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腹壁与疝外科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腹壁与疝外科学
  • 李福年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966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87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712页
  • 主题词:腹壁-腹腔疾病-外科学;腹腔疾病-疝-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腹壁与疝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腹壁与疝外科的历史与发展1

一、腹壁与疝外科的研究范畴1

二、人类对腹壁与疝疾病研究历史与现状1

目录1

三、我国腹壁疾病与疝外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6

第二节 腹壁疾病与疝的诊断与常用诊断技术7

一、诊断7

二、辅助检查7

第二章 腹壁的胚胎发育与解剖9

第一节 胚胎发育9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10

一、腹前外侧壁的分层10

二、腹前外侧壁的血管14

三、腹前外侧壁的淋巴管15

四、腹前外侧壁的神经15

五、脐16

第三节 腹股沟区解剖16

第四节 腹后壁解剖17

一、腹后壁肌肉及筋腹17

二、腹膜后腔17

第五节 腹膜和腹膜腔20

一、腹膜的概述20

二、腹膜的功能21

三、腹膜与脏器的关系21

四、腹膜腔的分区22

五、盆腹膜腔23

六、腹膜皱襞和隐窝或陷凹23

二、腹部切口的种类29

第一节 腹部手术切口的选择29

一、腹部切口的基本要求29

第三章 腹部手术切口及其并发症29

三、腹部切口的选择33

第二节 切口愈合及影响愈合的因素35

一、切口愈合的基本过程35

二、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在切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37

三、炎性介质在切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38

四、切口愈合过程中的胶原代谢41

五、影响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因素43

第三节 腹部再次手术的切口选择46

一、腹部再次手术病人的腹壁准备46

二、腹部再次手术切口的选择46

三、腹部再次手术腹壁切口的技术操作48

四、腹部再次手术后的切口处理50

第四节 腹部手术切口的并发症及其处理50

一、切口出血51

二、切口内血肿51

三、切口感染52

四、切口裂开54

五、腹壁切口的特殊感染56

六、坏死性筋膜炎57

七、腹壁窦道57

八、腹壁切口疝58

九、瘢痕增生及瘢痕疙瘩58

一、造瘘口回缩59

第五节 腹壁胃肠造口并发症及防治59

三、造瘘口感染或瘘口周围炎60

二、瘘口出血60

四、造瘘口坏死60

五、腹膜炎61

七、造瘘口狭窄或梗阻61

六、肠脱出61

八、造瘘口脱垂62

九、造瘘口旁疝63

十、腹泻64

一、胚胎学66

二、病理66

第一节 脐膨出66

第四章 先天性腹壁发育畸形66

三、临床表现67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68

五、治疗68

六、预后70

附:脐膨出-巨舌-巨体综合征70

第二节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71

一、病理71

第三节 腹裂72

一、胚胎学72

三、诊断72

四、治疗72

二、临床表现72

二、病理73

三、临床表现7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74

五、治疗75

六、预后75

第一节 腹壁血管肿瘤77

第五章 腹壁肿瘤77

一、毛细血管瘤77

二、海绵状血管瘤79

三、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81

四、血管球瘤82

六、血管外皮细胞瘤83

五、腹壁血管内皮瘤83

七、血管平滑肌肉瘤84

第二节 腹壁淋巴管瘤85

一、毛细淋巴管瘤85

二、海绵状淋巴管瘤86

三、囊状淋巴管瘤86

第三节 腹壁硬纤维瘤8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87

二、病理89

三、临床表现89

四、影像学检查8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90

六、治疗91

第四节 腹壁脂肪瘤92

一、病理93

二、临床表现93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93

四、治疗94

第五节 腹壁神经纤维瘤94

一、病理94

二、临床表现94

第六节 腹壁纤维肉瘤95

一、临床特点95

四、治疗95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95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96

三、治疗96

第七节 腹壁淋巴管肉瘤96

第八节 腹壁皮肤附属器肿瘤96

一、表皮囊肿96

二、皮样囊肿97

三、皮脂腺囊肿97

四、皮脂腺多发性囊肿98

五、皮脂腺腺瘤98

六、汗腺癌98

七、皮脂腺癌99

第九节 腹壁转移瘤99

第十节 腹膜间皮细胞瘤99

一、病因99

二、病理100

三、临床表现101

四、辅助检查102

五、诊断103

六、治疗103

七、预后103

第十一节 腹膜假粘液瘤104

一、病因104

二、病理104

三、临床表现105

四、诊断105

第十二节 腹膜癌106

一、病因及病理106

五、治疗106

四、治疗107

第十三节 腹膜转移癌107

三、诊断107

二、临床表现107

一、病理108

三、治疗108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08

第十四节 腹膜后肿瘤109

一、腹膜后间隙的解剖109

二、病理110

三、腹膜后肿瘤的组织学特征114

四、临床表现115

五、辅助检查116

六、诊断120

七、鉴别诊断120

八、治疗122

九、腹膜后肿瘤的复发问题123

第十五节 腹膜后纤维化125

十、预后12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25

二、病理127

三、临床表现128

四、辅助检查128

五、影像学检查129

六、组织学检查130

七、诊断131

八、治疗132

第一节 腹壁皮肤附属器官炎症138

一、疖138

第六章 腹壁的感染性疾病138

二、痈139

第二节 腹壁急性蜂窝织炎140

一、病因140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140

五、治疗141

三、临床表现141

四、诊断141

一、病因142

第三节 新生儿腹壁皮下坏疽142

三、诊断143

四、治疗143

二、临床表现143

第四节 腹壁坏死性筋膜炎144

一、病因144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145

三、临床表现146

四、辅助检查147

六、鉴别诊断148

五、诊断148

七、治疗149

八、预后151

第五节 腹膜后脓肿15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51

二、临床表现152

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152

四、诊断153

五、治疗153

第六节 原发性腹膜炎154

一、病因和病理154

二、临床表现155

三、诊断155

四、鉴别诊断156

五、治疗157

六、预后158

第七节 继发性腹膜炎158

一、病因158

二、细菌学160

三、病理160

四、临床表现161

五、诊断163

六、鉴别诊断163

七、治疗164

第八节 结核性腹膜炎166

八、预后166

二、病理167

一、病因167

三、临床表现168

四、诊断168

五、鉴别诊断170

六、治疗171

第九节 假性腹膜炎172

一、腹壁损伤的发生率175

二、腹壁损伤的分类175

第一节 腹壁损伤概述175

第七章 腹壁损伤性疾病175

三、腹壁损伤的原因176

第二节 腹壁损伤的诊断176

一、开放性腹壁损伤176

二、闭合性腹壁损伤177

三、合并内脏损伤178

四、辅助检查178

第三节 腹壁损伤处理179

一、急救处理179

二、腹壁开放性损伤的处理180

三、腹壁闭合性损伤的处理180

四、腹壁缺损的整复治疗180

第四节 腹直肌自发性破裂181

一、病因181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81

三、治疗181

第五节 腹直肌鞘内血肿181

一、病因181

第六节 外伤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182

一、病因182

三、治疗18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8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83

三、治疗183

第七节 自发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184

一、病因184

二、诊断184

三、治疗185

第一节 脐部胚胎发育学186

第八章 脐部疾病186

第二节 脐炎187

一、新生儿脐炎187

二、成人脐炎188

第三节 卵黄管遗留疾病188

一、脐肠瘘188

二、脐茸190

三、脐窦190

四、卵黄管囊肿191

五、脐肠索带191

六、Meckel憩室191

第四节 脐尿管遗留疾病192

一、脐尿管瘘192

二、脐尿窦193

三、膀胱顶部憩室193

四、脐尿管囊肿193

第一节 概念及命名原则195

第九章 腹外疝概述195

一、疝的概念195

二、腹外疝的分类及命名195

第二节 病因196

一、正常强度减弱196

二、腹内压过高197

第三节 疝的病理解剖197

一、疝环197

二、疝囊198

三、疝内容物198

四、疝被盖198

第四节 临床类型及特点199

一、易复性疝199

二、难复性疝199

三、滑动性疝199

四、嵌顿性疝200

五、绞窄性疝201

六、复发疝202

一、股沟区的各层结构特点204

第一节 腹股沟区解剖204

第十章 腹股沟疝204

二、腹股沟管208

三、腹股沟三角209

四、股管210

五、现代外科有关腹股沟区解剖的认识210

六、腹腔镜下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214

第二节 腹股沟疝的分型215

一、Casten分型215

二、Gilbert分型215

三、Nyhus分型215

四、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分型标准216

第三节 小儿腹股沟斜疝217

一、胚胎学及病因217

二、病理219

三、临床表现22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23

五、治疗224

第四节 成人腹股沟斜疝23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31

二、临床表现232

三、辅助检查234

五、鉴别诊断235

四、诊断235

六、治疗237

第五节 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特点243

二、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特点244

一、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及病理特点244

三、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治疗特点24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47

第六节 腹股沟直疝247

二、临床表现248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248

四、治疗249

第七节 股疝250

一、股鞘、股管和股环的局部解剖250

二、病因及病理252

三、临床表现25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54

五、治疗255

第十一章 脐疝258

第一节 病因及病理258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治疗259

一、临床表现259

二、治疗259

第十二章 白线疝260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260

第二节 病理特点及分型261

第三节 临床表现261

一、症状261

二、体征261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262

第五节 治疗262

二、鉴别诊断262

一、诊断262

第一节 解剖及发病机制264

第十三章 半月线疝264

二、体征265

一、症状265

第二节 临床表现265

第三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66

第四节 治疗266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267

第十四章 腰疝267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诊断269

第三节 治疗269

第十五章 手术后腹外疝271

第一节 切口疝27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71

二、病理生理273

三、临床表现273

四、治疗274

五、预防276

一、病因277

第二节 造口旁疝277

四、治疗278

三、临床表现278

二、造口旁疝的病理类型278

五、造口旁疝的预防279

第一节 概论281

第十六章 腹内疝281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281

一、腹内疝的分类281

三、临床表现282

四、诊断283

五、治疗原则284

第二节 肠系膜裂孔疝284

一、病因与病理284

二、临床表现28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87

三、X线检查287

五、治疗288

第三节 小网膜囊疝289

一、病因及分类289

二、临床表现290

五、治疗291

四、诊断291

三、影像学检查291

一、病因及病理292

第四节 十二指肠旁疝292

二、临床表现294

三、诊断294

四、治疗295

二、临床表现296

一、病因296

第五节 盲肠旁疝296

一、乙状结肠间疝发病的解剖学基础297

第六节 乙状结肠间疝297

四、治疗29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97

二、诊断298

三、治疗298

第七节 膀胱上内疝298

一、胃切除术后解剖改变299

第八节 胃切除术后内疝299

二、胃切除术后内疝的类型300

三、发病原因302

四、临床表现30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05

六、治疗305

七、预防306

第九节 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307

一、病因与病理307

二、临床表现30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09

四、治疗309

五、预防309

三、治疗和预防310

二、诊断、鉴别诊断310

一、病因310

第十节 胆肠内引流术后内疝310

第十一节 腹腔粘连引起的腹内疝311

第一节 闭孔疝313

第十七章 骨盆疝313

一、闭孔的局部解剖要点313

三、病理31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314

四、临床表现315

五、X线检查31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317

七、治疗318

第二节 盆底腹膜疝31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20

二、病理320

三、临床表现321

六、治疗322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322

四、影像学检查322

第三节 会阴疝324

一、解剖要点324

二、病因及病理324

三、临床表现325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26

五、治疗326

一、病因327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327

第四节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腹膜疝327

三、治疗328

四、预防328

第五节 子宫切除术后会阴疝328

一、病因病理328

二、临床表现329

三、诊断329

四、治疗329

第六节 直肠(内)脱垂直肠壁内疝330

一、病因病理330

二、临床表现330

四、治疗331

三、诊断33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31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331

第七节 坐骨疝331

三、临床表现332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332

五、治疗332

一、膈肌的解剖334

第十八章 先天性膈疝334

第一节 膈肌发育、解剖和膈疝形成的胚胎学基础334

二、膈肌的胚胎发育与膈疝形成336

第二节 胸腹裂孔疝337

一、病因与病理337

二、病理生理339

三、临床表现339

四、影像学检查34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342

五、血生化和血气分析342

七、治疗343

八、预后348

第三节 胸骨后疝351

一、病因与病理351

二、临床表现351

三、X线检查351

五、治疗352

六、预后35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52

第十九章 后天性膈疝355

第一节 创伤性膈疝355

一、病因355

二、病理生理356

三、临床表现357

四、临床分期358

五、辅助检查359

六、诊断360

七、治疗362

一、病因365

第二节 手术后膈疝365

八、预后365

二、病理366

四、X线检查367

五、诊断367

六、治疗367

三、临床表现367

七、预防368

第二十章 食管裂孔疝370

第一节 食管裂孔和食管胃接合部的解剖及抗反流机制370

一、食管裂孔的解剖及生理功能370

二、胃食管结合部的解剖及其抗反流机制372

第二节 病因376

一、先天性发育异常376

二、后天因素376

第三节 病理及病理生理377

一、病理分型377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378

一、食管裂孔滑动疝的临床特点380

第四节 临床表现380

二、食管旁疝的临床特点383

三、混合型疝的临床特点384

第五节 几种特殊裂孔疝384

一、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特点384

二、孕妇食管裂孔疝386

三、手术后食管裂孔疝386

四、创伤性食管裂孔疝387

第六节 辅助检查387

一、X线检查387

二、B超检查388

三、内窥镜检查388

第七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389

六、食管pH值24小时动态监测389

一、诊断389

五、食管压力测定389

四、核素99mTc扫描389

二、鉴别诊断390

二、手术治疗393

一、非手术治疗393

第八节 治疗39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97

第一节 肌疝397

第二十一章 其他罕见疝397

二、临床表现39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98

四、治疗398

第二节 骶髂筋膜脂肪疝39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99

二、临床表现399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99

四、治疗400

第三节 肺疝40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00

二、病理及病理分型401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402

六、治疗402

三、临床表现402

四、X线检查402

第四节 经膈肌肋间疝40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03

二、病理403

第五节 腹壁间疝40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04

四、治疗404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404

二、病理405

三、临床表现405

四、诊断405

五、治疗406

第六节 髂骨取骨后盆、侧腹壁疝406

一、病因406

二、诊断407

三、治疗407

四、预防407

第七节 膀胱上外疝408

第八节 创伤性腹壁疝409

二、手术禁忌证411

第二十二章 腹壁与疝外科疾病的常用手术411

第一节 脐膨出的手术411

一、手术适应证411

三、术前准备411

四、手术方法412

五、术中注意事项417

六、并发症及处理417

七、术后处理419

第二节 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的手术420

一、手术适应证420

二、术前准备420

三、手术方法421

一、手术前准备423

第三节 腹裂的手术423

五、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423

四、术后处理423

二、麻醉与体位424

三、手术方法424

四、术中意外及处理426

五、术后处理427

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428

第四节 腹壁肿瘤的手术429

一、腹壁血管瘤切除术429

二、腹壁淋巴管瘤切除术429

三、腹壁脂肪瘤切除术430

四、腹壁皮肤附属器肿瘤切除术431

第五节 腹壁感染的手术433

一、痈切开引流术433

二、腹壁脓肿切开引流术434

第六节 腹膜后肿瘤手术435

四、手术要点436

三、麻醉与体位436

二、术前准备436

一、适应证436

五、术后处理442

一、开放性腹壁创伤的手术443

第七节 腹壁外伤的手术443

二、闭合性腹壁损伤的手术444

三、创伤性腹壁缺损的修复手术446

一、脐肠瘘切除术448

第八节 卵黄管遗留疾病的手术448

二、脐窦切除术450

四、Meckel憩室切除术451

三、脐肠索带、卵黄管囊肿切除术451

一、脐尿管瘘切除术454

第九节 脐尿管遗留疾病的手术454

二、脐尿管囊肿切除术457

一、适应证458

二、术前准备458

第十节 切口疝修补手术458

三、麻醉与体位459

四、常用手术方式459

五、注意事项464

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466

七、术后处理467

第十一节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467

一、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特点与手术467

二、手术适应证及方法的选择467

五、手术方法468

三、术前准备468

四、麻醉与体位468

六、术中注意事项480

七、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483

八、术后处理483

第十二节 后天性腹股沟斜疝的手术484

一、适应证484

二、禁忌证484

三、术前准备484

四、体位与麻醉485

五、常见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489

六、无张力疝修补术510

七、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再手术517

八、其它特殊情况的手术处理520

九、术中意外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536

十、手术后处理565

一、适应证567

二、禁忌证567

三、术前准备567

四、体位与麻醉567

五、手术方法567

第十三节 腹股沟直疝的手术567

七、术后处理569

六、手术意外和并发症处理569

二、禁忌证570

一、适应证570

第十四节 股疝的手术570

五、常见术式570

四、麻醉与体位570

三、术前准备570

六、术中意外及注意事项580

七、术后并发症的处理581

一、小儿脐疝修补术(Gross修补术)582

第十五节 脐疝的手术582

八、术后处理582

二、成人脐疝修补术585

一、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588

第十六节 白线疝的手术588

二、术前准备588

三、麻醉与体位589

四、手术方法589

五、术中意外及其并发症的处理590

六、术后处理591

第十七节 腰疝的手术591

一、术前准备591

二、麻醉与体位591

三、手术步骤591

四、术中注意事项594

五、手术后处理594

第十八节 半月线疝的手术595

一、前准备、麻醉与体位595

二、手术步骤595

三、麻醉、体位596

三、术后处理596

第十九节 闭孔疝手术596

一、手术适应证596

二、术前准备596

四、手术方法597

五、术中注意事项598

六、术后处理599

第二十节 腹内疝的手术599

一、肠系膜裂孔疝手术599

二、Winslow孔疝手术600

三、十二指肠旁疝手术600

四、盲肠旁疝手术601

五、乙状结肠间疝手术601

六、膀胱上内疝手术602

七、胃切除术后内疝602

八、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手术603

第二十一节 肠造口旁疝手术603

一、手术适应证603

五、常用手术方法604

四、麻醉及体位604

三、术前准备604

二、手术禁忌证604

六、术中注意事项605

七、术后并发症606

八、术后处理607

第二十二节 食管裂孔疝手术607

一、手术适应证608

二、手术禁忌证608

三、术前准备608

四、常见术式及操作步骤609

五、手术方法的选择624

六、术中注意事项及意外627

七、术后并发症及处理628

八、术后处理631

第二十三节 先天性膈疝手术632

一、胸腹裂孔疝修补手术632

二、胸骨后疝手术638

第二十四节 创伤性膈疝修补术639

一、手术时机的选择639

二、术前准备639

三、手术路径和手术方式的选择640

四、麻醉与体位641

五、手术步骤641

六、注意事项643

七、术后处理643

第二十五节 腹腔镜技术在疝外科的应用643

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历史与腹腔镜疝手术概况643

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646

三、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655

四、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656

第二十六节 腹壁整形与美容学手术660

一、腹壁松弛及腹部脂肪堆积症的美容整形660

二、带蒂腹直肌皮瓣乳房再造术665

三、腹部其它畸形的整形666

第二十七节 腹壁皮瓣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669

一、腹部常用皮瓣669

二、腹部皮管成形术672

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6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