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正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892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01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625页
- 主题词:创伤-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现代认识1
第一节 灾难和灾难医学1
一、什么是灾难1
目录1
二、什么是灾难医学2
第二节 急诊医学4
一、急诊医学的形成背景4
二、急诊医学的研究范围4
第三节 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5
第二章 灾难、事故时创伤发生情况7
第一节 灾难及疫病造成的人员死亡7
第二节 地震创伤8
一、地震创伤的发生情况8
二、地震创伤的伤情特点10
一、洪涝水灾创伤12
第三节 其他灾难所致的创伤12
二、火山爆发致伤13
三、海啸所致创伤13
四、高低温和雪崩灾难所致的创伤13
第四节 事故创伤14
一、行人创伤14
二、自行车伤15
三、摩托车手及乘员创伤15
四、汽车驾驶员及乘员创伤15
第三章 灾难时医疗救援的组织指挥、人员组成和物质配置17
第一节 组织机构18
第二节 分级救治18
第三节 救治方案19
第四节 医院工作19
第六节 物资配置20
第五节 人员组成20
第七节 军队作用21
第四章 海难、空难、火灾、水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23
第一节 海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23
一、自救互救24
二、救治原则24
第二节 空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24
一、现场抢救25
二、伤员后送25
三、烧伤救治25
第三节 火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25
第四节 水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26
一、现场急救26
二、紧急救治26
二、转院治疗26
一、现场急救26
第五章 矿难时的紧急医疗救援28
第一节 矿山创伤抢救28
一、矿山创伤的流行病学特点28
二、矿山创伤特点和致伤原因29
三、矿山创伤的急救工作30
一、致伤原因及机制32
第二节 矿山多发性损伤32
二、多发性创伤的早期处理原则33
三、各部位多发性损伤的诊治33
四、在诊断和处理多发创伤中易犯的错误35
五、多发性损伤的术后处理36
第三节 矿山瓦斯爆炸伤36
一、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的致伤原因和机制36
二、瓦斯爆炸伤的特点37
三、病理变化38
五、现场急救39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39
六、治疗40
第四节 矿山雷管爆炸伤42
一、雷管爆炸伤的伤因与机制42
二、临床表现43
三、治疗原则43
四、颌面部爆炸伤44
第六章 地震时的紧急医疗救援47
第一节 地震医疗救援特点47
第二节 中国防震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主要内容48
第三节 地震灾害中伤亡人员的紧急救治49
一、震时救援机构的组织49
二、地震时伤员的现场救治50
一、创伤急救“三环理论”的基本内容54
二、创伤急救“三环理论”的基本要求54
第七章 创伤急救体系的“三环理论”54
三、创伤的院前急救体系55
四、创伤的急诊科救治体系56
五、创伤的重症监测与治疗体系56
第八章 院前急救的组织、技术及伤情分类58
第一节 院前急救的组织、设备和工作方式58
一、院前急救的模式58
二、院前急救的组织60
三、大型灾难事故急救的组织和指挥61
四、急救设备62
五、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64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五大技术65
一、畅通气道65
二、止血66
三、包扎69
四、固定72
五、搬运75
第三节 现场的心肺复苏76
一、心肺复苏的进展77
二、现场心肺复苏方法77
三、婴幼儿心肺复苏82
四、心肺复苏有效与无效的判断83
五、高级心肺复苏84
六、脑复苏86
第四节 伤情的判定、分类及院前处理86
一、伤情的判定87
二、伤情的分类87
三、创伤的院前急救88
一、解除通气障碍91
二、止血91
三、脑疝的预防和紧急处理91
第九章 部位伤的院前急救91
第一节 颅脑伤的院前急救91
四、简单询问病史92
五、重点体格检查92
六、初步诊断判断92
七、颅脑伤病人的后送92
一、解除通气障碍93
二、控制出血93
第二节 颌面及颈部伤的院前急救93
三、颈部血肿紧急处理94
四、纵隔气肿减压引流94
五、抗休克治疗94
六、初步诊断判断95
七、颌面及颈部伤病人的后送95
第三节 胸部伤的院前急救95
一、复苏和院前紧急剖胸术95
三、重点体格检查96
四、胸腔穿刺术96
二、简单询问病史96
五、心包穿刺术97
六、胸腔引流术97
七、纵隔引流术98
八、张力性气胸的紧急处理99
九、连枷胸初步处理99
十、心肺挫伤初步处理99
十一、心脏大血管伤的紧急处理99
十二、胸部穿透锐器的处理99
十三、胸部伤病人的后送99
第四节 腹部伤的院前急救100
一、复苏和院前紧急剖腹术100
二、简单询问病史100
四、腹腔穿刺术101
五、保留导尿101
三、重点体格检查101
六、直肠指检102
七、脱出肠管的处理102
八、腹部穿透锐器的处理102
九、腹部伤病人的后送102
第五节 骨折的院前急救102
一、脊柱骨折102
二、骨盆骨折103
三、四肢骨折105
第十章 急诊科救治108
第一节 急诊科的功能、人员组成和设施108
一、急诊科的功能108
二、急诊科的人员组成111
三、急诊科的设施112
第二节 心搏与呼吸骤停的处理113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及临床表现113
三、CPCR的实施114
二、诊断114
四、CPCR的终止122
第三节 休克的处理123
一、休克的分类123
二、临床表现123
三、休克的监测124
四、诊断126
五、治疗126
六、几种类型休克的处理130
第四节 颅脑伤的处理134
一、分类134
二、颅脑损伤机制137
三、临床表现138
四、辅助检查146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146
六、颅脑损伤的救治149
一、眼外伤157
第五节 颌面及颈部伤的处理157
二、口腔颌面外伤164
三、鼻外伤170
四、咽喉部创伤173
五、颈部创伤的处理177
第六节 胸部创伤的处理179
一、胸部解剖及创伤分类179
二、胸部创伤主要临床表现179
三、胸部创伤的诊断180
四、胸部创伤早期救治181
五、胸壁创伤治疗182
六、胸膜腔创伤治疗183
七、肺实质及气道创伤治疗185
八、心脏损伤186
十、食管损伤187
九、胸腔内大血管损伤187
十一、创伤性膈肌破裂188
十二、创伤性窒息188
第七节 腹部伤的处理189
一、腹部伤概况189
二、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190
三、诊断192
四、急救与治疗193
五、腹内各脏器伤的特点和处理195
六、腹部损伤控制外科199
第八节 泌尿系损伤的处理201
一、肾损伤202
二、输尿管损伤206
三、膀胱损伤207
四、尿道损伤209
五、阴茎、阴囊及睾丸损伤213
第九节 脊柱骨折214
一、脊柱的解剖215
二、脊柱损伤的机制和类型216
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217
四、院前急救219
五、脊髓损伤后的药物治疗222
六、颈椎牵引和制动222
七、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223
八、常见脊柱脊髓损伤224
第十节 骨盆伤的处理226
一、骨盆的应用解剖226
二、骨盆伤的损伤机制228
三、分类228
四、骨盆伤的诊断229
五、治疗230
六、并发症及其处理234
一、上肢损伤的处理235
第十一节 四肢伤的处理235
二、下肢损伤的处理242
三、开放性骨折的处理247
四、四肢大血管损伤的处理249
五、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252
第十一章 重症监护室救治259
第一节 ICU的设置260
一、ICU的种类260
二、ICU的位置260
三、ICU的床位设置261
四、病区设置261
五、人员配置262
六、仪器设备265
七、管理制度265
三、急性呼吸功能不全267
二、休克267
第二节 准入ICU的适应证和离开ICU的条件267
一、心跳骤停267
四、急性心功能不全268
五、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268
六、严重心律失常268
七、高血压危象268
八、急性肾功能不全268
九、大出血268
十、严重创伤、多发伤269
十一、重大、高危手术269
十二、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269
十三、急性中毒269
十四、MODS269
二、循环监测270
一、一般监测270
十五、其他270
第三节 ICU的系统监测270
三、呼吸监测273
四、肾脏功能监测275
五、水电解质平衡监测277
六、中枢神经系统280
七、血液系统监测280
八、肝功能监测280
九、胃肠系统监测280
十、代谢和营养监测281
十一、分级监测项目的临床应用281
第四节 ICU的重点监测282
一、呼吸功能的监测282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287
一、危重病人的代谢改变291
第五节 ICU的营养支持291
二、营养状态的评价292
三、营养支持的方法293
第六节 ICU的医源性感染299
一、医源性感染的病原学299
二、导致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因素300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300
四、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303
第十二章 创伤并发症的防治306
第一节 休克的防治306
一、概论306
二、休克的基本病理生理307
三、休克的临床表现311
四、休克的诊断与监测312
五、休克的防治316
一、创伤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26
第二节 感染的防治326
二、创伤后化脓性感染327
三、创伤后厌氧菌感染328
四、创伤后肠源性感染330
五、创伤后脓毒症332
六、创伤后破伤风333
七、创伤后气性坏疽336
八、创伤抗生素使用原则337
第三节 应激性溃疡的防治339
一、病因339
二、发病机制339
三、病理341
四、临床表现341
五、诊断342
六、治疗342
七、预防344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345
一、ARDS的定义346
二、发病机制346
三、流行病学和预后348
四、诊断349
五、防治350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的防治355
一、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356
二、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356
三、灾害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因素357
四、心力衰竭的治疗学基础358
五、创伤后心功能不全的防治358
第六节 创伤后肝功能不全362
一、创伤后的肝脏损害363
二、创伤后肝脏损伤的机制364
五、防治措施366
四、诊断366
三、临床表现366
第七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370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71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374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治疗378
【附】挤压综合征385
一、挤压综合征的概念385
二、挤压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85
三、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87
四、挤压综合征的防治389
第八节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防治391
一、发病情况392
二、发病原因393
三、发病机制395
四、诊断398
五、防治402
第十三章 烧伤的救治408
第一节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409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409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411
三、烧伤严重程度分类413
第二节 烧伤临床过程413
一、体液渗出期414
二、急性感染期414
三、创面功能修复期415
第三节 烧伤急救与转送418
一、烧伤急救418
二、烧伤病人转送419
三、成批烧伤伤员急救421
四、烧伤早期处理422
一、烧伤休克的诊断424
第四节 烧伤休克的防治424
二、烧伤休克的治疗425
第五节 烧伤创面处理427
一、烧伤创面非手术处理427
二、烧伤创面用药428
三、烧伤创面的手术处理429
第六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432
一、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433
二、烧伤全身性感染防治433
第七节 化学烧伤和电烧伤433
一、化学烧伤433
二、电烧伤434
第十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救治436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伤概述436
一、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分类与特点437
二、交通伤中的伤情特点440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伤的院前急救441
一、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紧急救援的原则441
二、现场紧急医疗救护442
三、各部位伤院前急救处理445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急诊室救治448
一、医院急诊室救治步骤449
二、严重多发伤的救治449
三、交通伤急诊室手术450
第四节 各部位伤的急救处理原则452
一、阻塞性窒息452
二、休克452
三、颅脑伤453
四、鼻部伤454
五、口腔颌面伤454
六、颈部伤455
七、胸部伤456
九、泌尿系统损伤457
八、腹部伤457
十、四肢及骨盆伤458
十一、脊柱伤459
第十五章 爆炸伤的救治461
第一节 爆炸伤的发生情况461
第二节 爆炸伤的发生机制462
一、原发冲击伤发生机制462
二、爆炸破片伤的发生机制463
三、撞击伤的发生机制463
四、热能、放射线或其他因素所致损伤机制463
二、伤型伤类复杂、复合伤发生率高464
三、多发伤和多部位伤发生率高464
第三节 爆炸伤的伤情特点464
一、伤员突然大量发生464
四、外伤掩盖内脏损伤,易漏诊误诊465
五、伤情重、发展快、死亡率高465
第四节 爆炸伤的救治466
一、现场急救466
二、爆炸冲击伤的救治467
三、爆炸破片伤救治470
二、海洋生物与微生物474
第十六章 海水浸泡伤救治474
一、海水的理化性质及水温474
三、海水浸泡损伤特点476
四、海水浸泡伤的早期救治原则481
第十七章 火器伤救治486
第一节 创伤弹道学486
一、投射物的动能486
二、投射物能量传递及致伤机制487
三、影响投射物能量传递的因素488
四、创伤弹道的病理特点490
第二节 火器伤特点492
第三节 火器伤救治原则494
一、分级救治494
二、控制伤害手术494
三、初期外科处理495
四、感染防治495
第十八章 冷伤的救治501
第一节 致伤原因501
第二节 分类502
第三节 冻结性冷伤502
一、病理生理502
二、冻伤的临床表现504
三、冻伤的诊断505
四、冻伤的治疗506
三、战壕足508
二、浸渍足508
五、冻伤的后遗症及其处理508
一、冻疮508
第四节 非冻结性冷伤508
第五节 体温过低(冻僵)509
一、体温过低的分类509
二、体温过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510
三、体温过低的治疗511
四、体温过低的预后与并发症514
第六节 冷伤的预防514
一、重视教育管理514
二、加强防寒保暖514
三、提高抗寒能力515
四、药物预防515
一、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和分度516
第一节 急性放射损伤516
第十九章 放射损伤的救治516
二、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517
三、诊断518
四、治疗520
五、放射病合并创伤的外科处理问题521
第二节 皮肤放射损伤522
一、临床表现522
二、诊断522
三、治疗523
第三节 内照射放射损伤524
一、进入途径524
二、分布524
三、排出524
六、救治525
五、临床诊断525
四、临床特点525
第二十章 毒剂伤的救治528
第一节 化学毒剂伤概述528
一、化学毒物的毒性和危险度529
二、化学毒物的毒理学分类529
三、引起化学毒剂伤的原因530
第二节 毒剂伤的医学处理原则532
第三节 主要化学毒剂伤的救治535
一、刺激性毒物中毒535
二、窒息性毒物中毒537
三、神经性毒物中毒540
四、糜烂性毒物中毒544
五、失能性毒物中毒549
第二十一章 多发伤的救治552
第一节 多发伤的临床特点552
第二节 多发伤的伤情评估553
第三节 多发伤的诊断554
第四节 多发伤的治疗555
第五节 损伤控制外科在多发伤的应用558
一、严重创伤后威胁生命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559
二、损伤控制外科的方法560
第六节 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563
一、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机制564
二、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565
第二十二章 复合伤的救治568
第一节 复合伤的发生情况和伤情特点568
一、复合伤的发生情况568
二、复合伤的伤情分度569
三、复合伤的基本特点569
第二节 几种重要复合伤的特点和救治570
一、放射复合伤570
二、化学复合伤574
三、创伤复合伤579
四、外伤电磁复合伤582
五、外伤感染性复合伤583
第二十三章 灾后感染病的防治585
第一节 自然灾难后感染病的防治585
一、洪水585
二、地震587
三、海啸587
四、飓风588
五、火山爆发588
第二节 人为灾难后严重感染病的防治589
一、战争589
二、生物恐怖活动592
第三节 结束语595
索引596
热门推荐
- 1833115.html
- 2551217.html
- 713848.html
- 932778.html
- 1516296.html
- 2696006.html
- 2760081.html
- 2756586.html
- 1271098.html
- 951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4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3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6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2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4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2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3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