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898-1988 国际关系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1898-1988 国际关系史
  • 汪宏玉主编;袁昌尧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08541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1898-1988 国际关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1

第一节 国际关系史上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1

十九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3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争夺世界霸权7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大国外交14

十月革命 苏维埃俄国退出世界大战20

“同盟国”的战败与东欧各国的独立24

第三节 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斗争与和平共处27

帝国主义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与威尔逊的“十四点”27

社会主义苏俄政权的巩固31

国际关系新格局的根本特点34

第二章 帝国主义战胜国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8

第一节 巴黎和会38

各战胜国的分赃计划38

巴黎和会的召开和斗争39

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44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47

日美英争夺亚太地区霸权47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签订的条约49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斗争54

第三节 国际联盟56

国际联盟的建立56

委任统治制度的推行58

大国裁军的失败60

第四节 战争因素开始增长65

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与鲁尔纠纷65

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69

洛加诺会议及其公约73

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77

第三章 苏联和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力量反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斗争80

第一节 苏联冲破帝国主义的孤立80

苏联与邻国共建友好关系80

热那亚会议与拉巴洛条约84

苏中关系问题90

第二节 亚洲各国民族解放力量争取国家独立和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的斗争95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瓜分95

土耳其民族战争的胜利与对外关系的新进展99

亚洲其它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国际关系104

第三节 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国际关系114

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兴起114

埃及和摩洛哥人民的反帝斗争116

拉丁美洲国家反对美国干涉的斗争119

第四章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与制止战争的斗争124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24

1929—1933经济危机的严重性124

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战的加剧126

胡佛延债宣言和罗斯福的睦邻政策129

第二节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与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揭开135

日本制造“9·18事变”侵略中国135

苏美英对日政策与国联调查团137

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2

第三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44

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144

法西斯德国退出国联 扩军备战145

法西斯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进军莱因149

第四节 欧美主要国家的外交行动151

苏联为欧洲集体安全而努力151

“小协约国”集团的活跃 巴尔干公约153

巴都外交与东方公约(草案)155

“斯特莱沙阵线”和“英德海军协定”157

美国推行“中立法”160

第五章 法西斯国家把世界推向战争162

第一节 德意日法西斯加紧对外侵略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162

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与国联的“制裁”162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和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166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英美的两面政策171

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形成177

第二节 世界大战的因素在欧洲中部积聚180

德国吞并奥地利180

慕尼黑协定 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86

波兰危机192

第三节 亚欧地区反法西斯斗争的进展与曲折194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和各国人民的支援194

英法苏三国谈判197

英德秘密谈判202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205

第六章 国际关系的大动荡——第二次世界大战211

第一节 法西斯德国发动大战与欧洲大国的行动211

德国进攻波兰 英法宣而不战211

苏联出兵波兰开始建立“东方战线”215

苏芬战争216

苏联合并波罗的海三国 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219

第二节 西线战火弥漫 绥靖政策破产223

德国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223

英国坚守本土 美国调整欧洲政策227

德意日三国同盟的形成231

远东慕尼黑阴谋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232

德国进攻巴尔干和北非235

第三节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237

德国侵略苏联苏美英三国关系改善237

《大西洋宪章》和苏美英莫斯科会议242

美日谈判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243

《联合国家宣言》247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249

苏联 亚太地区的战局转折249

美英联军挺进北非地中海 意大利投降252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255

苏军大反攻和东欧各国的武装起义258

美英开辟第二战场西欧各国光复259

第五节 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261

雅尔塔会议 盟国扫荡德军261

波茨坦会议266

联合国的成立268

盟军在亚太战场的反攻 日本投降270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273

第七章 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大国处置战争遗留问题的斗争276

第一节 美国独霸帝国主义阵营276

美国国力的膨胀及其全球战略276

“铁幕”宣传与“冷战”的开始279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284

美国加紧控制和侵略中间地带国家291

第二节 西欧国家对美国的依附294

英国的削弱与“三环外交”294

法国戴高乐政府争取大国地位的挫折297

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299

第三节 战后初期欧洲问题的处置304

意罗匈保芬五国和约的签订304

两个德国形成和柏林危机308

希腊和奥地利问题312

第四节 战后初期亚洲问题的处置315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旧金山和约315

朝鲜的分裂和暹罗问题的解决319

巴勒斯坦分治与第一次阿以战争321

第八章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324

第一节 战后初期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对外关系324

苏联国际影响的扩大和战后初期的对外关系324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及其对外关系328

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与苏南冲突331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335

第二节 中国朝鲜越南三国革命的胜利及其外交成就3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初期外交成就337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343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和抗法战争的胜利344

日内瓦会议346

第三节 亚洲民族独立国家的涌现及其斗争349

印度尼西亚的独立与抗荷斗争349

缅甸 菲律宾和马来亚的独立352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 克什米尔问题356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358

第四节 非洲 中东民族解放运动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360

埃及共和国的诞生及其对外关系360

北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363

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活动366

战后初期拉丁美洲国家维护民族权益的斗争368

第九章 两个阵营的解体3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372

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372

苏联干涉波兰和匈牙利事件 苏南关系的波动375

苏联与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的恶化380

新的柏林危机 苏联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关系383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386

第二节 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389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与美苏英三角关系389

法国重建世界大国的地位394

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398

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关系402

第三节 西欧国家探索复兴的道路——欧洲共同体事业的发展407

“欧洲共同体”的创建407

“欧洲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与组织的扩大410

“欧洲共同体”走向政治联盟与发展对外关系416

第十章 第三世界的崛起422

第一节 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422

中印、中缅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22

亚非会议和万隆精神42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27

第二节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430

中国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努力和斗争430

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中美中日建交438

第三节 亚洲国家的反殖反霸斗争442

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442

东南亚联盟的成立及其活动444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 孟加拉国的建立446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斗争448

第四节 非洲的独立高潮450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450

非洲殖民地国家的独立浪潮451

非洲统一组织和其他地区性组织的建立453

第五节 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455

古巴革命与加勒比海危机455

拉美国家为变革美洲国家组织的斗争457

拉美国家争取200海里领海权的斗争459

安第斯条约集团及其他地区性组织461

第六节 石油输出国组织464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464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斗争和发展466

第十一章 七十年代以来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斗争和新形势469

第一节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及其演变469

欧安会的召开与美苏在欧洲的对峙469

东西方之间的裁军谈判471

美苏首脑日内瓦会谈与两国关系的缓和476

第二节 亚洲的重大事件与新形势479

中国改革开放 对外友好关系的巨大发展479

苏联入侵阿富汗及其宣布撤军482

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失败484

两伊战争487

第三节 阿拉伯地区的复杂关系和斗争492

埃及调整与以色列的关系492

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欧加登之争495

南北也门的矛盾斗争496

内忧外患的黎巴嫩498

第四节 非洲新兴国家建设友好关系的新问题新任务501

撒哈拉南部西部几个地区的归属和国家边界之争501

非洲新兴国家反对苏联 古巴干涉安哥拉的斗争505

纳米比亚的民族独立斗争508

非洲新兴国家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510

第五节 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斗争的发展512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512

马岛之战514

中美洲各国维护主权的斗争与孔塔多拉集团517

结束语522

九十年来国际关系大趋势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