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P技术基础 编址和路由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T.A.莫菲)Thomas A.Maufer著;赵军锁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7434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IP技术基础 编址和路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IP体系结构、编址和路由1
第1章 IP导论1
1.1 何谓IP1
1.2 LAN和WAN上的通信4
1.3 IP体系结构概述5
1.3.1 入站包的处理6
1.3.2 TCP详解8
1.4 IP包头概述8
1.4.1 IP包的分段9
1.4.2 其他重要的IP“辅助性”协议10
1.5 何谓路由选择12
1.6 Internet为何如此有用14
1.7 Internet应用15
参考文献16
注释17
第2章 Internet编址约定和扩展问题18
2.1 引言18
2.1.1 Internet的扩展问题18
2.1.2 有类别IP编址20
2.2 有类别IP编址的补充练习24
2.2.1 练习题24
2.2.2 练习题答案25
参考文献25
注释25
3.2.1 隐含子网划分27
3.2 早期的子网划分替代方案27
第3章 典型的子网划分27
3.1 引言27
3.2.2 代理ARP30
3.3 明确的子网划分33
3.4 层次信息的隐藏33
2.1.3 有类别编址的局限性34
3.5 扩展网络前缀35
3.6 子网编址方案的设计36
3.6.1 定义子网掩码/扩展前缀长度37
3.6.2 定义每一个子网号37
3.6.3 全0或者全1子网37
3.6.4 确定每个子网中的主机地址38
3.6.5 定义子网掩码/扩展网络前缀的长度39
3.6.7 定义各个子网号40
3.6.6 定义子网掩码/扩展网络前缀的长度40
3.6.8 确定每个子网中的主机地址41
3.6.9 确定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42
3.7 子网的附加练习46
3.7.1 子网划分练习146
3.7.2 子网划分练习247
3.7.3 子网划分练习1答案47
3.7.4 子网划分练习2答案48
3.7.5 思考题49
3.7.6 思考题答案49
注释50
4.2.1 固定长度(有类别)子网掩码52
4.2 VLSM52
4.1 可变长子网掩码和超级网络介绍52
第4章 一般的子网划分52
4.2.2 有效使用IP地址空间54
4.2.3 路由聚合55
4.3 VLSM的设计思路56
4.4 分层编址举例57
4.5 VLSM举例59
4.5.1 创建192.168.0.0/16的16个子网59
4.5.2 确定子网#34(192.168.48.0/20)的主机地址60
4.5.3 确定子网#144(192.168.224.0/20)的16个子子网61
4.5.4 确定子网#144-34(192/168.227.0/24)的主机地址61
4.5.5 为子网#144-144(192.168.238.0/24)定义8个子子子网62
4.5.6 为子网#144-144-23(192.168.238.64/27)确定主机地址63
4.6 VLSM练习64
4.6.1 VLSM练习题64
4.6.2 VLSM练习题答案66
4.7 子网和超级网络的操作67
4.7.1 分解70
4.7.2 合并71
注释75
第5章 可升级的Internet地址管理76
5.1 Internet中的CIDR与Intranet中的VLSM76
5.1.1 利用CIDR更高效地分配Ipv4的地址空间77
5.1.2 控制Internet路由表的增长79
5.1.3 CIDR分配举例之一81
5.1.4 CIDR分配举例之二82
5.2 CIDR练习题84
5.3 CIDR练习题答案85
5.4 CIDR部署中端站的隐含行为87
5.5 升级Internet地址空间的新方案89
5.5.1 呼吁归还未使用的IP网络前缀90
5.5.2 专用Internet地址分配90
5.5.3 从保留的A类地址空间进行地址分配90
5.5.4 地址分配策略的隐含行为91
参考文献92
注释92
第二部分 IP下的LAN和WAN子网103
第6章 LAN互连103
6.1 引言103
6.2 在OSI的第一层进行互连103
6.2.1 10BASE-T的配线104
6.2.2 第一层:中继器105
6.3 在OSI的第二层进行互连106
6.4 在OSI的第三层进行互连111
参考文献112
注释112
第7章 以太网技术114
7.1 引言114
7.2 介质访问控制:CSMA/CD115
7.2.1 二进制指数回退重传算法116
7.2.2 没有冲突的以太网117
7.3 以太网的帧格式117
7.4 以太网介质120
7.4.1 粗缆以太网:10BASE5120
7.4.2 细缆以太网:10BASE2122
7.4.3 运行在双绞线上的以太网:10BASE-T123
7.4.4 运行在光纤上的以太网:10BASE-F125
7.4.5 运行在CATV上的以太网:10BROAD36126
7.4.6 高于10Mbps的以太网126
7.4.7 高于100Mbps的以太网128
7.4.8 以太网还能更快吗?129
7.5 以太网的故障排除130
参考文献131
注释132
第8章 IP over Ethernet133
8.1 协议多路分用133
8.2 获取相邻节点的地址134
8.3 在IEEE802.3上运行IP136
8.4 IP的转发决策137
8.5 较大的交换LAN上的IP升级问题141
参考文献144
注释145
第9章 令牌环和FDDI146
9.1 令牌传递环技术简介146
9.2 令牌环的细节147
9.2.1 令牌环的功能描述147
9.2.2 令牌环的帧格式148
9.2.3 令牌环LAN互连155
9.3 FDDI和令牌环155
9.4 在令牌环和FDDI上如何运行IP156
注释158
参考文献158
第10章 点到点协议159
10.1 串行线路的分类159
10.1.1 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159
10.1.2 带宽对称的电话和带宽不对称的电路160
10.2 拨号连接和租用线路161
10.3 PPP概述161
10.4 链路控制协议162
10.4.1 LCP:建立链路162
10.4.2 LCP:维持链路165
10.4.3 LCP:撤消链接166
10.5 鉴别166
10.5.1 PAP:口令鉴别协议166
10.5.2 CHAP:质询握手鉴别协议167
10.5.3 EAP:可扩展的鉴别协议168
10.6 网络层控制协议169
10.6.1 IP控制协议(IPCP)的功能169
10.6.2 无编号链路的问题172
10.7 帧格式和IP封装173
参考文献175
注释177
第11章 帧中继179
11.1 广域“云”技术的发展179
11.2 TDM WAN的可伸缩性问题182
11.3 帧中继特性186
11.4 帧格式186
11.5 本地管理接口协议189
11.6 IP封装190
11.7 帧中继网络编址需要考虑的事项191
11.8 InARP协议描述194
参考文献195
注释196
第三部分 基于标准的IP路由协议197
第12章 路由知识导论197
12.1 编址和路由之间的关系199
12.2 路由协议的作用和类型201
12.2.1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203
12.2.2 链接-状态路由协议206
12.2.3 静态路由208
参考文献210
注释210
13.1 路由信息协议212
第13章 RIP和OSPF212
13.1.1 RIPv1213
13.1.2 RIPv1小结217
13.1.3 RIPv2的增强217
13.1.4 RIPv2小结220
13.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220
13.2.1 呼叫协议221
13.2.2 构成邻接关系224
13.2.3 DR与BDR选举226
13.2.4 链接状态数据库226
13.2.5 OSPF区域229
13.2.6 OSPF小结232
13.3.1 对聚合的控制233
13.3 OSPF常识233
13.3.2 限制专用OSPF路由器的工作量234
13.3.3 OSPF的比例关系:每个ABR中的区域数235
13.3.4 OSPF的比例关系:每个路由器接口上的邻居数目235
13.3.5 OSPF的比例关系:每个区域中的路由器数目235
13.4 OSPF配置小结236
13.4.1 OSPF辅助故障排除236
13.4.2 从RIP迁移到OSPF237
13.5 RIP和OSPF小结238
参考文献238
注释241
第14章 异种单点传送路由域互连243
14.1 互连技术介绍244
14.2 聚合245
14.2.1 聚合引起的路由循环247
14.2.2 小结248
14.3 显示路由导入/导出249
14.4 交换局域网、静态路由、默认路由253
14.4.1 静态和默认路由253
14.4.2 默认路由的使用限制258
14.4.3 动态路由259
参考文献260
注释260
第四部分 附录261
附录A 特殊IP故障排除工具的操作与使用261
附录B IEEE802.1Q和802.1P275
附录C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280
热门推荐
- 3601740.html
- 297004.html
- 2297955.html
- 1741676.html
- 2536607.html
- 10508.html
- 3118069.html
- 2737900.html
- 2292967.html
- 2185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7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7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9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0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4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