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常见癌症丛书 子宫内膜癌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常见癌症丛书 子宫内膜癌 第2版
  • 王建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91608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子宫肿瘤-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常见癌症丛书 子宫内膜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子宫内膜癌发病概况1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筛查进展2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诊治进展3

第2章 临床流行病学7

第一节 发病率7

第二节 发病年龄8

第三节 发病地区分布特征8

第四节 发病种族特征8

第五节 生活习惯与发病9

一、肥胖9

二、吸烟和饮酒10

三、饮食习惯11

第3章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15

第一节 病因学15

一、子宫内膜增生15

二、肥胖16

三、糖尿病17

四、高血压18

五、无排卵、未孕和不孕18

六、多囊卵巢综合征19

七、早初潮、晚绝经19

八、卵巢肿瘤20

九、外源性雌激素20

十、他莫昔芬20

十一、其他因素21

第二节 发病机制23

一、雌激素的作用机制23

二、黄体酮及其受体的作用26

三、胰岛素作用机制27

四、其他分子机制30

第三节 家族遗传性31

一、Lynch综合征相关的子宫内膜癌31

二、非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的遗传易感因素33

第4章 子宫内膜癌基础研究进展40

第一节 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及其受体40

一、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雌激素受体及其亚型的研究进展40

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49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与孕激素及其受体55

一、孕激素的临床应用55

二、孕激素应用受孕激素受体的影响55

三、孕激素受体56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与雄激素及其受体63

一、雄激素63

二、雄激素受体64

第四节 慢性炎症微环境与子宫内膜癌66

一、炎症细胞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66

二、炎症因子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67

三、其他炎症因素与内膜癌发病风险67

四、子宫内膜癌的免疫治疗67

第五节 循环肿瘤细胞68

一、循环肿瘤细胞概述68

二、循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68

三、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与检测69

四、循环肿瘤细胞在实体肿瘤的应用研究70

五、循环肿瘤细胞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71

六、问题与展望72

第六节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72

一、子宫内膜癌两元模式分型72

二、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73

三、中国人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特点76

四、分子分型的意义77

第七节 循环肿瘤DNA78

一、循环肿瘤DNA78

二、ctDNA检测与液体活检79

三、ctDNA与子宫内膜癌79

四、展望80

第5章 子宫内膜增生89

第一节 组织类型及病理学特征89

一、分类与命名89

二、病理学特征90

第二节 发病相关因素94

一、发病率94

二、病因95

三、发病相关因素95

第三节 临床表现97

第四节 诊断97

一、诊断方法97

二、鉴别诊断100

三、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相关问题100

第五节 治疗与预后101

一、治疗方法与疗效101

二、预后104

第6章 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特征111

第一节 组织学类型111

第二节 子宫内膜样癌的病理学特征112

一、大体特征112

二、组织病理学特征112

三、分级115

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16

五、鉴别诊断117

第三节 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特征118

一、黏液腺癌118

二、浆液性癌119

三、透明细胞癌123

四、混合性癌124

五、神经内分泌肿瘤125

六、未分化癌和去分化癌126

七、其他罕见类型的子宫内膜癌127

第7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129

第一节 临床表现129

一、症状129

二、体征129

三、合并其他妇科疾病130

四、合并其他内科疾病133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筛查134

一、子宫内膜癌筛查现状134

二、子宫内膜癌筛查的方法135

第三节 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139

一、原则139

二、适应证139

三、禁忌证140

四、诊刮时间140

五、术前准备140

六、操作方法140

七、术后处理140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140

九、子宫内膜取样器141

十、子宫内膜诊刮相关问题141

十一、诊刮术与其他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技术的价值比较144

第四节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146

一、适应证146

二、操作方法与镜下所见146

三、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和早期内膜癌中的价值149

四、宫腔镜对内膜癌播散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154

第五节 超声诊断157

一、常用的超声方法157

二、子宫内膜癌超声特征159

三、鉴别诊断163

第六节 影像学检查165

一、MRI检查165

二、CT检查170

三、PET-CT172

第七节 肿瘤标志物173

一、激素受体173

二、血清肿瘤标志物174

三、肿瘤基因标志物177

四、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的肿瘤标记物179

五、循环肿瘤细胞的应用179

第8章 转移特征187

第一节 直接浸润蔓延187

第二节 淋巴转移187

一、淋巴转移途径187

二、淋巴结转移规律187

第三节 卵巢转移189

第四节 血行转移189

第五节 转移相关因素189

一、临床分期189

二、组织学类型190

三、组织分化和肌层浸润190

四、肿瘤大小191

五、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191

第9章 子宫内膜癌分期193

第一节 临床分期193

第二节 手术—病理分期193

第三节 存在问题及对策194

一、术前了解疾病扩散的意义194

二、术前病情评估方法195

三、病理标本送检注意事项196

第10章 子宫内膜癌诊治相关指南解读198

第一节 FIGO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及解读(2015)198

一、分期原则及组织病理学198

二、FIGO分期及相关问题198

三、分期原则199

四、分期相关问题199

五、FIGO分期相关建议203

第二节 2017.1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17)及解读204

一、分期204

二、治疗相关问题204

三、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原则206

第三节 中华医学会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2015)206

一、分期206

二、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206

第四节 临床热点问题209

一、淋巴结切除的争议209

二、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患者宫旁切除范围209

三、ⅣB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指征和手术范围209

四、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问题210

五、子宫内膜癌标准化疗方案210

六、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210

七、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后能否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210

第11章 手术治疗212

第一节 术前病情评估212

第二节 术前准备213

一、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214

二、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214

三、术前肠道准备214

四、术前个体化准备214

第三节 手术适应证214

第四节 手术范围215

第五节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相关解剖216

一、女性内生殖器官相关解剖217

二、宫旁韧带219

三、腹盆腔血管221

四、盆腔淋巴结225

五、泌尿系统器官227

六、盆腔自主神经227

七、盆腔间隙228

第六节 开腹手术要点及常见并发症228

一、手术医生的选择228

二、手术切口的选择228

三、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程序228

四、腹膜后淋巴切除术要点229

五、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要点231

第七节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要点239

一、腹腔镜手术穿刺孔部位的选择239

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240

三、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243

四、腹腔镜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245

五、腹腔镜下大网膜切除术247

第八节 经阴道手术要点249

一、手术方式及其适应证249

二、手术操作要点250

三、疗效评价及手术专用器械266

第九节 子宫内膜癌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268

一、泌尿系统损伤268

二、术中血管损伤269

三、消化系统损伤270

四、神经损伤271

第十节 术后监护271

第12章 放射治疗274

第一节 概述274

第二节 术前放疗275

一、术前腔内放疗275

二、术前体外照射276

第三节 术后辅助放射治疗276

一、术后放射治疗适应证276

二、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276

三、术后放射治疗方法277

第四节 单纯放射治疗277

第13章 化学治疗280

第一节 概述280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化疗进展280

一、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治疗价值280

二、晚期子宫内膜癌化疗联合放疗281

第三节 化学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281

一、适应证281

二、禁忌证282

第四节 常用化疗药物及方案282

一、常用联合化疗方案282

二、常用放疗增敏化疗方案283

第五节 化疗常见副作用防治283

一、血液系统的毒性284

二、胃肠道反应285

三、心脏毒性反应286

四、肺毒性反应287

五、对胰腺的影响287

六、肝毒性反应287

七、神经系统的毒性288

八、肾毒性反应288

九、过敏性反应288

第14章 内分泌治疗291

第一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291

一、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291

二、保留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癌291

三、手术后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292

四、内分泌治疗的禁忌证292

第二节 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292

一、孕激素及其作用机制292

二、三苯氧胺及其作用机制293

三、内分泌治疗方案294

四、其他药物295

第三节 疗效评价295

一、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95

二、子宫内膜癌296

三、影响疗效的因素297

第四节 注意事项298

一、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298

二、内分泌治疗存在的问题298

第15章 保留功能治疗302

第一节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302

一、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302

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303

三、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效果305

四、完成生育后的处理306

五、保守治疗后复发的处理306

第二节 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治疗306

一、保留卵巢治疗的担心307

二、保留卵巢治疗的安全性307

三、保留卵巢的建议307

四、术中处理及随访307

第16章 分子靶向治疗310

一、PI3K-AKT-mTOR抑制剂310

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312

三、曲妥珠单抗313

四、抗VEGF单克隆抗体314

五、作用于claudin-3、claudin-4的抑制剂314

六、其他靶向药物315

第17章 中医药治疗317

第一节 适应证317

第二节 辨证论治317

一、辨证论治317

二、常用的中药饮片318

第三节 中医药的辅助治疗318

一、对围术期的辅助治疗318

二、对放疗的辅助治疗319

三、对化疗的辅助治疗319

四、扶正培本治疗319

五、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疼痛的辅助治疗320

六、对子宫内膜癌腹水的辅助治疗321

第四节 治疗常用的中成药、中药注射液与植物类制剂321

一、常用中成药322

二、中药注射液322

三、植物类制剂322

第五节 子宫内膜癌的饮食疗法323

一、辨证施食323

二、辨不同治法的施食323

第18章 特殊组织学类型的子宫内膜癌324

第一节 子宫浆液性癌324

一、前言324

二、高危因素324

三、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324

四、发病机制325

五、临床表现325

六、治疗326

七、监测随访329

第二节 子宫透明细胞癌329

一、简介329

二、流行病学330

三、病理330

四、病因学330

五、临床表现331

六、治疗前评估331

七、治疗332

八、监测334

九、小结334

第三节 子宫癌肉瘤335

一、概述335

二、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特点335

三、诊断及分期336

四、治疗及预后336

第19章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随访346

第一节 随访内容346

第二节 随访方法346

第三节 随访结果登记方法346

第四节 随访结果及分析347

一、生存分析347

二、生存分析的方法及结果348

第五节 随访注意事项353

一、病例的选择及“观察起点”的确定353

二、随访研究的设计354

三、生存分析方法的选择354

四、生存资料对应变量的要求及样本含量估计问题354

五、生存资料的结果分析354

第20章 预后356

第一节 概述356

第二节 预后相关因素356

一、年龄356

二、手术-病理分期356

三、组织病理学特征356

四、成人合并症评分-27358

五、治疗方式359

六、分子生物学指标359

第21章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362

第一节 概述362

第二节 预防措施362

一、母乳喂养362

二、口服避孕药的使用362

三、宫内节育器的使用363

四、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修饰剂363

五、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与运动)364

第22章 子宫内膜癌的复发及转移366

第一节 概述366

一、未控和复发366

二、子宫内膜癌复发366

第二节 复发相关因素367

一、年龄367

二、肌层浸润深度368

三、肿瘤分化程度368

四、肿瘤分期369

五、淋巴结转移369

六、淋巴血管间隙受累369

七、组织学类型370

八、腹腔细胞学370

九、附件和宫旁受侵371

十、治疗方式371

十一、其他因素374

第三节 复发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75

一、复发特征375

二、复发的临床表现375

三、复发转移的诊断376

第四节 复发的治疗377

一、盆腔复发的治疗377

二、远处转移的治疗380

第五节 复发的预后396

一、无治疗间期复发397

二、症状性复发398

三、复发部位398

四、复发后的治疗399

五、手术彻底性400

六、肿瘤相关基因400

第23章 子宫内膜癌终末期处理404

第一节 终末期患者的特点404

一、生理特点404

二、心理特点404

三、行为特点405

第二节 终末期的评估405

一、临终关怀的起源和发展405

二、临终关怀的定义406

三、终末期临终关怀的入选条件406

第三节 终末期的处理406

一、处理原则406

二、处理方法406

三、终末期患者处理面临的伦理问题409

第24章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411

第一节 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癌411

一、合并卵巢癌的诊断411

二、合并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413

三、合并卵巢癌的临床表现414

四、合并卵巢癌的治疗和预后415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合并结直肠癌415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合并乳腺癌416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合并其他恶性肿瘤416

第25章 子宫内膜癌诊治的焦点问题419

第一节 意外发现的子宫内膜癌419

一、意外发现的子宫内膜癌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419

二、意外发现的子宫内膜癌的病情评估421

三、意外发现的子宫内膜癌的处理421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的相关问题422

一、选择性淋巴结切除422

二、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425

三、关于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争议428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治疗后的性激素补充治疗430

一、概述430

二、子宫内膜癌治疗后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研究430

三、子宫内膜癌治疗后激素补充治疗的相关问题432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的卵巢去留问题433

一、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特点433

二、卵巢切除对内膜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434

三、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的安全性434

四、适应证435

五、指南意见435

六、结论436

第五节 Ⅱ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处理436

一、Ⅱ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436

二、临床处理437

三、预后439

第六节 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常见问题439

一、概述439

二、子宫内膜癌的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439

三、如何提高手术中病理诊断的准确性443

索引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