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新世纪教材建设工程资助教材 安全系统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柏泉,周延,刘贞堂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7054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矿业大学新世纪教材建设工程资助教材 安全系统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安全系统工程基础1
一、系统1
二、系统工程2
三、安全系统工程4
第二节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4
一、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4
二、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5
三、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6
四、安全系统工程的优点及其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6
第三节 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及发展8
一、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8
二、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9
三、我国推广安全系统工程的现状10
思考题11
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12
第一节 事故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2
一、事故及其分类12
二、工伤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14
第二节 事故的基本特征16
第三节 事故模式理论17
一、事故因果类型17
二、多米诺骨牌理论18
三、系统理论19
四、轨迹交叉论23
五、能量转移论24
六、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25
二、事故法则27
一、事故的发展阶段27
第四节 事故的预防原则27
三、事故的预防原则28
第五节 事故统计与分析30
一、事故统计方法及主要指标30
二、事故的统计分析36
思考题40
第三章 系统安全分析42
第一节 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44
一、安全检查44
二、安全检查表44
第二节 事件树分析48
一、事件树分析的基本原理48
二、事件树分析的基本程序48
一、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49
第三节 事故树分析49
三、应用举例49
二、事故树的构成50
三、事故树定性分析52
四、事故树定量分析57
五、事故树的模块分割62
第四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62
一、基本概念63
二、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的常用度量指标64
三、可靠度函数与故障率64
四、系统可靠度计算67
五、人的工作可靠度预测71
第五节 预先危险性分析74
一、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步骤74
二、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格式75
第六节 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法76
三、应用举例76
一、基本原理77
二、故障类型影响分析程序77
三、故障类型影响应用实例79
四、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80
思考题81
第四章 系统安全预测技术82
第一节 预测的种类和基本原理82
一、预测的种类82
二、预测的基本原理82
第二节 预测方法83
一、回归分析法83
二、灰色预测法87
思考题90
一、安全评价的程序91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和方法91
第五章 系统安全评价技术91
二、安全标准93
三、安全评价方法95
第二节 指数评价方法96
第三节安全综合评价法109
一、一般综合评价法110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110
三、其他安全评价法简述114
第四节 安全措施116
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116
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117
三、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118
四、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119
思考题124
三、危险控制的原则125
二、危险控制的技术125
第六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125
一、危险控制的目的125
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25
第二节 安全决策127
一、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128
二、安全决策方法131
第三节 固有危险控制技术135
一、固有危险源135
二、控制方法136
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137
一、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138
二、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138
三、人的安全化138
五、操作安全化139
四、管理安全化139
六、防止误操作的方法141
第五节 安全目标管理141
一、安全目标的制定143
二、目标的展开145
三、安全目标的实施147
四、目标成果的考评149
第六节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150
一、灾难性事故151
二、灾难性事故与应急处理152
三、事故的应急救援及要求163
思考题164
附录Ⅰ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65
附录Ⅱ 物质系数和特性表171
参考文献180
热门推荐
- 425809.html
- 3185905.html
- 1951443.html
- 1157383.html
- 3160462.html
- 1451403.html
- 2624666.html
- 3479815.html
- 3788838.html
- 3416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2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6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3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5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0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8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8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0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3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