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 陈利军,徐国强,何云等著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811081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角色界定1

第一节 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因1

一、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二、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因分析2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变革3

一、内部审计目标的演变3

二、内部审计研究方式的变革9

第三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背景14

一、影响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因素14

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21

第四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角色界定23

一、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23

二、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24

三、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24

第二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26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概述26

一、问题的提出26

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决定职能导向40

第二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提升45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本质特征——独立性、客观性45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客观性的保持49

第三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54

第一节 风险管理理论精髓54

一、风险54

二、风险管理55

三、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62

第二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63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63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整合的现实意义67

三、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70

四、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整合71

五、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一般程序72

第三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73

一、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作用分析73

二、管理控制视角下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作用分析77

三、COSO—ERM视角下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作用分析78

第四节 风险管理技术在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79

一、风险识别技术的应用79

二、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81

三、风险控制技术的应用82

第四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治理机制85

第一节 治理机制概述85

一、公司治理的本质85

二、公司治理模式比较89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发展动向92

第二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治理机制的关系94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内在统一性94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目标的一致性95

三、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理论基础方面的一致性96

第三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在治理机制中的作用100

一、概括性分析100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信息反馈的作用102

三、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107

四、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评价的作用109

五、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对治理环境的评价109

六、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对治理过程的评价111

第四节 治理层中的内部审计114

一、公司治理的监控机制114

二、利益相关者——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与要素115

三、股东为中心的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架构115

四、经营者为中心的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架构117

五、董事会为中心的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架构119

六、监事会为中心的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架构123

第五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方法研究126

第一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领域拓展126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126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职业展望132

三、现代内部审计理念135

四、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最佳实务139

第二节 以管理为中心的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140

一、管理理论学140

二、管理的属性143

三、针对管理职能的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146

第三节 管理层与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148

一、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148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管理者的合作149

第六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程序的构建151

第一节 确立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程序的属性研究151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程序的设计思路151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程序的步骤152

第二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项目规划156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规划的概述157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规划的内容157

三、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规划的工作程序159

第三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项目实施框架163

一、识别重要战略风险163

二、关键经营环节的识别与分析170

三、剩余风险的决定以及实质性测试计划的确定175

第四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项目终结177

一、整理和评价审计证据177

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178

三、内部审计报告179

四、征求被审单位意见,修改审计报告179

五、下达审计决定,通知贯彻执行179

六、文件归档180

第七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181

第一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181

一、内部审计181

二、内部控制的内涵182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关系190

第二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94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194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202

第三节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204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理论基础205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210

三、评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结果213

四、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发展前景214

第八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依据和证据216

第一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依据的概述216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依据的特征216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依据的分类217

第二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依据的选择219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依据的选择原则219

二、选择风险导向审计依据的注意事项222

三、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依据的选择223

第三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证据应具备的条件及约束因素224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证据应具备的条件225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证据应具备的约束因素226

第四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证据的收集和鉴定228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证据的收集228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证据的鉴定229

三、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证据在收集和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31

第九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报告与内部沟通232

第一节 内部审计报告及其相关关系人232

一、内部审计报告的含义232

二、内部审计报告的相关关系人233

三、内部审计报告的作用237

第二节 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技巧与方法239

一、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特征239

二、内部审计报告基本要素和内容241

三、内部审计报告编制的技巧与方法244

第三节 内部审计报告内容的有效沟通247

一、沟通的内涵和类型247

二、影响内部审计报告有效沟通的因素250

三、内部审计报告内容有效沟通的途径252

第四节 内部审计成果的跟踪与利用254

一、内部审计成果的跟踪——后续审计255

二、内部审计成果的利用258

第十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63

第一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控制263

一、风险的特征264

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267

第二节 服务导向型的质量观念272

一、现有职能观对内审的影响272

二、确立“服务主导型”内部审计274

三、提升服务导向型内审质量的制度保证275

第三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导向——内向服务278

一、内部审计的身份归属278

二、内部审计如何为增加企业的价值服务279

三、怎样保证我国内部审计为增加企业的价值服务282

第四节 建立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模式286

一、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产生的现实背景287

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特点289

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与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联系290

四、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导向外部审计的差异292

五、结论与现实启示294

第十一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外包与内置295

第一节 内部审计内置或外包——理论争议295

一、内部审计外包文献述评295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301

三、内部审计内置或外包的选择306

第二节 内部审计外包实践总结310

一、国外的实践经验310

二、我国的实践现状312

第三节 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的有效合作315

一、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合作的意义315

二、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有效合作的步骤316

第十二章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拓展与创新322

第一节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拓展322

一、构建企业风险评估标准——危机预警管理系统323

二、构建企业风险数据库和风险信息共享系统325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审计专业判断能力325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326

一、企业管理流程的改变328

二、审计线索的改变329

三、内部控制的改变330

四、安全控制的改变331

五、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重点的改变332

六、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技术的影响335

七、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影响335

八、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审计内容的影响336

第三节 国际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借鉴337

一、中国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338

二、中国内部审计的现状343

三、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启示347

参考文献351

后记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