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藏通史 当代卷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拉巴平措,陈庆英总主编;朱晓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53833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西藏-地方史-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藏通史 当代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拉巴平措 陈庆英1
前言&朱晓明 张云1
上编3
第一章 西藏和平解放的谋划与争取3
第一节 和平解放前夕的西藏时局3
一、亲帝分裂势力加紧策划“西藏独立”3
二、西藏及其他地区藏族上层人士渴望早日解放西藏6
第二节 解放西藏的决策和部署9
一、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9
二、进军西藏的军事部署13
三、进军西藏的准备工作16
第三节 和平解放西藏方针的制定及初步实施23
一、和平解放西藏方针的制定23
二、全方位的政治争取工作29
第四节 以打促和的昌都战役32
一、昌都战役的组织和实施32
二、昌都战役后的西藏局势37
三、新一轮的政治争取工作43
第二章 西藏和平解放的进展与实现48
第一节 由对抗到对话48
一、新德里的先期接触48
二、昌都前线接谈53
三、西藏地方政府正式派代表赴北京和谈55
第二节 和平谈判与《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56
一、和平谈判56
二、签订协议63
第三节 西藏地方政府接受协议67
一、中央代表进藏与达赖返回拉萨67
二、西藏地方政府发电拥护协议70
第四节 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西藏73
一、毛泽东发布进军训令73
二、各路部队向西藏和平进军76
三、西藏军区的成立79
第三章 《十七条协议》的初步落实83
第一节 伪“人民会议”的骚乱及失败83
一、伪“人民会议”制造骚乱84
二、骚乱的失败86
第二节 十世班禅返藏88
一、历史积怨89
二、坎坷归程90
第三节 爱国统一战线的逐步形成94
一、统战上层,“压倒一切”94
二、灵活多样的上层统战工作97
第四节 影响群众工作的广泛开展101
一、只做“好事”102
二、筑路的影响106
三、朦胧的觉醒107
第五节 社会建设的初步进行110
一、新式教育的引进110
二、两条公路的修筑113
第六节 生产运动与财经工作118
一、开荒生产118
二、财经工作122
第七节 收回外交权与取消外国在藏特权125
一、收回外交权125
二、取消外国在藏特权129
第四章 平稳发展136
第一节 达赖、班禅联袂赴京136
第二节 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141
第三节 民主改革的酝酿与西藏工作的“大发展”147
第四节 “六年不改”方针的提出与西藏工作的“大收缩”152
第五节 达赖、班禅访问印度155
第六节 地方建设的持续进行159
第五章 武装叛乱的发生与平息164
第一节 叛乱的由来与发生164
一、西藏反动上层对叛乱蓄谋已久164
二、西藏发生局部叛乱168
第二节 局部叛乱的蔓延与加剧170
一、叛乱规模逐步扩大170
二、中央关于西藏局部叛乱的对策174
第三节 全面武装叛乱的发生178
一、拉萨叛乱178
二、达赖喇嘛外逃182
第四节 拉萨叛乱的迅速平定190
一、平定拉萨叛乱190
二、解散西藏地方政府193
第五节 全区叛乱的彻底平息194
一、中央关于西藏平叛的方针政策194
二、平息山南等地叛乱196
三、平息西藏腹心地区叛乱199
四、彻底肃清叛乱分子202
第六章 民主改革205
第一节 民主改革的方针政策205
第二节 农区的民主改革210
一、从“三反双减”到土地改革210
二、农区民主改革的阶级路线217
三、区别对待参叛与未参叛农奴主和赎买政策219
四、改革复查和镇压反革命224
第三节 牧区的民主改革227
第四节 寺庙的民主改革232
第五节 城镇和边境地区的民主改革235
第六节 民主改革的意义238
第七章 贯彻稳定发展方针241
第一节 稳定发展个体所有制241
一、“稳定发展时期”的社会性质241
二、“稳定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242
三、平叛改革后西藏全面发展形势的出现245
四、“稳定发展个体所有制”政策的形成248
五、“稳定发展”各项政策的制定及成效251
六、“稳定发展”在曲折中发展257
七、统一“稳定发展”后期对平叛和改革的认识257
八、“稳定发展”建设道路的探索261
第二节 支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263
一、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263
二、印军实行“前进政策”,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反“蚕食”斗争267
三、克节朗方向的自卫反击作战273
四、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和瓦弄方向的自卫反击作战279
五、瓦弄方向的自卫反击作战281
六、西藏人民积极支援前线282
七、做好印军俘虏的工作285
八、停战撤军,退还战缴物资,释放俘虏286
第八章 西藏自治区的成立290
第一节 西藏自治区成立的背景290
一、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291
二、地方行政格局的现状特点292
三、民族区域自治西藏地方行政的初步统一293
第二节 公检法机构的建立295
一、建立公检法机构295
二、平叛改革后的公检法工作298
第三节 民族干部的大力培养300
一、重视藏族干部的培养301
二、大批民族干部的迅速成长303
第四节 西藏自治区成立前的准备工作306
一、基层普选工作的展开306
二、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民委电贺自治区成立309
三、中央代表团抵达西藏310
四、自治区筹委会召开最后一次常委会313
第五节 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314
一、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314
二、大会举行选举及庆祝慰问活动325
三、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意义327
第六节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采取的举措及其成效329
一、完善机构的设置329
二、继续开展“三教四清”运动330
三、开展各项建设事业331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335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波及西藏及其危害336
一、“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波及西藏336
二、“文革”在西藏的发展和蔓延338
三、“文革”对西藏造成的危害和教训342
四、抵制“文革”冲击,维护西藏大局稳定3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在曲折中前行348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部署348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350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及局限352
四、在特殊历史时期各项建设仍有发展354
第十章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361
第一节 “文革”结束后的西藏361
一、拨乱反正的开始361
二、争取国外藏胞回国363
三、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364
第二节 第一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367
一、西藏工作方针政策的调整368
二、中央工作组进藏考察370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央西藏工作新机制373
第三节 打开西藏工作的新局面374
一、休养生息,治穷致富374
二、加快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79
三、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82
第四节 争取达赖喇嘛回归祖国385
第十一章 探索中的曲折与发展390
第一节 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390
一、对西藏的“再认识”391
二、进一步放宽政策393
三、对外开放,对内放开394
四、改善能源、交通状况,援建43项工程395
五、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统战、民族、宗教工作396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399
一、进一步深化生产经营体制改革399
二、“两个长期不变”400
三、以开放和放开搞活商品流通402
四、利用西藏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404
五、创办内地西藏学校和西藏班,助推西藏教育事业发展405
第三节 西藏工作的曲折发展406
一、继续清除“左”的影响406
二、继续落实政策407
三、进一步做好上层人士统战工作408
四、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409
五、调整行政区划,改革基层行政机构411
第四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413
一、宗教对社会的影响414
二、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变化415
三、社会心理的变化416
第十二章 西藏工作的“转折点”419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419
一、挟洋自重: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420
二、打着宗教旗号进行分裂煽动422
第二节 拉萨骚乱425
一、骚乱事件的出现425
二、达赖集团的幕后操纵426
三、对骚乱起因的错误判断427
第三节 初步统一认识429
第四节 “一个转折点”435
一、反分裂,稳定局势435
二、谋发展,推进西藏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438
三、实现一个转折440
第十三章 西藏工作的转折性发展442
第一节 提出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442
一、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的形成443
二、江泽民视察西藏444
第二节 统一思想,稳定局势446
一、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446
二、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448
三、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449
第三节 抓住重点,谋划发展451
一、开发“一江两河”流域,带动全区经济发展452
二、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推进改革开放453
三、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走市场化之路454
第四节 转折性发展的历史意义457
一、对西藏工作中的大是大非问题进行了准确判定458
二、初步形成了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459
三、在实践中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59
第十四章 加快发展,维护稳定461
第一节 第三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461
一、筹备第三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462
二、第三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463
三、西藏改革开放中的第一个“里程碑”467
第二节 加快发展的新举措468
一、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469
二、贯彻落实“全国援藏”政策471
三、承接62项工程,增强发展后劲472
第三节 班禅转世和寺庙爱国主义教育474
一、排除达赖集团的干扰,完成班禅转世工作474
二、积极进行主动治理,开展寺庙爱国主义教育476
第四节 精神领域内的反分裂斗争480
一、“三讲”教育中重点开展“四观”“两论”教育481
二、深入开展精神领域内的反分裂斗争483
第十五章 发展稳定的新战略487
第一节 第四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487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西藏发展新机遇487
二、召开第四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490
三、推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491
四、从稳定局势到长治久安493
第二节 探索跨越式发展之路494
一、探索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495
二、扶贫与综合开发相结合,大力提高农牧民收入496
三、开发高原特色旅游资源497
四、积极配合援藏项目建设498
第三节 从稳定局势走向长治久安499
一、世纪之初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新动向499
二、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推动西藏走向长治久安501
三、强基固本,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506
第四节 高原筑“天路”508
一、改革开放后修筑进藏铁路的决策历程508
二、筑就高原“天路”510
三、青藏铁路的战略价值与影响512
第十六章 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515
第一节 中央的优惠政策515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516
二、国务院40条优惠政策519
三、制定自治区“十一五”规划522
第二节 制定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524
一、“一产上水平”525
二、“二产抓重点”526
三、“三产大发展”528
四、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深化5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32
一、安居工程的决策532
二、安居工程的推进与成效534
第十七章 平息“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537
第一节 事件的背景、危害及原因537
一、事件发生的背景537
二、事件的严重危害539
三、事件发生的原因540
第二节 迅速平息事态542
一、采取果断措施542
二、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543
第三节 标本兼治,夯实维护稳定的思想政治基础544
一、设立“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544
二、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546
第四节 接触商谈,消除对北京奥运会的干扰破坏550
第五节 建立健全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553
一、开展寺庙法制宣传教育553
二、《关于建立健全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出台556
三、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的探索559
第十八章 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西藏发展和稳定564
第一节 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564
一、座谈会召开背景564
二、勾画出西藏未来发展蓝图565
三、实施蓝图的政策措施保障572
四、蓝图逐步变现实574
第二节 “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574
一、“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的提出575
二、“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的科学内涵与具体实践576
三、“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的实践成果578
第十九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81
第一节 治藏稳藏兴藏新理念581
一、“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581
二、“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583
三、“两路”精神586
第二节 “强基础惠民生”588
一、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588
二、扎实推进“强基础惠民生”活动589
三、“强基础惠民生”活动收到实效591
四、健全干部驻村工作长效机制595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格局597
一、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597
二、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新部署600
第四节 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西藏601
第五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西藏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608
第二十章 当代西藏地方历史发展的回顾与总结611
一、当代史在西藏的历史方位611
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历史脉络和历史经验612
三、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和实践特色618
热门推荐
- 2767414.html
- 3020441.html
- 1824956.html
- 1928879.html
- 2430910.html
- 733254.html
- 1072026.html
- 1458126.html
- 1745263.html
- 3497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6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2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0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6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