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情与决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情与决策
  • 中国科学报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10502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情与决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

观点提要2

第一章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结构变动(1952-1988年)11

一、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11

二、长期存在的重大产业结构比例失调13

三、要有目的地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15

第二章 历次经济波动及成因17

一、七次经济波动周期及特点17

二、十大经济变量波动比较及相互关系21

三、经济波动主要原因简析34

四、建国以来的三次重大经济调整39

1.第一次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40

2.第二次八字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42

3.第三次八字方针——治理整顿、深化改革46

一、三次重大调整措施的比较57

第三章 对当前治理整顿措施的分析和建议57

1.三次重大调整的共同点58

2.三次调整的不同点62

二、治理整顿的补充措施63

1.农业和粮食生产63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65

3.财政收入67

4.财政支出72

5.职工工资、奖金、保险福利费73

6.银行贷款规模和现金发放量74

7.进出口规模76

第四章 国民经济发展预测与若干政策变量仿真78

一、今明二年经济发展预测78

二、货币、价格等政策变量仿真研究81

1.货币发行必要量预测81

2.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指数的影响82

三、到2000年经济发展趋势的初步预测83

第五章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数量指标及比例关系87

一、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87

二、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合理范围88

三、主要国民经济指标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界限89

后记91

参考文献93

第二篇 困境、对策与希望96

观点提要96

第一章 基本国情103

一、对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103

二、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和趋势估计105

1.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准备阶段(1950-1980)105

2.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性估计(1980-2050)108

1.中国人口问题的历史考察110

一、人口膨胀与老化110

第二章 困境与选择110

2.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分析112

3.中国人口增长的未来趋势115

二、农业资源接近承载极限118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118

2.我国农业资源的质量与配置119

3.农业资源的承载极限121

三、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的日趋恶化122

1.中国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122

2.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基本评价124

3.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126

4.原因分析127

四、粮食需求与粮食增产130

1.中国人口、耕地、粮食变动的历史考察130

2.粮食供给的现状131

3.粮食需求增长的因素分析131

4.限制粮食增长的因素分析132

5.粮食生产趋势预测135

6.我国粮食需求将长期大于供给137

五、改革与开放的深刻背景139

1.长期限制因素的基本趋势139

2.前所未有的多重困境140

3.中国近代的民族生存危机142

4.农民的贫困化144

5.即将来临的人口三大高峰148

6.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之间的矛盾150

7.基本结论151

六、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153

七、长期发展战略的选择157

第三章 潜力与希望158

一、农村长期发展的潜力与可能性158

1.农业自然资源的潜力158

2.农村发展的劳动力潜力162

3.农业投入的潜力166

4.农业科学技术的潜力168

5.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条件169

二、农村长期发展的政策与对策170

三、对几个问题的再认识174

1.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前提条件174

2.改革以来政策环境的变化176

后记178

参考文献181

第三篇 未来的挑战186

观点提要186

第一章 中国生态环境的全球背景192

一、岌岌可危的世界环境问题192

1.当代人类危机的核心192

2.世界性的七大生态环境问题193

3.生态危机将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199

二、中国环境问题是全球环境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

1.全球环境危机对我国产生的严重后果200

2.中国环境问题对全球的影响201

第二章 中国生态环境的状况分析202

一、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基本评价202

二、大范围的水土流失203

三、自然灾害频率加快206

四、中国属于“贫林大国”209

五、我国也是“贫草大国”210

六、中国是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211

七、水资源的短缺与污染212

八、资源分布极不平衡215

九、严峻的城市环境216

十、农村环境污染向全国蔓延218

十一、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220

第三章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演化的原因分析222

一、易于失衡的自然地理背景223

1.地理特点223

2.地质特点224

3.气候特点225

4.地理——经济分布特点226

二、人口对生态环境产生持久的巨大压力227

1.第一次人口倍增台阶与早期生态环境破坏227

2.第二次人口倍增台阶与大规模的生态破坏229

3.第三次人口倍增台阶与空前的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229

三、中国生态环境的致命弱点230

四、短期行为与长期后果234

五、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与低下的治理能力235

第四章 中国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初步估计238

第五章 战略选择与基本对策241

后记246

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