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伟,刘会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0161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1.1 面向终端的网络1
1.1.2 面向通信的网络2
1.1.3 面向应用的网络3
1.1.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现状3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4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4
1.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
1.2.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8
1.3 有关网络与通信的概念和术语9
1.3.1 通信系统模型9
1.3.2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10
1.3.3 网络协议与协议体系结构11
1.4 标准与标准化组织15
1.4.1 标准的重要性15
1.4.2 重要的标准化组织16
习题16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8
2.1 引言18
2.2 数据传输技术18
2.2.1 数据传输模式18
2.2.2 信息、数据、信号与数据传输20
2.2.3 信道与接口22
2.2.4 数据传输质量指标28
2.3 数据编码技术31
2.3.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31
2.3.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34
2.3.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35
2.3.4 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37
2.3.5 扩频38
2.4 数据交换技术40
2.4.1 电路交换40
2.4.2 分组交换41
2.4.3 帧中继45
2.4.4 ATM信元交换46
2.4.5 光交换48
习题56
第3章 数据链路控制57
3.1 流量控制57
3.1.1 停止等待流量控制58
3.1.2 滑动窗口流量控制59
3.2 差错检测61
3.2.1 奇偶检验62
3.2.2 循环冗余检验(CRC)62
3.3 差错控制66
3.3.1 停止等待ARQ67
3.3.2 返回N帧ARQ67
3.3.3 选择拒绝ARQ69
3.4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70
3.4.1 基本特点70
3.4.2 帧结构70
3.4.3 HDLC操作72
3.5 其他数据链路控制协议75
3.5.1 LAPB76
3.5.2 LAPD76
3.5.3 逻辑链路控制(LLC)76
3.5.4 帧中继77
3.5.5 异步传递方式(ATM)77
习题77
第4章 多路复用与信道共享技术79
4.1 多路复用技术79
4.1.1 频分多路复用(FDM)79
4.1.2 时分多路复用(TDM)82
4.1.3 波分复用(WDM)84
4.1.4 码分复用(CDM)85
4.1.5 空分复用(SDM)87
4.2 信道共享技术89
4.2.1 受控多点接入89
4.2.2 随机接入ALOHA90
4.2.3 随机接入CSMA/CD93
4.2.4 令牌传递接入96
习题99
第5章 局域网100
5.1 局域网概述100
5.2 IEEE802系列标准及局域网的协议结构100
5.2.1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102
5.2.2 媒质访问控制(MAC)子层104
5.3 IEEE802.3标准——CSMA/CD106
5.3.1 IEEE802.3局域网概述106
5.3.2 IEEE802.3局域网的MAC子层110
5.3.3 交换式以太网112
5.4 IEEE802.5与令牌环网115
5.4.1 令牌环工作原理115
5.4.2 环的比特长度116
5.4.3 IEEE802.5令牌环网117
5.4.4 MAC帧结构117
5.5 IEEE802.4标准——令牌总线局域网118
5.5.1 令牌总线局域网的组成118
5.5.2 令牌总线局域网的MAC子层119
5.6 高速局域网119
5.6.1 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FDDI)120
5.6.2 快速以太网121
5.6.3 IEEE802.12标准——100VG-AnyLAN123
5.6.4 千兆以太网124
5.6.5 万兆以太网125
5.7 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128
5.7.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28
5.7.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129
5.7.3 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129
5.7.4 常见的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130
习题131
第6章 城域网133
6.1 城域网概述133
6.1.1 城域网的基本概念133
6.1.2 功能结构135
6.1.3 协议参考模型137
6.2 城域网的业务139
6.2.1 城域光网络面临的挑战139
6.2.2 城域光网络的业务种类141
6.3 城域光网络142
6.3.1 城域光网络的定义142
6.3.2 城域光网络的技术特点144
6.4 城域光接入网149
6.4.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149
6.4.2 光接入技术基础152
6.4.3 APON155
6.4.4 WDM-PON160
6.4.5 EPON165
6.4.6 GPON173
6.4.7 下一代PON180
习题181
第7章 广域网182
7.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182
7.1.1 广域网的构成182
7.1.2 广域网所提供的服务183
7.2 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机制184
7.2.1 节点交换机中的路由表185
7.2.2 用图表示广域网186
7.3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187
7.3.1 非自适应路由选择188
7.3.2 自适应路由选择191
7.4 拥塞控制194
7.4.1 拥塞控制的意义194
7.4.2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195
习题197
第8章 网络互连198
8.1 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198
8.2 互联网的网际协议(IP)199
8.2.1 IP地址及其转换199
8.2.2 IP数据报格式205
8.2.3 IP层处理数据报的流程206
8.2.4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209
8.2.5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211
8.3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212
8.3.1 IPv6概述212
8.3.2 IPv6数据报格式212
8.3.3 IPv6地址表示方法及划分214
8.3.4 ICMPv6215
8.4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215
8.4.1 虚拟专用网(VPN)215
8.4.2 网络地址转换(NAT)217
8.5 互联网的传输协议217
8.5.1 传输协议概述217
8.5.2 TCP/IP体系中的传输层218
8.5.3 TCP协议220
8.5.4 UDP协议226
习题227
第9章 互联网的应用229
9.1 应用层概述229
9.2 Internet中的应用层229
9.2.1 域名系统(DNS)229
9.2.2 Internet域名结构230
9.3 万维网(WWW)230
9.3.1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231
9.3.2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232
9.3.3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232
9.4 文件传送协议(FTP)233
9.4.1 FTP概述233
9.4.2 FTP的主要工作原理234
9.4.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236
9.4.4 网络文件系统(NFS)236
9.5 远程登录(TELNET)238
9.6 电子邮件(E-mail)238
9.6.1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239
9.6.2 POP和IMAP241
9.6.3 其他协议241
9.7 USENET241
9.7.1 USENET概述241
9.7.2 USENET的工作原理242
9.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242
9.8.1 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243
9.8.2 服务器的两种工作方式244
9.8.3 进程通过系统调用接口进行通信的过程245
9.9 多媒体通信247
9.9.1 多媒体通信概述247
9.9.2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248
9.9.3 多媒体通信的实时通信协议249
习题253
第10章 无线网络技术254
10.1 无线局域网254
10.1.1 无线局域网的概述254
10.1.2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及分类255
10.1.3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257
10.1.4 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260
10.1.5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技术261
10.1.6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备268
10.2 无线城域网271
10.2.1 无线城域网标准IEEE802.16271
10.2.2 IEEE802.16系统结构272
10.2.3 IEEE802.16参考模型273
10.3 无线广域网273
10.3.1 IEEE802.20标准273
10.3.2 IEEE802.20参考模型274
习题275
第11章 Ad hoc网络技术276
11.1 Ad hoc网络技术概述276
11.2 Ad hoc网络277
11.2.1 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277
11.2.2 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279
11.2.3 Ad hoc网络的分簇结构和分簇算法282
11.2.4 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284
11.2.5 Ad hoc的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287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288
11.3.1 WSN的体系结构289
11.3.2 WSN的时间同步和定位技术290
11.3.3 WSN的数据管理及安全技术293
11.3.4 WSN的数据融合技术294
11.3.5 WSN的应用295
11.4 无线Mesh网络(WMN)296
11.4.1 WMN与Ad hoc网络的区别296
11.4.2 WMN与WLAN的区别296
11.4.3 WMN与WiMAX的区别297
11.4.4 无线网格网的网络结构297
11.5 其他传感器网络298
11.5.1 光纤传感器298
11.5.2 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299
11.5.3 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的应用301
习题303
第12章 下一代网络(NGN)304
12.1 NGN的基本概念304
12.1.1 NGN产生的背景304
12.1.2 NGN的定义及功能305
12.1.3 NGN的主要特点306
12.1.4 NGN研究的基本概况306
12.2 NGN的网络结构与协议312
12.2.1 NGN的总体架构312
12.2.2 NGN的网络协议315
12.3 NGN实现的主要技术318
12.3.1 NGN的主要技术318
12.3.2 基于软交换的NGN组网技术319
12.4 NGN的发展与演进322
12.4.1 NGN的两种演进策略322
12.4.2 NGN的服务323
12.4.3 NGN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323
习题325
参考文献326
热门推荐
- 938646.html
- 2318657.html
- 13317.html
- 1826527.html
- 700506.html
- 2886874.html
- 1455965.html
- 185456.html
- 3414864.html
- 3535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5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2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0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9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5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1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