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 音乐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 音乐会
  • 张振涛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92061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 音乐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英文提要1

中文提要1

致谢1

序言 冀中平原上的鼓吹乐社1

一、新途与老路——研究方法谈4

二、已有的研究与近期的普查7

第一章 乐社组织与生存背景15

一、研究对象18

(一)“音乐会”界说18

(二)音乐会的编制与演奏形式21

(三)会名的饰称与异称22

(四)乐社组织、会首与会员25

(五)学事27

(六)教育与管理方式中的冲突31

(七)社区中的教育体制33

(八)会规与善书34

二、音乐会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条件37

(一)地名称谓37

(二)音乐会的分布38

(三)京畿的文化区划与乐种命名的矛盾38

(四)畿辅地理特征41

(五)村落分布背后的经济因素43

(一)礼治社会46

三、音乐会形成的意识形态背景46

(二)京畿文化圈49

第二章 民间乐师55

—、会员统计与年龄分段58

二、血缘宗族关系与艺术师承关系63

(一)南高洛音乐会会员的血缘关系与传承关系64

(二)其他音乐会会员的血缘关系与传承关系67

(三)村落中的宗族比例70

三、同宗村社的文化背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76

四、乐师的文化素质83

(二)娴熟演奏84

(一)谙熟乐谱84

(三)固定音高概念85

(四)完整的结构感85

(五)粗通典坟85

五、从民间乐师的知识结构谈音乐文化类型87

(一)音乐技术知识问答87

(二)“局外人”的反思90

六、历代京畿乐户与今日民间乐师94

(一)“配户当差”与乐籍管理94

(二)京畿乐户95

(三)乐户向自耕农的转化100

(四)乐户聚集地域与地方乐种分布105

七、地域文化背景与乐师文化素质106

第三章 民间乐社与经济供养113

一、涞水县义安镇向高洛音乐会的碑文116

(一)碑文格式116

(二)立碑缘起121

(三)募捐范围122

(四)募捐过程122

(五)新立碑文123

(六)再立碑文125

(七)碑文的撰写人129

(一)南高洛南乐会的碑文130

二、其它乐社的碑文130

(二)北高洛音乐会的碑文133

(三)易县桥头乡北桥头村音乐会的碑文136

(四)雄县张岗乡开口村的“音乐会收款开支清单”140

(五)安新县赵北口镇南街音乐会的碑文143

(六)徐水县大寺各庄乡北梨园村音乐会的碑文147

(七)文安县左各庄镇福新村同乐会的碑文149

三、经济供养150

(一)民间乐社对供养善众的回报形式152

(二)葬礼消费与经济供养的差额155

(三)传统社区中的金钱交往方式157

(四)经济人——文化人162

(五)经济供养与商业雇佣的根本区别168

四、其他形式的经济供养169

(一)“吃斋”会饭169

(二)其他的捐助172

(三)乡村富户对乐社的供养173

第四章 官房子与乐社的固定财产181

一、官房子——音乐会的活动场所184

(一)官房产的产权性质184

(二)官房子的结构、朝向、用途186

(三)排练场所189

(四)宗族祠堂190

(五)寺庙宫观192

(六)社庙社坛193

二、乐社的固定财产196

(一)道具196

(二)东白涧村在马头村的戏台与地产200

第五章 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205

一、“吹鼓手”词的社会学释义207

(一)民间乐社——社区的下位组织208

(二)社区事物与社团事物之分209

(三)神圣事物与世俗事物之别214

(四)乡亲关系与商业关系之差217

(一)非商品经济型的社会环境220

二、非商品经济环境对商业性乐班的遏制220

(二)鼓乐行的发展与被控223

三、北乐与南乐——鼓吹乐的两个乐部226

小结:评价两类民间乐社的价值体系232

第六章 尊祖敬宗、敦乡睦里——丧葬仪式中的音乐功能235

一、乡村葬礼中的两种场面238

(一)红白理事会239

(二)“礼单”与葬礼开支242

(三)丧礼场面与艺术班社的位置248

二、丧葬仪式的两种场面与丧葬音乐的两类风格252

(一)音乐会与吹打班各司其仪253

(二)吹打班的曲目分别257

三、集众聚餐的社区意义与音乐曲目的风格取向258

(一)乡村习俗中的集众聚餐259

(二)集众聚餐的社区功能261

四、仪式意义派生音乐意义263

(一)葬礼仪式的原始理念263

(二)体验仪式264

第七章 民间信仰与音乐奉献275

一、后土崇拜与音乐祭献278

(一)民间信仰278

(二)宗教区域与中心神话278

(三)流传民间的后土故事279

(四)地方保护神与神灵女性化281

(五)民间神坛上的全神像282

(六)民间信仰的功利性285

二、后土朝顶仪式288

(一)后山概况288

(二)马头村293

(三)各路会统与“八大会”295

(四)拜会297

三、朝顶仪式实录298

(一)梁树明家的庙298

(五)茶棚298

(二)摊贩300

(三)香客301

(四)生婆302

(五)音乐会与艺术表演304

(六)泰宁宫307

四、周边地区的后土庙309

(一)定兴县西辛告的泰宁宫309

(二)定兴县周家庄乡塔头村的后土宫311

五、《后土宝卷》314

(一)宝卷研究314

(二)宣卷317

(三)文坛319

(四)《宝卷》的“分”目与曲牌320

(五)古代的编辑道士与现代的抄写者321

结语:朝顶——整合文化的功能322

第八章 岁时节日与祈雨驱雹329

一、春节祈祥332

(一)正月开坛332

(二)南、北高洛的“踩街、穿插”仪式334

(三)传统的形式337

(四)元宵节338

(五)节日仪式的承担组织339

(六)岁时节日的仪式体验340

(七)艺术组织与艺术享受341

(八)流井村的“九曲龙灯阵”344

二、中元祭鬼347

安新县赵北口中元节347

三、祈雨驱雹354

(一)靠天吃饭与祈雨仪式354

(二)神石庄的求雨仪式357

(三)其他乐社的求雨仪式359

第九章 谱本统计及相关问题365

一、谱本统计368

(一)谱本的正常使用时间377

二、手抄谱本377

(二)有文字明确记年谱本的底本年代推定379

(三)无明确记年的谱本384

(四)谱本抄写过程385

(五)谱本的湮没与恢复387

(六)谱本的流传与会社的传承391

(七)乐师对乐谱的依赖性与谱本普及的原因393

三、谱字396

(一)谱字书写方式的统计396

(二)谱字比较400

(三)俗写谱字向工尺谱字变迁的历史迹象402

(四)打击乐谱字的比较403

结论 从国家礼乐制度到民间仪式音乐409

一、国家典礼与乡村仪式412

(一)里社制度413

(二)社祭仪式中的艺术活动416

(三)建会立社418

(四)农民地位的提高419

二、民间信仰中的仪式音乐421

(一)民间信仰与仪式音乐421

(二)根据仪式内涵划定的乐社级序427

(三)演奏音乐的语境431

参考文献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