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
  • 赵文举,樊新建,范严伟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1704230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水文现象与水文学1

1.1.1 水文现象1

1.1.2 水文学2

1.1.3 水文现象的特点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2

1.2 水文学的分类3

1.3 水文学的发展4

1.4 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5

第2章 水文循环及流域径流形成过程7

2.1 自然界的水7

2.1.1 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数量与分布7

2.1.2 水资源8

2.1.3 水灾害8

2.2 水文循环9

2.2.1 水循环的概念9

2.2.2 水循环的分类9

2.2.3 水循环的意义10

2.3 水量平衡11

2.3.1 地球上的水量平衡11

2.3.2 区域水量平衡12

2.4 河流与流域12

2.4.1 河流特征12

2.4.2 流域特征14

2.5 降水、下渗和蒸散发15

2.5.1 概述15

2.5.2 降水15

2.5.3 下渗19

2.5.4 蒸散发21

2.6 径流形成过程23

2.6.1 概述23

2.6.2 径流形成过程23

2.6.3 径流的表示方法25

2.6.4 我国河川年径流分布和变化概况27

复习思考题28

第3章 水文信息观测及资料处理30

3.1 水文站及站网30

3.1.1 测站与站网30

3.1.2 水文站的设立30

3.2 水文测验31

3.2.1 概述31

3.2.2 流量测验与计算32

3.3 水文观测及计算36

3.3.1 概述36

3.3.2 水位观测37

3.3.3 降水观测38

3.4 水文调查40

3.4.1 洪水调查41

3.4.2 暴雨调查42

3.4.3 枯水调查42

3.4.4 水文遥感42

3.5 水文信息处理43

3.5.1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43

3.5.2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45

3.5.3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移用46

3.5.4 流量资料整编47

3.5.5 悬移质泥沙信息处理47

3.5.6 水文资料收集47

复习思考题48

第4章 水文统计基本知识50

4.1 水文统计参数的基本概念50

4.1.1 随机变量50

4.1.2 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50

4.2 水文频率分布曲线54

4.2.1 正态分布54

4.2.2 皮尔逊Ⅲ型分布55

4.3 水文频率计算方法57

4.3.1 参数估计57

4.3.2 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62

4.3.3 其他方法66

4.4 相关分析67

4.4.1 相关关系的概念67

4.4.2 相关的种类68

4.4.3 简相关68

4.4.4 曲线选配73

4.4.5 复相关74

复习思考题74

第5章 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76

5.1 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76

5.1.1 径流特性76

5.1.2 影响年径流的因素77

5.1.3 年径流分析计算的目的和内容78

5.1.4 水文计算任务79

5.2 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79

5.2.1 水文资料审查80

5.2.2 设计年、月径流量系列的选取81

5.2.3 实际代表年的年、月径流量81

5.2.4 设计代表年的年、月径流量82

5.3 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87

5.3.1 利用径流资料展延87

5.3.2 利用降雨资料展延88

5.3.3 相关展延系列时必须注意的问题89

5.4 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91

5.4.1 水文比拟法91

5.4.2 参数等值线图法92

5.4.3 缺乏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94

5.5 设计枯水径流量的分析计算94

5.5.1 有实测水文资料时的枯水流量计算95

5.5.2 短缺水文资料时的枯水流量估算96

复习思考题97

第6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98

6.1 设计洪水标准98

6.1.1 设计洪水的定义98

6.1.2 水工建筑物的等级和防洪标准98

6.2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100

6.2.1 样本选取100

6.2.2 资料审查100

6.2.3 特大洪水的处理101

6.2.4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102

6.2.5 考虑特大洪水时统计参数的确定103

6.2.6 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103

6.2.7 设计洪水估计值的抽样误差104

6.3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105

6.3.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择105

6.3.2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放大106

6.4 分期设计洪水与施工设计洪水109

6.4.1 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分析和分期划分109

6.4.2 入库洪水的概念109

6.4.3 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的差异110

6.4.4 水力及水文特性的变化110

6.4.5 入库洪水的分析计算方法110

6.5 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111

复习思考题112

第7章 流域产汇流计算113

7.1 降雨径流要素分析计算113

7.1.1 产流与汇流的含义113

7.1.2 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13

7.1.3 前期影响雨量117

7.2 流域产流分析计算117

7.2.1 蓄满产流模式117

7.2.2 超渗产流模式121

7.3 流域汇流分析计算125

7.3.1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的组成125

7.3.2 等流时线法126

7.3.3 单位线法126

7.3.4 瞬时单位线法130

7.3.5 河道汇流计算基本原理136

7.3.6 马斯京根流量演算137

7.3.7 关于马斯京根法中几个问题的讨论139

复习思考题140

第8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142

8.1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内容142

8.2 设计面暴雨量的推求143

8.2.1 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143

8.2.2 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147

8.3 可能最大暴雨的估算149

8.3.1 概述149

8.3.2 降水量公式152

8.3.3 PMP的估算——特大暴雨极大化152

8.3.4 应用可能最大降水图集推求PMP153

8.4 设计暴雨时空分配的计算153

8.4.1 设计暴雨时程分配的计算153

8.4.2 设计暴雨的地区分布154

8.5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156

8.5.1 设计Pa的计算156

8.5.2 产流方案和汇流方案的应用157

8.5.3 算例158

8.6 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160

8.6.1 概述160

8.6.2 小流域设计暴雨160

8.6.3 设计净雨计算162

8.6.4 由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的基本原理162

8.6.5 北京水科院推理公式的导出与应用164

8.6.6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经验公式法167

8.6.7 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168

复习思考题169

第9章 水文预报171

9.1 洪水预报方法171

9.1.1 水文实时预报的意义171

9.1.2 水文实时预报方法分类171

9.1.3 水文实时预报的最小二乘方法172

9.2 短期洪水预报175

9.2.1 河段中的洪水波运动175

9.2.2 相应水位(流量)法176

9.2.3 合成流量法179

9.2.4 降雨径流预报180

9.3 施工洪水预报181

9.3.1 围堰水情预报181

9.3.2 截流期水情预报182

9.4 枯水预报184

9.4.1 概述184

9.4.2 基本原理185

9.5 水文预报精度评定方法186

9.5.1 评定标准187

9.5.2 预报方案的评定188

9.5.3 作业预报的评定188

9.6 水文预报新技术188

9.6.1 “3S”技术应用188

9.6.2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189

9.6.3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189

复习思考题190

第10章 水库兴利调节及计算191

10.1 设计保证率和设计代表年191

10.1.1 设计保证率及其选择191

10.1.2 设计代表期194

10.2 水库特性195

10.2.1 水库面积特性195

10.2.2 水库容积特性196

10.2.3 水库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197

10.3 水库水量损失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99

10.3.1 水库水量损失199

10.3.2 库区淹没、浸没200

10.3.3 水库淤积201

10.3.4 水库死水位的确定203

10.3.5 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4

10.4 兴利调节的作用及分类205

10.4.1 兴利调节的作用205

10.4.2 兴利调节的分类205

10.5 兴利调节计算时历列表法208

10.5.1 根据用水过程确定水库兴利库容208

10.5.2 根据兴利库容确定调节流量215

10.5.3 根据既定兴利库容和水库操作方案推求水库运用过程217

10.6 兴利调节计算时历图解法219

10.6.1 水量累积曲线和水量差积曲线219

10.6.2 根据用水要求确定兴利库容的图解法222

10.6.3 根据兴利库容确定调节流量的图解法226

10.6.4 根据水库兴利库容和操作方案,推求水库运用过程229

第11章 水库防洪计算与调度233

11.1 水库的调洪作用及防洪措施233

11.1.1 防洪设计标准233

11.1.2 洪水的特点及防洪措施234

11.1.3 水库的调洪作用234

11.2 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和方法236

11.2.1 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方程236

11.2.2 考虑静库容的调洪计算方法237

11.2.3 考虑动库容的调洪计算方法243

11.3 水库的防洪计算244

11.3.1 概述244

11.3.2 无闸溢洪道水库的防洪计算245

11.3.3 有闸溢洪道水库的防洪计算246

11.3.4 具有非常泄洪设施水库的防洪计算248

11.3.5 洪水预报在水库防洪计算中的应用249

11.4 水库的防洪调度249

11.4.1 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有可能结合的情况250

11.4.2 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完全不结合的情况251

复习思考题252

第12章 水能计算253

12.1 水能计算的基本知识253

12.1.1 水能计算的目的和任务253

12.1.2 水能计算的方法256

12.2 电力系统的负荷及容量组成258

12.2.1 电站用户及其用电特性258

12.2.2 电力负荷图259

12.2.3 电力系统的容量组成261

12.3 电力系统中各类电站的工作特性262

12.3.1 水电站的工作特性262

12.3.2 火电站的工作特性263

12.3.3 风力发电站的工作特性263

12.3.4 核电站及其他电站简介264

12.4 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265

12.4.1 无调节水电站的运行方式265

12.4.2 日调节水电站的运行方式265

12.4.3 年调节水电站的运行方式267

12.4.4 多年调节水电站的运行方式268

12.5 各类水电站水能计算268

12.5.1 无调节和日调节水电站的水能计算268

12.5.2 年调节和多年调节水电站的水能计算270

12.6 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274

12.6.1 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的确定274

12.6.2 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的确定277

12.6.3 水电站重复容量的确定278

12.6.4 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280

12.7 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的选择281

12.7.1 正常蓄水位的选择282

12.7.2 死水位的选择283

12.7.3 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的程序简介284

附表286

附表1 皮尔逊-Ⅲ型曲线的离均系数φ值表286

附表2 瞬时单位线S曲线查用表289

附表3 1000hPa地面到指定高度(高出地面米数)间饱和假绝热大气中的可降水量与1000hPa露点函数关系表296

参考文献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