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指南
  •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4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7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专业基础课3

第一部分 刑法学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刑法概述3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6

第三节 刑法的效力范围9

第二章 犯罪概念13

第一节 犯罪的定义13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特征14

第三章 犯罪构成18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述18

第二节 犯罪客体21

第三节 犯罪客观方面24

第四节 犯罪主体29

第五节 犯罪主观方面31

第四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38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38

第二节 犯罪既遂38

第三节 犯罪预备40

第四节 犯罪未遂41

第五节 犯罪中止44

第五章 共同犯罪47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其构成47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48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其刑事责任49

第六章 一罪与数罪52

第一节 一罪与数罪概述52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52

第三节 处断的一罪55

第七章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60

第一节 正当防卫60

第二节 紧急避险62

第八章 刑罚的概念和种类65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65

第二节 我国刑罚的种类68

第九章 量刑77

第一节 量刑的概念和原则77

第二节 量刑情节79

第三节 量刑制度83

第十章 刑罚执行制度103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103

第二节 减刑104

第三节 假释107

第十一章 刑罚消灭制度110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110

第二节 时效111

第三节 赦免113

第十二章 刑法各论概述114

第一节 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和体系114

第二节 罪状、罪名、法定刑115

第十三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120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120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21

第十四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124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124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25

第十五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40

第一节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140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42

第十六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64

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164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64

第十七章 侵犯财产罪181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181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81

第十八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94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194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194

第十九章 贪污贿赂罪208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概述208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208

第二十章 渎职罪217

第一节 渎职罪概述217

第二节 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218

第二部分 民法学227

第一章 导论227

第一节 民法概述227

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228

第三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229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232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232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234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236

第三章 公民(自然人)238

第一节 公民的概念和本质238

第二节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238

第三节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240

第四节 监护242

第五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244

第六节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246

第七节 个人合伙247

第四章 法人与非法人组织250

第一节 法人的概念和分类250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52

第三节 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253

第四节 非法人组织256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258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58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259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261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263

第五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264

第六节 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266

第六章 代理273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和特征273

第二节 代理的适用范围和种类275

第三节 代理权及其行使277

第四节 无权代理281

第五节 代理关系的终止283

第七章 时效与期间285

第一节 时效概述285

第二节 诉讼时效286

第三节 期间291

第八章 物权概述293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93

第二节 物权的种类295

第三节 物权的民法保护296

第九章 所有权299

第一节 所有权的概念和特点299

第二节 所有权的内容和限制300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302

第十章 共有307

第一节 共有的概念和特征307

第二节 按份共有307

第三节 共同共有308

第十一章 相邻关系309

第一节 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309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309

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相邻关系309

第十二章 他物权311

第一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311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312

第三节 抵押权314

第四节 质权318

第五节 留置权320

第十三章 债权概述322

第一节 债的概念和种类322

第二节 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324

第三节 不当得利329

第四节 无因管理331

第十四章 合同333

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和种类333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335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339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342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346

第六节 合同的担保348

第七节 几类主要的合同350

第十五章 人身权373

第一节 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373

第二节 人格权374

第三节 身份权377

第十六章 知识产权379

第一节 概述379

第二节 几类主要的知识产权380

第十七章 婚姻家庭与继承397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397

第二节 婚姻的成立、效力和终止399

第三节 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405

第四节 继承法概述406

第五节 法定继承410

第六节 遗嘱继承414

第七节 遗产的处理418

第十八章 民事责任422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422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423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分类424

第四节 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438

下编 综合课443

第一部分 法理学443

第一章 法的本质与特征443

第一节法、法律的含义443

第二节 法的本质444

第三节 法律的特征446

第二章 法律的起源与演进451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451

第二节 法律的演进453

第三章 法律的作用461

第一节 法律作用的含义461

第二节 法律的规范作用462

第三节 法律的社会作用464

第四节 法律作用的局限性466

第四章 法律制定468

第一节 法律制定的含义468

第二节 法律制定的原则469

第三节 法律制定的程序472

第四节 法律的效力474

第五章 法律体系477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477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480

第六章 法律要素484

第一节 法律规则484

第二节 法律原则487

第三节 法律概念489

第七章 法律渊源与分类491

第一节 法律渊源491

第二节 法律分类494

第八章 法律实施497

第一节 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497

第二节 执法498

第三节 司法499

第四节 守法502

第五节 法律监督504

第九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508

第一节 法律解释508

第二节 法律推理512

第十章 法律关系514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含义与分类514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516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520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522

第一节 法律责任522

第二节 法律制裁526

第十二章 法治528

第一节 法制与法治528

第二节 法治原则530

第三节 法治国家532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34

第十三章 法律与社会538

第一节 法律与经济538

第二节 法律与政治541

第三节 法律与国家544

第四节 法律与道德546

第二部分 中国宪法学549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549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549

第二节 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551

第三节 宪法原则和宪法分类556

第四节 宪法规范和宪法作用560

第二章 宪法的制定、实施和保障565

第一节 宪法的制定565

第二节 宪法的实施568

第三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572

第三章 国家基本制度577

第一节 国家性质577

第二节 国家政体586

第三节 选举制度592

第四节 政党制度597

第五节 国家结构形式603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13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613

第二节 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619

第五章 国家机构634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634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63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642

第四节 国务院644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646

第六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647

第三部分 中国法制史655

导论 中国法制发展史概述655

第一章 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659

第一节 夏商法律制度659

第二节 西周法律制度662

第三节 春秋法律制度669

第二章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672

第一节 战国法律制度672

第二节 秦朝法律制度675

第三节 汉朝法律制度679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683

第三章 隋唐宋法律制度686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686

第二节 唐朝法律制度687

第三节 宋朝法律制度697

第四章 元明清法律制度701

第一节 元朝法律制度701

第二节 明朝法律制度703

第三节 清朝法律制度708

第五章 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714

第一节 清末法律制度714

第二节 太平天国法律制度722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724

第四节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728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731

第六章 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735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735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738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7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