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科实用固定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骨科实用固定技术
  • 吴克俭,侯树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1165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784页
  • 文件大小:1021MB
  • 文件页数:1801页
  • 主题词:固定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骨科实用固定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骨科固定技术基础3

第1章 骨与关节生物力学3

第一节 骨与关节生物力学基础知识3

一、基本概念与动力学3

二、关节的生物力学规律16

三、髋关节生物力学16

四、膝关节生物力学18

五、踝关节与足生物力学20

六、脊柱生物力学21

七、肩关节生物力学22

八、肘关节生物力学24

九、腕关节及手部生物力学24

第二节 骨折与固定的生物力学28

一、骨折力学原理28

二、断裂力学和骨的断裂30

三、疲劳断裂30

四、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观点31

五、张力带固定的生物力学32

六、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34

七、螺钉应用生物力学36

第2章 骨科常用生物材料41

第一节 应力和应变41

一、弹性变形41

二、塑性变形42

三、韧性与脆性43

四、多向应力状态44

五、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44

六、滞弹性46

七、疲劳46

第二节 金属材料47

一、金属键47

二、金属的微观结构48

三、不锈钢49

四、钴铬合金51

五、钛和钛合金51

第三节 高分子材料52

一、定义和特性53

二、力学性能56

三、玻璃化转变温度57

四、疲劳和断裂性能57

五、骨科用高分子聚合物58

第四节 陶瓷材料68

一、离子键和共价键68

二、陶瓷的微观结构68

三、氧化铝68

四、氧化锆69

五、生物陶瓷和生物玻璃69

第五节 矫形和假肢材料69

第3章 常用固定器械特点74

第一节 骨折固定生物材料选用74

第二节 内植物设计和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75

第三节 针和钢丝固定76

第四节 螺丝钉和钢板固定77

一、加压内固定的应用77

二、半管型1/3管型和1/4管型钢板93

三、支持钢板93

四、3.5和4.5型重建接骨板95

五、动力髋螺钉(DHS)和动力髁螺钉(DCS)96

六、中空松质骨螺钉101

第五节 髓内钉技术105

一、AO/ASIF髓内钉术的内植物106

二、AO/ASIF髓内钉手术器械108

三、股骨闭合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110

四、胫骨闭合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技术117

五、不扩髓腔的髓内钉术125

第六节 四肢骨折固定新技术127

一、点武接触内固定系统127

二、微创固定系统128

三、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138

第4章 骨外固定器145

第一节 骨外固定器发展历史与现状145

第二节 单平面单边外固定器及其相关生物力学149

一、生物力学基本概念149

二、单平面单边外固定器生物力学特点150

三、影响外固定器稳定性的因素152

四、外固定器稳定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153

五、单边自攻针固定器及其力学研究153

第三节 固定器基本结构及应用155

一、外固定器的组成155

二、骨外固定器构型157

三、骨折外固定器的主要特点和优缺点158

四、主要并发症162

五、骨外固定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163

六、骨固定形式164

七、骨外固定器弹性固定原则166

八、基本操作技术166

九、注意事项174

第四节 外固定器对四肢骨折的固定175

一、开放骨折175

二、骨折伴严重软组织伤176

三、关节周围骨折176

四、骨盆骨折177

五、火器伤骨折177

六、多发伤骨折178

七、感染的骨折179

八、关节融合术和肢体矫形术179

九、不稳定骨折180

第五节 骨外固定器并发症特点、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180

一、并发症特点181

二、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181

第5章 骨科固定基本技术186

第一节 石膏固定技术186

一、石膏绷带制作和使用186

二、各类石膏固定的操作方法189

第二节 小夹板与骨折固定201

一、夹板材质的选择及其制作201

二、固定步骤202

三、骨折愈合标准203

四、观察和随访制度203

第三节 小夹板固定常用操作方法203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203

二、肱骨干骨折206

三、肱骨髁上骨折208

四、尺、桡骨骨折209

五、孟氏骨折212

六、盖氏骨折213

七、科雷斯骨折215

八、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218

九、指骨骨折218

十、掌骨干骨折220

十一、胫腓骨干骨折220

第四节 牵引技术224

一、概述224

二、皮肤牵引227

三、上肢肘伸位皮肤牵引229

四、上肢肘屈位皮肤牵引229

五、下肢皮肤牵引230

六、小儿下肢悬吊式皮肤牵引231

七、鲁色尔牵引231

八、骨牵引231

九、头部牵引234

十、上肢骨牵引237

十一、下肢骨牵引239

十二、骨盆悬吊牵引242

第6章 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246

第一节 骨修复与再生246

一、骨折的生物力学246

二、骨折愈合反应248

三、骨折愈合分期249

四、血管反应249

五、骨折愈合生化反应251

六、骨痂的生物力学特性252

第二节 骨痂中细胞的来源253

一、破骨细胞的来源253

二、成骨细胞-骨细胞的来源253

三、骨髓的成骨作用253

第三节 骨折固定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254

一、截骨后加压钢板固定254

二、外固定255

三、环形外固定架256

四、髓内针257

第四节 固定方式的比较258

一、钢板固定与髓内针固定258

二、钢板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259

第五节 影响骨折修复的因素259

一、全身因素259

二、局部因素259

三、骨折端周围渗出物261

四、生理学原因261

第六节 骨折愈合的强化措施262

一、促成骨方法262

二、骨传导方法265

三、骨诱导方法266

四、物理方法268

下篇 各论277

第7章 肩胛骨骨折277

第一节 应用解剖277

一、肩胛骨解剖特点277

二、肩胛骨的功能281

三、肩胛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284

第二节 肩胛骨骨折285

一、概述285

二、外固定技术291

三、内固定技术292

第8章 锁骨骨折300

第一节 应用解剖300

一、锁骨解剖特点300

二、锁骨的功能303

三、锁骨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303

第二节 锁骨骨折305

一、概述305

二、锁骨外固定技术308

三、外固定器技术312

四、内固定技术313

第9章 肩锁及胸锁关节脱位321

第一节 应用解剖321

一、肩锁关节解剖特点321

二、肩锁关节的功能、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322

第二节 肩锁关节脱位323

一、概述323

二、肩锁关节固定带外固定技术328

三、内固定技术329

第三节 胸锁关节解剖特点与主要功能340

一、解剖特点340

二、主要功能342

第四节 胸锁关节脱位343

一、概述343

二、胸锁关节外固定技术346

三、胸锁关节内固定技术348

第10章 肱骨近端骨折353

第一节 应用解剖353

一、肱骨近端解剖特点353

二、肱骨上端的功能358

三、肱骨上端的血液供应361

四、肱骨上端的神经支配361

第二节 肱骨近端骨折363

一、概述363

二、石膏、夹板或外展支架固定技术374

三、外固定器技术379

四、内固定技术382

第11章 肱骨干骨折409

第一节 应用解剖409

一、肱骨干解剖特点409

二、肱骨干的功能412

三、肱骨干的血液供应412

四、肱骨干的神经支配413

第二节 肱骨干骨折固定413

一、概述413

二、夹板、石膏或制式支具外固定技术420

三、外固定器技术423

四、内固定技术432

第12章 肱骨远端骨折458

第一节 应用解剖458

一、肱骨远端解剖特点458

二、肱骨远端关节面459

三、肱桡关节459

四、肱尺关节459

五、肘关节韧带460

六、肘关节的屈肌460

七、肘关节的伸肌461

八、肘关节的屈伸运动462

九、肘关节的表面标志465

十、肘关节的血液供应465

十一、肘关节神经支配466

第二节 肱骨髁上骨折467

一、概述467

二、石膏、小夹板外固定技术471

三、外固定器技术475

四、内固定技术478

第三节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487

一、概述487

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技术490

三、内固定技术491

第四节 肱骨髁间骨折491

一、概述491

二、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技术494

三、外固定器技术495

四、内固定技术497

五、陈旧损伤的治疗504

第五节 肱骨外髁骨折509

一、概述509

二、石膏外固定技术512

三、内固定技术513

四、肱骨外髁陈旧骨折517

第六节 肱骨内髁骨折517

一、概述517

二、石膏外固定技术519

三、内固定技术520

第七节 肱骨内上髁骨折522

一、概述522

二、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技术524

三、内固定技术525

第八节 肱骨小头骨折528

一、概述528

二、石膏外固定技术530

三、内固定技术530

第13章 尺桡骨近端骨折538

第一节 应用解剖538

一、尺、桡骨近端解剖特点538

二、尺、桡骨近端的功能541

第二节 尺骨鹰嘴骨折542

一、概述542

二、石膏外固定技术545

三、鹰嘴钩加压外固定器技术546

四、内固定技术546

第三节 尺骨冠状突骨折554

一、概述554

二、石膏外固定技术555

三、内固定技术555

第四节 桡骨近端骨折558

一、概述558

二、石膏外固定技术562

三、内固定技术563

第14章 尺、桡骨干骨折572

第一节 应用解剖572

一、尺、桡骨解剖特点572

二、尺、桡骨的旋转功能578

三、尺、桡骨的血液供应579

第二节 尺、桡骨双骨折580

一、概述580

二、石膏、夹板外固定技术584

三、桡、尺骨显露途径587

四、内固定技术594

第三节 桡骨干骨折602

第四节 尺骨干骨折604

第五节 孟氏骨折607

一、概述607

二、孟氏骨折手法复位与固定610

三、孟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612

四、儿童陈旧孟氏骨折尺骨斜行截骨延长内固定616

第六节 盖氏骨折617

一、概述617

二、手法复位固定技术620

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20

第七节 前臂骨折外固定器技术622

第八节 前臂创伤并发症626

一、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626

二、创伤后旋转功能障碍634

三、骨折畸形愈合635

四、骨的延迟愈合和不愈合635

第15章 尺、桡骨远端骨折639

第一节 应用解剖639

一、尺、桡骨远端解剖特点639

二、腕部X线影像特点641

第二节 桡骨远端骨折641

一、分类方法641

二、Colles骨折643

三、Smith骨折651

四、Barton骨折653

五、桡骨远端粉碎骨折655

六、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657

七、桡骨茎突骨折659

第三节 尺骨茎突骨折660

第四节 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器技术661

第五节 桡骨远端应用解剖及其骨折内固定技术668

一、应用解剖668

二、骨折内固定技术670

三、桡骨远端陈旧骨折的处理680

第六节 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及其处理682

一、皮肤并发症682

二、筋膜并发症682

三、血管并发症682

四、神经损伤682

五、肌腱并发症684

六、骨折畸形愈合684

七、桡尺远侧关节损伤684

八、Sudeck骨萎缩684

九、关节僵硬684

第16章 腕骨骨折与脱位692

第一节 应用解剖692

一、腕骨的特点692

二、腕关节韧带694

三、腕骨的血供697

四、腕关节运动及稳定698

五、腕骨病变的解剖学基础700

六、腕骨X线解剖702

第二节 舟骨骨折703

一、概述703

二、手术处理707

第三节 月骨骨折716

第四节 其他腕骨骨折719

一、三角骨骨折719

二、头状骨骨折719

三、钩骨骨折720

四、大多角骨骨折721

五、小多角骨骨折722

第五节 月骨和月骨周围脱位723

一、概述723

二、月骨掌侧脱位723

三、月骨周围脱位或骨折脱位726

第六节 腕关节不稳729

第七节 腕管综合征736

第八节 腕关节关节镜临床应用741

一、常用手术入路741

二、检查顺序743

三、腕管综合征内镜下治疗744

第九节 月骨与腕管综合征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747

一、月骨切开复位术747

二、月骨切除术747

三、人工月骨置换术747

四、腕管综合征手术748

第17章 掌指骨骨折与脱位758

第一节 概述759

一、皮肤759

二、手的骨关节760

三、手部肌腱及相关结构768

四、手指运动功能的协调771

五、常见手部创伤后畸形及发生机制772

第二节 拇指骨折与脱位775

一、拇指腕掌关节脱位775

二、拇指掌指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779

三、拇指掌骨骨折785

第三节 腕掌关节脱位788

第四节 掌指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790

第五节 第2~5掌骨骨折794

第六节 掌骨内外固定技术要点800

一、张力带固定技术800

二、螺钉固定技术801

三、钢板固定技术802

四、外固定架固定技术803

五、关节外骨折808

六、掌骨干骨折809

七、掌骨颈骨折813

八、掌骨头骨折814

九、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815

第七节 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821

一、侧副韧带损伤(侧方脱位)822

二、近侧指间关节背侧脱位(掌板损伤)823

三、近侧指间关节掌侧脱位824

四、近侧指间关节旋转脱位824

五、近侧指间关节背侧骨折脱位824

第八节 远侧指间关节脱位825

第九节 近节及中节指骨骨折826

一、指骨髁骨折827

二、关节外骨折828

三、指骨基底骨折830

第十节 远节指骨骨折832

一、甲粗隆骨折832

二、基底横行骨折伴甲床损伤833

三、基底背侧骨折伴锤状指833

四、基底掌侧骨折835

第十一节 掌指骨骨折手术并发症837

一、骨折不愈合837

二、骨折畸形愈合840

三、手部关节僵直和强直畸形841

第18章 骨盆环骨折与脱位854

第一节 骨盆功能解剖854

一、骨盆的骨结构854

二、骶段椎管858

三、骨盆整体观858

四、骨盆的关节与连接860

五、盆腔与盆腔内脏器862

六、骨盆的功能866

七、骨盆骨性标志及表面解剖867

八、骨盆环的生物力学867

第二节 骨盆骨折概述868

第三节 复苏期治疗882

一、外固定架固定882

二、骨盆钳固定888

第四节 重建期治疗890

一、外固定架固定891

二、钢板螺钉内固定892

第五节 特殊的骨盆骨折902

一、女性骨盆骨折902

二、儿童骨盆骨折903

三、骨盆部皮肤剥脱伤加骨盆骨折903

四、骨盆开放骨折903

第六节 骶、尾骨骨折脱位904

一、骶骨骨折904

二、尾骨骨折与脱位905

第七节 骨盆骨折脱位早期并发症906

一、骨盆骨折合并出血906

二、尿道损伤908

三、膀胱损伤909

四、直肠损伤909

五、神经损伤909

六、阴道损伤909

第八节 骨盆骨折晚期并发症或遗留畸形910

一、骨盆旋转变形910

二、一侧下肢短缩910

三、耻骨联合分离910

四、足下垂910

五、分娩障碍910

第九节 骨盆骨折手术并发症910

一、腹膜后血肿手术探查910

二、耻骨联合内固定失败911

三、股神经损伤911

四、骶孔神经根损伤911

五、外固定架固定的并发症911

第19章 髋臼骨折脱位918

第一节 应用解剖918

一、髋关节的重力及动力组织918

二、维持髋关节完整的组织920

三、髋关节的血供923

四、髋关节的神经支配923

五、髋关节的运动925

第二节 髋关节脱位和骨折脱位928

一、髋关节后脱位928

二、髋关节前脱位932

三、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935

四、陈旧髋关节脱位935

五、小儿髋关节脱位936

第三节 髋臼骨折936

第20章 股骨近端骨折970

第一节 应用解剖970

一、股骨近端解剖特点970

二、股骨上端的骨小梁排列972

三、髋关节周围肌肉对股骨上端外形的影响976

四、股骨头、颈的血供976

第二节 股骨头骨折982

一、概述982

二、内固定技术984

第三节 股骨颈骨折987

一、概述987

二、非手术治疗993

三、内固定技术993

四、骨折不愈合的截骨术1006

五、人工关节置换术1008

六、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特点1026

七、股骨颈骨折术后处理1027

八、股骨颈骨折并发症1028

九、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拆除时间1044

第四节 股骨转子间骨折1044

一、概述1044

二、非手术治疗1047

三、外固定器技术1047

四、内固定技术1053

第五节 股骨粗隆骨折1094

一、粗隆下骨折1094

二、大、小粗隆骨折1105

三、内固定的基本依据及其影响因素1105

四、主要并发症1107

第21章 股骨干骨折1116

第一节 应用解剖1116

一、股骨干的解剖特点1116

二、股骨干的血供1117

三、大腿骨性标志及表面解剖1118

四、大腿的神经1120

五、大腿前侧肌肉1123

六、大腿内侧肌肉1126

七、大腿后侧解剖1128

第二节 大腿手术显露途径1131

一、外侧显露途径1131

二、前外侧显露途径1132

三、内侧显露途径1133

四、后侧显露途径1133

五、后外侧显露途径1134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与大腿肌肉的关系1135

一、股骨上段骨折1135

二、股骨中、下段骨折1135

三、股骨下段骨折1136

第四节 股骨干骨折1136

一、概述1136

二、牵引及石膏外固定技术1141

三、外固定器技术1144

四、钢板螺钉内固定1155

五、髓内钉内固定技术1158

六、注意事项1179

七、常见并发症处理1180

第22章 膝部骨折脱位1187

第一节 应用解剖1187

一、股骨下端1187

二、胫骨上端1188

三、腓骨上端1189

四、髌骨1190

五、腘窝1192

六、膝关节1198

第二节 股骨远端骨折1201

一、概述1201

二、石膏、牵引固定技术1206

三、外固定器技术1208

四、内固定技术1212

第三节 髌骨骨折1244

第四节 膝关节软骨和骨软骨骨折1256

一、概述1256

二、骨软骨骨折复位固定术1260

三、关节面缺损修复手术1261

第五节 胫骨髁骨折1262

一、概述1262

二、具体处理1271

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并发症1295

第六节 膝关节脱位1298

第七节 创伤性髌骨脱位1302

一、概述1302

二、复发性髌骨脱位1303

第八节 上胫腓关节脱位与半脱位1307

第九节 浮膝损伤1310

第23章 胫腓骨干骨折1323

第一节 应用解剖1323

一、胫骨体1323

二、腓骨体1325

三、主要皮神经1327

四、主要肌肉1328

五、动脉1332

六、重要神经1333

七、骨间膜1334

八、骨筋膜室1334

九、手术显露途径1336

第二节 胫腓骨骨折1337

一、概述1337

二、夹板、石膏和牵引固定技术1342

三、外固定器技术1346

第三节 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治疗1352

一、胫腓骨闭合骨折1352

二、胫腓骨开放骨折1371

第四节 单纯胫腓骨骨折1381

一、单纯胫骨骨折1381

二、单纯腓骨骨折1381

第五节 胫腓骨应力性骨折1382

第六节 小腿创伤的并发症和合并伤1384

一、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1385

二、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1392

三、神经损伤1393

四、关节僵硬或强直1393

第24章 踝关节创伤1399

第一节 应用解剖1399

一、踝部骨骼1399

二、神经1404

三、浅层血管1405

四、深筋膜1405

五、肌腱与滑膜鞘1407

六、血供1409

七、踝关节组成1410

第二节 距小腿关节手术显露途径1420

一、前侧显露途径1420

二、后侧显露途径1422

三、外侧显露途径1424

四、内侧显露途径1426

第三节 X线检查技术1427

一、普通平片检查1427

二、特殊位摄片1429

三、应力位摄片1430

四、踝关节造影1432

五、CT及MRI检查1433

第四节 踝关节损伤分类1434

一、踝关节和足部活动1434

二、按伤力分类(Ashhurst分类)1436

三、按伤力及损伤时足的位置分类1437

四、Danis-Weber分类1440

五、AO(ASIF)系统分类法1440

六、按人名命名的分类1442

第五节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1445

一、闭合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1446

二、开放复位内固定1450

三、踝关节开放骨折1467

第六节 胫骨远端平台骨折1468

第七节 手术禁忌的踝关节不稳定骨折脱位1487

第八节 踝关节陈旧骨折脱位1488

一、踝关节调整术1488

二、踝关节固定(融合)术1488

三、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1488

第九节 距骨损伤1494

一、距骨颈骨折1494

二、距骨其他部位骨折1498

三、距骨脱位1503

四、距骨缺血坏死1505

五、距骨骨折脱位严重损伤1506

第十节 踝关节韧带损伤1507

一、概述1507

二、三角韧带损伤1515

三、外侧韧带损伤1518

四、慢性踝关节外侧韧带不稳定1524

五、胫腓下联合分离1526

六、胫腓下联合完全分离1530

第十一节 创伤性肌腱脱位、断裂与足球踝1531

一、腓骨肌腱滑脱1531

二、胫后肌腱脱位1532

三、胫后肌腱急性断裂1533

四、足球踝1535

第十二节 自发性跟腱断裂1536

第十三节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并发症1542

一、骨折不愈合1542

二、畸形愈合1543

三、创伤性关节炎1543

第十四节 踝部损伤的康复治疗及其预防1544

一、康复治疗1544

二、预防1544

第25章 足骨折、脱位1557

第一节 应用解剖1557

一、足部骨骼1557

二、足部软组织1566

三、足部关节及韧带1575

四、生理功能1580

五、行走的生物力学1581

六、足部手术显露途径1582

第二节 跟骨骨折1585

一、概述1585

二、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固定1591

三、经皮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1591

四、外固定器固定1593

五、切开复位内固定1593

六、跟骨畸形愈合1600

七、慢性距下外侧疼痛1603

第三节 中跗关节损伤和舟状骨骨折1604

一、中跗关节损伤1604

二、舟状骨骨折1605

第四节 跗跖关节骨折脱位1608

一、概述1608

二、足骨筋膜室综合征1611

三、软组织损伤1611

四、陈旧损伤1611

第五节 跖骨骨折1614

一、跖骨干骨折1614

二、跖骨颈骨折1615

三、第5跖骨近侧端骨折1615

四、跖骨干疲劳骨折1624

第六节 足部其他骨、关节与软组织创伤1625

一、趾间关节脱位1625

二、第1跖趾关节脱位1626

三、趾骨骨折1628

四、籽骨骨折1628

五、骰骨骨折及脱位1630

六、楔状骨骨折及脱位1630

七、足趾屈曲挛缩1631

第26章 脊柱脊髓损伤1636

第一节 概述1636

一、流行病学特征1636

二、脊柱解剖特点1638

三、脊柱的运动生理特性1641

四、脊髓解剖特征与生理功能1642

第二节 脊柱急性损伤1646

一、创伤性脊柱不稳1646

二、急性脊髓损伤1649

三、诊断和紧急处理1654

四、非手术治疗1655

五、手术治疗1664

第三节 上颈椎损伤1666

一、概述1666

二、常用手术入路1670

三、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1675

四、拉力螺钉内固定术1678

五、寰枢椎后路融合术1679

六、枕颈融合术1685

第四节 下颈椎损伤1693

一、概述1693

二、手术入路1699

三、神经减压技术1702

四、下颈椎稳定性重建1706

第五节 胸、腰椎损伤1718

一、概述1718

二、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1730

三、胸、腰椎椎管减压技术1735

四、胸、腰椎稳定性重建1739

第六节 骶骨骨折和腰骶椎脱位1766

一、概述1766

二、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1771

三、手术入路1773

四、经髂骨螺栓固定术1774

五、后路骶髂钢板固定术1775

六、直接骶骨钢板固定术17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