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向峰文集 3 中国美学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向峰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3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6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向峰文集 3 中国美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美学论稿1
第一编1
一、先秦诸子的美学开拓1
(一)孔子学派论艺术美的价值1
(二)老庄道家的自然与艺术关系论5
(三)墨家学派视野中的艺术美8
(四)韩非法家学派对艺术美的态度10
二、老子尚“无”的美学思想14
(一)美的存在——无在之在14
(二)美的表现——不美之美17
(三)美的作用——无用之用19
(四)审美主体——无我之我23
三、庄子美学思想的要义所在27
(一)美的根源在于道27
(二)美的生命在于朴素29
(三)美的创造主体的心态在于虚静33
(四)美的高超状态在于看不见形式37
四、《周易》中的义象美学思想43
(一)《易》象的具象与抽象43
(二)《易》象与象义45
(三)天人交感的美的形态的发现50
第二编53
一、西汉文艺美学思想简论53
(一)情感表现在艺术中的意义53
(二)艺术表现的“神形论”的萌芽58
(三)批评欣赏论的发展与深化61
二、王充的求真致实的美学思想65
(一)为求“真美”而反对虚妄造作65
(二)强调“世用”而反对“调笔弄墨”69
(三)尊崇独创反对既成定式72
第三编77
一、曹丕在美学理论和诗体开创上的贡献77
(一)关于《典论·论文》的美学贡献77
(二)关于《燕歌行》的诗式与诗情81
二、嵇康的道家美学思想85
(一)儒家的乐论传统与嵇康的反传统85
(二)本于老庄“天地合德”的音乐观88
(三)声情二元论的矛盾91
(四)思想批判性与形式主义的片面性93
三、陆机的创作审美论96
(一)创作过程中渗透在对象中的主体特点96
(二)瞻物、凝思、赋形的创作过程98
(三)形式的创造以称物尽意为依据100
(四)对于诗画不同审美性质的分析102
四、葛洪的美学思想104
(一)美的本质的规定性104
(二)美的内容与形式的多样统一性107
(三)审美的基本条件与趣味的差异性110
五、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115
(一)“以形写神”论的历史追溯115
(二)写人贵在写神117
(三)“迁想妙得”的思维创造方法122
六、《文心雕龙》中的基本美学思想126
(一)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分定126
(二)神与物的关系及形象体现131
(三)艺术主体的审美修养136
第四编143
一、佛禅的明心见性与审美感悟143
(一)明心见性与审美直观直觉144
(二)佛禅的“现量”与审美感悟146
(三)不执于有无与艺术想象世界的创造150
(四)借自然以见性与人化的自然153
二、司空图的超越美学156
(一)超越俗我的主体论156
(二)超越实存的创造论161
(三)超越象外的表现论166
三、苏轼的综合文艺美学思想172
(一)物与意:对象与审美表现的关系172
(二)形与神:具象形态与内在神韵的关系176
(三)文与质:形式与内容的华实相副关系182
四、严羽的主体论美学思想190
(一)《沧浪诗话》简说190
(二)解“妙悟”192
(三)解“兴趣”195
(四)解“气象”198
第五编201
一、明清小说序跋中的美学思想201
(一)确立小说的历史地位201
(二)阐发小说的自身特点205
(三)展现对世态人情的感愤214
(四)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218
(五)小说的情节结构安排220
二、叶燮美学理论的独特贡献223
(一)什么是美的对待存在223
(二)什么是美的艺术228
(三)什么是艺术审美主体的价值234
三、曹雪芹的幻想世界241
(一)曹雪芹的幻想241
(二)曹雪芹幻想世界的现实反向243
(三)曹雪芹幻想世界的理想人物246
(四)曹雪芹幻想世界的历史分析250
(五)曹雪芹幻想世界的意义253
四、曹雪芹的文艺美学思想255
(一)主题的叛逆性255
(二)生活的真实性258
(三)事体的情理性261
(四)艺术的独创性264
第六编268
一、审美意象的超象显现268
(一)意象关系与超象表现268
(二)超象显现的规律意义272
(三)中西超象显现理论的渊源考察275
二、中国画论中的现实主义思想281
(一)面向现实与反映现实281
(二)对现实的选取与改制285
(三)实现逼真的艺术手段288
(四)形神论与内在真实的追求291
三、鲁迅的现实主义审美观295
(一)最后的现实主义选择295
(二)首倡现实主义写实论299
(三)表现对象的现实真实301
(四)把事实的真实提高到典型的真实304
(五)怎样在人中间发现人307
(六)现实主义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310
后记313
古典抒情诗鉴赏317
序言317
屈原的《橘颂》322
刘邦的《大风歌》324
梁鸿的《五噫歌》326
乐府古辞中的《伤歌行》328
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330
曹操的《龟虽寿》332
曹丕的《燕歌行》334
曹植的《赠丁仪》336
曹植的《杂诗》338
阮籍的《咏怀》340
陆机的《猛虎行》342
左思的《咏史》344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347
陶渊明的《挽歌辞》349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351
鲍照的《拟行路难》354
谢朓的《赠西府同僚》356
庾信的《拟咏怀》358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60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361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364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367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370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372
王翰的《凉州词》375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376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378
崔颢的《黄鹤楼》380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382
王昌龄的《从军行》383
祖咏的《望蓟门》385
李颀的《送魏万之京》387
王维的《渭城曲》389
王维的《西施咏》390
李白的《古风(第十五)》392
李白的《月下独酌》396
李白的《行路难》397
高适的《除夜》399
高适的《送李侍御赴安西》401
岑参的《逢入京使》403
岑参的《山房春事》405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406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09
杜甫的《旅夜书怀》411
刘长卿的《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415
刘长卿的《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416
张谓的《同王徵君洞庭有怀》420
钱起的《归雁》421
张继的《枫桥夜泊》423
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425
李端的《宿淮浦忆司空文明》426
司空曙的《江村即事》428
卢纶的《晚次鄂州》429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433
孟郊的《游子吟》435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37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440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442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445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48
刘禹锡的《游玄都观》450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452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454
白居易的《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因赠》456
元稹的《遣悲怀》458
贾岛的《渡桑乾》460
李贺的《崇义里滞雨》463
李贺的《野歌》465
李贺的《苏小小墓》467
杜牧的《泊秦淮》470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472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474
李商隐的《无题(“来是空言”)》477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80
温庭筠的《苏武庙》483
温庭筠的《更漏子》484
许浑的《咸阳城东楼》486
罗隐的《感弄猴人赐朱绂》487
章碣的《焚书坑》489
李煜的《虞美人》490
李煜的《清平乐》492
范仲淹的《渔家傲》493
范仲淹的《御街行》495
张先的《一丛花》497
晏殊的《蝶恋花》501
欧阳修的《戏答元珍》503
欧阳修的《踏莎行》504
梅尧臣的《小村》506
苏舜钦的《城南感怀呈永叔》507
柳永的《雨霖铃》509
柳永的《八声甘州》511
晏几道的《临江仙》514
王安石的《示长安君》517
王安石的《明妃曲》519
苏轼的《水调歌头》523
苏轼的《虞姬墓》527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530
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532
秦观的《满庭芳》535
秦观的《江城子》538
周邦彦的《过秦楼》540
李清照的《一剪梅》543
李清照的《声声慢》545
朱弁的《春阴》548
张元干的《贺新郎》550
岳飞的《满江红》553
张孝祥的《六州歌头》556
陆游的《书愤》559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562
陆游的《钗头凤》564
刘子翚的《汴京纪事》567
杨万里的《初入淮河》569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572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75
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578
辛弃疾的《摸鱼儿》579
陈亮的《水调歌头》582
朱淑真的《元夜》584
姜夔的《扬州慢》586
刘克庄的《沁园春·梦孚若》588
吴文英的《风入松》591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594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597
元好问的《迈陂塘》599
萨都刺的《百字令·登石头城》601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603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605
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607
高启的《吊岳王墓》609
戚继光的《盘山绝顶》611
张煌言的《八月辞故里》613
吴梅村的《一舸》615
顾炎武的《海上》617
王夫之的《杂诗》619
屈大均的《早发大同》621
吴嘉纪的《过史公墓》623
纳兰性德的《琵琶仙·中秋》624
蒋士铨的《落叶》626
曹雪芹的《好了歌解注》627
赵翼的《读史》631
后记634
热门推荐
- 812880.html
- 2263350.html
- 1320832.html
- 3302810.html
- 2110931.html
- 3142084.html
- 95906.html
- 3485538.html
- 1817056.html
- 729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8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6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0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3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6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0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3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