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学概论
  • 杨文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793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农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农学的定义及作物生产的地位1

一、农学的定义1

二、农学的性质与特点1

三、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3

第二节 农学的历史5

一、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5

二、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技术6

三、现代农学的形成8

第三节 作物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8

一、作物生产概况8

二、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13

复习思考题16

第二章 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17

第一节 作物的起源与传播17

一、作物的起源17

二、作物的传播19

第二节 作物的分类20

一、按植物学分类20

二、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22

三、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23

四、按农业生产特点分类26

第三节 作物的分布和我国种植业分区27

一、作物的分布27

二、我国种植业分区31

复习思考题35

第三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36

第一节 作物的生长发育36

一、作物的一生36

二、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37

三、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40

第二节 作物产量及其形成53

一、作物产量53

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54

三、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57

四、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62

第三节 作物品质及其形成64

一、作物品质及其评价指标64

二、作物品质的形成67

三、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70

复习思考题78

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79

第一节 光79

一、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79

二、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79

三、我国光能资源的特点及利用82

第二节 温度83

一、温度在作物生产中的意义83

二、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83

三、我国热量资源的特点及利用86

第三节 水分87

一、水分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87

二、作物对水分的吸收87

三、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88

四、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利用91

第四节 空气92

一、空气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92

二、空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92

三、二氧化碳施肥94

第五节 土壤条件95

一、土壤的种类95

二、土壤的性质97

三、土壤资源特点及利用106

第六节 营养条件108

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功能108

二、作物营养关键时期113

三、作物有机营养115

复习思考题116

第五章 作物种植制度118

第一节 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118

一、种植制度的概念和功能118

二、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119

第二节 作物布局121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地位和作用121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122

三、作物布局设计123

第三节 复种126

一、复种的概念与意义126

二、复种的条件127

三、复种技术129

四、主要复种方式131

第四节 间作、混作和套作132

一、单作、间作、混作和套作的概念及意义132

二、间作、混作和套作效益分析133

三、间作、混作和套作效益原理134

四、间作、混作和套作技术137

五、间作、混作和套作主要类型140

第五节 轮作与连作140

一、轮作的概念和意义140

二、连作及其运用142

三、作物茬口特性与轮作144

四、合理轮作制的建立145

五、主要轮作类型146

复习思考题147

第六章 作物育种与种子产业148

第一节 作物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148

一、品种的概念148

二、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50

第二节 作物的育种目标、选择方法与程序151

一、育种目标151

二、选择的意义和基本方法153

三、育种程序155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157

一、引种158

二、系统育种160

三、杂交育种163

四、杂种优势利用167

五、诱变育种171

六、生物技术育种175

第四节 种子产业及管理179

一、种子产业的含义、目标及途径179

二、品种审定180

三、良种繁育182

四、种子检验189

五、种子经营192

复习思考题195

第七章 作物生产技术197

第一节 土壤培肥、改良和整地197

一、土壤培肥197

二、土壤改良198

三、整地199

第二节 播种和密度205

一、播种205

二、密度209

第三节 科学施肥211

一、施肥的基本原则212

二、肥料种类214

三、施肥技术217

第四节 灌溉与排水223

一、灌溉制度223

二、灌溉方法225

三、排水技术228

第五节 其他生产技术229

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29

二、人工控旺技术234

三、化学调控技术236

第六节 收获、粗加工和储藏239

一、收获时期239

二、收获方法241

三、收获物的粗加工241

四、储藏243

复习思考题245

第八章 植物保护247

第一节 概述247

一、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247

二、有害生物及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247

三、有害生物防治策略248

第二节 作物虫害及其防治249

一、昆虫的器官249

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251

三、害虫危害症状及特点254

四、环境因素与害虫256

五、害虫主要防治方法257

第三节 作物病害及其防治262

一、作物病害及其症状262

二、作物病害的类型264

三、作物病害的病原生物265

四、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268

五、作物病害防治方法270

第四节 作物草害及其防除273

一、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274

二、农田草害的综合防除275

复习思考题279

第九章 作物生产现代化280

第一节 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和特征280

一、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280

二、现代作物生产的特点280

第二节 作物生产机械化282

一、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意义282

二、发达国家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83

三、我国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284

第三节 作物生产设施化285

一、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285

二、作物生产设施化发展概况286

三、作物生产设施化的发展方向288

第四节 作物生产标准化289

一、作物生产标准化及其意义289

二、国外作物生产标准化的发展概况291

三、我国作物生产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92

四、我国作物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对策294

第五节 作物生产智能化295

一、概念和发展295

二、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支持技术296

第六节 作物生产安全化299

一、作物生产安全化的概念299

二、作物生产安全化的紧迫性300

三、作物生产安全化的措施和发展方向301

复习思考题303

主要参考文献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