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达尔曼契夫,А.К.著;韩承钧,谢之熙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ISBN:15165·3867(水电504)
- 出版时间:1965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 言1
第一篇 动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调度管理任务1
第一章动能生产的构成和特点1
第二章 电力系统及其运行的集中管理5
2-1电力系统的基本特点5
2-2技术管理和调度管理的职责分工7
2-3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机构(调度所)的工作方针9
2-4对于电力系统合理运行的基本要求11
2-5电力生产计划和报表的基本特点13
第二篇电力系统供电部分的负荷方式和构成16
第三章 电力系统的主要运行指标和负荷曲线16
3-1主要运行指标16
一、基本定义16
二、发电厂和机组的功率分类17
3-2负荷曲线的编制19
一、基本概念和定义19
二、根据指示仪表的记录编制日负荷曲线21
三、根据电度表的记录编制日负荷曲线22
四、日负荷曲线的准确程度26
五、多日负荷曲线26
六、派生的日负荷曲线27
3-3运行方式-负荷指标31
一、用负荷曲线确定的主要指标31
二、根据用户负荷确定供电中枢点的负荷34
3-4电力系统电负荷的构成和性质36
一、电力系统负荷的构成及引起负荷规律性变化的因素36
二、照明负荷曲线的性质37
三、电力系统日负荷曲线示例39
四、日负荷曲线的分析40
3-5电力系统负荷曲线的调整41
3-6 负荷曲线的调度方法和方式与生产和运行方式45
因素的协调45
第四章 发电厂的调度运行特性49
4-1发电厂调度运行特性的评价标准49
4-2发电厂的调度可靠程度49
4-3发电厂设备经常生产的可能性和承担负荷的50
灵活程度50
一、火力发电厂的强制负荷运行方式50
二、发电厂承担负荷的灵活程度51
4-4设备起动特性和带负荷变更出力的速度55
一、起动持续时间和起动耗能特性55
二、发电厂设备出力变更速度分类58
4-5负荷变化对发电厂经济指标的影响60
一、负荷变化所产生的机组特性微增损失60
二、负荷波动所产生的技术过程微增损失62
4-6有关检修停用的基本观点63
4-7在非正常条件下运行的容许程度64
第五章 对于电力系统主电气结线图操作特性的评价65
5-1主电气操作结线图及其可靠性65
一、基本概念及定义65
二、线路的运行容量和生产容量及备用线路67
三、判断线路和操作结线图可靠性的备种观点以及成组线路的运行状态69
5-2在成组线路可靠性问题中运用或然率理论的71
主要见解71
一、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71
二、或然率理论的运用及所用公式72
5-3成组线路备种运行状态的或然相对持续75
时间的计算75
一、α及β的数值和这些指数数值的变换方法75
二、成组线路备种运行状态的或然相对持续时间汇总表75
一、τ值分类80
5-4关于成组线路各种运行状态持续时间汇总表的80
结论和实践建议80
二、实践建议81
三、对于各种α和β值的成组线路运用所得结论示例82
5-5对于所分析的给定成组线路送电能力不足和所需备用84
的具体估计84
5-6 电力系统主电气结线图可靠性保证极限的标志86
和特性86
一、主结线图可靠性保证极限的标志86
二、主结线图可靠性保证极限的特性88
5-7关于不同形状的结线方式送电可靠性问题的90
理论分析90
一、送电备用率的构成90
二、电力系统主电气结线图的极限典型形状及其送电备用率91
一、关于计算电力系统实际结线方式送电备用率p的基本论点95
调度质量95
5-8运用送电备用率评定电力系统实际结线方式的95
二、典型的送电备用率97
三、对于某些实际结线图的示例进行送电备用率计算的结果98
5-9 系统调度估计输送功率和电量可能缺额的一般方法99
一、估计送电功率缺额的方法99
二、估计输送电量缺额(少送电量)的方法101
5-10有关衡量操作结线图调度可靠性一般理论基础的102
补充运行技术见解102
第三篇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基础105
第六章 主电气结线图的管理原则105
6-1总论及定义105
6-2需要对电气结线图实行调度管理的因素107
6-3选择结线方式的基本原则107
6-4典型及特殊的结线图111
6-5改变运行操作结线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113
6-6关于电气结线图调度管理问题的结论115
第七章 无功功率和电压的调整117
7-1正常电压的重要性117
7-2关于无功功率学说的基本原理119
一、问题的实质及简史119
二、单相正弦交流电压和电流电路的无功功率120
三、三相系统的无功功率122
四、功率的矢量图及与无功功率概念有关的其他问题123
7-3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同期电机的励磁方式和无功功率124
一、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运行特殊条件以及电压固定而励磁124
多变时,隐极电机的矢量图124
二、电压固定而励磁多变时凸极电机的矢量图129
三、为单独的用电区运行的同期发电机130
四、同期调相机在电压不变时的矢量图130
五、发电机通过电抗与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时的矢量图131
六、在管理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同期电机励磁的相对变化133
7-4无功功率潮流及其管理136
一、对于发供无功功率在电能上只能有一个涵义的理解136
二、无功功率潮流的方向138
三、在线路终端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横向补偿时,对输电线路矢量图的分析139
四、无功功率潮流的重新分布143
7-5三相同期发电机的可能全出力和无功出力147
一、额定电压下的可能全出力和无功出力147
二、在偏离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发电机的可能全出力和无功出力150
三、关于所需无功出力和可能无功出力平衡问题的实质154
7-6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原则157
一、系统所需电压平均水平的保证157
二、电压局部偏离额定值的限制159
三、电力系统电压调整自动化的基础163
一、生产技术经济性和运行方式经济性165
8-1问题的提法165
第八章发电设备间负荷的合理分配165
二、运行方式经济性的标准166
三、机组的耗能特性和动力特性167
8-2在运用同类的动能而供给量是无限大的情况下运行方式168
的经济性168
一、负荷能耗的一阶导数不断增大的机组的动力特性168
二、机组的经济负荷169
三、两台机组间最经济的负荷分配原则170
四、适用于任何数目并列运行机组的最经济的负荷分配原则171
五、采用等微增率法确定并列运行机组的负荷173
六、等微增率法最初的发展途径174
七、动力特性没有共轭点情况下的运行方式经济性175
八、供热机组的最经济的负荷分配方案的基础179
九、并列运行机组最经济的组合方案的选择180
十一、对厂用电及线路损失的修正;发电厂的动力特性185
十、动力特性组185
十二、动力特性曲线的特种形状191
十三、在运用同类的动能及其供给量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微增率法的实际应用基础195
十四、最经济的无功功率分配基础198
8-3在消耗给定数量的导能体以及一次能的种类是不可比拟203
的情况下,运行方式的经济性203
一、部分设备消耗给定数量的一次能的等微增率法203
二、一次能种类的不可比拟性及合理分配负荷的标准206
三、水力发电厂间最经济的负荷分配的基础208
四、水力发电厂与火力发电厂间最经济的负荷分配的基础212
8-4关于在电力系统的发电厂间负荷合理分配问题的结论219
第九章有功功率和周率的调整221
9-1周率调整的任务221
一、周率变化对受电装置和工作机械出力的影响221
二、周率变化对电力设备的影响222
三、对电力系统周率调整所提出的基本要求223
9-2用户负荷的静态特性及调差系数224
9-3原动机的转速特性226
一、原动机的主特性226
二、一次有差调速器的作用原理228
三、一次调整(调速)特性的调差系数229
四、调速特性的移动230
五、在一次调速过程中机组间综合负荷的分配232
六、发电系统的静态特性233
七、发电系统调差系数的计算235
八、发电静态特性及用电静态特性的综合235
九、一次调速的不灵敏度及调差系数的有效值238
一、二次调整的任务241
二、主调发电厂的方法241
9-4电力系统的二次周率调整241
三、用户负荷的二次(异常)波动244
四、电力表所记录的负荷与实际负荷的偏差245
五、实行遥测时重复记录之间的偏差248
六、调度负荷曲线的规定程序及执行程序248
七、用主调发电厂方法实行二次周率调整自动化的基础252
八、用几台机组调整周率及几个电厂调整周率的系统周率调整法255
九、电力系统中周率调整的特殊方法257
十、联合电力系统中自动周率调整的特点259
9-5选择周率调整厂(主调厂)的技术经济根据264
一、负荷曲线的升高及降低与二次周率调整的综合264
二、由于用户负荷发生单方向的变化周率调整厂所必须具备266
的功率变动范围266
三、确定其是否适于担任周率二次调整的发电厂的性能273
9-6电力系统及联合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实行综合调整的前景275
二、按用途的不同对备用电源进行分类278
一、导言278
10-1 按运行特征对备用电源进行分类278
第十章 电力系统中备用电源和设备检修的调度管理278
三、按生产实质对备用电源进行分类280
四、从动力保障的观点出发进行分类281
五、从作用范围、动用性及生产质量观点出发进行分类281
10-2检修和计划运行备用电源以及设备检修的调度管理282
一、工作的连续时间,检修的持续时间及逐日计划282
二、编制逐日检修进度计划时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283
三、检修备用量286
四、检修进度表287
五、计划中的运行备用电源288
10-3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调度备用电源290
一、电力平衡的破坏性质及调度备用电源的动用290
二、按持续时间对电力平衡的破坏情况进行分类292
三、调度备用电源的动力保障与调度备用电源的动用和可靠程度之间的结合293
四、备用电源的相对经济性294
五、事故备用电源量的确定295
六、负荷备用电源量的确定300
七、调度备用电源的构成和分布302
八、用于周率调整的调度备用电源的特点303
第十一章联合电力系统的效果及系统间输电联络线路305
调度运用的基础305
11-1联合电力系统的效果305
一、联合电力系统效果的分类及对系统间电力潮流的分析305
二、联合电力系统效果实质的说明308
三、系统间穿越性线路的构成及分析其运行方式的基础314
11-2对于取决于系统间输电联络线路使用性质的联合电力系统综合损失变化的分析317
一、问题的研究方法317
二、系统间电力的输送对联合电力系统综合损失的影响的分析319
三、关于在系统间联络线路的各种使用方案下,综合损失变化及输电可靠性问题的结论325
一、考虑综合损失按U形曲线变化后,电力系统的动力(价值)特性328
11-3在并列运行的电力系统中等微增率法的运用基础328
二、向已定方向输送电能时,系统间联络线路的负荷曲线332
11-4系统间电力潮流的调度管理335
一、关于系统间联络线路负荷变化问题的概述335
二、三相系统间联络线路的系统间电力潮流的管理336
三、对于直流系统间联络线路合理调度的展望338
11-5利用系统间联络线路输电及联合电力系统间联络线路342
的利用前途342
第四篇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方法概述344
第十二章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编制及日常调度调整工作344
12-1 导言344
12-2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编制(制定生产任务书)344
一、生产任务书的内容和特点344
二、生产任务书的编制方法345
三、综合统计资料及生产任务书个别指标的编制方法和分析347
四、联合电力系统生产任务书的编制351
12-3电力系统的日常调度调整工作353
一、日常调度调整工作概述353
二、日常调度调整工作的方法354
三、上下级调度机构的日常调度调整工作的特点361
第十三章 对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技术装备363
的要求363
13-1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机构的组织基础363
一、对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机构的要求363
二、对调度机构工作人员的要求和保证工作明确性的措施365
三、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机构的上下级组织的特点366
13-2对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所需技术装备的主要要求367
一、编制运行方式所需的技术装备367
二、调度室的技术装备367
三、对电力系统及联合电力系统调度室远动装置的性质和内容的要求370
参考文献376
热门推荐
- 1216502.html
- 2959928.html
- 3782718.html
- 965929.html
- 3528580.html
- 1920928.html
- 957507.html
- 1067218.html
- 2605079.html
- 496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5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6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0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3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6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2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1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