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息县为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息县为例
  • 潘红波主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0392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县-教育事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息县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标1

二、研究的现状与不足4

三、重要概念界说16

四、研究方法17

五、研究的问题与内容框架19

六、理论基础20

七、个案概况及资料来源35

第一章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情况考察39

第一节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与政策变迁39

一、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方针的提出40

二、营造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氛围40

三、义务教育均衡方针的法制化41

第二节 息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情况41

一、息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41

二、息县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48

三、对息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基本判断74

第二章 县域教育各学段均衡情况考察76

第一节 我国县域教育各学段均衡发展的现时环境76

一、学前教育76

二、义务教育78

三、高中教育78

第二节 息县县域教育各学段均衡情况考察79

一、息县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历史情况79

二、当前息县各学段教育均衡发展情况85

三、对息县县域各学段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基本判断90

第三章 县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情况考察92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回顾及中等教育结构调整92

一、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回顾92

二、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与布局调整94

第二节 息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考察95

一、息县职业教育发展历程95

二、息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情况现时考察99

三、息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情况基本判断102

第四章 县域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考察104

第一节 我国民办教育政策及其演变104

一、许可阶段(1978—1986年)104

二、“补充阶段”(1987—1992年)104

三、共同发展阶段(1992—2002年)105

四、回报激励和规范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106

第二节 息县民办教育发展情况考察106

一、历史情况考察106

二、息县民办教育发展现时情况考察107

三、对息县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112

第五章 县域教育失衡归因分析114

第一节 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原因114

一、义务教育投入114

二、学前教育投入124

三、高中教育投入126

四、职业教育投入128

五、民办教育支持129

第二节 教育管理体制原因130

一、对义务教育的影响130

二、对学前教育的影响132

三、对高中教育的影响132

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133

五、对民办教育的影响133

第三节 教育政策原因134

一、重点学校政策134

二、择校现象与“择校费”136

三、示范学校政策137

四、转制学校政策138

第四节 教育观念原因139

一、学前教育观念淡薄139

二、“精英教育”思想主导140

三、“城市中心”价值取向141

四、民办教育观念冲突142

第五节 社会变迁原因144

第六节 教育评价原因147

一、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发展147

二、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148

三、既有教育评价对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149

第六章 树立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150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衡:关注处境不利儿童教育150

第二节 各学段均衡:重视学前教育153

一、发展县域幼儿教育事业的必要性154

二、发展县域幼儿教育事业的可行性155

三、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根本保障作用155

四、应优先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6

五、发展学前教育须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职能156

第三节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均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57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157

二、从国际视阈看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158

三、我国政府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策取向159

四、进一步的讨论: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沟通与等值160

第四节 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均衡:积极支持民办教育162

一、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作用163

二、发展民办教育的理论依据164

三、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宏观管理166

四、我国政府支持民办教育的方法和途径168

第七章 调整县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布局174

第一节 调整教育规划与布局对县域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意义174

一、有利于办学条件上的均衡174

二、有利于师资配置上的均衡175

三、有利于办学质量上的均衡175

四、有利于管理水平上的均衡175

五、有利于整体综合均衡176

第二节 调整县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的原则和标准176

一、调整县域教育发展规划与布局的原则176

二、调整县域教育发展规划与布局的标准178

三、不同类型中小学布局结构规划设计181

第三节 调整县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的息县案例186

一、息县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与布局的基本思路186

二、息县教育均衡发展规划188

第四节 县域教育布局调整的阻力与方式选择192

一、县域教育规划布局调整中可能遇到的阻力192

二、县域教育布局调整的方式194

第八章 建立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机制196

第一节 我国县域教育投入体制的演变196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演变196

二、我国农村高中教育投资体制的演变201

三、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演变204

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体制的演变204

第二节 我国县域教育投入体制评价205

一、义务教育投入体制评价205

二、学前教育、高中教育投入体制评价207

三、职业教育投入体制评价209

四、民办教育投入评价211

第三节 增加县域教育投入的基本路向212

一、增加投入总量212

二、上移投入重心213

三、广开投入渠道215

第四节 县域教育投入分配均衡化222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及城区薄弱学校建设223

二、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231

三、加大学前教育投入231

四、加大职业教育投入232

五、支持民办教育发展233

六、进一步的讨论234

第五节 建立县域教育投入均衡化的制度保障238

一、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刚性支出制度238

二、建立教育投入的最低保障制度238

三、建立师资队伍补充的常态机制238

四、建立教育设施均衡配备制度239

五、建立处境不利儿童教育特殊扶助制度240

第九章 建立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体制241

第一节 县域教育管理体制的政策安排241

一、县级政府的教育职责241

二、县级政府各部门的教育职责243

三、乡(镇)、村组织的教育职责244

四、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职责分工245

第二节 县域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248

一、当前我国县域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248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走向249

第三节 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取向251

一、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模式251

二、创新非义务教育阶段管理体制模式257

三、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化管理体制261

四、完善民办教育管理体制264

五、创新教育人事管理体制267

六、建立多方参与的立体式教育管理体制280

第十章 建立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价制度282

第一节 当前我国县域教育评价制度状况分析282

一、县域教育评价制度的含义282

二、我国县域教育评价的历史演进283

三、我国县域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归因287

第二节 建立县域教育均衡评价制度的基本构想291

一、县域教育均衡评价的目的291

二、县域教育均衡评价的主体291

三、县域教育均衡评价的内容294

四、县域教育均衡评价的过程294

五、县域教育均衡评价的法规建设297

第三节 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选择及测算方法298

一、县域教育均衡的指标体系298

二、县域教育均衡的测算方法299

三、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301

余论: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个向度——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均衡308

一、应试教育308

二、素质教育309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310

四、推行素质教育的策略与路径312

五、结论312

参考文献315

后记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