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量工程学应用手册 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章渭基主编;中国兵器工业质量管理协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38696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质量工程学应用手册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念1
§1.产品质量1
§1.1 一般定义1
§1.2 田口的定义1
目录1
§1.3 产品的总损失2
§2.质量特性及其分类4
§2.1 计量特性与计数特性4
§2.2 望目、望小和望大特性5
§3.功能波动6
§2.3 上位特性和下位特性6
§3.1 外干扰(外噪声)7
§3.2 内干扰(内噪声)7
§3.3 产品间波动7
§4.因素分类8
§4.1 可控因素9
§4.2 标示因素9
§4.3 误差因素9
§4.4 调整因素与稳定因素10
§5.1 三次设计的基本思想11
§4.5 内设计与外设计11
§5.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工程学——三次设计基本思想11
§5.2 系统选择(系统设计)12
§5.3 参数设计13
§5.4 容差设计15
§5.5 望目特性参数设计的两阶段设计法16
第二章 质量损失函数18
§1.望目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18
§1.1 单件产品情形18
§1.2 n件产品的平均质量损失20
§1.3 质量水平23
§1.4 容差不对称情形24
§2.望小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25
§2.1 单件产品情形26
§2.2 n件产品的平均质量损失26
§2.3 质量水平27
§3.望大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28
§3.1 单件产品情形28
§3.2 n件产品的平均质量损失30
§4.质量损失函数基本公式31
§3.3 质量水平31
§1.灵敏度33
§1.1 平均值33
第三章 SN比与灵敏度33
§1.2 灵敏度34
§2.望目特性的SN比35
§2.1 变异系数35
§2.2 望目特性SN比的定义35
§2.3 望目特性SN比的计算公式36
§3.1 望小特性的SN比37
§2.4 SN比的优点37
§3.望小、望大特性的SN比37
§3.2 望大特性的SN比39
§4.SN比与损失函数的关系40
§4.1 望小特性情形40
§4.2 望大特性情形40
§4.3 望目特性情形41
§5.SN比与灵敏度的基本公式42
§1.1 安全系数的定义43
§1.由安全系数确定容差43
第四章 容差的确定方法43
§1.2 望目、望小特性情形44
§1.3 望大特性情形45
§2.下位特性(原因特性)容差的确定45
§3.老化系数容差的确定47
§3.1 老化特性和老化系数47
§3.2 初始值等于目标值的情形48
§3.3 初始值不等于目标值的情形49
§4.下位特性的老化系数容差的确定50
§5.确定容差的基本公式52
第五章 容差设计53
§1.容差设计的基本原则53
§2.望目、望小特性的容差设计53
§3.望大特性的容差设计56
§4.安全设计58
§5.贡献率法——单因素情形59
§5.1 问题的提出59
§5.2 工作步骤59
§6.1 问题的提出65
§6.贡献率法——多因素情形65
§6.2 工作步骤66
§6.3 实例74
第六章 静态特性的参数设计82
§1.参数设计的基本方法82
§1.1 基本思想82
§1.2 方法分类82
§1.3 参数设计的工作步骤85
§2.望目特性的参数设计87
§2.1 内外表直积法88
§2.2 综合误差因素法98
§3.望小特性的参数设计103
§4.望大特性的参数设计108
第七章 动态特性的参数设计114
§1.动态特性的概念114
§1.1 动态特性114
§1.2 动态特性的分类115
§2.1 SN比的定义116
§2.动态特性SN比的计算公式116
§2.2 信号因素真值已知时,SN比的计算公式117
§2.3 信号因素真值未知时,SN比的计算公式126
§3.主动型动态特性的参数设计129
§3.1 因素的分类129
§3.2 设计与数据130
§4.被动型动态特性的参数设计134
§4.1 问题的提出134
§4.3 误差因素水平表135
§4.2 可控因素水平表135
§4.4 信号因素136
§4.5 试验方案的设计136
§4.6 SN比计算137
§4.7 SN比的方差分析141
§4.8 最佳测试参数143
§4.9 SN比的增益143
§4.10 测量精度比较144
§1.2 难以计量的数据145
§1.1 等级(或分等)数据145
§1.3 截尾寿命试验数据145
§1.计数分类值145
第八章 计数值特性的参数设计145
§1.4 顺序数据146
§2.计数分类值特性的参数设计146
§2.1 等级数据的参数设计146
§2.2 截尾寿命试验数据的参数设计149
§3.数字系统154
§3.1 数字系统的概念154
§3.2 单一动作系统的SN比155
§3.3 两种动作系统的SN比157
§4.数字系统的参数设计163
第九章 应用例168
§1.三次设计一般工作步骤168
§1.1 系统设计168
§1.2 参数设计168
§1.3 容差设计169
§2.夜视仪器中稳电路的三次设计169
§2.1 系统设计169
§2.2 参数设计172
§2.3 容差设计176
§3.1 系统设计181
§3.爆破器材的三次设计181
§3.2 参数设计182
§3.3 容差设计186
§4.钢丝镀锌工艺的优化设计——多种质量特性的参数设计191
第十章 应用中的问题与讨论198
§1.质量特性的选择198
§2.正交表的选择199
§3.可控因素及其水平的选择199
§4.误差因素及其水平的选择200
§5.综合误差因素法与内外表法的比较202
§6.关于交互作用204
§7.多个质量特性时的参数设计206
§7.1 综合SN比法206
§7.2 综合评分法207
§7.3 综合平衡法207
§8.关于望零特性的参数设计207
§9.田口方法的特征209
§10.参数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的区别211
§11.田口方法与传统产品设计方法的区别212
附表214
热门推荐
- 2150172.html
- 1516296.html
- 296817.html
- 919169.html
- 3902383.html
- 3088825.html
- 244976.html
- 3796009.html
- 2862494.html
- 37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0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9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8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3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0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7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8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