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软件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涌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10170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软件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1
1.1.1 软件的概念、特点1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1
1.1.2 软件的分类2
1.1.3 软件工程概述4
1.2 软件发展和软件危机6
1.2.1 软件的发展6
1.2.2 软件危机过程7
1.3 软件模型10
1.4 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14
习题115
1.5 小结15
第2章 软件需求分析16
2.1 需求分析的任务16
2.1.1 基本原理16
2.1.2 需求的层次16
2.1.3 需求的开发与管理17
2.2 需求获取的技术19
2.2.1 需求分析人员的组成19
2.2.2 需求的类型19
2.3.1 需求说明的目的20
2.3.2 需求说明的方法20
2.3 需求规格说明书20
2.2.3 获取需求的途径20
2.3.3 数据流图21
2.3.4 数据词典和加工说明22
2.3.5 需求规格说明书格式23
2.4 需求分析的过程23
2.4.1 抽取现实问题的本质23
2.4.2 改进和优化24
2.4.3 需求分析的验证25
2.5 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26
2.5.1 画分层数据流图26
2.5.2 确定数据定义和加工策略28
2.5.3 需求分析的复审29
2.6 原型化需求分析方法30
2.7 小结30
习题231
第3章 软件设计原理33
3.1 软件设计的任务33
3.1.1 基本原理33
3.1.2 实际工作的误区34
3.2 软件设计的步骤34
3.2.1 两种设计思路34
3.2.2 概要设计35
3.2.3 详细设计35
3.3.1 模块化36
3.2.4 设计复审36
3.3 软件设计的模块化思想36
3.3.2 分解38
3.3.3 信息隐藏和局部化38
3.3.4 模块独立性(modular independence)38
3.4 软件设计的原则46
3.4.1 提高模块独立性46
3.4.2 调整模块的大小47
3.4.3 适当的模块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47
3.4.4 模块的作用范围应在控制范围之内48
习题349
3.5 小结49
3.4.5 简化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49
第4章 软件设计方法51
4.1 软件设计常用工具51
4.1.1 概要设计工具51
4.1.2 详细设计工具53
4.2 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55
4.2.1 概念56
4.2.2 变换分析58
4.2.3 事务分析60
4.2.4 设计的后处理61
4.3.2 表示数据结构的Jackson图62
4.3.1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62
4.3 Jackson设计方法62
4.3.3 表示程序结构的Jackson图65
4.3.4 Jackson伪代码65
4.4.5 Jackson设计方法步骤66
4.4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方法概述67
4.4.1 什么是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67
4.4.2 面向对象分析OOA67
4.4.3 面向对象设计OOD68
4.5 小结68
习题 468
5.1 程序设计语言分类70
第5章 编码设计70
5.2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71
5.3 编码的目的73
5.4 写程序的风格74
5.5 程序设计方法论77
5.6 面向对象编程概念77
5.7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81
5.8 小结86
习题586
第6章 面向对象技术87
6.1 面向对象的概念87
6.1.1 面向对象方法概述87
6.1.2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88
6.1.3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90
6.2 对象的本质及表示97
6.3 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过程99
6.3.1 应用生存期99
6.3.2 类生存期100
6.3.3 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过程104
6.3.4 系统体系结构105
6.4 面向对象软件项目的管理106
6.5 统一建模语言UML简介(一)108
6.5.1 发展历史108
6.5.2 UML简介109
6.5.3 UML视图简介110
6.5.4 视图111
6.5.5 UML类、构件、部署和协作图中的图标112
6.5.6 扩展组件112
6.5.7 各种视图间的关系113
6.6 小结114
习题6114
第7章 面向对象分析115
7.1 面向对象分析(OOA)基本内容115
7.1.1 OOA的基本原则和任务116
7.1.2 常用的OOA方法116
7.1.3 OOA概述118
7.2.1 论域分析介绍119
7.2 论域分析119
7.2.2 论域分析过程122
7.3 系统分析过程123
7.3.1 使用实例123
7.3.2 类—责任—协作者建模125
7.3.3 定义结构和层次127
7.3.4 定义主题和子系统128
7.4 OOA的Yourdon方法130
7.4.1 面向对象分析的考虑130
7.4.2 标识类和对象131
7.4.3 细化类和对象133
7.4.4 标识属性134
7.4.5 标识服务136
7.4.6 标识结构138
7.4.7 标识主题139
7.5 统一建模语言UML简介(二)140
7.5.1 静态视图140
7.5.2 用例图141
7.5.3 交互视图142
7.5.4 状态图144
7.5.5 活动视图145
7.5.6 物理视图146
习题7148
7.6 小结148
7.5.7 模型管理视图148
第8章 面向对象设计150
8.1 面向对象设计(OOD)概述150
8.1.1 高层设计150
8.1.2 类设计的目标和方针153
8.1.3 通过复用设计类154
8.1.4 类设计方法156
8.1.5 类设计的例子158
8.2 系统设计过程162
8.2.1 划分分析模型162
8.2.3 任务管理构件163
8.2.2 并发性和子系统分配163
8.2.4 数据管理构件164
8.2.5 资源管理构件164
8.2.6 人机界面构件164
8.2.7 子系统间通信164
8.3 OOD的Yourdon方法165
8.3.1 问题论域部分(PDC,Problem Domain Component)的设计166
8.3.2 用户界面部分的设计168
8.3.3 任务管理部分的设计170
8.3.4 数据管理部分的设计171
8.3.5 程序设计语言的影响172
8.4 Booch的方法172
8.4.2 Booch方法的基本的模型173
8.4.1 Booch方法的设计过程173
8.5 统一建模语言UML简介(三)177
8.5.1 项目概述178
8.5.2 静态分析和设计178
8.5.3 持久对象设计180
8.5.4 动态对象设计181
8.5.5 通用界面设计183
8.5.6 体系结构设计186
8.6 小结189
习题8189
9.1.1 软件测试目标190
9.1 软件测试概述190
第9章 软件测试190
9.1.2 软件测试原则191
9.1.3 软件测试方法192
9.1.4 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192
9.1.5 测试信息流193
9.1.6 错误分类193
9.2 软件测试过程与策略195
9.2.1 单元测试195
9.2.2 集成测试197
9.2.3 确认测试199
9.3 设计测试方案201
9.2.4 平行运行201
9.3.1 逻辑覆盖202
9.3.2 等价划分206
9.3.3 边界值分析208
9.3.4 错误推测209
9.3.5 实用测试策略210
9.4 对OOA和OOD模型的测试213
9.4.1 扩大测试的视角213
9.4.2 测试OOA和OOD模型214
9.5 面向对象的测试策略215
9.5.3 在OO语境中的有效性测试216
9.6 OO软件的测试用例设计216
9.5.2 在OO语境中的集成测试216
9.5.1 在OO语境中的单元测试216
9.6.1 OO概念的测试用例设计的含义217
9.6.2 传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可用性217
9.6.3 基于故障的测试217
9.6.4 OO编程对测试的影响218
9.6.5 测试用例和类层次219
9.6.6 基于场景的测试设计219
9.6.7 测试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220
9.7 其他专门环境要求的测试221
9.7.1 GUI测试221
9.7.2 测试文档和帮助设施222
9.7.3 实时系统测试223
9.8 小结223
习题9224
第10章 软件的技术度量226
10.1 软件质量226
10.1.1 McCall的质量因素227
10.1.2 FURPS229
10.2 软件技术度量框架230
10.2.1 技术度量的挑战230
10.2.2 测度原则230
10.3.1 基于功能的度量231
10.3 分析模型的度量231
10.2.3 有效软件度量的属性231
10.3.2 “撞击值”度量233
10.3.3 规约质量的度量234
10.4 设计模型的度量235
10.4.1 高层设计度量235
10.4.2 构件级设计度量237
10.4.3 界面设计度量239
10.4.4 源代码度量239
10.4.5 对测试的度量241
10.4.6 对维护的度量242
10.6.1 局部化243
10.6 度量特征243
10.6.2 封装243
10.5.1 面向对象度量的目的243
10.5.2 区别性的特征243
10.5 面向对象度量概述243
10.6.3 信息隐蔽244
10.6.4 继承244
10.6.5 抽象244
10.7 对OO设计模型的度量244
10.8 对类设计的度量244
10.8.1 CK度量套件245
10.8.2 Lorenz和Kidd建议的度量246
10.9 对操作的度量247
10.10 对面向对象测试的度量248
10.11 对面向对象项目的度量248
10.12 小结249
习题10249
第11章 软件维护251
11.1 系统的变化251
11.1.1 系统的类型252
11.1.2 系统生命周期中的变化253
11.1.3 系统的生命范围254
11.1.4 开发时间和维护时间254
11.2.1 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256
11.2 软件的可维护性256
11.2.2 文档257
11.2.3 可维护性复审258
11.2.4 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258
11.3 软件维护的任务及过程260
11.3.1 维护机构260
11.3.2 编写报告261
11.3.3 维护流程261
11.3.4 记录保存263
11.3.5 评价264
11.4.2 修改数据的副作用265
11.4.1 修改代码的副作用265
11.4 软件维护的副作用265
11.4.3 修改文档的副作用266
11.5 反推工程和再生工程266
11.6 预防性维护267
11.7 小结267
习题11268
第12章 软件质量保证269
12.1 软件质量概述269
12.1.1 软件质量的定义269
12.1.2 软件质量评价270
12.1.3 软件开发中的质量控制270
12.2 软件质量保证271
12.2.1 SQA计划272
12.2.2 软件质量代价273
12.2.3 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保证274
12.3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275
12.3.1 有关定义275
12.3.2 质量度量模型275
12.3.3 3种度量模型的比较277
12.4 软件可靠性278
12.4.1 基本概念279
12.4.2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原因279
12.4.3 软件可靠性模型280
12.4.4 软件可靠性工程282
12.5 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施282
12.5.1 ISO9000标准的产生282
12.5.2 ISO9000系列标准的内容283
12.5.3 ISO9000:2000版的特点284
12.6 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285
12.6.1 CMM的发展285
12.6.2 基本概念286
12.6.3 SW-CMM的用途287
12.6.4 CMM的五个等级287
12.6.5 CMM的内部结构290
12.6.6 软件过程改进292
12.7 程序正确性证明294
12.8 小结294
习题12295
第13章 软件项目管理与计划296
13.1 项目管理的概念296
13.1.1 项目管理过程296
13.1.2 项目管理的范围297
13.2 软件过程和项目的度量297
13.2.1 测度、度量和指标298
13.2.2 过程和项目领域中的度量298
13.2.3 软件度量301
13.2.4 调和不同的度量方法305
13.2.5 软件质量的度量305
13.2.6 在软件过程中集成度量306
13.3 可行性研究307
13.3.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及过程307
13.3.2 技术可行性研究307
13.3.3 经济可行性研究309
13.3.4 运行可行性研究311
13.4 软件项目估算312
13.4.1 对估算的考虑312
13.4.2 项目计划目标312
13.4.4 资源313
13.4.3 软件的范围313
13.4.5 分解技术315
13.5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317
13.5.1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方法317
13.5.2 专家判定技术318
13.5.3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的早期经验模型319
13.6 软件风险管理321
13.6.1 风险识别321
13.6.2 风险估计323
13.6.3 风险评价324
13.6.4 风险驾驭和监控325
13.7.1 软件开发小组人数与软件生产率326
13.7 进度安排326
13.7.2 任务的确定与并行性327
13.7.3 制定开发进度计划327
13.7.4 项目的追踪和控制329
13.8 软件项目的组织与计划329
13.8.1 软件项目管理的特点329
13.8.2 制定计划330
13.8.3 软件项目组织的建立331
13.8.4 人员配备332
13.9 小结333
习题13333
14.1.1 客户/服务器系统的结构335
第14章 软件工程新技术概述335
14.1 客户/服务器软件工程335
14.1.2 对C/S系统的软件工程338
14.1.3 分析建模问题338
14.1.4 对C/S系统的设计338
14.1.5 测试问题341
14.2 构件接口技术343
14.2.1 概述343
14.2.2 EJB/J2EE技术344
14.2.3 COM+技术352
14.2.4 CORBA362
14.3 软件复用373
14.3.1 管理问题374
14.3.2 复用过程376
14.3.3 领域工程378
14.3.4 建造可复用构件381
14.3.5 分类和检索构件383
14.3.6 软件复用经济学386
14.3.7 复用实例研究387
14.4 小结389
习题14390
附录1391
附录2407
参考文献425
热门推荐
- 3851069.html
- 338321.html
- 2040252.html
- 2703326.html
- 3045389.html
- 616885.html
- 3491131.html
- 1982055.html
- 3095323.html
- 2522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6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7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5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7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1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1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6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9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7327.html