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学检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侯振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01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血液检查-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液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1
第一节 血液学概述1
第二节 血液学发展史2
一、血细胞的发展史2
二、血栓与止血的发展史3
三、造血干细胞与造血调控4
第二章 血液学与临床的关系6
第一节 血液学与疾病的关系6
一、血液病合并非血液系统疾病6
二、非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病6
三、血液制品的应用7
第二节 血液学与检验的关系7
一、血液学检验的任务7
二、检验医师的责任7
第三节 血液检验与循证医学的关系8
一、循证医学8
二、血液检验与循证医学的关系8
第一篇 造血检验11
第一章 造血基础理论11
第一节 造血器官与造血11
一、胚胎期造血11
二、出生后造血13
第二节 造血微环境16
一、骨髓血管系统16
二、骨髓神经17
三、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17
第三节 造血细胞18
一、造血干细胞18
二、造血祖细胞20
三、造血干/祖细胞的临床应用21
四、骨髓间质干细胞21
第四节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22
一、血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22
二、血细胞的生长发育阶段23
第五节 造血调控23
一、造血的基因调控24
二、造血的体液调控24
第六节 细胞凋亡28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28
二、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30
三、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30
第二章 造血细胞检验32
第一节 骨髓细胞形态检查32
一、骨髓细胞形态演变规律32
二、骨髓细胞形态特征33
第二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49
一、概述49
二、标本采集50
三、骨髓涂片、染色51
四、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52
五、正常骨髓象61
六、骨髓象分析62
第三节 血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评价64
一、结果的可靠性65
二、实验方法的评价65
第三章 细胞化学染色67
第一节 概述67
第二节 各种细胞化学染色68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68
二、苏丹黑染色71
三、酯酶染色71
四、过碘酸-雪夫反应76
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79
六、酸性磷酸酶染色81
七、铁染色82
八、细胞化学染色小结83
第四章 骨髓其他检查86
第一节 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86
一、骨髓活检的适应证87
二、骨髓活检标本的制备和观察87
三、骨髓活检切片的检查88
四、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骨髓活检特点与临床价值89
第二节 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91
一、粒单核系祖细胞培养91
二、红系祖细胞培养92
三、巨核系祖细胞培养92
四、混合祖细胞培养92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检测92
一、体内重建实验92
二、体外克隆形成实验93
三、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测定94
第二篇 红细胞疾病检验及其应用第五章 贫血概述95
第一节 贫血的分类和临床表现95
一、贫血的分类95
二、贫血的临床表现99
第二节 贫血的诊断100
一、确定有无贫血100
二、贫血程度的划分101
三、查明贫血的原因101
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104
第一节 概述104
一、铁代谢104
二、铁代谢检验106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109
一、概述109
二、实验室检查11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11
第三节 铁粒幼细胞贫血113
一、概述113
二、实验室检查11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14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115
第一节 概述115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115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检验117
第二节 巨幼细胞贫血118
一、概述118
二、实验室检查12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22
第八章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124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125
一、概述125
二、实验室检查12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27
第二节 再生障碍危象129
一、概述129
二、实验室检查12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0
第三节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30
一、概述130
二、实验室检查13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1
第九章 溶血性贫血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溶血性贫血的类型132
二、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134
三、溶血性贫血的诊断135
四、溶血性贫血的过筛试验138
第二节 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查140
一、概述140
二、实验室检查143
三、红细胞膜缺陷检查的应用145
第三节 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查149
一、概述149
二、实验室检查150
三、红细胞酶缺陷检查的应用151
第四节 血红蛋白异常的检查154
一、概述154
二、实验室检查155
三、血红蛋白异常检查的应用157
第五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查162
一、概述162
二、实验室检查162
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查的应用163
第十章 其他红细胞疾病检验170
第一节 继发性贫血170
一、慢性系统性贫血170
二、慢性病性贫血172
三、骨髓病性贫血173
第二节 红细胞增多性疾病174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74
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175
第三篇 白细胞疾病检验及其应用第十一章 白细胞检验基础理论177
第一节 粒细胞的功能和动力学177
一、粒细胞的功能177
二、粒细胞的动力学178
第二节 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功能和动力学179
一、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功能179
二、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动力学180
第三节 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和动力学181
一、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181
二、单核-巨噬细胞的动力学182
第四节 白细胞抗原182
一、HLA抗原系统182
二、白细胞膜受体183
三、白细胞分化抗原185
第十二章 白细胞疾病检验的应用188
第一节 白血病概述188
一、发病情况188
二、分类与分型189
三、白血病临床表现189
四、细胞学诊断要点190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191
一、急性白血病分型191
二、急性白血病的诊断198
三、急性白血病疗效判断标准199
四、急性白血病微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200
第三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
第四节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3
一、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型)203
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1型)204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205
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b型)206
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206
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208
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209
八、红白血病(M6型)210
九、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型)212
第五节 慢性白血病212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12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16
第六节 少见类型白血病217
一、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217
二、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218
三、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218
四、浆细胞白血病219
五、多毛细胞白血病219
六、幼淋巴细胞白血病220
七、全髓白血病221
八、成人T细胞白血病221
九、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22
第七节 浆细胞病223
一、多发性骨髓瘤223
二、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25
三、重链病226
第八节 其他白细胞疾病226
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226
二、类白血病反应228
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29
四、脾功能亢进230
五、类脂质沉积病230
第九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32
第十节 恶性淋巴瘤235
一、霍奇金淋巴瘤235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237
第十一节 骨髓增殖性疾病239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40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40
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40
四、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41
第十二节 组织细胞病241
一、恶性组织细胞病241
二、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43
第四篇 血栓与止血检验及其应用第十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245
第一节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及检验245
一、基础理论245
二、血管壁(内皮)检验246
第二节 血小板止血作用及检验247
一、基础理论247
二、血小板检验252
第三节 血液凝固及检验256
一、基础理论256
二、凝血因子检验259
第四节 抗凝物质及检验262
一、基础理论262
二、抗凝物质检验263
第五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检验266
一、基础理论266
二、纤溶活性检验269
第六节 血栓形成271
一、基础理论271
二、血栓前状态检验272
第七节 血液流变学及检验274
一、基础理论274
二、血液流变学检验275
第十四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278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278
一、一期止血缺陷筛选的检验279
二、二期止血缺陷筛选的检验279
三、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检验280
第二节 出、凝血性疾病281
一、过敏性紫癜281
二、血管性血友病282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2
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4
五、血友病285
六、肝脏疾病引起的凝血障碍286
七、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288
八、原发性纤溶亢进症289
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90
十、血栓前状态292
十一、易栓症293
第三节 抗备栓和溶栓治疗监测295
一、抗血栓治疗的监测295
二、溶栓治疗的监测297
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监测297
四、降纤药的监测298
附录 血液学检验常用检查参考区间299
中英文对照索引309
参考文献319
热门推荐
- 812536.html
- 1770806.html
- 376557.html
- 572673.html
- 3594531.html
- 1713818.html
- 1228729.html
- 530240.html
- 3904508.html
- 13888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4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8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2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1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3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9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6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