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南大学史 1902-1949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南大学史 1902-1949 第1卷
  • 朱斐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3525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南大学史 1902-1949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三江、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02~1912年)9

第一节 三江师范的创建10

一、历史渊源,地理环境10

二、三江师范的历史背景11

三、张之洞与三江师范14

第二节 三江、两江师范概况19

一、学堂名称及组织机构19

二、学制、学科及师资情况20

三、教学、招生及学生情况22

四、经费、设施及停办情况24

五、两江师范监督李瑞清25

本章结语30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1923年)33

第一节 南高的诞生33

一、共和方新,兴学风起33

二、筚路蓝褛,创业维艰35

第二节 南高的教育思想37

一、民初新旧教育思想的抗衡37

二、江谦的教育思想38

三、郭秉文的教育思想42

第三节 南高的基本情况与体制机构47

一、基本情况47

二、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49

三、附中、附小53

第四节 南高的科系组建与教育改革56

一、科系组建56

二、教育及教学改革58

第五节 南高精神与校风66

一、南高精神与校风的形成66

二、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精神70

三、诚朴、勤奋、求实的校风77

四、南高的学潮观78

第六节 南高师生的革命活动81

一、五四运动在南高81

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活动84

三、南高的首批共产党员及社青团员86

本章结语89

参考文献91

第三章 20年代的东南大学(1921~1927年)93

第一节 东南大学的崛起93

一、酝酿时期94

二、筹建时期95

第二节 东大的基本情况与体制机构101

一、基本情况101

二、领导体制及组织系统104

三、东南大学校董会108

第三节 东大的办学方针与主要业绩113

一、东大的办学方针113

二、东大精神与校风120

三、东大的主要业绩123

第四节 教学、研究与学科建设136

一、文理科136

二、教育科142

三、工科144

四、农科150

五、商科153

第五节 20年代中期的东大易长风潮157

一、风潮始末157

二、风潮的原因及教训165

第六节 东大师生的革命活动171

一、东大在五卅运动中171

二、共产党、社青团的建设及活动177

三、东大众英烈183

本章结语189

参考文献191

第四章 第四中山大学至中央大学(1927~1949年)193

第一节 第四中山大学与江苏大学194

一、大学院和大学区制194

二、院系设置及领导体制198

三、易名江苏大学203

第二节 抗日战争前的中央大学205

一、建校初期的基本情况209

二、易长风潮和经费风潮215

三、罗家伦的治校方针和教育想思222

四、抗战爆发 西迁重庆241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央大学243

一、校分四处,沙柏蓉贵244

二、校长更迭和行政管理246

三、系科沿革和学术研究251

四、师生概况和教学生活258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的中央大学261

一、抗战胜利,复员南京261

二、校院系组,教学科研264

三、中央大学的工学院273

四、坚持护校,迎接解放282

第五节 百年树人,郁郁葱葱285

第六节 中大师生的爱国民主革命运动292

一、抗战前的抗日救亡运动293

二、抗战时的抗日爱国运动298

三、抗战后的民主革命运动304

本章结语325

参考文献328

附录 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南高、东大、中大师生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