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指南
  • 陈元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444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7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781页
  • 主题词:房屋建筑设备:电气设备-建筑设计-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建筑电气设计应贯彻经济合理的原则1

第二节 建筑电气设计应贯彻环境保护的原则1

一、涉及建筑电气设计的污染源1

二、减少污染的措施1

三、环保对建筑电气审批的内容及要求2

第三节 建筑电气设计应贯彻安全的原则2

一、预防直接触电的措施2

二、预防间接触电的措施2

三、电击电流对人体的生理效应3

四、预防跨步电压和接触电位的措施3

五、在危险环境中电力装置的特殊设计要求4

六、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措施4

七、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火要求4

第四节 建筑电气设计应贯彻节能的原则4

一、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4

二、建筑电气节能的途径4

第二章 供电8

第一节 民用建筑的负荷估算及统计8

一、单体建筑的负荷估算及统计8

二、小区规划的负荷估算12

第二节 负荷计算13

一、负荷计算的实用性及正确性13

二、设备容量的确定14

三、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15

四、按二项式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18

五、按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18

六、线路损耗21

七、变压器损耗22

八、尖峰电流计算23

第三节 无功功率补偿24

一、无功功率补偿的意义24

二、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24

三、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25

四、高低压补偿容量的分配26

五、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26

六、电容器的构造、容量及规格28

七、高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及其防止措施29

八、补偿电容器放电电阻的计算29

九、补偿电容器在线路上的连接30

十、无功补偿装置的自动投切31

第四节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1

一、负荷分级31

二、各级负荷的供电要求34

三、电压等级的选择34

四、供电质量34

第五节 自备电源36

一、自备电源的种类及用途36

二、自备电源容量的确定37

三、柴油发电机组的性能及规格37

四、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及台数选择37

五、柴油发电机组安装39

六、柴油发电机组的供电方式40

第三章 配电43

第一节 变压器容量及台数的选择43

一、变压器选型的原则43

二、变压器台数的选择43

三、变压器容量的选择44

四、常用变压器规格44

第二节 高压侧一次接线49

一、一次接线的设计原则49

二、树干式接线49

三、环网接线50

四、一路电源进线,单母线不分段接线53

五、二路电源进线、一用一备、组成单母线不分段接线(明备用)55

六、二路进线、同时工作、互为备用(暗备用)62

七、桥形接线64

八、双母线不分段与分段接线64

九、带有旁路母线的接线65

第三节 低压侧一次接线65

一、低压侧一次接线的设计原则65

二、单母线不分段接线65

三、单母线分段接线65

四、单母线分段、设有重要母线及必保母线的接线66

五、低压配电柜的选型67

六、供电竖井系统图67

第四节 短路电流计算78

一、短路对系统运行的影响78

二、短路及常用短路电流名称的含义78

三、标么值79

四、高压侧(6.3、10.5、37kV)三相短路电流计算81

五、高压侧(6.3、10.5、37kV)二相短路电流计算83

六、高压侧(6.3、10.5、37kV)单相接地时的短路电容电流计算83

七、低压侧(0.4、0.23kV)三相短路电流计算84

八、低压侧(0.23kV)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计算88

第五节 高低压设备选型及短路效应校验92

一、高低压设备选型92

二、设备选型应验算的项目及计算公式93

三、电气设备的短路效应校验97

第四章 变配电所104

第一节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104

一、35/10~6kV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原则104

二、35~6/0.4kV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原则104

第二节 变配电所的型式及布置原则105

一、变配电所型式105

二、变配电所布置原则105

第三节 变电所的布置106

一、35/10~6kV户外变电所区的布置106

二、35~6/0.4kV露天(半露天)变电所的布置107

三、独立变电所及附设变电所的布置107

四、室内变电所的布置108

五、室外箱式变电站的布置110

六、杆上变电台的布置要求110

第四节 配电室及控制室的布置111

一、35kV配电室布置111

二、3~10kV配电室布置113

三、低压配电室布置115

四、静电电容器室布置115

五、控制室布置116

六、配电装置中安全净距的确定及校验方法116

第五节 变配电所对土建、水暖等工种的要求117

第六节 特殊地区的变配电所布置118

一、高原地区的变配电所布置118

二、污秽地区的变配电所布置118

三、具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环境的变配电所布置119

四、高烈度地震区的变配电所布置119

第五章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二次设备120

第一节 电流互感器及二次电流回路120

一、电流互感器选择120

二、电流互感器允许误差校验121

三、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回路124

第二节 电压互感器及二次电压回路127

一、电压互感器的误差127

二、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127

三、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28

四、误差判别128

五、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原则128

第三节 二次回路的保护及设备128

一、二次回路的保护128

二、二次回路的绝缘导线及电缆的选择129

三、控制屏,信号屏,继电器屏的设计129

四、二次回路设备130

第六章 变配电所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36

第一节 变配电设备的继电保护136

一、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36

二、变压器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137

三、电力电容器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143

四、母线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145

五、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母线及出线的绝缘监视148

六、3kV及以上电动机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149

第二节 线路的继电保护154

一、3~35kV线路的保护配置154

二、3~35kV线路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155

三、直动及去分流方式的继电保护161

第三节 自动重合闸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165

一、自动重合闸装置(ARC)165

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AAT)169

第四节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173

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配置173

二、监控站174

三、传输线路及网卡(I/O)175

四、网络结构176

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及外部设备176

六、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内容178

七、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供电电源178

第五节 控制、信号、测量系统179

一、二次接线内容179

二、控制系统179

三、信号系统185

四、测量和计量系统188

五、测量、计量、运行及事故信号采用BA系统或单独设置微机监控系统193

六、变配电所集中控制系统的集成193

七、进线回路的二次接线193

八、供变压器回路的二次接线196

九、供静电电容器回路的二次接线199

第七章 变配电所的操作电源201

第一节 所用电及二次回路容量估算201

一、所用电容量的配置201

二、操作电源种类201

三、二次容量的估算201

第二节 交流操作电源201

第三节 直流操作电源202

一、成套直流操作电源202

二、采用蓄电池的直流操作电源203

三、硅整流电容储能的直流操作电源212

第八章 低压配电线路216

第一节 导线选型及截面选择216

一、按使用环境及用途选择线型216

二、线缆的绝缘水平选择220

三、线缆的持续载流量220

四、导线截面选择238

第二节 线路电压损失239

一、电压偏差允许值239

二、供电线路上电压损失的分配239

三、线路阻抗值239

四、线路的电压损失243

第三节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250

一、保护配置及装设要求250

二、低压电器设备选型252

三、熔断器作过电流及过负荷保护252

四、空气断路器作过电流及过负荷保护254

五、保护装置与配电线路截面的配合260

第四节 接地故障保护260

一、TN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261

二、TT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保护263

三、IT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264

四、低压系统线路选型及保护整定计算实例264

第五节 漏电保护266

一、漏电保护器整定电流及时间的选择266

二、系统的正常泄漏电流要小于漏电保护器的额定不动作电流267

三、漏电保护器的选型267

第六节 中性线保护270

一、不同系统中中性线上开关的设置270

二、中性线断线保护270

第九章 线路敷设272

第一节 室外电缆线路272

一、电缆线路敷设要求272

二、电缆直接埋地敷设272

三、电缆在地沟中敷设273

四、电缆在隧道中敷设275

五、电缆在排管内敷设275

六、电缆架空敷设275

七、室外电缆敷设的安全接地276

第二节 架空线路276

一、架空线路的截面选择276

二、架空线路与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的安全间距277

三、架空线路的基本尺寸277

四、架空线路的弧垂及应力计算281

五、架空线路的防振285

六、架空线路导线的风偏校验286

七、绝缘子和横担选择286

八、电杆强度计算290

九、电杆的基础计算293

十、拉线及拉线盘的计算295

十一、沿建筑物外墙敷设的低压线路296

第三节 室内布线296

一、瓷(塑料)线夹、瓷柱及针式绝缘子敷线297

二、塑料绝缘护套线沿墙、沿平顶明敷297

三、绝缘导线穿金属管明敷或暗敷297

四、塑料绝缘线穿塑料管明敷或暗敷299

五、线槽布线299

六、电缆布线301

七、紧密母线布线303

八、竖井中布线305

第四节 特殊场所及环境的线路敷设307

一、特殊场所的线路敷设307

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线路敷设307

第十章 电力与控制309

第一节 电动机起动压降及起动方式309

一、民用建筑中电力控制的基本原则309

二、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条件309

三、电动机起动压降计算310

四、电动机降压起动方式311

五、电动机的调速318

六、电动机的保护323

七、电动机常用的控制设备规格323

第二节 给水泵控制328

一、生活水泵对电源的要求328

二、备用电源自投控制328

三、水泵按水箱的水位进行控制329

四、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336

五、生活水泵纳入BA系统时的控制339

第三节 排水及排污泵的控制339

一、按液位信号控制排水泵的起停339

二、按液位信号控制排污泵的起停340

第四节 舒适性空调342

一、分散空调的供电342

二、集中空调的简易原理342

三、制冷机组控制343

四、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及冷却塔风机的控制343

五、风机盘管的控制及供电347

六、新风系统的控制347

七、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353

八、制冷系统的旁通电磁阀控制356

第五节 高低温冷藏库的控制358

一、冷库的分类及工艺概况358

二、压缩机的控制360

三、氨泵系统的控制372

四、库房温度控制375

五、融霜控制387

六、冷却水的自动控制391

七、辅助设备的控制及信号397

八、局部自控及全自控411

九、冷库供电416

第六节 消防设备的控制418

一、消防设备的供电要求418

二、水消防控制419

三、防排烟风机控制421

四、防火卷帘的控制426

五、消防梯的供电428

第十一章 照明429

第一节 照明方式及分类429

一、照明设计的一般要求429

二、照明常用的物理量纲429

三、照明方式431

四、照明种类432

第二节 光源435

一、光源分类435

二、白炽灯435

三、卤钨灯435

四、荧光灯438

五、荧光高压汞灯438

六、自整流荧光高压汞灯442

七、金属卤化物灯442

八、高压钠灯443

九、低压钠灯445

十、氙气灯446

十一、混光灯446

十二、光源的选择446

第三节 灯具448

一、灯具的光学特性448

二、灯具的分类449

三、灯具选型451

第四节 照明的控制与节能451

一、照明控制的基本原则451

二、照明控制系统451

三、各类光源的调光设备452

四、照明节能453

第五节 照明质量456

一、照度与照度的均匀度456

二、阴影处理457

三、亮度分布457

四、眩光限制457

五、合适的色温460

六、必要的显色指数460

第六节 照度计算469

一、照度标准469

二、单位容量法469

三、利用系数法471

四、点光源逐点法计算473

五、荧光灯按点光源逐点法计算488

六、线光源逐点法计算489

七、发光天棚照明装置的计算490

八、暗槽灯照明装置的计算491

九、花灯照明装置的计算493

十、投光灯的照度计算493

第七节 各类民用建筑的照明要点500

一、商场500

二、办公用房501

三、教学用房502

四、医疗建筑503

五、车站、港口、航空港504

六、体育照明504

七、影剧院照明506

八、宾馆照明508

九、车库照明及控制509

十、冷藏库照明510

十一、室外景观照明511

十二、小区道路及广场照明513

第十二章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514

第一节 雷的形成514

一、雷云的产生514

二、雷云放电形式514

三、雷云放电过程514

第二节 雷电参数515

一、雷电流幅值515

二、雷电流陡度516

三、雷电的其他参数516

第三节 雷击的选择性516

一、雷暴日516

二、平原地区雷击的选择性516

三、山区雷击的选择性517

第四节 雷电效应517

一、雷电流的热效应517

二、雷电流的机械效应517

三、防雷装置上的高电位对建筑物等的反击518

四、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518

五、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519

六、架空线路的高电位引入519

第五节 建筑物的防雷519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519

二、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520

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523

四、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525

五、其他防雷措施526

六、建筑物防雷措施汇总527

七、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及安装529

八、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530

九、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计算532

第六节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534

一、具有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筑物应有相应的防雷措施534

二、防信号线路的雷电波侵入534

三、防电源进线处避雷器的斩波残压及电磁效应过电压535

四、雷电磁场强度在建筑物内的衰减计算536

五、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538

六、SPD的接线示例552

七、电子信息系统的接地552

第七节 电力设备的防雷555

一、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防雷555

二、35kV变配电所的防雷555

三、3~10kV变配电所的防雷557

四、旋转电机的防雷558

五、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计算559

六、避雷器的选型561

七、电力设备常用的避雷器562

第八节 接地567

一、接地种类567

二、接地装置567

三、接地电阻的计算569

四、高阻率土壤降阻措施572

第九节 接地保护574

一、保护接地范围574

二、低压系统的接地保护575

三、浴池、游泳池的接地保护577

四、手术室的接地保护577

五、电子设备的接地578

第十三章 通信自动化系统579

第一节 电话主机579

一、用户数量的确定579

二、用户交换机容量及制式的选择579

三、中继方式及中继线路数量的选择579

四、程控用户交换机的选型582

五、程控用户交换机的电源585

六、电话机房的配线架及线缆布局587

七、机房接地588

八、机房布局要求588

第二节 通信系统589

一、通信网的组成589

二、通信传输线路594

三、设计举例609

第三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612

一、话音信箱及传真业务612

二、电子信箱612

三、无绳电话613

四、可视图文614

五、会议电视系统的构成614

六、卫星通信系统616

七、可视电话617

第十四章 电缆电视系统618

第一节 电缆电视系统的性能指标618

一、国家标准618

二、系统规模及收视质量的分类619

三、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的物理含义619

四、系统各部件的技术指标622

第二节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632

一、前端632

二、干线传输637

三、分配分支系统638

第三节 电缆电视系统639

一、电缆电视系统的特点639

二、用户处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641

三、建筑物内小型卫星接收站641

四、用户处电缆电视的光缆传输647

第四节 电视系统的安装、供电、防雷、接地653

一、电视系统的安装653

二、电视系统的供电654

三、电视系统的防雷接地654

第十五章 扩声音响系统656

第一节 扩声音响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应用类型656

一、扩声音响系统常用的设备和功能656

二、扩声音响系统的应用类型656

第二节 扩声音响系统的设计要点657

一、扩声音响系统设计与建筑声学设计配合657

二、剧院扩声音响系统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657

三、扩声音响系统的技术指标657

第三节 扩声音响系统的设计660

一、最大声压级的确定660

二、最佳混响时间的确定660

三、扩声音响系统设备选型660

四、音箱的布置665

五、音控室位置选择及布置665

六、限制噪声的措施666

第四节 音箱、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估算666

一、音箱功率的估算666

二、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估算667

三、功放与音箱的配接668

第五节 扩声音响系统的供电668

一、供电电源668

二、线路敷设669

三、接地669

第六节 扩声音响系统设计示例669

一、剧院的扩声音响系统669

二、会议扩声音响系统670

三、体育馆广播系统670

四、宾馆的背景音乐系统671

第十六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73

第一节 建筑物的保护等级及保护范围673

一、建筑物的防火等级673

二、防火区及报警区域的划分677

第二节 火灾自动报警的信号及联动装置678

一、火灾探测器678

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679

三、水消防信号680

四、消防联动680

五、消防通信682

六、消防广播682

第三节 火灾报警系统683

一、区域控制系统683

二、集中控制系统684

三、区域—集中控制系统684

四、控制中心系统687

五、气体消防687

六、漏电火灾报警系统689

七、消防控制室、消防供电及布线689

第四节 保安系统690

一、煤气报警系统690

二、闭路电视监控690

三、住宅对讲防盗系统698

第十七章 自动化管理系统701

第一节 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置701

一、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组成701

二、保安监控子系统的处理方式701

三、设置BAS系统应作可行性论证702

第二节 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703

一、设备自动化管理内容703

二、设备监控点的类型704

三、系统的网络结构704

四、系统的硬件配置705

五、系统的软件配置706

六、BAS系统产品简介706

七、智能站(DDC)与被控设备的连接714

八、控制室、电源及布线722

第三节 其他自动化管理722

一、车库自动化管理722

二、商场计算机管理系统723

第十八章 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726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726

一、网络的功能和分类726

二、网络的通信协议726

三、网络的操作系统729

四、网络的硬件730

五、网络的拓扑结构732

六、局域网的组网技术733

七、局域网的互联设备738

第二节 综合布线740

一、综合布线的特点740

二、综合布线系统构成740

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742

附录744

附表1 全国主要城市气象资料数据744

附表2 闪电击中安装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上的防雷装置时所感应的电压和能量的近似计算式755

附表3 国内应用电视系统中主要定型设备产品一览表756

附表4 消防电气控制设备765

参考文献7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