纪年·汤》记190
二、《礼记·曲礼上》记191
第五节《山海经》192
一、《海内经》记192
二、《海外西经》和《大荒西经》记192
第六节《尚书》194
一、《虞书·尧典》等记194
(一)《虞书·尧典》记194
(二)《虞书·大禹谟》记194
(三)《虞书·益稷》记194
二、夔与古代歌舞194
第七节《烈女传》197
一、桀造“烂漫之乐”197
二、音乐与国之兴亡198
第六章 文学理论199
第一节《尚书》199
一、“诗言志,歌永言”的理论提出199
二、“诗言志”的理论价值199
第二节《汉书》202
一、诗与歌的区别202
二、诗歌的政治作用202
第三节《毛诗正义》和《文心雕龙》204
一、《毛诗正义·诗谱序》204
二、《文心雕龙·明诗篇》204
热门推荐
- 2089761.html
- 727160.html
- 1238672.html
- 1039653.html
- 520391.html
- 2118434.html
- 716053.html
- 3757193.html
- 3254822.html
- 2143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7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6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2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1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3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5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6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9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