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下一代网络业务支撑环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下一代网络业务支撑环境
  • 杨放春,邹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118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下一代网络业务支撑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下一代网络概念与特征1

1.2 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4

1.3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提供6

1.3.1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特点6

1.3.2 SIP作为业务提供的接口7

1.3.3 JAIN业务体系8

1.3.4 基于Parlay API的业务提供9

1.3.5 分析比较11

本章参考文献12

第2章 下一代网络业务支撑技术15

2.1 与业务有关的术语15

2.2 NGN业务支撑环境产生的背景16

2.2.1 传统智能网的弊端18

2.2.2 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现状19

2.3 NGN业务层的细分27

2.3.1 应用服务器的功能27

2.3.2 应用服务器的分类28

2.3.3 应用服务器与业务支撑环境的关系30

2.4 NGN业务支撑环境的组成31

2.4.1 总体结构31

2.4.2 业务执行环境32

2.4.3 业务生成环境33

2.4.4 业务管理环境34

本章参考文献35

第3章 业务执行环境37

3.1 SLEE总体结构37

3.1.1 现有业务执行环境分析37

3.1.2 SLEE的功能和非功能性要求38

3.1.3 SLEE的系统结构40

3.1.4 与SCP结构的比较42

3.2 容器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6

3.2.1 容器子系统的相关分析46

3.2.2 总体结构48

3.2.3 容器子系统工作流程50

3.2.4 容器子系统的类设计53

3.2.5 设计与实现的几个关键问题60

3.2.6 容器子系统伸缩性分析62

3.3 业务的开发64

3.3.1 业务开发的几个关键问题64

3.3.2 基于状态机模型的业务开发框架66

3.3.3 基于脚本的业务解释器69

本章参考文献73

第4章 业务生成环境75

4.1 业务开发体系75

4.1.1 基于开放式API的业务开发75

4.1.2 基于脚本语言的业务开发76

4.1.3 基于构件的业务开发80

4.1.4 一种综合的业务开发体系80

4.2 构件技术概述83

4.2.1 构件的定义83

4.2.2 软件构件的主要技术84

4.2.3 智能网中的业务构件85

4.2.4 业务构件模型87

4.2.5 基本业务构件94

4.2.6 复合业务构件98

4.2.7 构件的扩展插件102

4.2.8 构件库103

4.3 GAML语言的设计106

4.3.1 业务数据表示106

4.3.2 业务逻辑表示107

4.3.3 业务嵌入代码109

4.3.4 基于Parlay API的GAML脚本109

4.3.5 GAML和目前智能网中业务逻辑描述语言的比较112

4.3.6 GAML语言的执行机制113

4.4 业务开发环境的设计115

4.4.1 业务框架的设计115

4.4.2 业务开发环境123

4.4.3 业务编辑功能126

4.4.4 业务分析功能129

4.4.5 构件编辑功能129

本章参考文献132

第5章 业务支撑环境的负载均衡与接纳控制133

5.1 业务支撑环境的质量控制133

5.1.1 业务质量133

5.1.2 业务质量控制面临的挑战135

5.2 负载均衡技术综述136

5.2.1 负载均衡基本概念136

5.2.2 负载均衡算法的分类138

5.2.3 负载均衡算法的组成139

5.2.4 负载均衡算法的性能141

5.2.5 关于负载均衡算法的一些结论142

5.3 应用服务器的动态负载均衡143

5.3.1 动态负载均衡概述143

5.3.2 负载分配策略143

5.3.3 算法的定位策略146

5.3.4 算法仿真147

5.3.5 算法实现153

5.3.6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55

5.4 应用服务器的接纳控制问题156

5.4.1 对应用服务器接纳控制新的要求157

5.4.2 应用服务器的接纳控制模型159

5.5 过载检测方法160

5.5.1 对过载检测方法要求的分析160

5.5.2 系统过载的指标161

5.5.3 过载检测方法A——STSM162

5.5.4 过载检测方法B——ACDSM164

5.5.5 两种过载检测方法的比较167

5.6 接纳控制算法167

5.6.1 A算法——PIAA168

5.6.2 B算法——SMSA173

5.6.4 对Parlay API的扩展176

5.6.3 两种算法的比较分析176

本章参考文献177

第6章 业务提供模式的发展181

6.1 下一代网络提供业务的能力181

6.1.1 下一代网络业务提供方式和业务分类181

6.1.2 下一代网络业务提供能力的分析185

6.2 业务层的融合与演进189

6.2.1 现有方案的缺点189

6.2.2 开放SCP业务资源能力191

6.3 未来NGN与NGI的融合205

6.3.1 基于网格的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体系205

6.3.2 基于SOC/SOA的业务融合体系架构215

本章参考文献223

缩略语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