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第16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第16卷
  • 于光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3535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经济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第16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3

引 言3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一般问题7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7

第一节 制定正确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7

第二节 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理论概括9

第三节 历史经验的总结11

第四节 改革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13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一般概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分阶段发展17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21

第四节 初级阶段的起点问题23

第五节 初级阶段的终点问题25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28

第一节 区分标准28

第二节 “过渡时期”30

第三节 两个不同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32

第四节 “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回顾35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阶段问题38

第一节 看得清楚的三个阶段38

第二节 起始阶段40

第三节 改革阶段43

第二部分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55

第五章 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问题57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理论遗产57

第二节 空想与科学62

第三节 理论、方法和现成答案66

第四节 现存和现实69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74

第一节 基本特征概述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7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91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交换的一些思考111

第五节 社会主义消费品分配原则11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118

第一节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118

第二节 关于自发性事物121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有计划的引导126

第八章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1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概念129

第二节 文化、政治对社会经济的作用13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134

第三部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136

第九章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136

第一节 相对低下的概念136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总量和社会生产力水平138

第三节 生产力水平的理论概念和统计指标139

第四节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140

第五节 若干分项指标比较145

第六节 居民文化水平比较149

第十章 不同技术时代的生产力并存152

第一节 不同技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并存152

第二节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的状况154

第三节 现状分析158

第四节 变化趋势164

第十一章 生产力水平的部门、地区和城乡差异及发展的不平衡性166

第一节 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的概念166

第二节 部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及发展的不平衡168

第三节 地区间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171

第四节 地区间社会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178

第五节 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异178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建设181

第一节 发展生产力是首要任务181

第二节 “四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口号184

第三节 持续的高速度和“后发性利益”185

第四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89

第五节 先进技术、适用技术和运用现代科学的“穷办法”191

第六节 地区和部门发展问题195

第四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197

第十三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7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对应关系的分析197

第二节 生产关系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机制201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所有制20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性质的不成熟性207

第二节 多种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及结构209

第三节 国家所有制的两种形式211

第四节 国家所有制的变化214

第五节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218

第六节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企业所有制228

第七节 复合的社会主义所有制236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2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逐渐成熟中2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四个过程的交织241

第三节 企业的变化发展245

第四节 市场体系的逐步成熟247

第五节 对商品经济的计划调节和管理的逐步完善251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内的消费品分配252

第一节 消费品分配的多种方式252

第二节 按劳分配的范围253

第三节 按能力与按岗位分配255

第四节 按企业经营成果分配256

第五节 平均主义分配问题258

第六节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60

第七节 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户263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2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266

第二节 从世界和中国历史看当前这场改革的特定历史规定性2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经济体制改革272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特点276

第五节 改革是跨世纪的任务278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80

第一节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必然性281

第二节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提法285

第三节 对多种经济成分的进一步认识28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国家资本主义292

第五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个体经济294

第六节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和分配关系295

第七节 多种经济成分是否存在于初级阶段后的阶段297

结束语298

后记301

再认识·时代的课题305

第一章 导语305

第二章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再认识3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主义体制309

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与社会所有3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及结构31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313

第五节 计划和市场314

第六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316

第七节 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再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再认识的核心317

第八节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319

第九节 高度民主320

第三章 社会主义与不发达322

第一节 为什么是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22

第二节 不发达国家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成熟性325

第三节 前资本主义因素问题327

第四节 向资本主义文明学习和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328

第四章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330

第一节 关于社会资本主义问题330

第二节 “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主义”331

第三节 关于资本主义垄断的若干问题336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计划性问题339

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否成长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或因素340

第六节 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343

第七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343

第五章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社会主义345

第一节 战争与和平3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并存发展中的问题346

第三节 经济的“国际化”和“民族国家化”中的社会主义348

第四节 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350

第五节 多极化的发展趋势351

第六章 人类与自然关系变化中的社会主义353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353

第二节 人类面临协调与持续发展问题354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进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赛尺度3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保证“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方面有巨大潜力355

第五节 阻碍现存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更积极作用的若干因素356

结束语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