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 理论和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侵权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 理论和实践
  • 范利平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256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侵权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 理论和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事实上的因果关系1

一、必要条件规则1

第一章 英美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1

二、实质要件规则8

三、多因混杂时的判断规则12

第二节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19

一、基本理论19

二、判断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准则22

第三节 英美法中因果关系理论的得失48

一、条件说52

第二章 大陆法系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理论52

第一节 条件说、原因说和义务射程说52

二、原因说54

三、义务射程说56

第二节 相当因果关系说57

一、相当因果关系说的产生57

二、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基本理论58

三、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发展61

四、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判断标准63

一、法规目的说的基本理论65

第三节 法规目的说65

二、法规目的说的分类适用67

第四节 不作为侵权中的因果关系理论70

一、消极说70

二、不作为准因果关系说70

三、积极说71

第五节 大陆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分析73

一、对条件说的评价73

二、对原因说的评价75

三、对相当因果关系说的评价75

一、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和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区别81

第三章 因果关系的一般性分析81

第一节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81

二、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区别86

第二节 因果关系概念的分歧87

一、因果关系是过错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88

二、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作为原因、损害事实作为结果之间的关系89

三、因果关系是行为人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的联系90

四、因果关系是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联系91

第三节 因果关系的基本判断94

一、采用必然因果关系说判断因果关系95

二、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判断因果关系97

三、用主观过错的判断弥补或取代因果关系的判断99

四、因果关系判断方法的检讨100

五、因果关系中的原因力103

第四节 判断因果关系的实例105

一、原因不确定,因果关系无法确定106

二、不能预见的损害后果,不能认定有因果关系109

第五节 因果关系的特别判断114

一、二分法的意义114

二、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116

三、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118

第四章 因果关系的类型化分析121

第一节 不作为的部分因果关系122

一、违反法定保护义务的行为124

二、违反义务上或职务上的要求的不作为133

三、违反因先前行为产生的保护义务的行为141

四、违反合理人行为标准的不作为145

五、不作为义务的证明149

六、小结150

第二节 间接因果关系152

一、受雇人的损害与雇主行为的因果关系153

二、动物致人损害的因果关系159

第三节 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因果关系162

一、普通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因果关系163

二、特殊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因果关系166

第四节 可能性因果关系173

一、问题的提出173

二、行为是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原因175

三、相当程度的可能性才认为是原因178

四、可能性的判断依赖专家的证明180

五、可能性因果关系判断的实例182

六、可能性大小是确定原因力大小的依据185

第五节 多因一果中的因果关系189

一、不同种类的原因190

二、同种类行为的原因195

第六节 网络侵权中的因果关系198

第七节 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203

一、以“可预见性”限制责任范围206

二、行为人只对因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损失负责209

三、责任范围依据的是法律政策210

四、责任范围的合理性212

附录:高度危险作业的民事责任研究218

后记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