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为的结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行为的结构
  •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杨大春,张尧均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913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现象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为的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种含混的哲学&阿尔封斯·德·瓦朗斯 1

导论:意识与自然的关系问题15

第一章 反射行为19

导言:生理学对客观性的界定及经典的反射概念。实在分析与因果说明的方法第一节 经典的反射概念及其辅助假说23

1.刺激2.兴奋的位置3.反射环路反射的化学条件、分泌条件、植物性条件。大脑条件与小脑条件;抑制与控制、协调与整合的观念;神经系统的等级概念。反射对于同时发生的种种反应的依赖。对于各种先前发生的反应的依赖:反射的扩散,反射的反向,韦伯法则与阈限观念。4.反应概述;秩序问题;解剖学秩序与生理学秩序第二节 格式塔理论对于反射的解释54

1.眼睛注视反射;各种兴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反应的关系。2.推论3.推论的证实:机能重组与替代:尤其以偏盲为例4.反射的生物学含义第三节 结论73

1.“形式”范畴2.这一范畴是多余的吗?在一种的生理学中,神经功能被归结为一些物理类型的关系的交织吗?3.形式与目的。作为描述范畴的秩序。第二章 高级行为81

第一节 巴甫洛夫的反射学及其诸假设81

它预设了对于行为的某种描述。物理—化学分析和生理学对行为的分析第二节 行为的“中心区域”与定位问题94

1.定位问题中普遍承认可的一些结论疾病分析,结构障碍。整体机能与镶嵌机能。定位的混合观念与功能平行论2.对这些结论的解释:协调的观念足以说明它们吗?空间知觉方面的协调与“形象的不协调”。色彩知觉方面;“色彩的层次”;语言生理学方面。协调观念的歧义。3.结论驳生理学中的经验论与理智论。各种中枢现象中的形式;但什么是形式呢?第三节 行为的各种结构144

1.学习不能被解释为彼此外在的神经事件的联结2.对行为的各种结构的描琐A)各种混沌形式与本能。B)各种“可变动形式”:信号;各种空间关系与时间关系;各种机械关系与静态关系。C)各种象征形式结论:条件反射的含义:病理现象或高级活动。行为与生存。第三章 物理秩序,生命秩序,人类秩序197

导论:格式塔理论想要突破实体主义的各种二律背反。实际上,由于未能对“形式”作出哲学分析,它本身也回到了二律背反之中第一节 物理结构197

1.在什么意义上确实可以说:与实证主义的看法相反,物理世界包含着一些结构2.但这些结构并不“在”某一“自然”“之中”3.结构是对于某一意识而言的第二节 生命结构207

1.生命形式相对于物理系统的新颖性。新辩证法之项的机体及其环境2.作为“观念”的机体3.机体中的超越机械论—活力论对立的意义统一第三节 人类秩序219

1.意识的生命在当代人那里,意识与活动的关系仍然是外在的。关于知觉理论的一些推论初始知觉的诸特征:它依附于人的意向而不是依附于对象,它体验到实在而不是认识到真理有关于意识结构的推论:多种多样的意向,实在意识  2.严格意义上的人的意识3.驳心理学中的因果思维。用结构来解释弗洛伊德主义4.“心理”与精神不是实体而是统一性的辩证法或者形式。如何超越“心灵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二者择一。作为行为结构的心理结论:前述分析的双重意义。它们接受一种批判主义结论吗?第四章 心身关系及知觉意识问题274

第一节 各种经典的解决274

1.素朴意识及其经验实在论2.关于感性事物的哲学实在论3.科学中的伪笛卡尔主义4.知觉意识的笛卡尔式分析5.批判的观念。理智主义知觉理论对心身关系的解决第二节 不存在着自然主义的真理吗?295

1.前述各章在何种意义上导向了先验态度。被界定为意义的三个秩序的物质、生命和精神2.但我们的结论不是批判主义的3.应该区分作为意义的场所的意识与作为实际经验之流动的意识A)外部知觉。事物现象。身体本身的现象。如同回到一种原初经验那样回到知觉场。作为有充分根据的错误的实在论B)错误,心理的与社会的结构4.结构与意义。知觉意识问题所引著作目录326

法中(西中)术语对照表329

中法(中西)术语对照表335

法中(西中)人名对照表342

中法(中西)人名对照表345

译后记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