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论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文论史
  • 朱志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2982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文学思想史-西方国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文论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一 什么是西方文论 1

二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论 2

三 怎样学习西方文论 4

第一章 古希腊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 社会背景 1

二 文化背景 3

三 文学概貌 4

四 文论综述 6

第二节 柏拉图 8

一 生平及著作 8

二 摹仿说 9

三 灵感论 11

四 文艺的社会功用 14

五 柏拉图学说的影响 18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 19

一 生平及著作 19

二 科学方法论 20

三 摹仿论 22

四 文艺的基本特征 23

五 悲剧的定义 24

六 悲剧的因素:情节中心说 25

七 悲剧的缘由:过失说 27

八 悲剧的效果:净化说 28

九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29

第二章 古罗马 33

第一节 概述 33

一 社会背景 33

二 文化背景 34

三 文学概貌 35

四 文论综述 36

第二节 贺拉斯 38

一 生平及著作 38

二 古典主义原则 39

三 恰到好处的合式原则 41

四 理性 42

五 天才与技巧 42

六 诗歌的社会功能——寓教于乐 43

七 贺拉斯《诗艺》的影响 44

第三节 朗吉诺斯的《论崇高》 44

一 扑朔迷离的作者及其时代 44

二 崇高的涵义 45

三 崇高风格的五个要素 46

第四节 普罗提诺 49

一 生平及著作 49

二 基本美学思想 49

三 艺术的摹仿与独创 50

第三章 中世纪 54

第一节 概述 54

一 社会背景 55

二 文化背景 55

三 文学概貌 57

四 文论综述 59

第二节 圣·奥古斯丁 60

一 生平及著作 60

二 反对世俗文艺 60

三 文艺为基督教服务 61

第三节 阿伯拉尔 62

一 生平及著作 62

二 艺术的独立性 63

三 情感论 64

第四节 圣·托马斯·阿奎那 65

一 生平及著作 65

二 艺术摹仿自然 66

三 艺术的真实性 67

四 艺术的象征 68

五 形式理论 69

第四章 文艺复兴 71

第一节 概述 71

一 名称的由来 71

二 社会背景 71

三 文化风貌 73

四 文学概貌 74

五 文论综述 75

第二节 但丁 77

一 生平及著作 77

二 提倡俗语的社会背景 78

三 提倡俗语的目的 79

四 俗语的优越性 81

五 诗的寓意说 83

第三节 特里西诺 84

一 生平及著作 84

二 悲剧理论 85

三 喜剧理论 87

第四节 明屠尔诺与钦齐奥 89

一 明屠尔诺 89

二 钦齐奥 91

第五节 卡斯特尔维屈罗 95

一 生平及著作 95

二 想象 96

三 “三一律” 96

四 悲剧中的性格 97

五 文艺的娱乐功能 97

第六节 锡德尼 98

一 生平及著作 98

二 诗的创造性特征及其优越性 99

三 诗的虚构 100

四 诗的道德标准 101

五 《为诗辩护》的不足 102

第五章 古典主义 105

一 社会背景 105

二 文化背景 106

三 文学概貌 107

四 文论综述 107

第一节 高乃依 109

一 生平及著作 109

二 悲剧的题材和悲剧性格 110

三 悲剧的效用 111

四 “或然律”与“必然律” 112

五 对“三一律”的看法 113

第二节 德莱顿 114

一 生平及著作 114

二 戏剧诗的问题 115

三 悲剧问题 116

第三节 布瓦洛 117

一 生平及著作 117

二 崇尚理性 118

三 摹仿自然 119

四 学习古人 120

五 作家的修养 120

六 对“三一律”的阐释 121

第四节 蒲柏与约翰逊 121

一 蒲柏 121

二 约翰逊 123

第五节 伏尔泰 126

一 生平及著作 126

二 启蒙与古典的矛盾 127

三 论史诗 127

四 论悲剧 128

第六章 启蒙运动 131

第一节 概述 131

一 社会背景 131

二 文化背景 132

三 文学概貌 133

四 文论综述 134

第二节 卢梭 135

一 生平及著作 135

二 论科学与艺术 136

三 论戏剧 138

第三节 狄德罗 139

一 生平及著作 139

二 摹仿艺术与追求“理想模板” 139

三 想象 140

四 严肃喜剧 141

五 戏剧的情境 142

六 文艺的效用 142

第四节 维柯 143

一 生平及著作 143

二 诗性的智能 144

三 想象 145

第五节 莱辛 146

一 生平及著作 146

二 诗与画的界限 147

三 关于“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 149

四 戏剧理论 150

第六节 赫尔德 152

一 生平及著作 152

二 人道主义与文艺问题 153

三 诗的特征与语言 153

四 文学的发展观 154

五 文学批评 155

第七章 德国古典时期 159

第一节 概述 159

一 社会背景 159

二 文化背景 160

三 文学概貌 160

四 文论综述 161

第二节 康德 162

一 生平及著作 162

二 艺术的特征 163

三 天才论 165

四 艺术分类 167

第三节 歌德 169

一 生平及著作 169

二 艺术与自然或现实生活 170

三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71

四 古典的和浪漫的 172

五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173

第四节 席勒 174

一 生平及著作 174

二 艺术中的现实与理想 174

三 戏剧特征论 176

四 悲剧和喜剧 177

第五节 谢林 178

一 生平及著作 178

二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178

三 天才论 179

四 神话与悲剧 181

第六节 黑格尔 182

一 生平及著作 182

二 艺术的类型与发展 182

三 诗论 185

四 悲剧观 186

第八章 浪漫主义 194

第一节 概述 194

一 社会背景 194

二 文化背景 195

三 文学背景 196

四 文论综述 197

第二节 德国浪漫主义 199

一 弗·施莱格尔 199

二 奥·威·施莱格尔 201

三 海涅 202

第三节 英国浪漫主义 203

一 华兹华斯 203

二 柯勒律治 205

第四节 法国浪漫主义 207

一 斯达尔夫人 207

二 司汤达 209

三 雨果 210

第九章 现实主义 214

第一节 概述 214

一 社会背景 214

二 文化背景 215

三 文学概貌 215

四 文论综述 217

第二节 巴尔扎克 219

一 生平及著作 219

二 反映现实 220

三 典型理论 220

四 作家的法则 221

第三节 列夫·托尔斯泰 222

一 生平及著作 222

二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观 222

三 情感论 223

四 艺术的感染力 224

五 艺术技巧 225

第四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225

一 生平及著作 225

二 文学的真实性 226

三 文学的艺术性 227

四 文学的倾向性 227

第五节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论:别、车、杜 228

第十章 唯意志论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一 社会背景 233

二 文化背景 233

三 文学概貌 234

第二节 叔本华 235

一 生平及著作 235

二 艺术特征论 235

三 天才论 236

四 悲剧 237

第三节 尼采 238

一 生平及著作 238

二 日神和酒神 239

三 悲剧的诞生 240

四 悲剧的衰落与复兴 241

第十一章 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243

第一节 概述 243

一 社会背景 243

二 文化背景 243

三 文学概貌 244

四 文论综述 244

第二节 丹纳 245

一 生平及著作 245

二 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理论 246

三 特征理论 250

第三节 左拉 251

一 生平及著作 251

二 真实感 251

三 实验方法 252

第四节 波德莱尔 253

一 生平及著作 253

二 感应论 253

三 恶之美 254

第五节 叶芝 255

一 生平及著作 255

二 象征主义的内涵 255

三 象征的表达 257

四 感情的象征与理性的象征 257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 261

第一节 概述 261

一 社会文化背景 261

二 文学概貌 262

三 文论综述 264

第二节 弗洛伊德 265

一 生平及著作 265

二 性欲升华论 266

三 俄狄浦斯情结与白日梦 268

四 作家与白日梦 269

第三节 荣格 270

一 生平及著作 270

二 集体无意识 270

三 原型或原始意象 271

第十三章 俄苏形式主义 275

第一节 概述 275

一 社会文化背景 275

二 文学概貌 276

三 文论综述 278

第二节 什克洛夫斯基 279

一 生平及著作 279

二 “陌生化”理论 279

三 一般语言与诗歌语言 281

第三节 雅各布森 283

一 生平及著作 283

二 文学的本质:文学性 283

三 语言的诗性功能 285

四 选择与组合 286

五 隐喻与换喻 287

第十四章 新批评 289

第一节 概述 289

一 社会文化背景 289

二 文学概貌 290

三 文论综述 291

第二节 瑞恰兹 292

一 生平及著作 292

二 语义分析与文本细读 293

三 科学的语言与情感的语言 294

四 语境理论 296

第三节 艾略特 297

一 生平及著作 297

二 有机整体观 298

三 “非个人化”理论 299

第四节 兰色姆 301

一 生平及著作 301

二 本体论批评 301

三 “构架—肌质”理论 303

第五节 维姆萨特与比尔兹利 304

一 生平及著作 304

二 意图谬误 304

三 传情谬误 306

第十五章 结构主义 309

第一节 概述 309

一 社会文化背景 309

二 文学概貌 310

三 文论综述 311

第二节 弗莱 312

一 生平及著作 312

二 整体文学批评 312

三 原型批评理论 314

第三节 罗兰·巴特 316

一 生平及著作 316

二 零度写作 317

三 语言符号与文本符码 318

四 叙事层次 320

五 读者与批评 322

第四节 巴赫金 325

一 生平及著作 325

二 对话理论 326

三 复调小说理论 327

四 狂欢理论 330

第十六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335

第一节 概述 335

一 社会历史背景 335

二 文学概貌 336

三 文论综述 337

第二节 海德格尔 339

一 生平及著作 339

二 哲学思想:此在 339

三 艺术论 340

四 诗论 342

第三节 英伽登 344

一 生平及著作 344

二 艺术作品的结构 345

三 阅读理论 349

第四节 乔治·布莱 351

一 生平及著作 351

二 纯粹意识批评 352

三 日内瓦学派 354

第五节 萨特 355

一 生平及著作 355

二 存在主义理论 356

三 文学与行动和介入 357

四 文学是揭示自由的行动 359

第十七章 诠释学与接受理论 364

第一节 概述 364

一 社会历史背景 364

二 文论综述 364

第二节 伽达默尔 366

一 生平及著作 366

二 哲学诠释学 367

三 艺术作品的存在 368

四 艺术作品的理解 370

第三节 姚斯 371

一 生平及著作 371

二 接受美学理论 372

三 期待视野理论 373

第四节 伊瑟尔 374

一 生平及著作 374

二 文本空白与不确定性 375

第十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379

第一节 概述 379

一 社会历史背景 379

二 文论综述 380

第二节 卢卡契 381

一 生平及著作 381

二 文学与社会 382

第三节 本雅明 384

一 生平及著作 384

二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生产 384

三 “灵韵”说 386

第四节 马尔库塞 387

一 生平及著作 387

二 爱欲解放论 388

三 艺术作为现实形式 390

第十九章 解构主义 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义 393

第一节 概述 393

一 社会文化背景 393

二 文论综述 394

第二节 德里达 395

一 生平及著作 395

二 “逻各斯中心主义”批判 395

三 异延 397

第三节 赛义德 398

一 生平及著作 398

二 东方主义 399

三 文化与帝国主义 401

四 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 402

第四节 肖沃尔特与克里斯蒂娃 404

一 女性主义概述 404

二 肖沃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传统观 406

三 克里斯蒂娃 407

后记 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