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与审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发展与审美
  • 陈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404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审美分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展与审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钟明华1

前言1

引论 完美的渴望1

一 生活巨变与发展转向2

二 审美星丛中人的发展研究7

三 实践生存论基础上的历史与现实视界11

第一章 人的当代发展困境和审美吁求15

第一节 发展危机:现代性的社会体验15

一 现代性及其社会发展危机的界说16

二 现代性社会发展危机的形成和表征22

三 现代性社会发展危机的总体特征31

第二节 发展困境:现代人的发展遭遇38

一 人的能力发展困境:创造与破坏的颉颃39

二 人的精神发展困境:升华和沉沦的纠结42

三 人的身体发展困境:理性暴政和感性放任46

第三节 审美吁求:发展困境的生活现象学分析50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实存50

二 “美”还是“反美”:生活审美化的性质纷争53

三 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人的发展的审美吁求56

第二章 发展的审美理论辩证66

第一节 人的生命活动的审美辩证66

一 人的生命活动的发展本性67

二 人的生命活动的审美规定71

三 人的生命活动的功利性和审美性76

第二节 人与世界关系的审美辩证82

一 人的关系性存在82

二 人与世界关系之真实83

三 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展开87

第三节 人的发展价值的审美辩证93

一 人的发展价值问题的甄别94

二 人的发展价值的内涵规定96

三 人的发展的功利价值和审美价值106

第三章 人的发展历史形态的审美考察110

第一节 原始全面发展的人与审美的自然化111

一 原始全面发展的人的生命活动:功利与审美的同一与交织111

二 原始全面发展的人的审美意识:客观的美115

三 原始全面发展的人的审美评价:自然的尺度119

第二节 片面发展的人与审美的艺术化122

一 片面发展的人的生命活动:功利与审美的分化和对立122

二 片面发展的人的审美意识:主观的美125

三 片面发展的人的审美评价:艺术的尺度129

第三节 全面发展的人与审美的生活化136

一 两个提法的辨析:“个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36

二 全面发展的人的生命活动:功利与审美的交融与统一139

三 全面发展的人的审美意识:生活的美141

四 全面发展的人的审美评价:生命的尺度145

第四章 现代性审美救赎的理论探索149

第一节 席勒的审美救世方案149

一 审美救世的人性依据:性格完整的人150

二 审美救世的现实指向: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分裂154

三 审美救世的基本路径:审美教育158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162

一 在世界中之存在:此在的本真状态163

二 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无家可归的现代人168

三 危险技术时代的得救之道:诗意地栖居172

第三节 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177

一 审美乌托邦的思想渊源和人性假设177

二 发达工业社会人的异化现实和根源181

三 审美的感性意味和解放潜能188

第四节 福柯的生存美学195

一 福柯生存美学的人性根据196

二 生存美学的现实基础:“人之死”和审美的生活化201

三 生存美学的实践:把个人生活作为艺术品205

第五章 发展实践的审美回应210

第一节 审美精神的当代重塑211

一 马克思实践批判精神的当代在场211

二 现代性审美精神的建设性内涵215

三 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精神的汲取223

第二节 生存方式的审美建构227

一 生存方式的历史提升229

二 人与世界关系的审美重建232

三 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237

第三节 和谐社会的审美意蕴240

一 和谐是社会美的最高形态240

二 和谐社会是人的发展的审美自觉243

三 和谐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追求246

结语 超越现代性251

参考文献254

后记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