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中生物学考必备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中生物学考必备用书
  • 张四槐,梁威,杨安华本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359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212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生物课-高中-升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中生物学考必备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学考技巧1

第一章 学考方略1

1.高考生物考查的内容特点1

2.高考生物试题的题型特点2

3.高考生物试题的总体趋势2

4.新考纲的能力要求及命题趋向2

5.生物学6大基本观点4

6.高考生物复习12法5

7.构建知识网络的14种方法8

8.理顺复习中的8个关系13

第二章 答题技巧15

1.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15

2.新课标对高考命题原则的要求15

3.选择命题材料的原则16

4.综合题的命题思路17

5.高考命题的演变及趋势18

6.非选择题的特点18

7.简答题的命题特点19

8.12种审题、析题方法19

9.简答题的解题技巧26

10.选择题的答题技巧(1):定性分析类27

11.选择题的答题技巧(2):定量计算类28

12.选择题的答题技巧(3):图形图表类35

13.选择题的答题技巧(4):信息应用类39

14.生物图表题的解题步骤41

15.分析推理题的基本类型44

16.分析推理题的解题思路44

17.解答分析推理题的一般程序45

18.遗传系谱类推理题的解题方法45

19.STSE热点材料题的备考策略47

20.开放探究型题的备考策略49

21.信息迁移类题的备考策略49

第一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49

第二部分 分子与细胞52

1.生物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52

2.关于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53

3.理解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策略53

4.生长与发育的区别54

5.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规律55

6.化学元素与生命活动55

7.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57

8.原生质、细胞质和原生质层的联系与区别57

9.细胞中的水57

10.水与生命活动57

11.细胞中的无机盐59

12.常见糖的种类及作用60

13.脂质的元素组成、种类及功能61

14.氨基酸的结构特点61

15.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61

16.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62

17.要掌握的19类常见蛋白质63

18.蛋白质分子的进化64

19.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64

20.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比较64

21.以蛋白质为例的综合分析方法65

22.DNA与RNA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的异同66

23.核酸、蛋白质与生物的多样性66

24.细胞中的4种能源物质66

25.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属于可溶性还原糖67

26.高考命题的切入点67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70

1.形形色色的细胞70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71

3.细胞的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72

4.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72

5.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73

6.细胞膜成分、结构、功能及运动性、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74

7.从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上认识细胞的生物膜结构74

8.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75

9.线粒体起源的一种理论——内共生学说75

10.“六体一网一泡”的比较76

11.细胞质流动的形式及意义77

12.质体及其功能77

13.如何区别叶绿体与线粒体77

14.能够产生水的细胞器及相应生理作用78

15.能够产生ATP的结构及相应生理作用78

16.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78

17.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透析型人工肾示意图)78

18.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79

19.染色质与染色体80

20.细胞核功能的3个经典实验80

21.细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81

22.细胞的整体性——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81

23.高考命题的切入点81

第三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81

1.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85

2.三组容易混淆的概念85

3.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意义86

4.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86

5.生物体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87

6.代谢生成水分与代谢消耗水分87

7.植物矿质营养的相关知识点整合88

8.水、矿质代谢知识在农业生产实践及生活中的应用89

9.几种重要的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90

10.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最大区别90

11.有关转氨基作用与脱氨基作用的易错点90

12.血糖代谢的“三进三出”91

13.脂质代谢92

14.蛋白质代谢93

15.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94

16.三大营养物质在代谢上的异同点94

17.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94

第四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94

1.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类型96

2.如何理解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关系97

3.几类特殊生物的代谢类型98

4.关于酶本质的探索99

5.对酶概念的理解99

6.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99

7.酶、激素和维生素的比较100

8.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01

9.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01

10.ATP与ADP相互转化及其意义101

11.新陈代谢与酶和ATP102

12.生物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103

13.有氧呼吸103

14.无氧呼吸104

1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105

16.细胞呼吸的实质及其意义106

17.新陈代谢类型的分析方法106

18.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关系107

19.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中各生理过程的关系107

20.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08

21.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其功能109

22.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其三大宇宙意义110

23.光合作用的过程110

24.辅酶Ⅱ的特性111

25.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因素111

26.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112

27.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表113

28.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其叶片结构比较113

29.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114

30.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特点及光特征比较115

31.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115

32.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116

33.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17

34.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析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118

35.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细胞器的联系图分析示例120

36.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21

37.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121

38.固氮作用与生物固氮122

39.固氮微生物的种类122

40.生物固氮的意义124

4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124

42.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24

43.高考命题的切入点125

第五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125

1.细胞分裂的原因和意义127

2.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127

3.细胞周期概念128

4.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128

5.赤道板与细胞板130

6.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异同点130

7.有丝分裂的意义130

8.染色质、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130

9.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131

10.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及其特点132

11.细胞分化132

12.脱分化与再分化133

13.发育与细胞分化133

14.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区别134

15.癌变134

16.癌细胞的特征134

17.细胞癌变的原因134

18.细胞的衰老135

19.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135

20.细胞衰老的原因135

2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癌变的关系136

22.高考命题的切入点136

第六章 细胞工程138

1.细胞的全能性138

2.植物组织培养138

3.植物体细胞杂交139

4.植物细胞杂交与传统细胞杂交的比较140

5.体细胞突变及其作用140

6.淋巴细胞杂交瘤与单克隆抗体141

7.动物细胞培养141

8.细胞核移植与克隆动物142

9.干细胞143

10.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区别143

11.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144

12.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及其之间的关系144

13.胚胎移植145

第七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45

1.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类群147

2.芽孢147

3.细菌的二分裂法147

4.细菌的菌落148

5.微生物代谢的要点归纳148

6.研究微生物生长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150

7.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151

8.几种微生物的营养比较151

9.培养基的种类及其比较152

10.微生物纯种的分离方法153

11.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的分离策略153

12.设计选择性培养基的3条思路153

13.微生物生长的测定154

14.选育菌种的技术154

15.发酵工程的内容155

16.易混淆的概念156

17.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成分比较159

18.高考命题的切入点159

第一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159

第三部分 遗传与进化162

1.无性生殖162

2.有性生殖162

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比较164

4.生殖种类与细胞分裂的关系164

5.减数分裂的概念164

6.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64

7.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和行为变化规律166

8.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167

9.减数分裂过程中的5个概念168

10.雄蜂的特殊减数分裂类型168

1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169

12.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171

13.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图解171

14.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应172

15.三组相似概念的比较172

16.果实各部分的染色体数目和基因型173

17.胚与胚乳的关系173

18.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理解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174

19.高等动物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174

20.胚胎发育174

21.胚后发育分直接发育和变态发育两类174

22.影响个体发育的因素175

23.囊胚与胚囊比较175

24.羊膜出现的意义175

25.高等动物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的若干问题175

26.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营养供应176

27.遗传的概念和实质176

28.基因在染色体上176

29.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177

30.基因的概念177

31.基因概念的4要点178

32.高考命题的切入点178

第二章 基因的本质182

1.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182

2.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182

3.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82

4.怎样知道噬菌体注入细菌内部的物质只是DNA184

5.病毒的概念及其6大特征185

6.病毒的基本结构186

7.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186

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87

9.DNA的分子结构187

10.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88

11.关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189

12.DNA分子的特性189

13.DNA分子的复制190

14.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有关计算190

15.RNA的分子结构和种类及其与DNA的比较191

第三章 基因的表达192

1.遗传信息的表达192

2.中心法则193

3.有义链与反义链193

4.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比较194

5.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密码子、性状之间的关系195

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195

7.基因与遗传性状196

8.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196

9.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比较197

1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比较197

11.豌豆作为杂交试验材料的优点197

1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197

1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98

1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199

15.基因分离定律中的15个概念199

16.不同性状表现的时间200

17.胚乳的基因型200

18.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201

19.有关概率的分析202

20.分离定律验证的方法202

21.显性表现的4种类型(显性的相对性)203

22.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条件204

23.孟德尔分离比出现的条件204

24.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和基因的多效性204

25.复等位基因205

26.血型与输血205

27.分离定律的意义206

28.孟德尔2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206

29.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07

30.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208

31.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209

32.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210

33.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联系与区别210

34.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212

35.概率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212

36.推断双亲基因型的常用方法213

37.杂交育种214

38.有关2种疾病的遗传概率的计算214

39.孟德尔遗传试验成功的原因215

40.正交、反交、杂交、自交的比较215

41.性别与性染色体216

42.生物性别决定的类型216

43.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1∶1的原因217

44.人类的伴性遗传类型及其特点217

45.鸡的伴性遗传217

46.伴性遗传的概念及其特点218

47.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218

48.性染色体与基因218

49.分析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病类型的方法219

50.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220

51.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20

52.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21

53.细胞质遗传的实例221

54.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及其原因223

55.杂种优势223

56.高考命题的切入点223

第四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223

1.变异的概念及特点228

2.变异的类型228

3.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及实例229

4.发生基因突变的时间229

5.基因突变的特点230

6.致死基因231

7.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的8种原因231

8.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诱变育种231

9.基因重组概念中的“重组”标准232

10.理解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原理的技巧232

11.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233

12.非整倍体生物的产生机制234

13.染色体组的概念234

14.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的判别技巧234

15.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辨析234

16.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的3个原因235

17.几种常见生物性状的改造方法235

18.人类遗传病的种类237

19.遗传系谱的分析、判断方法237

20.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及实例238

21.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238

22.优生的概念239

23.近亲结婚的危害240

24.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的区别240

25.高考命题的切入点241

第五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241

1.基因工程的概念(内涵与外延)245

2.基因操作的3大工具245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245

4.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247

5.生物工程249

6.载体与运载体249

7.DNA探针249

8.与基因工程有关的8项技术249

9.转基因生物250

10.人类基因组的主要内容250

11.基因工程中有关工具酶252

12.质粒253

13.转基因动物技术253

14.乳房反应器系统的主要用途254

15.单倍体的几种育性和单倍体植株的特点255

16.单倍体育种255

17.雄蜂的减数分裂256

18.多倍体植株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257

19.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的5个问题258

20.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的比较259

21.多倍体植株形成的4条途径259

22.育种的概念260

23.育种的方法260

24.五种育种的策略261

25.动、植物育种的比较261

26.育种与生态安全262

第六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63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263

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263

3.现代生物进化论264

4.种群与物种的区别与联系265

5.物种的形成与生物的进化265

6.种群的基因库与基因频率265

7.影响基因频率的5种因素266

8.哈代—温伯格定律266

9.物种形成的方式267

10.从进化的原因和结果分析生物的进化、适应性和新物种的形成267

11.高考命题的切入点268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68

第四部分 稳态与环境269

1.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269

2.体液调节270

3.内环境270

4.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270

5.理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270

6.组织胺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272

7.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272

8.内环境的稳态272

9.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273

10.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及例证274

第二章 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274

1.高中必须掌握的14类激素275

2.研究激素调节的5种方法276

3.激素调节中心——脑垂体276

4.甲状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277

5.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277

6.反馈调节277

7.激素调节的特点278

8.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278

9.神经调节278

10.神经元279

1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79

12.非条件反射280

13.条件反射280

14.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280

15.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281

16.反射弧281

17.脊柱动物的反射弧281

18.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283

19.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神经与神经纤维283

20.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突触284

21.神经递质285

22.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特点285

23.脊髓的结构和功能285

24.脊神经286

25.植物性神经286

26.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与联系287

27.躯体运动中枢287

28.言语区287

29.动物行为的概念、特征和种类288

30.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288

31.激素与行为288

32.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289

33.水的平衡289

34.脱水289

35.水的稳态及失水的原因与表现290

36.无机盐的平衡(以K+、Na+平衡为例)290

37.Na+、K+平衡的调节291

38.与水平衡、无机盐平衡的有关激素292

39.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反射过程292

40.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及平衡292

41.肾单位与集合管293

42.尿的形成过程294

4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295

44.血糖平衡的调节295

45.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3种激素的区别与联系296

46.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的调节296

47.关于糖尿病的诊断、病因、病症及治疗297

48.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反馈机制297

49.下丘脑的结构与功能297

50.水、盐、糖及体温调节的共同特点298

5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298

52.体温调节298

53.发热299

5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统一299

55.易混淆的知识点比较300

56.动物行为中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300

57.内分泌系统301

58.免疫的概念、功能及分类302

59.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02

60.人体的三道防线302

6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03

62.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303

63.抗原与抗体的比较303

64.体液免疫的概念和过程304

65.细胞免疫的概念和过程305

66.记忆细胞与第二次免疫应答306

67.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306

68.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306

69.有关过敏反应的几个问题307

70.病原体是过敏原吗?病原体与抗原有何区别308

71.由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由抗原引起的抗体比较309

72.人体出现浮肿的6种可能情况309

73.自身免疫疾病309

74.免疫缺陷疾病310

75.艾滋病——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疾病310

76.免疫系统受损与癌症310

77.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比较311

78.器官移植312

79.高考命题的切入点312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314

1.植物的向性运动及其原理314

2.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比较314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315

4.生长素与生长激素316

5.植物向光性实验与生长素的整合316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317

7.生长素作用的特点317

8.理解生长素的作用318

9.影响生长素不均匀分布的因素318

10.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分布相关性分析319

1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活中的应用319

12.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320

13.高考命题的切入点320

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323

1.生态因素的概念323

2.光对生物的影响323

3.温度对生物的影响324

4.水对生物的影响325

5.生物因素325

6.种内关系326

7.种间关系326

8.生物对生态因素的耐受性327

9.生态因素对生物作用的特点328

10.分析生态因素的5个注意点328

11.正确理解种群、物种及个体的概念329

1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329

13.正确理解种群特征及各特征之间的关系330

14.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331

15.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332

16.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332

17.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的比较333

18.相对增长率和绝对增长率的辨析333

19.三种存活曲线333

20.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334

21.“S”型曲线在灭鼠中的应用335

22.种群数量的波动及实例335

2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336

24.群落的概念及其6大特征336

25.群落的空间结构337

26.群落的演替337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337

1.生态系统的概念339

2.生态系统的7种类型339

3.生态系统的生产力342

4.赤湖343

5.生态农业343

6.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344

7.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344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345

9.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成分345

10.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345

11.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345

1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346

13.三种食物链347

14.书写食物链要注意的4个问题347

15.书写食物网要注意的3个问题347

16.分析食物链(网)中的种群数量连续变化的技巧348

17.食物网的形成原因及解题技巧348

1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349

19.能量流动的特点350

20.关于能量流动的9个问题350

21.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351

2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352

23.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理解352

24.碳循环353

25.氮循环实例及其意义354

2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354

27.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354

28.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355

29.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原理及调节规律的特点355

30.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原理355

31.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355

3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356

33.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正反馈356

34.高考命题的切入点357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357

1.生物圈的概念及形成原因364

2.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364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365

4.硫循环366

5.湿地及其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366

6.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67

7.酸雨367

8.温室效应367

9.富营养化与富集作用368

10.臭氧层被破坏369

11.防治害虫的常见方法369

12.维持生物圈稳态的意义370

13.保护生物圈的措施370

14.生物多样性的内涵370

1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71

16.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及其原因372

17.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373

18.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简介373

19.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374

20.敲响警钟——防止外来生物入侵375

21.高考命题的切入点375

第五部分 生物学实验379

第一章 高考中的实验379

1.高考实验命题的特点分析379

2.高考生物命题的趋势379

3.生物实验复习的建议与应对策略380

4.考纲规定的实验概述380

5.考纲规定实验的复习策略381

6.观察类实验的备考策略382

7.验证类实验382

8.探究类实验的备考策略383

9.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变量384

10.生物实验的理论和方法385

11.生物实验的基本步骤385

12.实验设计及其基本内容385

13.实验设计的8个原则386

14.实验设计的4个共性387

15.根据条件设计实验的基本技巧387

16.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387

17.实验设计的常规解题思路388

18.高考命题的切入点389

第二章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药品及使用方法389

1.实验室常用的仪器397

2.实验室常用的试剂398

3.临时装片的制作400

4.最常见的经典实验方法汇总400

5.教材实验方法的归纳402

6.常用的技术手段403

7.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404

第三章 高中必做的实验405

1.实验、学习、研究性学习分类405

2.做好观察类实验的方法406

3.如何对生物组织中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别406

4.如何做好模拟实验407

5.做好基于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类的实验方法407

6.做好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方法407

7.生物学实习5例408

8.重点实验15个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