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五官科疾病用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五官科疾病用药
  • 俞兴源主编;李洵,唐万华,崔晓光,俞兴源,吴雅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254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五官科学-中成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五官科疾病用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1

一、中成药发展史1

目录1

二、中医药基本知识3

三、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与使用方法10

四、本书撰写的思路和方法21

第二部分五官科用药23

概述23

眼科24

麦粒肿24

一、什么是麦粒肿24

(初起眼睑红肿、疼痛,硬节可触及)25

(眼睑高度红肿,剧烈疼痛,硬节肿胀,淋巴结肿大)(三)脾胃虚弱,余毒未尽25

(二)脾胃热毒上攻25

(一)风热外袭25

二、麦粒肿的中医分型25

(针眼反复发作,不溃不散,经久难消,红肿痛微)三、用药注意事项26

四、治疗麦粒肿的常用中成药27

(一)芎菊上清丸(颗粒)27

(二)牛黄上清丸(片)28

(三)防风通圣丸29

(四)清心明目上清丸30

(五)参苓白术丸30

(六)健脾消食丸31

五、治疗麦粒肿的家庭选药指导32

六、麦粒肿的家庭预防与调护33

结膜炎33

一、什么是结膜炎33

(磨异物感、灼热刺痒、白睛红赤、眼眵粘稠)(二)疫疠之气,侵扰于目34

(高度目赤、剧烈磨痛、热泪如汤,白睛出血,黑睛生翳)(三)肝肾亏损,阴血不足34

(一)风热外袭,上犯白睛34

二、结膜炎的中医分型34

(轻涩酸痒、眼睑沉重、视力疲劳、不能久视、腰酸头晕)三、用药注意事项35

四、治疗结膜炎常用中成药35

(一)清心明目上清丸35

(二)黄连羊肝丸37

(三)清热解毒口服液37

(四)龙胆泻肝丸39

(五)补益蒺藜丸39

(六)杞菊地黄丸40

翼状胬肉41

一、什么叫翳状胬肉41

二、翼状胬肉的中医分型41

(一)脾胃实热型41

(一)白敬字眼药42

四、治疗翼状胬肉的常用中成药42

(胬肉淡红、涩痒间作、心中烦热、口舌干燥、舌尖红脉弦细)三、用药注意事项42

(胬肉尖厚、胞睑红肿、眵多胶粘、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洪数)(二)肝胆火炽型42

(胬肉攀睛、白睛红赤、畏光流泪、口苦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三)阴虚火旺型42

(二)黄连羊肝丸43

(三)知柏地黄丸44

(四)牛黄清胃丸45

二、角膜炎的中医分型46

(一)风热外袭 上犯于目46

一、什么是角膜炎46

角膜炎46

(轻磨畏光、如有异物、白睛稍红、角膜染色、点状或树枝状)(二)肝胆火炽 热毒壅盛47

(磨痛剧烈、睁眼困难、怕光流泪、角膜染色树枝或地图状)(三)湿热蕴蒸 生翳溃腐47

(眼皮肿胀、磨痛剧烈、热泪如汤、角膜浑浊、凸凹不平)(四)阴虚邪留 迁延不愈47

(微弱怕光、轻度疼痛、眼内干涩、迁延不愈)三、用药注意事项47

四、治疗角膜炎常用中成药48

(一)明目蒺藜丸48

(二)黄连羊肝丸50

(四)龙胆泻肝丸52

(五)拨云退翳丸52

(三)清心明目上清丸52

(六)珍珠末54

虹膜睫状体炎54

一、什么是虹膜睫状体炎54

二、虹膜睫状体炎的中医分型55

(一)肝经风热型55

(羞明流泪、赤涩难睁、眼珠坠胀、视物昏花、瞳神缩小眉棱骨痛)(二)肝胆湿热型55

(畏光流泪、睛珠胀痛、视物模糊、神水混浊、口舌生疮、溺赤便结)(三)风热夹湿型55

(视力下降、瞳神紧小、反复发作、神水混浊、骨节酸痛、小便不利)(四)阴虚火旺型55

(眼干昏花、瞳神干缺、虚烦不眠、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潮热盗汗)(五)脾肾阳虚型56

(眼症迂延、反复发作、白晴不红、虹膜晦暗、四肢不温、气怯形寒)三、用药注意事项56

四、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常用中成药57

(一)拨云退翳丸57

(二)龙胆泻肝丸57

(三)清热解毒口服液57

(四)知柏地黄丸58

(五)附子理中丸59

(六)桂附地黄丸60

白内障60

一、什么是白内障60

二、白内障的中医分型61

(一)肝肾阴虚型61

(视物昏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61

(二)肝经风热型61

(视物昏朦,眼胀目眩,口苦咽干)61

(三)脾肾阳虚型61

(视物昏朦,晶珠混浊,形寒肢冷)62

(四)气血两虚型62

(视物昏花,不耐久视、眉棱骨酸痛、神疲懒言)三、用药注意事项62

四、治疗白内障的常用中成药62

(一)石斛夜光丸62

(二)明目地黄丸64

(四)拨云退翳丸66

(三)障眼明片66

(五)珍珠末68

(六)补中益气丸68

(七)补益蒺藜丸69

青光眼69

一、什么是青光眼69

二、青光眼的中医分型70

(一)肝胆火炽型70

(头晕目赤、睛珠作胀、瞳神散大、耳鸣耳聋、胁痛口苦)(二)肝郁气滞型70

(头目胀痛、眉心重坠、瞳神稍大、胸闷嗳气、口苦纳少)(三)痰湿上扰型71

(视物昏朦、瞳神稍大、眼睑浮肿、胸闷泛恶、食少神疲)(四)肝肾阴虚型71

(内外翳障、瞳神散大、夜盲昏花、目涩羞明、腰膝酸软)三、用药注意事项71

四、治疗青光眼常用中成药72

(一)开光复明丸72

(二)龙胆泻肝丸73

(五)石斛夜光丸75

(四)清心明目上清丸75

(三)加味逍遥丸75

(六)石斛明目丸76

(七)琥珀还睛丸76

五、青光眼的家庭预防与调护78

视网膜静脉阻塞79

一、什么是视网膜静脉阻塞79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分型80

(一)气滞血瘀型80

(视力下降,视网膜放射状出血,胸胁胀痛,精神抑郁)(二)气虚血瘀型80

(视物不清,视网膜水肿,出血,絮状渗出斑,肢体无力,面色苍白)(三)肝肾阴虚瘀热型80

(视物模糊,视网膜出血色紫暗或陈旧,或视网膜新生血管,形体消瘦)(四)痰湿郁滞型80

(病程较长,眼底出血、渗出,伴黄斑水肿,形体肥胖,头重眩晕)三、用药注意事项81

四、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常用中成药81

(一)加味逍遥丸81

(二)云南白药软胶囊(散剂)82

(五)石斛夜光丸84

(四)补益蒺藜丸84

(三)复方丹参片84

(六)石斛明目丸86

(七)杞菊地黄丸86

(八)参苓白术丸86

五、研究进展86

六、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家庭预防与调护86

视神经萎缩87

一、什么是视神经萎缩87

二、视神经萎缩的中医分型88

(一)先天禀赋不足(先天性)88

(视物障碍、病程冗长、视盘色淡、头晕耳鸣)(二)肝气郁结(原发性)88

(视物不见、视盘色白、神情忧郁、胸闷善叹)(三)血瘀络阻(外伤性)88

(头眼部外伤、视力渐降或骤盲、瞳孔散大)(四)脾胃阳虚(继发性)88

(视物不明、形寒肢冷、少气乏力、面浮腿肿)三、用药注意事项89

(一)五子衍宗丸90

四、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常用中成药90

(二)加味逍遥丸91

(三)复方丹参片91

(四)云南白药91

(五)右归丸91

(六)人参归脾丸93

(七)桂附地黄丸93

五、视神经萎缩的家庭预防与调护93

一、什么是急性外耳道炎94

耳鼻喉科94

急性外耳道炎94

二、耳疮的中医分型95

(一)肝胆实火95

(耳痛剧烈,不敢触碰,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无分泌物)(二)肝胆湿热95

(耳痛重,不敢触碰,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有黄白色粘稠分泌物)三、用药注意事项96

四、治疗外耳道炎常用中成药96

(一)当归龙荟丸96

(二)耳炎药膏97

(三)喉症丸、六神丸98

(四)板蓝根颗粒(糖浆)99

(五)泻青丸99

(六)清热解毒口服液99

(七)龙胆泻肝丸99

(八)滴耳油99

(九)如意金黄散99

一、什么是外耳道疖100

外耳道疖100

二、耳疖的中医分型101

(一)风热犯耳101

(病初起,耳痛轻,外耳道皮肤局限性红肿,微突起,无脓点)(二)肝胆实火101

(耳痛剧烈,外耳道局部红肿高突明显,质硬)(三)肝胆湿热101

(七)清热解毒口服液102

(六)滴耳油102

(五)泻青丸、耳炎药膏102

(四)喉症丸、六灵丸102

(二)龙胆泻肝丸102

(三)板蓝根颗粒(糖浆)102

(一)当归龙荟丸、耳炎药膏102

四、治疗耳疖常用中成药102

(耳痛剧烈,不敢触碰,外耳道局部红肿突起,有渗出物,顶端软,有脓头或流出大量脓血)三、用药注意事项102

(八)如意金黄散103

外耳湿疹103

一、什么是外耳湿疹103

二、外耳湿疹的中医分型103

(一)肝胆湿热103

(耳痒可轻可重,耳部有丘疹、水疱,糜烂,流水,脱屑,结痂)(二)阴血亏虚103

(耳痒不剧烈,日久不愈,耳部皮肤粗糙增厚,皲裂,有鳞屑,无分泌物)三、用药注意事项104

四、治疗外耳湿疹常用中成药104

(一)龙胆泻肝丸104

(二)六味地黄丸106

(四)滴耳油107

(三)耳炎药膏107

一、什么是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108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108

二、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分型109

(一)风寒闭耳109

(耳内胀闷,听力减退,自听增强,恶寒,鼻塞,流清涕,鼓膜穿刺可有少量清稀积液或无积液)(二)风热犯耳109

(耳内胀闷,听力减退,自听增强,鼻塞,咽痛,发热重,恶寒轻,口渴,鼓膜穿刺有黄色清稀积液或无积液)(三)肝胆湿热109

(耳内胀闷堵塞明显,听力减退,自听增强,耳内微痛,耳鸣,急躁易怒,鼓膜穿刺抽出黄色粘稠积液)三、用药注意事项109

四、治疗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常用110

中成药110

(一)感冒清热颗粒(冲剂)110

(二)芎菊上清丸(颗粒)112

(三)清热解毒口服液112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114

一、什么是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114

(四)鼻通宁滴剂114

(五)龙胆泻肝丸114

(耳堵较轻,日久不愈,听力减退,耳鸣,鼓膜穿刺可能无积液,鼓膜内陷,混浊,粘连,钙化斑)三、用药注意事项115

中成药115

四、治疗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常用115

(一)参苓白术丸(颗粒)115

(耳堵耳闷,听力减退,耳鸣,鼻塞流弟,胸闷纳呆,腹胀便溏,鼓膜穿刺有少许粘稠分泌物)(二)邪毒滞留,气血瘀阻115

(一)脾虚失运,痰湿困耳115

二、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分型115

(二)复方丹参片116

(三)二陈丸116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18

一、什么是化脓性中耳炎118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分型118

(一)风热邪毒,侵犯耳窍118

(上感后,一侧耳痛,胀闷,听力减退,发热,恶风,咳嗽)(二)肝胆湿热,壅塞耳窍118

(一)滴耳油119

中成药119

四、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用119

(耳痛剧烈,跳痛或刺痛,耳堵,听力减退,高热,鼓膜穿孔后,流出黄稠或带血脓液,诸症减轻)三、用药注意事项119

(二)龙胆泻肝丸121

(三)泻青丸121

(四)当归龙荟丸121

(五)鼻通宁滴剂121

(六)清热解毒口服液12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21

一、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21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分型122

(一)脾虚湿困122

(耳内流脓日久,脓液清稀色白,无臭味,听力减退,耳鸣,腹胀便溏,纳呆)(二)肾元亏损123

(耳内流脓日久,脓液秽浊或呈豆腐渣样,恶臭,听力减退,腰膝酸软)三、用药注意事项123

(一)知柏地黄丸124

(二)补中益气丸124

四、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用124

中成药124

(三)金匮肾气丸125

(四)参芩白术丸126

(五)人参健脾丸(水蜜丸)126

二、突发性耳聋的中医分型128

(上感后,突然听力下降,耳鸣,耳堵,头晕)(二)肝火上扰128

(一)风热侵袭,邪窜耳窍128

一、什么是突发性耳聋128

突发性耳聋128

(郁怒之后,突然听力下降,耳鸣呈呼呼声,耳内闭塞堵闷不适,烦躁易怒,头晕目赤,口苦咽干)(三)痰热郁结129

(突然听力下降,耳鸣声粗,耳内胀满,耳周麻木,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口淡无味,起病前可能饮酒或过食肥甘厚味)(四)血脉瘀阻129

(听力下降,耳鸣如蝉,偶感耳内疼痛发胀)三、用药注意事项129

四、治疗突发性耳聋常用中成药129

(一)泻青丸129

(二)清气化痰丸131

(七)板蓝根颗粒(糖浆)132

(六)银翘解毒片132

(八)活血通脉片132

(四)当归龙荟丸132

(三)通窍耳聋丸132

(五)复方丹参片132

感音神经性耳聋134

一、什么是感音神经性耳聋134

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中医分型135

(一)肝火亢盛135

(听力下降,耳鸣如潮或风雷声,郁怒之后突然加重,头痛头昏,面红目赤,烦躁不安)(二)痰火郁结135

(听力下降,耳堵闷,耳鸣呼呼作响,头昏头沉,胸闷,恶心,口淡无味)(三)肾精亏损135

(听力下降,耳鸣如蝉,昼夜不息,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发脱齿摇)(四)气滞血瘀135

(听力下降,耳鸣,舌质暗或边有瘀点)三、用药注意事项136

四、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常用中成药136

(一)通窍耳聋丸136

(四)泻青丸137

(六)耳聋左慈丸137

(五)清气化痰丸137

(三)龙胆泻肝丸137

(二)当归龙荟丸137

(七)活血通脉片139

(八)知柏地黄丸139

(九)金匮肾气丸139

(十)复方丹参片139

急性咽炎140

一、什么是急性咽炎140

二、急性咽炎的中医分型141

(一)风热邪毒,侵犯咽喉141

(咽部灼热,轻度疼痛,空咽时加重,不影响进食,发热,恶寒)(二)肺胃热盛,上攻咽喉141

(咽痛较剧,吞咽困难,发热,口臭,口渴,大便干)三、用药注意事项141

四、治疗急性咽炎常用中成药141

(一)双黄消炎片141

(二)板蓝根颗粒(糖浆)142

(三)青果丸144

(四)西瓜霜145

(五)清热养阴丸146

(六)喉症丸148

(七)清咽润喉丸148

(八)铁笛丸148

(九)复方丹参片148

慢性咽炎148

一、什么是慢性咽炎148

二、慢性咽炎的中医分型149

(一)肺肾阴虚149

(咽干,灼热疼痛,痰粘难咯或带血丝,喜清嗓,午后症状重,咽部粘膜暗红,淋巴滤泡增生)(二)脾气虚弱149

(咽部异物梗阻感或痰粘着感,易恶心作呕,微干微痛,劳则加重,咽部粘膜色淡红,淋巴滤泡肥大)(三)痰凝血瘀150

(咽部异物梗阻感日久,干燥,微痛或剌痛,咽干不欲饮,恶心,胸闷,咽部粘膜色暗紫)三、用药注意事项150

四、治疗慢性咽炎常用中成药150

(一)铁笛丸(口服液)150

(三)西黄清醒丸152

(二)清音丸152

(四)人参健脾丸154

(五)口炎清颗粒154

(六)藏青果喉片155

(七)补中益气丸157

(八)利咽灵片157

(九)复方丹参片159

急性扁桃体炎159

一、什么是急性扁桃体炎159

二、急性扁桃体炎的中医分型160

(一)风热外袭,肺经有热160

(咽喉干燥灼热,疼痛逐渐加剧,咳嗽吞咽时更重,扁桃体红肿,无脓)(二)邪热传里,肺胃热盛161

(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影响进食,可放射至耳深处疼痛,高热,扁桃体红肿明显,表面大量脓点)三、用药注意事项161

四、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常用中成药161

(一)抗扁桃腺炎合剂161

(五)喉症丸163

(四)藏青果喉片163

(二)双黄消炎片163

(三)板蓝根颗粒(糖浆)163

(六)六灵丸165

(七)清咽利膈丸167

(八)清膈丸168

(九)清热养阴丸169

(十)清咽润喉丸170

(十一)西瓜霜170

慢性扁桃体炎170

一、什么是慢性扁桃体炎170

二、慢性扁桃体炎的中医分型171

(一)肺肾阴虚171

(咽干灼热,哽哽不利,微痒微痛,痰粘少,喉核暗红,表面不平,挤压喉核有黄白色腐物溢出)(二)脾气虚弱171

(咽部异物梗阻感或痰粘着感,容易恶心作呕,咽部微干微痛,扁桃体淡红,肥大,挤压扁桃体,隐窝口溢出白粘分泌物)(三)痰凝血瘀171

(六)补中益气丸172

(五)藏青果喉片172

(四)口炎清颗粒172

(七)复方丹参片172

四、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常用中成药172

(三)铁笛丸172

(二)清音丸172

(一)利咽灵片172

(咽部异物梗阻感,干涩不利,剌痛胀痛,易恶心,胸闷,扁桃体暗红,肥大质硬,表面凹凸不平)三、用药注意事项172

急性喉炎174

一、什么是急性喉炎174

二、急性喉炎的中医分型174

(一)风热犯肺174

(病初起,声音不扬,音低而粗,或见嘶哑,喉部灼热微痛,干痒而咳)(二)肺胃热盛175

(声音嘶哑,甚至失音,语言难出,喉痛加重,咳嗽痰黄稠)(三)痰热壅肺175

(声音嘶哑,渐渐加重,甚者语言难出,喉痛较剧,痰多,喉咙中呼呼痰声不绝,喉头阻塞感,时有气促)三、用药注意事项175

(四)清音丸176

(三)藏青果喉片176

(二)双黄消炎片176

四、治疗急性喉炎常用中成药176

(一)板蓝根颗粒(糖浆)176

(五)清咽润喉丸177

(六)清热养阴丸、西瓜霜179

(七)喉症丸、清咽利膈丸、清膈丸179

慢性喉炎179

一、什么是慢性喉炎179

二、慢性喉炎的中医分型180

(一)肺肾阴虚180

(声嘶日久,咽喉干燥,微痛,喉痒干咳,痰少而粘,声带暗红,增厚)(二)脾气虚弱180

(声嘶日久,语音低微,讲话费力,发音不能持久,声带松弛无力,闭合不好)(三)痰凝血瘀180

(声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发展为持续性,重者语音难出,喉部有异物梗阻感,有痰难咯,声带有小结或息肉)三、用药注意事项180

四、治疗慢性喉炎常用中成药181

(一)清音丸181

(四)人参健脾丸182

(五)黄氏响声丸182

(三)口炎清颗粒182

(二)藏青果喉片182

(六)补中益气丸183

(七)利咽灵片183

(八)复方丹参片184

急性鼻炎184

一、什么是急性鼻炎184

二、急性鼻炎的中医分型184

(一)风寒犯鼻184

(鼻塞,喷嚏频作,流清涕,头痛,周身酸痛,发紧,恶寒发热,口不渴)(二)风热犯鼻185

(鼻塞,喷嚏时作,流粘稠黄涕,鼻息气热,发热,头痛,口渴,咽痛,咳嗽痰黄)三、用药注意事项185

四、治疗急性鼻炎常用中成药185

(一)鼻通宁滴剂185

(二)鼻通丸185

一、什么是慢性鼻炎187

(五)感冒清热颗粒187

慢性鼻炎187

(三)藿胆丸187

(四)鼻窦炎口服液187

二、慢性鼻炎的中医分型188

(一)肺经蕴热188

(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少量粘黄涕,鼻内可有灼热干燥感,或见嗅觉减退,头胀痛,口干,咳嗽)(二)肺脾气虚188

(鼻塞时轻时重,或呈交替性,涕白而粘,遇冷时症状加重,头昏头重)(三)血瘀鼻窍188

(鼻塞重,持续不减,鼻涕粘黄或粘白,难以擤出,说话时鼻音重,头胀头痛,嗅觉减退,甚者引起耳鸣,耳堵)三、用药注意事项189

四、治疗慢性鼻炎常用中成药189

(一)鼻通宁滴剂189

(五)补中益气丸190

一、什么是急性鼻窦炎190

(六)复方丹参片190

急性鼻窦炎190

(四)鼻窦炎口服液190

(三)鼻通丸190

(二)藿胆丸190

二、急性鼻窦炎的中医分型191

(一)肺经风热191

(鼻塞,鼻涕量多,白粘或黄稠,嗅觉减退,头痛,发热恶风,咳嗽,头额、眉棱骨或颌面部压痛)(二)胆腑郁热191

(鼻涕浓浊,量多,色黄或黄绿,或育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剧烈。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头额、眉棱骨、颌面部红肿,有压痛)(三)脾胃湿热191

(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量多,嗅觉减退,头昏沉或重胀,倦怠乏力,四肢沉重,纳呆食少)三、用药注意事项192

四、治疗急性鼻窦炎常用中成药192

(一)藿胆丸192

(二)鼻通宁滴剂193

(三)鼻窦炎口服液193

慢性鼻窦炎193

一、什么是慢性鼻窦炎193

(一)鼻窦炎口服液194

(鼻涕白粘或黄稠,量多,嗅觉减退,鼻塞较重,食少便溏,腹胀,倦怠乏力,头昏沉重)三、用药注意事项194

四、治疗慢性鼻窦炎常用中成药194

(一)肺气虚寒194

二、慢性鼻窦炎的中医分型194

(鼻塞或轻或重,鼻涕白粘,遇风冷加重,头昏头胀,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出虚汗)(二)脾气虚弱194

(二)鼻通宁滴剂195

(三)玉屏风颗粒195

(四)参苓白术丸195

(五)补中益气丸195

过敏性鼻炎195

一、什么是过敏性鼻炎195

二、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分型196

(一)肺气虚弱,卫表不固196

(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畏风怕冷,自汗,气短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苍白)(二)脾气虚弱,清阳不升196

(鼻塞,鼻痒,喷嚏突发,流涕或清或白粘,面色萎黄,消瘦,食少,腹胀,倦怠)(三)肾阳不足,温煦失职196

(一)玉屏风颗粒197

(三)金匮肾气丸197

(二)补中益气丸197

(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长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倦怠,小便清长、夜尿频)三、用药注意事项197

四、治疗过敏性鼻炎常用中成药197

(一)胃肠实热198

(三)龋齿198

(牙齿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出血溢脓)(二)肾气虚弱198

(牙齿隐痛,龈肉萎缩,牙齿浮动)198

二、牙痛的中医分型198

一、什么叫牙痛198

牙痛198

口腔科198

(龋洞或缺损,嵌塞食物,遇冷热刺激疼痛加重,夜晚痛重,有时牙痛不能准确定位)三、用药注意事项199

四、治疗牙痛的常用中成药199

〔外用药〕199

(一)白清胃散199

(二)齿痛冰硼散199

(三)石膏散199

〔内服药〕199

(一)清胃黄连丸199

(三)京制牛黄解毒片200

(二)六味地黄丸200

五、牙痛的预防与调护201

牙周病201

一、什么叫牙周病201

二、牙周病的中医分型202

(一)实证202

(牙龈出血,肿胀,溢脓,疼痛,口干口臭)(二)虚证202

(牙龈红肿不严重,全口牙齿松动,咀嚼无力)三、用药注意事项202

〔内服药〕203

五、牙周病的家庭预防与调护203

(三)京制牛黄解毒片203

(一)清胃黄连丸203

(二)六味地黄丸203

(二)齿痛冰硼散203

(一)白清胃散203

〔外用药〕203

四、治疗牙周病的常用中成药203

(三)石膏散203

二、智齿冠周炎的中医分型204

(一)胃肠积热204

(冠周红肿,龈袋溢脓,肿胀波及腮颊,疼痛明显)(二)肝胆火盛204

一、什么叫智齿冠周炎204

智齿冠周炎204

(口苦咽干,脾气急躁,大便干,小便黄)三、用药注意事项205

四、治疗智齿冠周炎的常用中成药205

〔外用药〕205

(一)白清胃散205

(二)石膏散205

(三)齿痛冰硼散205

〔内服药〕205

(一)清胃黄连丸205

(二)京制牛黄解毒片205

五、智齿冠周炎的家庭预防与调护206

(三)龙胆泻肝丸206

口腔扁平苔藓207

一、什么叫扁平苔藓207

二、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分型207

(一)肝肾阴虚型207

(两颊部或舌、牙龈可见深浅不等的白色角化斑纹,呈条索状、网状或树枝状)(二)气滞血瘀型207

八味锡类散208

〔外用药〕208

四、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常用中成药208

(轻微疼痛,进食时加重,尤以吃辛辣冷热等刺激食物时加重)三、用药注意事项208

〔内服药〕209

(一)龙胆泻肝丸209

(二)六味地黄丸209

(三)加味逍遥丸209

口腔溃疡209

一、什么叫口腔溃疡209

(发病慢,病程长,疼痛较轻,溃疡大小不等,周边微红不肿)(三)热证210

(发病快,疼痛加剧,表面有黄白色膜,周围有红晕)(二)虚证210

二、口腔溃疡的中医分型210

(一)实证210

(灼痛明显,溃疡周边充血鲜红,基底渗出物色黄,口干口臭)(四)寒证211

(疼痛不明显,溃疡周边微红,色淡,全身乏力)三、用药注意事项211

四、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中成药211

〔外用药〕211

(一)口腔溃疡散211

(二)白清胃散213

(三)齿痛冰硼散214

(四)石膏散214

〔内服药〕215

(一)清胃黄连丸215

(二)参芩白术丸216

(三)金匮肾气丸216

(四)京制牛黄解毒片217

附录非处方药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